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轟炸會是電商最新的生財之道嗎?

科技新發現


如今,每一個成長起來的電商平臺背後,都有著龐大的商業生態體系。無論是以平臺為渠道的品牌、企業,還是相應的製造產業鏈等,都讓電商平臺扮演著“連接者”角色。而通過各種“抽成”,電商平臺本身也賺得盤滿缽滿。不過隨著電商行業增長勢頭的放緩,平臺勢必要尋找新的營收、利潤突破口。或許,廣告就能承載電商平臺的未來。

目前,電商平臺最熱銷的產品不是可摺疊手機或其他服務,而是廣告。或許,這與傳統理念相悖。畢竟絕大多數電商平臺都避免在自家網站或APP上放置廣告,因為它們害怕消費者會討厭或分散原本採買的注意力。不過,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已經做出了改變,讓廣告在電商平臺變得更如魚得水。就在短短几年時間內,亞馬遜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在線廣告平臺,僅次於谷歌和Facebook。或許,亞馬遜在廣告領域的發展史,能夠給國內電商平臺帶來更多思考。

共贏!電商廣告業務讓多方受益

亞馬遜在廣告領域大戰神威,其實並不是零售商第一次嘗試進入這一領域。早在之前,沃爾瑪和百思買都曾經在它們商場的電視上展示廣告。原本基於商場裡龐大的人流量,通過電視傳播廣告是一個好主意。但是從實際反映效果來看,消費者並不會真正關注電視中的廣告。甚至因為電視廣告效果不佳,有時商場的工作人員根本沒有打開電視。

不過對於電商平臺來說,廣告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畢竟電商行業競爭激烈,往往是讓商品價格保持低位以吸引消費者。最終,無論是抽成費用,還自營商店中每筆銷售賺取的利潤都較為微博。相比之下,廣告更有利可圖。ebay之前就表示,廣告業務數年內每年都能產生10億美元的收入。

與此同時,廣告商也在尋找可以投放廣告的新場所。這意味著,它們不必依賴谷歌和Facebook等傳統互聯網媒介,且能取得更為直觀的效果。而電商平臺很顯然就是廣告商的可靠選擇,因為後者有海量在準備,或已經花錢的消費者。此外,電商平臺可直接向廣告商反饋,在平臺上投放的廣告能否促進銷售。

對於消費者來說,電商平臺上的廣告也讓他們的消費更有針對性。因為這些廣告是經過電商平臺和廣告商經過大數據分析後,進行的精準投放。廣告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幫助他們在購買前瞭解最新產品,最終促進消費行為的達成。

不難發現,消費者、廣告商、電商平臺都能從廣告受益。因此,電商平臺推出的廣告業務能讓多方受益、實現共贏。

掘金數字廣告市場,步伐需循序漸進

據eMarketer發佈的數據顯示,亞馬遜已佔據美國1290億美元數字廣告市場8.8%的市場份額,成為僅次於谷歌(37.2%)和Facebook(22.1%)的第三大廣告平臺。亞馬遜對廣告領域的關注和所獲得的成績,在讓絕大部分電商平臺尋找在數字廣告市場的突破新方式。甚至就連GrubHub這樣的移動餐飲配送服務平臺、Uber這樣的出行平臺等,都準備或已經加入掘金廣告市場的浪潮中。

不過,如果純粹為了廣告費而忽視了消費者體驗,是不可取的激進策略。在最糟糕的情況下,由於廣告的原因導致電商平臺網站、APP的加載速度會變得很慢。而消費者客也會因為廣告商列表和展示橫幅廣告的搜索結果,而感到厭煩。此外,電商平臺必須小心不要向廣告商分享太多消費者的數據,否則它們可能會獲得像Facebook那樣的負面聲譽。

就目前來看,電商平臺更多的是採取緩慢而穩定的方式來推出更多廣告,以避免消費者產生厭惡心理。eMarketer分析師安德魯·利普斯表示,“電商平臺必須認識到太多的廣告會損害消費者的體驗,從長遠來看,它們並不想讓消費者失望”。

為此,電商平臺在掘金數字廣告市場的過程中,步伐必須循序漸進。一旦策略太過激進,雖然能掙快錢,卻有可能對長遠發展造成沉重打擊。

深挖人口紅利:存量市場下的必然舉措

與智能手機行業陷入下滑態勢類似,電商行業其實也陷入增長緩慢的泥淖中。它們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都已經把既有的人口紅利“吃光”。簡單來說,電商行業面對的是一個存量市場。

在電商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競爭格局持續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打破增量天花板、在既有存量市場中挖掘潛力,就成為關鍵所在。而轟炸式的廣告,其實就是電商平臺展現充沛動能的新賽道,更是它們最新的生財之道。如果能與廣告連為一體,那麼電商平臺就有望煥發新生。

既然廣告有成為全新驅動力的跡象,電商平臺自然不會錯過。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或許我們能在電商平臺上看到各種花式廣告。別擔心,這些廣告也許並不會讓我們討厭——電商平臺可不會毀了自己的根基。(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