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都有什么特产?

柳育龙


  安康素有“漆、麻,耳、倍之乡”和“中药材摇篮”的美称。中草药有黄连、杜仲、党参、当归、天麻等。 安康市的主要购物资源。

安康主要特产介绍:

野生绞股蓝、黄丝菌、魔 芋 豆 腐、浆 水 面、干 盐 菜、菜 豆 腐、血 豆 腐 干 、香 菇 丸 子、腊 肉、羊 肉 泡 、蒸 面

安康有很多的资源特产,古称金州是安康产沙金。

我国有41洲产茶,安康是其中之一,产紫阳毛尖...除此,安康还有很长的时间的大面积的种桑养蚕史,盛产丝绸。

安康北靠秦岭,紧靠关中,南靠四川巴属,在中国南北交接线上,承上启下,所以特产由为丰富,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

安康人多喜饮酒,一般家庭都常年备有米酒,自家饮用和待客都是佳品,既解渴,又解乏。

米酒亦称“醪糟”,安康一带著名的传统饮料,含有多种维生素。

酒精成分含量仅为十度左右,即使不善饮者也可饮用。在安康城乡,逢年过节,婚嫁喜庆,家家酿制米酒自饮或招待宾客已成习俗。

安康米酒的制作工艺细巧精湛。酿成饮用时,若在米酒中调入鸡蛋、核桃仁、葡萄干、红枣、桂园、银耳、元宵等,则不仅口味更佳,也更加滋补。

安康冬桃核小肉嫩,甘甜清脆,核肉不连,表面微红色,很耐贮存,傲霜斗雪成熟,雪花飘飘吃鲜桃,并具有其它水果所没有的冰糖味。

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实为稀世宝,素有仙桃之美称。

安康的五里稠酒极有声名,可比西安的黄桂稠酒。

五里稠酒制作精细,酒色泽橙黄,甘甜爽口,回味无穷。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汉江上游、大巴山炉的紫阳县近山峡谷地区,系历史名茶。

特征是条索圆紧,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茶香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

宁陕香菇是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的特产。

宁陕香菇肉厚实、菇形好、质量高为全国有名。

宁陕香菇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陕气温偏低、土层温润,适宜食用菌生长。

安康地处南北交汇地带,在饮食、习俗上表现出鲜明的山地性和交融性,在食物构成上既有稻作文化的色彩,又有麦粟文化的印痕,杂五方特色而兼南北风味,“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兼而有之。

安康人善于储藏食物,风味小吃更是品种繁多,南方风味的糍粑、粽子、米酒、甜浆子,又有北方风味的各色面食和糕点,“蒸盆子”五香俱全,烩凉粉酸辣可口,油炸吸豆清酥脆嫩,煎糍粑外香脆里软嫩,烧腊肉油而不腻,烙水饼薄、透等。

