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作出“艱難決定”,巨頭退出MWC,新冠疫情或令手機產業減產20%


雷軍作出“艱難決定”,巨頭退出MWC,新冠疫情或令手機產業減產20%


2020年的開年對各行各業而言都沒有那麼容易。


春節假期延長+全體閉門不出,幾乎所有線下場景都遭遇了一次考驗。對於線下銷售渠道佔比接近七成的中國手機產業來說同樣如此。


不止於此,線下聚集活動的普遍延後,也將一定程度影響到廠商們的新品發佈進程。


這還只是從疫情本身來看。2019年作為近年來手機產業整體沉底的一年,已經讓產業間積累了不少壓力,加之處在4-5G轉換起步期,HOVM在國內的發展步伐分別進入了不同階段。疫情的蔓延對於每一家廠商的長期策略而言都意味深長。

雷軍作出“艱難決定”,巨頭退出MWC,新冠疫情或令手機產業減產20%

與SRAS類比?影響將更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當前,面對原本是手機產業一年中重要盛會的MWC(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一些手機廠商主動選擇了半退出。


近日,中興通訊和LG相繼宣佈,取消原定在MWC期間舉辦的發佈會,不過中興也表示,在MWC並沒有取消參展計劃。


雖然其他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realme、一加等在內的手機廠商並沒有取消發佈會,但料想或多或少影響到了他們的整體計劃。
最新消息是,通訊巨頭愛立信在7日直接宣佈退出MWC,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艱難”宣佈將採用“純網上直播”方式召開小米10新品發佈會。


雷軍作出“艱難決定”,巨頭退出MWC,新冠疫情或令手機產業減產20%


提到冠狀病毒,最能與今時肺炎疫情比較的就是發生在2003年的SARS疫情了。


SRAS起源於2002年11月,逐漸於2003年5月消退,其前期發展時期與當下高度契合,又屬同類病毒,成為業界一定意義上會回看的一個風向標。


天風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在SARS疫情期間,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受到明顯壓制,雖然2003年處於2.5G手機換機週期,但手機生產和分銷產業鏈相關公司業績面臨較大下滑壓力,疫情解除後,手機終端行業又進入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價格競爭,導致業績持續承壓。手機線下實體店銷售也受到較大影響,生產和銷售廠商收入下滑明顯。


不過對於手機和通信行業而言,發展階段又有了巨大不同。2003年間,中國的通信產業正處於2G向2.5G過渡的階段,智能機的概念還未出現,諾基亞才是當時的王者,幾乎大部分國產手機廠商在彼時壓根還沒有手機業務。


Canalys分析師賈沫就直言,彼時國內整體手機出貨量相比今天並不大,生產製造工廠也不多。“無論從兩類病毒本身的致死率、醫療行業發展,還是從工廠的智能化進程和智能手機市場整體表現來說,兩個年份整體相差還是太大了。”


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下稱“SA”)無線智能手機戰略(WSS)服務總監隋倩也向21Tech指出,“非典”對中國手機市場的衝擊非常有限,因為當時中國手機市場的規模要比今天小很多。


“2003年中國整體手機市場是在增長的,基本沒有受到影響。而這次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要遠遠大於非典。對產業鏈的影響方面,因為絕大多數的手機生產製造都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如果這兩地都能在2月10日復工並迅速恢復產能的話,對產業鏈的影響會是暫時的;但如果疫情的發展影響到這兩個地區,對產業鏈的影響將會非常巨大。”她續稱。

雷軍作出“艱難決定”,巨頭退出MWC,新冠疫情或令手機產業減產20%

華為維持全球第二地位有挑戰

具體到疫情對國內手機市場的影響,首當其衝對華為的衝擊更大。


Canalys統計顯示,2019年華為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份額達到38.5%,超過了全市場1/3的比重,也是當年前五位品牌中唯一在國內保持增長者,同比增速達到35%。


這主要源於海外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比如自2019年5月以來,美國禁止華為設備使用Google移動服務(GMS),包括Google地圖、郵箱、日曆等在內的海外市場常用軟件無法使用,較大程度影響了華為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步伐,進而大力轉向國內市場,搶奪包括others和其他Top5品牌的份額。


賈沫告訴21Tech,根據Canalys統計,2018年華為在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的佔比分別為51%和49%,到2019年,中國市場比重達到了59%。


這意味著疫情將影響到華為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目前已經處在全球第二位的華為,近期要超越三星會比較難,如何保持第二名的位置是他們目前面臨的挑戰。”他如此指出,這是綜合國內市場整體表現、華為在全球面臨的階段性難題得出的結論,而份額全球第一的三星卻很少依賴中國市場,第三位的蘋果也在其後強勢緊逼。


雷軍作出“艱難決定”,巨頭退出MWC,新冠疫情或令手機產業減產20%


也因此相比之下,其他三家頭部廠商OVM從全球市場角度來看,受到此次疫情的影響相對較輕。當然,也只是“相對”而已。


在2019年面臨華為的強勢襲來,OVM越來越多將發展重心轉向了海外。IDC在近期報告中就指出,2019年Q4,OPPO在國外的出貨比重首次超過了國內。


Canalys提供給21Tech的統計顯示,相比2018年,OVM在國內的出貨比重都有超過10%的縮小。


隋倩向21Tech預測,鑑於華為在目前中國市場的市佔率表現,預計一季度將在中國市場保持40%左右的市佔率,但由此受疫情影響也比其他頭部廠商要大。


她認為,“樂觀點說,如果疫情能夠在2月得到顯著控制,3月市場逐漸恢復正常的前提下,我們預測在今年一季度,華為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會下降600萬臺,OV每家會下降300萬臺,小米會少出貨200萬臺;對蘋果的影響應該也在200-300萬臺之間。但如果形勢維持相對嚴峻的態勢,則建議將前述預計的影響乘以2。”

