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茶類的外形內質各因子應如何進行評定?

薛小落


六大茶類按照發酵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綠茶,白茶、黃茶,紅茶,烏龍茶和黑茶。

1、綠茶: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是我國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一類茶葉。全國所有產茶的省份都有綠茶生產,品種據不完全統計有兩萬多種。

綠茶基本的工藝流程:殺青—揉捻—乾燥,殺青環節一般有炒青和蒸青兩種主流方式;乾燥環節有炒幹,烘乾和曬乾三種方式。

外形有10種形態:

(1)、扁平型

(2)、單芽形

(3)、直條(針)形

(4)、曲條形

(5)、曲螺形

(6)、圓珠形

(7)、蘭花形

(8)、片形

(9)、花束形

(10)、圓塊形

2、白茶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基本的工藝流程是:萎凋、曬乾和烘乾。白茶的原料一般選用茶芽上絨毛較多的品種,如福鼎大白茶,芽壯多毫,湯色素雅,味道鮮醇;

白茶的形態有以下幾種:

(1)、白芽茶,如白毫銀針;

(2)、葉茶,選用一芽二三葉或者單片葉做原料,如白牡丹、貢眉和壽眉

3、黃茶

黃茶屬於輕微發酵茶,特點是黃湯黃葉,這是因為在黃茶製作過程中有道特殊的工藝“渥堆悶黃”。

黃茶基本形態有三種:

(1)、黃芽茶,選用單芽或者一芽一葉的鮮葉進行加工,如湖南君山銀針、四川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黃芽。

(2)、黃小茶,以細嫩的芽葉為原料加工,如湖南嶽陽的“北港毛尖”、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湖北遠安的“遠安鹿苑”、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

(3)、黃大茶,採用一芽二三葉至一芽四五葉的原料製作,如安徽霍山的“霍山黃大茶”,廣東韶關的“廣東大葉青”

4、烏龍茶

烏龍茶又叫青茶,屬於半發酵茶,發酵程度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色澤青褐色,葉片上有綠有紅,“綠葉紅鑲邊”就是對其的概括。

烏龍茶主要產地是福建、廣東和我國的臺灣地區。

烏龍茶的基本形態有:

(1)、條索形烏龍茶,如臺灣的文山包種、福建的武夷巖茶、廣東的鳳凰單叢;

(2)、半球形烏龍茶,如福建的鐵觀音,黃金桂,臺灣的凍頂烏龍;

(3)、束形烏龍茶,如福建的八角亭龍鬚茶;

(4)、團塊形烏龍茶,如福建的“漳平水仙”

5、紅茶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基本的工藝流程是: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發酵,就是茶葉中原來的多酚類物質,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形成紅色的氧化聚合產物—紅茶色素,一部分溶於水,形成紅色的茶湯;另一部分不溶於水,形成紅茶紅色的葉底。

紅茶的基本形態就是小種紅茶,功夫紅茶和紅碎茶。

6、黑茶

黑茶屬於發酵程度最大的一類茶,葉色黝黑或者黑褐色,主要的品種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和雲南普洱茶和廣西六堡茶。

(1)、湖南黑茶主要產自湖南安化、益陽、寧鄉、漢壽、沅江等地,一般會緊壓成磚茶,有茯磚、黑磚和花磚之分;

(2)、四川邊茶,主要又分為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南路邊茶主要產自四川雅安、天全、滎經縣;西路邊茶主要產自四川都江堰、崇州和大邑縣。

(3)、湖北老青茶,湖北老青茶主要產自蒲圻、咸寧、通山、崇陽、通城等地,採用蒸壓緊實,形成老青磚;

(4)、雲南普洱茶,正宗普洱茶採用雲南大葉種的鮮葉曬青後,通過緩慢的自然發酵或者渥堆形式發酵,形成具有紅色且濃的湯色,帶有濃重陳味的茶葉;有散裝條索形或者緊壓成餅形、球形或者磚形。

(5)、廣西六堡茶,廣西六堡茶主要產自廣西蒼梧縣六堡鄉,有200多年的歷史,六堡茶的毛茶需要用潮水渥堆,蒸壓裝簍裡緊實,然後再堆放陳化,最後形成六堡茶獨特的口感和湯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