如果孫策、太史慈、程普群毆趙雲會是什麼結果?

竹子岩石


孫策、太史慈、程普、趙雲都是漢末三國時期名將,其中孫策、太史慈、程普來自江東集團,趙雲來自蜀漢集團。在長篇歷史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主要推崇蜀漢集團的英雄事蹟,蜀漢將領的武力值設定普遍高於東吳。因此!論單打獨鬥孫策、太史慈、程普都不是趙雲的對手。

然而!如果是三對一的混戰,我認為趙雲贏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先定位出孫策、太史慈、程普的武力值,處於哪一層面。

三人中唯一跟魏蜀高手過招的,只有東萊太史慈。第一次合肥之戰,太史慈與張遼單挑,七八十合之後,彼此勝負難分。說明其近戰水平與張遼無異。

不過其“騎射”了得,穩勝張遼一籌。北海解圍戰役中,太史慈單槍匹馬,突入被管亥十萬大軍包圍的城池,後又單槍匹馬突出城池請援。期間八面射敵,黃巾賊寇應弦而倒者不計其數;討伐嚴白虎戰役,太史慈一箭射向城中將領,將其手臂牢牢的釘在柱子上。這一箭是在城池的射程之外完成的。

因此!論及綜合水平,太史慈應高張遼一籌。如果說張遼是一流武將,那麼太史慈就是強一流將領。

孫策唯一高手過招記錄,是神亭一戰單挑太史慈。此戰中孫策二十一歲,太史慈三十歲。對戰結果為一百多合,孫策奪得太史慈手戟,太史慈奪了孫策的頭盔。“三國演義”羅本中有標註“失盔者當輸”理論上太史慈是佔上風的,不過可以忽略不計。

除此之外,二者的年齡問題,孫策在江湖閱歷、戰場經驗上明顯吃虧了。太史慈將孫策往深山中引誘,其地形受太史慈控制。孫策的騎術不如太史慈,在這種山川林地中明顯吃虧。打鬥環境於孫策非常不利。

因此!論近戰實力孫策應強於太史慈。考慮到太史慈的騎射,論綜合水平二人相當。孫策也是強一流武將。

程普是孫堅時期的第一上將,曾在沂水關數合斬殺故軫,一陣直殺上關去,華雄並不敢下關迎戰,反而以箭雨勸退;後來在江東作戰,程普接住太史慈廝殺,相鬥三十合不分勝負。當時的程普年齡已經很大了。說明程普的武力值,至少應該在一流水平以上。與張遼、淩統等人實力相當。

那麼?看一下趙雲一對多正面廝殺的經典戰役

穰山之戰中,趙子龍獨自擋住張遼(毛本中為許褚)。曹將於禁趕到,劉備驟馬接住廝殺。之後李典又到,劉備見狀,遂單馬逃生。趙子龍獨戰張遼、于禁、李典三將,最終全身而退。

說明趙雲想擊敗張遼、于禁、李典三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他能夠全身而退,說明其武藝不在三人的綜合實力之下,雙方的整體實力相差應該不大。

張遼是一流武將,于禁、李典都只是準一流。綜合實力肯定遜色於太史慈、孫策、程普組合。

因此!趙雲不能擊敗太史慈、孫策、程普三人,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趙雲退走。


愛尚文史


如果孫策、太史慈、程普群毆趙雲會是什麼結果?我來告訴你,如果真的群毆他,他必死無疑!

趙雲雖然有長坂坡救少主的功績,在曹營裡橫衝直撞最後全身而退,但大家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曹操下令:只許活捉不許放冷箭!試想一下如果一群人圍毆趙雲,但這群人得到命令是必須活捉趙雲,刀槍都不敢用只怕砍紅了眼殺了趙雲。而趙雲不同,他武藝高強手持長槍更有一匹神駒,近身者皆被他捅個透明窟窿,斬殺士兵如同切菜!在這種情況下哪個不要命的敢上前交戰?不得不說長坂坡之戰實為曹軍放水!