  安康人的饮食有两大偏好:一是喜食酸,二是爱吃肉。安康人嗜酸成癖不同于山西人,山西的酸是陈年老醋,安康人喜食的酸则来自泡菜,俗称“浆水菜”。

本地居民一年四季酸菜不离,主食如酸菜浆水面,苞谷面搅团调酸浆水菜,酸菜拌汤,菜肴如酸辣肚片、酸辣鸡丁、酸菜鱼、火锅等。   


快讯陕南


1、平利绞股蓝
绞股蓝被医学界誉为东方神草、人间福音草,但其对土壤、气候等条件要求较高,中国除福建、湖北、云南、四川等省有少量种植外,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平利县,由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时间长,土壤有害物质含量低,成为中国国内生态型药用植物种植示范基地的最佳区域。
2、岚皋魔芋
岚皋县魔芋产业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历经三起两落,种植面积由当年不足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8万亩,年产值2.2亿元,芋农人均纯收入1420元,实现了由零散粗放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经营体系,走上了产业持续循环发展的快车道。
3、平利女娲茶
平利是陕西名茶大县之一。其产茶历史悠久,富含硒元素,并保持自然纯真的品质。目前全县已有1万亩无性系良种高效茶园,5万亩优质名茶生产基地。平利茶的主产区在云雾镣绕的女娲山。美丽的自然环境和神奇的女娲传说赋予了平利茶深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平利县依托丰富的绿色资源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将茶叶确立为全县率先突破的主导产业。如今,平利已经打造出“女娲银峰”、“女娲云雾”品牌茶叶,尤其是平利“绞股蓝茶”更是茶中之绝,被誉为“人类福音草”。
4、紫阳富硒茶
紫阳富硒茶,是出产于中国陕西省南部紫阳县境内天然富硒区,具有特种保健功效的高级饮品。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科学鉴定的特种保健功效优质绿茶。紫阳茶属历史文化名茶,在唐代即为宫廷贡品“每岁充贡”,在清代属全囯十大名茶之一,当今为世界上首次通过科学鉴定的天然富硒茶,是我国唯一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的天然富硒茶产品。
5、宁陕香菇
宁陕香菇是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的特产。宁陕香菇肉厚实、菇形好、质量高为全国有名。宁陕香菇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陕气温偏低、土层温润,适宜食用菌生长,多年来,木耳、香菇、金针菇就是这里群众致富的优势产业。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宁陕香菇肉厚实、菇形好、质量高为全国有名。
6、白河木瓜
白河木瓜,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木瓜又.称香木瓜,万寿果,是该县的乡土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白河县是中国最大光皮木瓜生产基地之一。白河光皮木瓜色泽金黄、气味芳香,该县利用木瓜生产的木瓜酒、果醋也是该县具有竞争力的优特产品,市场反映良好。白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东部的大巴山北麓,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自然气候特点是“光能丰富、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无霜期长”,70%以上地区为海拔170-1200米的低山和河谷区,“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地资源状况,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孕育出该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仅药用植物就有1200多种。其中木瓜就是主要的农产品之一。
7、镇坪黄连
黄连又名王连、支连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黄连属,一种常用中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作用。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镇坪黄连,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江西、四川、湖北大批药商纷纷来这里办会馆、建基地、发展贸易,形成了“无地不药、无农不药、无商不药”的局面。据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镇坪生产黄连200余担。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指示,以集体办药场的组织形式,在海拔1400米以上林区种植黄连。公社、大队办起药场99个,是解放后大面积栽植黄连的第一步。1984年,镇坪县黄连研究所成立,承担全县黄连基地建设,为镇坪黄-展提供了坚实地技术保障。
8、旬阳拐枣
旬阳拐枣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的特产。旬阳拐枣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种植面积大,拐枣原料量大质优,近年来,成为外地客商的抢购农产品,远销南韩、日本等国,拐枣潜在研发价值巨大,市场销路看好。拐枣学名枳 ,陕南秦巴山区一大特产,在旬阳主要有红拐枣、绿拐枣、胖娃娃和白拐枣(多为野生)等5种,以胖娃娃和白拐枣两个品种较佳,果大、味好、产量高、耐贮藏。
旬阳拐枣资源丰富,而且产量高、品质优,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其果实、叶子、更梗、种子及根等均可入药,含有1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还富含铁、磷、钙、铜等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碱。其果梗可以作为酿酒、制糖的原料,可作香槟、汽酒、汽水等饮料,还可以加工罐头、密饯、果脯、果干等精美食品,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旬阳拐枣适应环境能力强,抗旱、耐寒、耐瘠薄土壤、喜阳光,多生长在海拔1000m以下的沟边、溪边、路旁或较潮湿的山坡丘陵。定植后一般3-5年开花结果,1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一般株产果梗20-30公斤,20年左右每株可产150-200公斤,盛果期较长,一般在30-40年左右。
9、镇坪乌鸡
镇坪乌鸡是陕西镇坪特有的一个地方品种.主要产于陕西镇坪县境内,周围邻县也有少量分布。其特征是抗病力强,耐粗饲和粗放管理。体尺、体重较大,屠宰率较高,胸肌、腿肌发达,占40%以上。肉质特别细嫩,肉味尤其香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具有较高滋补效果和药用价值。镇坪乌鸡从羽毛上可分为白羽、黑羽两个类型。其外貌特征是头轻秀,啄粗短。微弯。呈乌黑色。公母鸡均为单冠,有4~8个齿峰,多为紫红色,少数呈鲜红色。面部为紫红色,公鸡肉垂长15~20 mm,宽12~15mm,多呈紫红色。颈部适中,灵活,胸部发育良好,背宽长,两翼贴体、紧凑;尾翼上翘,腿长而粗,呈紫乌色:脚乌色,嘴乌色,皮肤紫乌色,脏腑多呈紫色,骨局部为紫色。母鸡开产日龄平均为220 d,最早180 d,最迟240 d,平均体重在1.5k91)2上.年平均产蛋量110枚;公鸡50%开啼在160日龄,平均体重在1.75 kg以上。
10、紫阳毛尖
陕西省紫阳县汉江两岸的近山峡谷地区,层峦叠峰,云雾缭绕,冬暖夏凉,气候宜茶。茶园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而成的黄沙土和薄层黄沙土,呈酸性和微酸性,矿物质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地区。紫阳毛尖所用的鲜叶,采自绿茶良种紫阳种和紫阳大叶泡,茶芽肥壮,茸毛特多。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烘、理条、复烘、提毫、足干,焙香十道工序。
该茶的特点是,外形条索圆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紫阳毛尖不仅品质优异,而又发现此茶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硒,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为中外茶叶界人士所注目。

