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全民“打怪升级”黎明终破黑暗

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那个时候对非典的印象就是延长放假还有从天而降、呼啸而来的作业。

17年后的今天,我已长大,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最一开始的恐慌,到这段时间的充满信心,我想这大概是身为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吧。

疫情爆发的时候,各地像是平地起雷一样,都是慌慌张张的。那时的我也还在上班,年底的愿望就是带着年货回家,陪家人过个年。而今年年前也像往年一样忙碌,忙工作总结、忙张罗年货、忙走亲访友,但是最忙的是防疫。

大年二十九晚上,回家的火车上,硬座,10个小时,车厢里人少的可怜。第一年这个点赶着回家过年,我还在想怎么没赶上往年新闻里报道的那样,车厢熙熙攘攘,乘务人员包着饺子给乘客送的情形呢。望着车窗外,我有点失落,买票的时候喊嚷着:完了,今年赶着春运回家,还是硬座,怕是想去上个卫生间都得跨过人山人海吧。可是真正在车厢里和屈指可数的归乡人们一起回家,带着口罩,只露出眼睛,打水时在车厢打个碰面也是躲躲闪闪,别说亲切的寒暄,就连眼神的交流都省了。这个时候仿佛更想吃一碗火车上的饺子了。

回了家,老妈对着我就是一顿消毒,拉进屋里就隔离。我妈说了响应国家号召,家里人可以陪你,但就是不能出门。六零年代以前的妈妈爸爸辈的就是最听国家的话,就像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最听老师的话一样。我笑了,没办法,谁让这群人曾经经历过国家那一段艰辛的过去,他们最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以前总是无奈,即使放假回家难得休息,父母也不会让你睡懒觉,从卧室被撵到客厅、再从客厅念叨到厨房,如果一直在家窝着不出门就该挨骂了,更别说赶上过年,走亲访友提溜东西怎么能少了我们这些年轻劳动力呢。可如今名正言顺的瘫在家,父母还给送吃送喝,母慈子孝,欢欣一片。但是要想出门聚个会,就会看到老妈拿着擀面杖、系着围裙站在家门口,老花镜半搭在鼻子上,眼神能杀人。老爸在窗边拿着花洒浇着花,看着窗外说道:"看看这空无一人的大街啊,也不知道你出门的时候,警察逮你不,要不还得我跑一趟送你进去。"满脸黑线的我,脱下衣服,乖巧的坐回沙发,继续和老爸老妈上演母慈子孝的祥和一幕。

赶着新时代的流行,老爸老妈天天在家除了看新闻就是刷抖音。每天在家看到的一幕就是老妈刷着抖音一会骂那些乱跑的和不戴口罩的人不懂事,一会批评散布谣言的人就该抓起来。看到全国人民捐款捐物就情绪亢奋,看到有医生和警察倒在岗位上就直掉眼泪。微信还用不利索,就急着问我网上捐款通道在哪。看到他们忧国忧民的样子,我想这个国家之所以这么强盛,必定也是因为有太多他们这样的人吧,就算没办法奋战在一线,但是也绝不拖国家的后腿。

接受了二十多年的教育,了解了祖国曲折的发展历程及伟人事迹,还有上学的时候学习课文里钱学森排除万难都要回国建设祖国,虽是佩服又感动,但是却未能感同身受。毕竟那段艰难困苦的日子离现在我们的生活太过遥远,而这次的疫情将我们每个人推到风口浪尖,全民站"疫",刻不容缓。

但是我想很多年后,已经像父母一样进入花甲之年的我,却可以给我的孩子讲起这段时光的很多故事:

雷神山、火神山和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

"医届四大天王"歼围新冠;

各地基层干部大喇叭喊话大PK;

全民送物资"长跑"大赛;

16省"一省包一市"认兄弟大会......

我还想让我的孩子知道中国人有多硬核:

十多个小时不吃不喝,就为了少上卫生间省着用防护服;

直接设备改造从生产酒"转行"生产酒精、改羊绒生产线去手工生产口罩;

动用私人飞机抢运物资;

收购国外一家口罩厂供给国内市场;

只一个城市每天供应最少600吨优质蔬菜;

上阵父子兵、战场夫妻档,举家之力直接开干......

我想其实在这些故事和硬核中国人的做法中,我早就找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认知。"黎明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就算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可是总还是会有像爸爸妈妈那样平凡却尽自己一份力的普通人和奋斗在一线不惧生死的英雄人物,中华民族从来就是这样一个倔强的民族啊。虽然如今的我们迫于病毒的威力只能躲在家中,可是就像《葫芦娃》里的蛇精一样,即使一时得势又怎么样,葫芦小金刚最后不还是化成一座山把她压的死死的。打怪升级,我们在行啊。

我想说,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生命,但是能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不仅感谢还很自豪。不论狂风暴雨、山崩地裂,你若不离,我便不弃!这次考验,走着瞧,我们一定还会迎来春暖花开,然后载歌载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