再來看看太史慈有多厲害!太史慈吳國猛將,身高2.3米,身材魁梧有力。最善用箭被譽為神箭手,其技藝只稍遜黃忠!其戰力值放在曹營能名列前五,可謂是東吳第一猛將。

再來看孫策的戰力。孫策東吳創始人,史書記載“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與項籍相似!”史書雖有誇張嫌疑但也說明了孫策的武力也非同凡響,他曾與太史慈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程普東吳大將,其武力值數三流,與關平相比略差。

如果這三人群毆趙雲,孫策程普近攻太史慈遠攻,用箭射之趙雲一命嗚呼!所謂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面對的是東吳三位猛將!趙雲雖然厲害但他不及呂布典韋!






凌風錄


在三國時代,蜀漢的五虎上將趙雲威名赫赫,武藝高強,當之無愧儕身於超級猛將的行列;而東吳孫策號為“小霸王”,橫行江東所向披靡;太史慈被稱之為東吳第一勇士,能征善戰,武藝超群;程普為東吳老將,孫堅最為倚重的部下,立功無數。

那麼,如果東吳三位猛將在戰場上與趙雲不期而遇,三人聯手對趙雲發起圍攻,會發生怎樣的情形呢?咱們來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趙雲是《三國演義》中遭到敵方多名將領圍攻次數最多的戰將。穰山之戰,獨對許禇、李典、于禁的包夾中突圍出來;長坂坡之戰,單槍匹馬被馬延、張顗、焦觸、張南四人前後堵截,趙雲是槍挑劍破“衣甲平過,血湧泉湧”,硬殺出去;隨後又被鍾縉、鍾紳兄弟倆左右夾擊,趙雲奮起神威,把兄弟倆全都幹掉了;赤壁烏林道,趙雲一挑二,把張郃和徐晃打跑;即使年過七旬之時,鳳鳴山一戰,趙雲威風不減當年,韓氏全家人圍攻,趙雲一狠心,搞了個滅門慘案;之後又有夏侯愗麾下八將群毆,趙雲又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我們基本可以認定,趙雲是不怕圍攻的。論對付群毆的水平,趙雲要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別的將領再厲害(如呂布、張飛),不過是“殺開一條血路,奪路而走”,而趙雲則常常是爆起傷人,斬將出圍。所以說,趙雲在遭到圍攻的情勢下,戰鬥力反而爆漲,比正常的陣前廝殺還要猛。

孫策是江東集團中戰鬥效率最高的將領,在他的戰鬥生涯中總共6戰5勝,斬殺5人。除了太史慈,孫策所有的敵人都被他幹掉了。但孫策恰恰最不善於亂鬥,丹徒西山一場伏擊,三個刺客就把他收拾了。

太史慈號為東吳第一勇士,但實際上除了幹掉一堆嘍囉兵,從來沒有斬殺過一名敵將,平局倒是挺多,分別與孫策、太史慈、程普、張遼戰成不分勝負。可以推測,太史慈這人防禦能力相當不錯,但缺少一擊必殺的突擊力。

程普是東吳老將,早在孫堅時代就是他最為倚重的部將。汜水關一戰,挑殺西涼鋒將胡軫,夏口之戰中還“戰不數合”挑翻了呂公。但他實際武力值只在孫策和太史慈之下。

那麼,孫策、太史慈和程普有沒有過共同圍毆敵人的經歷呢?還真有一次,那就在《三國演義》第15回的會稽之戰中。孫策擊敗劉繇,兵進會稽,會稽太守王朗率部出城迎戰。

大家知道,王朗這人不同凡響,他是文武雙全,“武能橫刀戰子義,文可臨陣罵諸葛”。他到得陣前,橫刀大罵,直取孫策,太史慈要不出來攔著,他就要撲上來把孫策剁了。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部將周昕殺出來助戰,東吳猛將黃蓋出馬接住,四人捉對廝殺,“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即然文中用了“鏖戰”這個詞,說明還是有一定回合數的。然後東吳發動偷襲,周瑜和程普從斜刺裡包抄過來,“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率兵敗回城中。

