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信息传播渠道这么多了,农村的大喇叭,还有用吗?大喇叭传播消息有什么优势?

城乡彩虹桥


今天的信息传播渠道这么多了,农村的大喇叭,还有用吗?大喇叭传播消息有什么优势? 一直在农村中生活,我就来看看我的观点。相信每个农村人都知道大喇叭是用来干什么的,而在电视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些大喇叭的存在。利用这些大喇叭进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了农村最为普遍的方式。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这些喇叭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近些年里,国家提倡重新打造着“村村响”工程,确保每个农村都有一套完整的音响设备,确保信息能够及时的传达到村里的每个角落,让大家都能够及时的听到传话的内容。可见国家对“村村响”工程的重视,如果说农村的大喇叭没有什么作用了,那国家为什么还会重点指明呢? 虽说今天的农民之间传播信息渠道已经很多了,但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整个村民都能够获知的信息,那只能依靠着大喇叭工程。


首先农村那些50岁以上的群体,多半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更没有什么社交软件。而村子里也不可能专门去建设一个群,在其中发表着相关的信息。毕竟很多人都没有浏览群消息的观念,很容易就会被忽略掉。

有了大喇叭就不同了,村里有什么事情了,那直接依靠着大喇叭进行传递。比如说领取农业补贴了,缴纳新农合了,引导大家禁燃秸秆了,对于国家政策的宣传和解读等。这些都可以直接传达出去。此外近些年里,大喇叭也成为了提升农村人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准,可见它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惠农圈


在那个通讯落后,消息闭塞的年代,农村的大喇叭传递的信息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想起来耳畔还回荡着妇联主任洪亮的声音广大村民注意啦,广大村民注意啦,……。那时候村委会还有主要的路口都架有广播,我家里好像也有,广播好像现在的电视频道,转播很多内容,六点多好像是小喇叭开始广播啦,那时候就屏息听讲故事,忘乎所以,下来七点好像就是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下来就是娱乐节目,好像有唱歌的,希望的田野,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等,那在当时绝对的悦耳动听。中间就穿插村里的广播,广播让张华龙去到村委,或者化肥回来了,需要的村民去购买,或者收柿子啦,一毛钱一斤等等,那时所有的消息好像就是通过广播传播。几十年过去了,通讯工具到今日如此发达,再大的消息再远的消息,瞬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喇叭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几乎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但现在农村的喇叭还起作用吗,当然了,在农村还有一定的作用,它的传播比较直观,田间地头,只要一广播,瞬间就明白,再说农村老年人更容易接受。老家产苹果,广播里时时提醒村民,有收购的,什么价格,好果80的多少一斤,75的多钱一斤,次果多钱一斤,人们基本上都知道这个消息了。县里乡里有什么精神,瞬间都及时传达。所以农村的广播,有它一定的好处,这么多年过去了,它还发挥着它自有的做用,不管以后怎么变换,它仍是我们心头温暖的记忆!



小爱养生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大部分都认为在现在这种互联网时代通讯大爆发,不再需要这种落后的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其实对于现代农村来说,确实人手一部手机不是笑谈,是实实在在普及了,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发个信息秒秒钟解决的事,但是朋友们同时也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还是信息问题!这个信息是价值信息,在信息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比如在互联网上别人发布了一条生意信息,你要在最短时间内抓住机会并回复,慢了机会让人抓走了。

在江苏宿迁沭阳的颜集镇,是全国著名的花木淘宝镇,他们每家房子上都架着四五个甚至十来个大喇叭,他们每家每天都在网上收集大量的关于花木采购信息,可是当他们收集到信息之后,有的货自己没有怎么办?有的货自己有数量不够怎么办?如果挨个打电话问,机会早错过了,这个时候大喇叭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马上在大喇叭里呼叫相关信息,没过五秒钟,哪家如果有苗或是什么的相关信息就得到了全村人的回应,作为信息采集人就几秒钟的时间就知道这单生意能接不能接。

所以我认为无论在任何时代,科技再怎么发展,在短时间内它都没办法完全取代前身科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苏北四哥


农村大喇叭兴起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的大喇叭在村里可称得上是扮演着政治角色,大队部的广播一响就是“各队的四类分子听到广播后带上扫把到大队部报到”,那时的大喇叭透露着威严,代表着权利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手机、微信等社交软件将人们带入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时代,高音大喇叭似乎已经完成历史使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大部分村庄仍然还在使用着高音喇叭,而且有着难以被替代的作用。现在的高音喇叭有着它新时代的使命,您听∶“各位村民请注意,二队黑蛋他家杀了头猪,粮食喂养的,每斤十元,请大家相互转告,前去购买”。这样的广告宣传听起来亲切,大家还会奔走相告,习惯了广播通知,更会相信其真实性。

村里的高音喇叭在播放着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爱琴的《周仁回府》,大家都明白这又有事要通知,不一会戏曲终止,村长喊话了∶“各位六十岁以上的妇女同志们,接乡卫生院通知,明天上午9点钟六十岁以上的妇女带上合疗本去乡卫生院进行妇科检查,8点钟统一到村委会集合”,接着又在播放戏曲。



这样的通知方式更适合这个年纪的人,他们大多不玩微信,加之文化知识有限,对手机操作只会局限在接打电话上,高音喇叭的通知会传播到田间地头,会直接通知到村民耳中,既方便又实际。

现在的高音喇叭更适合目前农村的现状,中青年人基本都去城里打工,农村留守家里的都是老年人,对他们而言,高音喇叭简单直接的优势更为明显。同时还能了解天气变化及国家大事,收听。秦腔名家的唱段,都己经形成了他们的习惯,同时也是农村老年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个人观点,赞同点👍。不同观点,留言评论区,共同分享。

鹿塬农事,讲农村事,说农民话,欢迎关注,谢谢!