户外视界


一县一品助农行动,为家乡农产品喝彩!女娲故里,平利绞股蓝

中国农林科技网 2017-11-23 00:01

平利县地处北纬31度37分至32度39分、东经109度至109度33分之间,东邻湖北竹溪县,南接重庆市城口县, 西连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北靠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县、居陕、鄂、渝三省交界处,属典型的省际边关县。被称为“女娲故里”。境内大巴山横亘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山地、丘陵、川坝纵横交错,造就了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生物种群。

平利历史

公元前十一世纪,大巴山区族落--庸,随周武王灭商,建都上庸,平利县属庸国统治区。楚怀王十七年(前312),秦大破楚军于丹阳(今河南丹水之南),取汉中,平利县遂属秦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平利县属汉中郡西城县地。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建立西汉王朝,沿袭秦制,平利县属汉中郡长利县(地域包括今湖北郧西县及平利县、镇坪县域)。东汉光武六年(30),废长利县,先后并入锡县(今白河)、西城县(今安康)。公元265年,晋武帝灭魏,建立西晋。于太康元年(280)今平利县以上廉水为名置上廉县(地域包括今平利、镇坪县及岚皋县部分区、乡),系平利县之前身,为置县之始,属荆州上庸郡。南北朝时期,建置及政区归属变化频繁:南朝宋初分上廉增设吉阳,不久撤上廉县,辖地并入吉阳,名吉阳县;南朝齐,又划吉阳分置吉阳、上廉两个县,今平利仍为上廉县,先属新兴郡,后属上庸郡;梁仍为上廉县属新兴郡;西魏废帝元年(552),改上廉为吉安县,属安康郡;北周武成二年(560),撤西城县,辖地并吉安县(地域包括今安康市、岚皋、平利、镇坪县);"天和四年(569)移吉安于西城县廨理,为金州治,故城遂废。"隋大业三年(607)吉安改为金川县,属金州西城郡(辖地同吉安县)。唐武德元年(618),划金川县东南(今平利县、镇坪县及岚皋县花里区)于上廉故城以平利川名置平利县,大历六年(771)废,并入西城县。长庆初复置,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县设镇,属西城县地。宋元佑年间复置县,属金州。元代废县设巡检司。明洪武三年复置,先属大宁州(今四川巫溪)后属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金州改称兴安州,平利县遂属兴安州。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兴安升州为府,至清末,平利县属兴安府。随着政区变化,县治所多次搬迁,清嘉庆十年(1805)县城由老县移治今城--城关镇。