咱們檢點一下,東吳陣營中有太史慈、孫策、黃蓋、程普、周瑜,而會稽軍中只有王朗和周昕,但王朗、周昕仍然全身而退了。看來東吳眾將的圍毆水平很一般。

以此咱們可以得出結論:如果兩軍陣前廝殺,東吳孫策、太史慈和程普圍攻趙雲,應該能夠在五十回合之內擊退趙雲,但要想傷著趙雲,那根本不可能,連王朗和周昕都能全身而退,何況防禦力和突圍水平都是三國第一人的趙雲呢?如果是兩軍混戰,那就得小心了,趙雲是個可怕的機會主義者,把握轉瞬即逝戰機的能力非常之強,很難說什麼時候就突然從某人背後冒了出來,一槍捅住腰眼。


饞嘴肥貓鏟史官


個人見解,自顧自講。我認為當真孫策等三個好漢圍攻趙雲,就先比較許褚\\于禁\\李典三個圍攻趙雲。當時劉備敗走,許褚三個奮勇攔截,氣勢迫人。在這劣勢關頭,趙雲敵住許褚三個,劉備從容脫身,之後雖沒明寫趙雲對敵許褚三個輸贏情況。但從劉備脫身後再次遇張郃\\高覽二將包圍,趙雲再次出現,更一槍剌高覽於馬下。而且戰場上再沒見許褚\\于禁\\李典三個現身。大膽推測許褚三個已經被趙雲殺退並且都著傷。再說正題,趙雲對戰孫策\\太史慈\\程普三個好漢,同等狀態下,趙雲必勝,諒孫策三個怎比得了長坂坡趙雲激戰曹操精銳虎豹騎兇險,這樣分別比較,我認準常山趙子龍必勝


緣去緣來68


狹路相逢勇者勝,孫策、太史慈、程普都是東吳集團的猛人,而趙雲也是超一流神將,東吳三人組圍毆趙雲可否取勝呢?讓我們分析一二,當然前提都是以演義為參考。

一、東吳三人組的實力

孫策是江東基業的開創者,威震江東無敵手,在和軍閥劉繇的戰鬥中,孫策三合便將劉繇的部將於糜生擒,劉繇部將樊能,見孫策捉了於糜,挺槍來趕,結果孫策大喝一聲,樊能被嚇得落馬而死,再看於糜也被孫策給挾死。這個戰鬥力是恐怖的,所以在江東這個地盤上孫策是打遍無敵手的,也就太史慈可以與孫策一戰。

太史慈早年居住在北海,北海太守孔融被黃巾賊圍困,太史慈一人一騎殺入北海城,又有應孔融之請突圍而出去找劉備求援,一進一出期間太史慈所向無敵,槍刺箭射殺死賊兵數十人;在神嶺亭之戰,太史慈和孫策馬上馬下戰了一百多合,殺了一個旗鼓相當;合肥之戰太史慈和曹魏名將張遼大戰八十合不分勝負。

程普是孫家老臣,早年和黃蓋、韓當、祖茂四人為孫堅的左膀右臂,但是參考祖茂被華雄大喝一聲只一合便斬殺,程普的武藝也就是二流強將水平。

東吳三人組,孫策、太史慈都是優秀的一流強將,程普差一點,二流強將。

二、趙雲的實力

趙雲的戰績相當絢麗,主要有三大巔峰之戰。

其一汝南之戰:汝南之戰趙雲三十合戰平許褚,有一人對戰許褚、李典、于禁三人聯手而不落下風;後救援劉備一合斬殺了河北名將高覽,三十合殺敗一流名將張郃。

其二長坂坡七進七出:長坂坡之戰,趙雲七進七出,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 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其三漢水之戰:漢水之戰趙雲勇救被張郃、徐晃圍困的黃忠,一路之上秒殺數員曹將,殺到山上槍如梨花,讓曹軍聞風喪膽,看的膽戰心驚的徐晃和張郃乾脆不戰而逃。

趙雲還有不少優秀的戰績就不一一贅述了,總是是一個極優秀的超一流神將。

三、東吳三將VS趙雲,結局如何?

