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今日钟楼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许许多多的钟楼人都义无反顾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舍小家,为大家,在这些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干部中,有很多“亲情搭档”,他们是夫妻、父子、母女,他们是家人更是战友,共同上演着一幕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大家安全了 小家才能平安

“记得吃药,多喝水!”王君的丈夫唐凯发来了一条微信,质朴的话语里满是心疼。

王君是五星街道新新村委的工作人员,春节假期一天未休,连续数天的高强度工作引起了身体不适,她去社区医院简单配了点消炎药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唐凯也是五星街道新民村委的一名工作人员。起初,正是在丈夫的影响下,王君报考了基层岗位,夫妻二人双双投身于基层工作。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让两人纷纷加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连日来,夫妻俩奔走在村中,宣传告知,排查登记,还经常要值夜班。7岁的孩子只能交给父母。王君说:“本来想趁着春节假期,我们夫妻俩可以好好陪陪儿子的。公公身体不好,孩子交给他们,我也不忍心,但是一线抗疫工作更需要我们,大家安全了,小家才能平安。”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做好后勤保障 全力支持工作

龙星路社区是五星街道今年新成立的社区,管辖香悦半岛、龙湖花千树等6个小区,没想到面对的第一次“大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这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着实不小。

挂横幅、贴标语、搬物资等体力活都落到了这群“娘子军”的身上。悬挂横幅的铁丝太硬,她们的手力不够,进度太慢,社区工作人员徐萍和谈彩荣纷纷拿起电话,叫来自己的丈夫过来帮忙。她们笑着说:“疫情面前,理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要积极动用身边的资源,合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家属们不仅帮忙挂横幅,还陪着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送生活用品,还为社区工作人员端上热腾腾的饭菜。徐萍的丈夫说:“妻子奋战在一线,我们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全力支持她的工作!”

爱是彼此的牵挂和坚持

“职责所在,使命使然,我们一起加油吧”,这是微信聊天中朱梁对妻子薛娇说的一句话。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朱梁是新闸街道建管所的工作人员,接到防疫命令后,他就一直忙于和其他同事们到工地、码头、企业开展排查工作。朱梁的妻子薛娇是新闸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的工作比平时忙上了许多,开会、组织技能培训、整理资料、后勤保障等工作,按她的话说,恨不得多长出几只手和脚来。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朱梁和妻子薛娇就偶尔通过视频电话,一解相思之愁。“也不能经常打,怕影响她工作。”

平安是他们最大的心

陈雪英,是新闸街道永丰村第四网格网格长,除了开展排查工作外,还要兼顾村委服务大厅对外来人员的登记工作,工作强度着实不小。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陈雪英(右一)

她克服困难,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利用晚上收集外来暂住人员的户籍信息,为其他网格的排查工作提供信息。她还动员老公积极充当志愿者,在西杨村、旱沟村临时管控口做登记员。

她笑着说:“疫情面前,理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合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做出贡献。”

“父女”齐上阵 志愿助防疫

家住北港街道御源林城小区的解嘉是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学生,寒假休息在家,每天通过电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时刻关注着“新冠”疫情的发展。1月29日,小解看到社区居民群里发了钟楼区志愿者招募令,很是激动,立即征求了父亲解永忠的意见,打电话到街道值班室,自愿报名成为疫情防控辅助志愿者。

父亲解永忠受到女儿的感染,再次打电话报名,一并决定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与女儿一同为防疫贡献力量。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2月2日,父女俩被安排在居住的水杉路社区御源林城小区门口参加志愿服务,协助社区防疫工作。女儿负责登记,发放通行证,父亲负责测量温度,放行行人,配合默契,行动力强。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抗“疫”第一线 上阵“父子兵

“我是党员,也曾是军人!疫情当前,我和儿子来做志愿者,为社区尽一点微薄之力!" 这话是五星街道花二社区居民蔡虎说的。蔡虎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面对疫情,他毅然报名做了防控的志愿者。受其影响,他的儿子蔡凌峰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他们成为一对守护居民家园的上阵父子兵。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2 月 5 日的风有些大,早上不到九点,花二社区星盛花园小区的门口,蔡虎父子俩已经 " 上岗 " 了,老蔡仔细地固定着被风吹垮了的防疫横幅,儿子蔡凌峰的手显然已经冻得有些不听使唤。

" 我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了十几年的兵,西北大漠的环境比这恶劣多了。" 老蔡用自己的方式鼓励着一旁的儿子,小蔡则低着头忙着手里的活。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冷风吹来,小蔡时不时搓搓手,而他的父亲则站在一边,展现着军人特有的精神面貌。看见外卖员前来送餐,父子俩引导他们在小区门口联系客户取餐;遇到不戴口罩的大爷大妈就上去耐心规劝;碰上外来人员就例行登记,发放告知书 …… 志愿者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寒风中,这对父子兵在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我与妈妈并肩作“战”

今年刚上大一的龚毓岚,是北港街道青枫社区的居民。母亲金叶是一名普通社工。看着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忙着在小区里排查信息,宣传疫情防控,很受感触,主动请缨,要求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她觉得能与妈妈并肩作“战”上很光荣,每天在小区门口不停的忙碌着测体温、登记信息,不厌其烦的宣传防控知识,累且快乐着。她说:“我的妈妈虽然是个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但她却实实在在干着不平凡的事,疫情防控,她从大年三十就一直在忙碌着,我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妈妈做点事。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是家人更是战友,抗疫路上的“亲情搭档”

钟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