鹿塬农事


现在大部分农村还保留着一两个大喇叭,但其发挥的作用已大不如前了。 农村的大喇叭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你到农村里走一走,就会发现农村里到处都是大喇叭,那些大喇叭都在架在电线杆上的。



当时做为党的喉舌的大喇叭,在宣传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最初的时候,只是接收县广播站的信号,每日三次播放新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好人好事,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 后来,公社也办起放大站广播站,有的村里也办起放大站,广播喇叭的节目日益丰富起来,除了宣传政策方针和好人好事,也播放娱乐节目,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当然,农村大喇叭最主要的用途,还是用来下通知,这也是农村大喇叭的唯一用途。当时公社要开什么会议,村里有什么主要活动,都是通过大喇叭通知。所以我们当时经常听到这种声音:喂,喂,社员同志们注意啦,下面广播一个重要通知……

现在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农村的大喇叭已经不广播党的方针政策和好人好事了,也不再播放什么娱乐节目了,农村的大喇叭唯一的作用就是下通知喊喊人收收水电费。我所住的小村庄,每月的14号到15号大喇叭就会发挥它的作用了,每到这两天,一大早大喇叭就会广播“广大村民注意了,今明两天收电费,有没交的户赶快来交啦!”…,偶尔会广播广播“全体育龄妇女注意啦,明天妇幼保健院到咱村查体50周岁以上的育龄妇女…… ”总之,农村的大喇叭还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许多村庄还保留下来。

至于有什么优势,在现在年轻人的观念里大喇叭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网络发达的时代将会代替一切原始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久的将来,我们肯定不可能在见到大喇叭的踪影。


农嫂话农事


农村的喇叭和现在科技信息工具作比较,那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手机,电视,电脑不论从信息的贮存还是与外界的沟通,甚至工作中所需的一切,都是当之无愧的首选用具。特别是现在大家生活工作都处在快节奏的同时,更离不开手机,电脑的强大功能。但这只是一个方面。那么另一方面比如实地做买做卖,那是需要有大声响功能的喇叭才能够完成的,手机,电脑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在农村,村委会急时传达上级精神,随时布置村务工作,喇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农产品的销售,或者小商们到村里销售日用百货,通过喇叭的广播,村民们会应声而出购买或销售。谁家有什么事需要帮助都会到村委会,通过喇叭播出。喇叭在农村真正是娘家用品,经济实惠用途广,非常的完美实用。

针对所提问答,本人认为,手机也好,电脑也罢,和喇叭是不能相题并论的。


漁江


信息传播渠道多,不代表所有的渠道都是有效,有人情味,有地方乡情,有社区小热闹啊。

农村之所以叫农村,总还是存在乡情特色的,喇叭广播一个什么事,符合农村的乡情特色。

当然,你不广播,说农村某个村里建个微信群,群里发个什么事,当然也行啊,总像少了点什么味道,少了农村乡里乡村的热闹。

就像学校,为什么还有广播的存在,取消广播行不行?绝对不行,广播一响起,学生就知道这个点要干什么事了。公司里的吃饭时间到了,广播取消了行不行?好像也不行

大喇叭就等于是广播,扩音器播出东西,有气势,有号召感,有集体感,有参与感,有热闹感。最后一点,农村的集市上,最适合小摊主用喇叭,招揽生意,农村适合这么干。


烟火尘埃


小崔来说说自己想法

互联网再发达,也需要东西来传播,例如,手机,电脑等。我们不去打开它,就不知道任何信息。更何况,农村老年人还很多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

农村喇叭,直播镇里乡里表达一下,新的政府,会议内容等。

而喇叭,不需要你打开什么,是强制性的,你必须听。不就是不想听,捂住耳朵还是能听到一些。有可实施性。而互联网是我们选择性的去了解而已。



天天解说电影


这个问题问的好多人没有回答你的问,我是一个农村人,也是一个50岁的普通人。从初中毕业生就出了本村的人。由于工作的环境,是一个专业打工人,因为工种的不同,农村人以多挣钱不会在呼工作环境。一般野外做业多一些,是个外线工的活。全国各地没有走过完,可是平原,山区。丘陵,河流,海,江也见过。那里施工方法谁提供的,是当地人提供的多。为啥我会这样子说,因为政策复合那里用那里方法多。经验都是总结出来的,现在农村事情多,有人关注,有人挣钱入迷了。对当地的政策无知的多,大拉叭的吆喝会好多。宣传教育知道人会多。虽然现在手机节目多,爱好是看个人的。现在社会相聚有事才人多。平时都在外面多,老人孩子们不关心国家政策。农村喇叭用处多。


耿周海


今天的信息时代农村大喇叭还有用吗?

当然有用。

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农村人也天天玩手机看信息,信息的传播与接受速度不逊于城市。

但是,农村有一大部分老年人,他们对手机不敏感,加上老年人视力下降,智能手机使用起来并不方便。所以说农村大喇叭宣传政策,传播通知,还有很大作用。

大喇叭通知不受空间限制,简单直接,不需要总是捧着手机看。

可以一边干活,一边听消息,啥都不耽误。

所以说农村大喇叭仍然有它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