東吳的孫策、太史慈、程普組合戰鬥力很強,但是趙雲的表現也實在是超神。

許褚後來在曹操討伐江東時,一人力戰東吳的周泰和韓當,周泰武藝是不如孫策、太史慈,韓當的武藝基本和程普相當,再參考汝南之戰趙雲一人力敵許褚、李典、于禁三人但也只是不落下風並未擊敗三人。

所以綜合看來趙雲對戰東吳三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為孫策、太史慈兩人雖然不能入列超一流,但是在一流武將中是靠前的,趙雲對戰這兩人上限是平手,但是再加個程普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趙雲再勇還是無法戰勝這三人聯手的。

結論:東吳三人組孫策、太史慈、程普勝。

題外話:這裡討論的是演義,如果按歷史而言孫策威震江東,一個人就能輕鬆幹掉歷史上的趙雲。


我家的貓叫皮蛋


孫策、太史慈、程普圍攻趙雲最多也就是平手。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一下這四人的武藝水平。趙雲自然不用多說,在《三國演義》中他身為五虎上將之一,武藝非常出色,斬將殺敵無數,屬於最頂尖的高手之一。

而孫策、太史慈、程普的戰績也不錯:孫策有小霸王之稱,以挾死於糜,喝死樊能出名。程普數合殺死胡軫、呂公,擊敗過蔡瑁,表現不俗。而太史慈則先後和孫策、程普、張遼等名將戰平,水平在演義中也足以躋身一流武將之列。他們三人在東吳陣營裡也可以算頂級武將了。

不過在《三國演義》中東吳作為配角,其武將的總體水平偏低,孫策、太史慈、程普距離真正的高手還是有很大差距。以太史慈為例,他在合肥之戰和張遼大戰七八十合以上不分勝負,這個表現雖然出色,但是張遼在官渡和張郃也不過戰平。而張郃穰山遇到和許褚、于禁、李典大戰一番以後的趙雲,還是三十多合失敗。

從這個結果看,如果太史慈面對正常狀態的趙雲,最多也就是打上三十個回合就要敗走,兩人之間起碼差了一個檔次。孫策在神亭嶺之戰和太史慈大戰百合不分勝負,此後程普遇到太史慈也是打了三十合戰平,三人武藝相當,因此孫策和程普武藝也要比趙雲差一個檔次。

而在漢水之戰中,徐晃和張郃聯手對黃忠,在兵力佔優勢的情況下都不過堪堪困住黃忠。徐晃是能和許褚大戰五十多合難分高下的猛將,武藝還在張郃之戰,孫策、太史慈、程普三人聯手不會比徐晃、張郃組合強多少。趙雲則要比黃忠更勝一籌、而且更擅長應對圍攻,因此面對孫策、太史慈、程普三人圍攻不在話下。


不沉的經遠


在《三國演義》當中,太史慈和張遼大戰七八十回合平手,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孫策和太史慈的武藝,就是張遼、張郃這個水平線的。

我們可以把孫策、太史慈,看成兩個張郃,程普稍微弱一點,這三個加起來,大概相當於2.8個張郃。

趙雲在穰山之戰和張郃單挑,三十回合擊敗張郃。

漢水之戰時,趙雲和徐晃、張郃交鋒,二人不敢應戰,五子良將裡面,徐晃的武藝最高,所以說,趙雲單挑2個張郃是無壓力的。

那趙雲能對付3個張郃嗎?這個就不太好說了,趙雲在穰山之戰的時候,為了掩護劉備,曾經和許褚、于禁、李典三個人力戰,最後成功脫身了,這應該算是比較接近的戰例了,也就是說,趙雲最起碼是能全身而退。

所以說,孫策、太史慈、程普三人群毆趙雲的話,大概率是個平手,就算趙雲少落下風,至少自保沒問題。


歷史都付笑談中


如果趙雲一個人單挑孫策、太史慈和程普三人,必敗無疑。

趙雲在演義裡確實很猛,而且強悍的一塌糊塗,但是他也強不過第一猛將呂布。在趙雲剛出場時救了公孫瓚,和文丑打了三十多個回合,不分勝敗,由此可見趙雲的實力即使比文丑強,也不會強太多。

後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雖然有取巧的成分,但是也證明關羽略強於顏良文丑,所以趙雲比關羽強,但是不會強太多。