雷軍作出“艱難決定”,巨頭退出MWC,新冠疫情或令手機產業減產20%

產業鏈影響尚難確定

與17年前更加不同的是,隨著中國智能製造產業的崛起,全球手機產業鏈器件中Made in China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疫情的出現會隨著時間的拉長陸續開始影響到產業鏈的供應和整個產業的出貨進度。


隋倩就指出,全球70%的智能手機都是在中國生產製造,因此這將影響全球智能手機的供應鏈和製造產能。由於隔離或旅行限制而導致工廠的開工延誤,都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暫時的勞動力供應短缺。


其中,富士康由於在手機制造的龍頭地位,而成為最受關注的廠商之一。尤其是被稱為“全球最大蘋果工廠”的鄭州富士康。


雷軍作出“艱難決定”,巨頭退出MWC,新冠疫情或令手機產業減產20%


鄭州市所屬的河南省毗鄰湖北省,也受到了疫情較大影響。官方公告顯示,面對疫情,將對全市單位、居民小區等實行閉環管理;返回駐地需居家隔離,省內7天、省外14天。


2月6日,鄭州市更新了對市內企業的復工復產安排。其中對本地員工為主、本地產業鏈完整的工業企業時間安排在2月10日;來自疫區員工少、本地產業鏈較為完整的工業企業則是2月17日;其他工業企業在2月24日開始復工。


對於外界關注,富士康近日的回應是:將遵循相關要求,預計廣東省和上海市兩地園區在春節假期後復工時間為2月10日,若其他園區在1月29日前未收到當地政府關於企業復工更多通知,暫時不會改變原計劃。


隋倩警示,鄭州假若正式封城,對富士康和蘋果供應鏈的影響應該不可低估。


不過賈沫向21Tech表示,鄭州富士康的確是蘋果在中國很重要的工廠,但根據他綜合收集到的信息發現,廣東一帶工廠對於蘋果在全球的手機生態來說將更加重要。


“富士康官方目前提供的消息是並不影響廣東工廠的復工,如果未來影響到廣東工廠,則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蘋果在全球的出貨表現。”賈沫指出,當然富士康在海外如印度等地也在貢獻產能,通過富士康內部的調整,如果情勢有變,也不排除富士康會將中國的產能分攤給海外工廠。


但2019年的手機制造產業鏈本就有不少廠家面臨著資金壓力,疫情的出現恐怕會進一步打亂產業鏈企業的資金協調能力。


隋倩向21Tech指出,對產業鏈的短期負面影響肯定會顯現。“尤其是可能會面臨中國市場今年上半年需求嚴重下滑的危險,資金鍊會變得更為緊張,甚至會有更多的小廠商出局,大廠商也會面臨通縮的挑戰。整個產業需要更多國家政策的扶植和傾斜來度過寒冬。中國廠商的海外佈局也會越發重要,來分散國內市場的風險。”


IDC在新發布的報告中也表示,疫情之下,手機的供應鏈調整能力面臨考驗,近期及遠期產品計劃或需調整。疫情影響推遲了工廠復工時間,除了影響國內市場的供貨,渠道庫存運營層面,更重要的是對廠商與供應鏈端合作伙伴間的協作和快速調整的能力,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因為二至三月,正是眾多國內廠商旗艦產品發佈以及量產前的最終測驗階段,也是上半年內計劃發佈產品的調試階段。而隨著上半年產品計劃的變化,中期甚至遠期的產品規劃或許也將需要調整。

雷軍作出“艱難決定”,巨頭退出MWC,新冠疫情或令手機產業減產20%

一季度雖是淡季,但影響是全局性的

從對整個中國手機品牌的影響角度,隋倩向21Tech指出,這從短期來看會影響到中國廠商海外擴張的步伐,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很多新品的發佈可能都會後延。“如果疫情能迅速有效控制的話,下半年也許會有反彈。但如果疫情不能有效控制並進一步導致中國和全球經濟衰退的話,影響就不會是暫時的,至少會持續兩年左右。


隋倩進一步向21Tech分析,通常一季度是手機產業的銷售淡季,佔國內市場全年出貨比重大約在22%-23%。但鑑於目前湖北省附近的浙江省內部分城市開始採取封城措施,估計很多地方的封城會持續到二月底甚至三月份。基於這一判斷,“我估計對手機行業出貨量的影響最大可能會到60%-70%,進而影響全年中國手機市場的出貨約少20%以上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形勢嚴峻。


從樂觀角度看,如果疫情在中國除武漢和湖北之外的地方在2月中旬以後能得到有效控制,對中國手機市場的影響將主要體現在一季度。“那麼整體的出貨量會比去年同期下降32%,比我們之前沒有疫情情況下的預測數據下降22%。對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影響應該是比之前的預期下降5%,少2千萬臺。”隋倩補充道。


賈沫則向21Tech指出,鑑於目前疫情的後續變化情況難以預測,假設疫情能夠逐漸在2月底得到較好控制的前提下,3月份產業鏈工廠沒有因為疫情延遲復工並能夠開始全速運轉,那麼預計一季度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預測可能會下調40%-50%,此前公司對於一季度的預測則是同比下跌7%。


他同時表示,“但假如疫情在3月沒有得到明顯緩解甚至還在擴大影響,一些工廠遭遇全面停工,則預測將進一步下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