天书峡景区位于平利县八仙镇和正阳乡境内,与安康市镇坪县、岚皋县及重庆市城口县接壤。天书峡景区属自然封闭的原始森林区,独特的冰川及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众多奇特的自然景观,优美的传说赋予景区深厚的文化内涵,是陕南地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品牌景区。景区内原始森林、峡谷瀑布、高山草甸、天池、石林、溶洞独具特色,有陕南"九寨沟"之美誉。

女娲山景区,女娲是人类始母,传其补天造人,功德盖世。女娲山景区位于平利县中部的女娲山,森林覆盖率达95%。有女娲墓、女娲庙、玉皇宫、火神庙、舍利塔群、武皇太子坟等古遗迹尚存。女娲山自然风光秀美,"女娲云海、女娲日出、中皇晴雪、松林听涛"等生态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一县一品(平利绞股蓝)

平利绞股蓝,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中药材品种,陕西省平利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利是绞股蓝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有"绞股蓝故乡"之称,平利境内群山环抱,河流密布,空气清新,植被良好,无工业污染。同时,属南北气候交接带,有利于植物营养成份沉积,品种独特,因而造就了平利绞股蓝优良上乘的品质,目前平利共有8个绞股蓝品种。县内绞股蓝野生资源约5万亩,连同人工栽培,年产干品1000余吨。其产的绞股蓝最地道、最正宗。(各地农产品免费上架中国农林科技网农林商城,特色农产品可直接进入农林商城购买)

八仙腊肉

关注中国农林科技网,在主界面下方点击官网申请注册会员,免费发布供求信息。关注公众号:中农科技网,浏览海量农林资讯,实用技术!


中国农林科技网


以下是安康及安康各县市各行业特产

中国第二汞都:旬阳

中国栲胶之母:石泉栲胶厂

中药宝库:陕南秦巴山区

鱼米之乡:安康

魔芋之乡:岚皋

冬桃之乡:安康

木瓜之乡:白河

生漆之乡:平利、岚皋、宁陕

桐油之乡:旬阳

富硒茶之乡:紫阳

茶叶之乡:平利 

蚕茧之乡:安康

芝麻之乡:白河

龙须草之乡:白河

栓皮之乡:宁陕 

枳壳之乡:安康

首乌之乡:汉阴

薯芋之乡:安康各县

绞股蓝之乡:平利 

朱砂之乡:旬阳

枸树之乡:旬阳、白河

金丝猴之乡:宁陕

藤编之乡:岚皋 

石炭之乡:紫阳

沙金之乡:安康、汉阴 

绿松石之乡:白河

金红石之乡:安康

毒重石之乡:紫阳

重晶石之乡:平利、安康 

板石之乡:紫阳、平利

米酒之乡:安康、汉阴 

汉剧之乡:安康

山歌之乡:紫阳

黄姜之乡:旬阳

板栗之乡:宁陕

安康各县市物产三宝歌

安康林特有三宝:桐油、蚕丝和冬桃。

安康矿产有三宝:金红石、沙金、重晶石,全国各地美名驰。

汉阴三宝:沙金、特大首乌、桑蚕茧,陕西内外实罕见。

石泉有三宝:桐油、蚕丝和栲胶。

宁陕珍兽有三宝:羚羊、金丝猴、国宝大熊猫。

岚皋三宝:杜仲、藤器和生漆,自古以来有名气。

紫阳三宝:金钱橘、巴山板石、富硒茶,国际市场彩霞。

平利三宝:茶叶、牛王漆、八仙党参有名气。

镇坪三宝:麝香、黄连、珙桐树,祛病观赏有名著。

旬阳三宝:桐油、赤岸牛、汞矿贵州。

白河老三宝:构树、皮纸、龙须草,群众生活少不了。

白河新三宝:桐油、绿松石、白玉兰,历史悠久美名传


一介书生341


汉阴豆腐干 炕炕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