關羽曾經對張飛說過,張遼的武藝不在他們之下,太史慈和張遼能戰成平手,說明太史慈比關羽張飛只會弱一絲。

孫策號稱小霸王,和太史慈戰力相當,兩人曾打的難解難分,不分勝負。

至於程普,雖然沒有那麼出名,但是依然是一員猛將,絕對比劉備戰力高。

他們三人群毆趙雲,基本上又是一場三英戰呂布,結果毫無異議,趙雲必敗。


海洋望星空


導語:

  • 孫策,號稱小霸王。霸王是項羽,拿孫策跟項羽做比較,可見孫策有多麼勇猛。他完全繼承了自己父親江東猛虎孫堅的遺志,在江東地區開闢了孫家的江山。
  • 太史慈,武力值與孫策相當,兩人曾經私下鬥毆不分勝負。原先是揚州刺史劉繇的部下,後歸順孫策,成為孫策帳下頭號猛將。
  • 程普,是江東老臣,輔佐孫堅、孫策以及孫權三位主公。曾經救孫策於危難之中,赤壁大戰時,程普和周瑜分別為左右都督共同擊敗曹操。號稱江東第一虎臣。

這三位如果加在一起群毆趙雲的話,我看趙雲活下來的幾率是比較小的。這讓我想起了羅老爺子的三英戰呂布,其實就是劉關張群毆呂布,兩者屬於同一個檔次。

01孫策壯志未酬,一人可單挑趙雲。

孫策帶兵打仗是非常出色的,因為他從小就跟隨父親南征北戰,所以十分熟悉父親在戰場上的作戰方式。

等他長大成人以後,也成為了孫堅的得力助手。不過孫堅被劉表的部將給射殺以後,孫策百般無奈之下,只好投靠了實力強大袁術暫避禍端。

  1. 孫策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他在袁術這裡雖然很賣力幹活,卻始終得不到袁術的真正信任。所以孫策在謀劃好一切以後,跟袁術借兵自立,背叛了袁術,自己到江東開創事業去了。
  2. 這期間孫策與周瑜一起攜手創業,打下了江東集團。孫策的武力值非常高,單挑幾乎沒有對手,所以他常常獨來獨往,這也是他最讓人不放心的地方。
  3. 因為常年征戰,征服一個地區就會得罪這個地區的豪族。孫策也不例外,他得罪了太多人,其中便有許貢。許貢被殺以後,他的門人們為了給主公報仇,趁著孫策一個人的時候,刺殺了孫策。

孫策因此重傷,不久之後便去世了。這件事郭嘉早就有了預料,可見孫策獨來獨往的性格,是他致命的弱點。

不過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一點,孫策的武功十分高強。他不習慣出門就帶著一大堆保鏢過日子的生活。他喜歡獨來獨往說明他對自己的實力非常自信。

貢辭無表,策即令武士絞殺之。貢奴客潛民間,欲為貢報讎。獵日,卒有三人即貢客也。策問:“爾等何人?”答雲:“是韓當兵,在此射鹿耳。”策曰:“當兵吾皆識之,未嘗見汝等。”因射一人,應弦而倒。餘二人怖急,便舉弓射策,中頰。後騎尋至,皆刺殺之。---《三國志》

如果他跟趙雲單挑的話,我認為是不相上下的。畢竟趙雲也是劉備的首席保鏢,戰鬥力絕對不是蓋的。

02劉備九死一生,少不了趙雲的鼎力相助。

劉備是一個非常悲慘的君主,他的創業歷程實在是太漫長了。因為總是無法快速形成自己的集團,所以他手下的兄弟們算是吃盡了苦頭。

關羽張飛自不必說,跟劉備恩若兄弟,必然是要追隨劉備一生的。趙雲作為劉備手下所謂的雜號將軍,對劉備居然也是不離不棄。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三國志》

趙雲雖然不是三國頭部將領,可是他對劉備的重要性比任何頭部將領都要重要。因為趙雲是劉備的保鏢,而且是首席保鏢。

劉備戎馬一生,本身就武功卓著,可是他依舊任用趙雲作為自己的保鏢,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

  1. 首先,劉備對趙雲的武力值是非常滿意的。正如曹操信任典韋和許褚的武力值,劉備也信任趙雲的武功非常高。劉備將自己的性命交給趙雲,他心裡非常放心。
  2. 其次,劉備對趙雲的忠誠度也是非常滿意的。趙雲過去時候公孫瓚的部下,公孫瓚是劉備的老同學,趙雲離開公孫瓚後七年才與劉備再次相遇,從此不離不棄。
  3. 再者,趙雲曾經多次拯救過劉備。在戰爭的過程中,有一個人能夠不離不棄地保護著你,其實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你武功再高,保不齊暗箭難防。趙雲能夠及時救場,可見他的重要性。

所以趙雲是劉備集團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所謂雜號將軍,不是說趙雲不重要。這些雜號都是劉備親自擬定的,有非同一般的意義,魏延過去也做過所謂的雜號將軍。可見劉備對趙雲、魏延這些人的信任。

03太史慈的武力值不比趙雲差,程普或許會差點。

單純從武力值的角度來說,太史慈和孫策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差距。所以太史慈本人的武力值也是非常高的。

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慈自遼東還,未與相見,暫渡江到曲阿見繇,未去,會孫策至。或勸繇可以慈為大將軍,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但使慈偵視輕重。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鬥,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三國志》

當時孫策假借保護家人的名義,已經到了東阿地區。本來太史慈是要主動請戰擊敗孫策的,可是劉繇卻不願意重用太史慈。

結果太史慈成了一個偵查軍情的小人物,沒想到的是,孫策喜歡親自出來偵查軍情,李世民這一點跟他有點類似。

  • 這兩個人在荒郊野外就這麼遇上了。孫策這邊的陣容可不簡單,要麼是黃蓋,要麼是韓當,都是當世猛將,一共13個人。
  • 太史慈這邊只有他一個人,但是他絲毫沒有畏懼的情緒。孫策覺得太史慈英勇,所以也沒有群毆太史慈,而是與他單挑,兩人打了若干回合都不分勝負。
  • 最終太史慈搶了孫策的頭盔,而孫策則奪取了太史慈的手戟。由此可見,兩人的戰鬥力是不相上下的。

至於程普,他是江東第一虎將,孫堅帳下年紀最大的將領。他雖然立下了不少戰功,可是單挑的戰績卻鮮有所聞。

因此我們不好肯定程普的戰鬥力是否能夠跟孫策、太史慈屬於一個檔次。應該是沒有,程普應該更加擅長指揮戰鬥,否則歷史上不會留不下他的單挑戰績。

總結:三英戰呂布,其實在黑劉關張。這裡也是一樣。

劉關張三兄弟,在虎牢關跟前與呂布大戰上百回合,都沒能將呂布給宰了。而這三個人,每一個都是當時非常出色的戰將,關羽甚至在水淹七軍後成為了巔峰名將。

可是為什麼他們就是殺不掉呂布呢?因為呂布在歷史上是被曹操殺掉的。所以這一齣戲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現在來看,這一齣戲好像是在表現劉關張的英勇,其實是在貶低這三個人的實力。除了劉備外,關羽張飛哪個不是呂布的對手呢?所以壓根就沒有必要三個人一起上。

同樣的道理,除了單挑能力不明的程普外,孫策、太史慈也是當世之名將,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戰敗趙雲。沒有必要三個人一起上,一起群毆的話,反倒貶低了他們的身價。

《三國演義》

《三國志》


江湖小曉生


提這個問題的明顯是雲吹,無非是想得到趙雲天下無敵的回答😁說實話,這三人任何一人都不會死在趙雲之下😁更何況趙雲並沒有跟超級頂尖武將決鬥過,60合平文丑說明不了什麼,關羽還殺了文丑呢;趙雲擊敗的張頜徐晃之流,只能算二檔水平;他擊敗的許褚,在張飛手下幾乎是全敗;憑我個人觀點😆,三國演義頂級武將只有呂布張飛馬超,一流的應該是典韋許褚趙雲關羽太史慈甘寧孫策黃忠孫堅夏侯惇夏侯淵龐德,稍差的是劉備張繡張遼魏延姜維鄧艾張頜徐晃周泰程普黃蓋等;以上一流的還可以細分,二流的也可以細分;孫策太史慈程普圍毆趙雲,趙雲必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