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永乐皇帝朱棣,为何诛杀方孝孺十族?

资深人士说文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朱棣最恨方孝孺,不过不存在诛九族这种事情。

方孝孺是建文帝身边的主要谋士,也是强烈要求消除藩镇的人。

朱棣认为,如果不是方孝孺煽动建文帝,这个侄子未必会对他们下手,朱棣也就好好做他的土皇帝燕王,没有必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造反。

其实,消除藩镇的主要建议都是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寺卿黄子澄提出的。

方孝孺是个读书人,对军事并不了解,他只是认为消除藩镇是必须的,但并不是主要推动派。

然而,方孝孺对建文帝非常忠心。在建文帝决定对付朱棣的时候,方孝孺就绝对支持。

惠帝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朱棣对方孝孺恨之入骨,认为他才是真正的主谋,年轻的建文帝只是耳根子软。

但建文帝手下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心怀鬼胎,不是身经百战的朱棣对手。

方孝孺虽不会打仗,但是懂得宣传。

他曾经恶心过朱棣几次。

比如,方孝孺曾建议建文帝,要求让朱棣自己对号入座成为叛逆。

建文帝赞同,并命方孝孺草拟诏书,派遣大理寺少卿薛嵓抵达燕军,并赦免燕王罪行,使其罢兵回藩。又为宣谕数千言授于薛嵓,派其在燕军中秘密传散。燕王朱棣当然不可能同意。

由此,朱棣部下的军民士气有所降低,认为朱棣是兴兵造反,根本不是什么清君侧。


同年五月,吴杰、平安、盛庸发兵扰燕军饷道,朱棣复遣指挥武胜上书请求罢免三者职位。建文帝将要批准时,方孝孺称:“一旦兵罢后,就不可能聚起了,请不要被迷惑。”建文帝于是决定坚持与燕军作战。

朱棣差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又对方孝孺恨之入骨。

战争中,方孝孺还献计策很多,都对朱棣大军造成一定打击。

到了最后,朱棣大军攻破南京,文武百宫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比如大将李景隆,主动打开城门让朱棣进入。

然而方孝孺认为朱棣是篡位的逆臣,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历史记载:朱棣起兵时,谋士姚广孝曾对他说,“城破之日,以方孝孺的性格,他是决不会投降的。王爷万万不能杀他,否则天下读书种子(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将会灭绝。”朱棣点头答应。

其实,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信来收揽人心,所以当燕军攻破南京后,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随后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带孝而入,悲恸至极,哭声响彻大殿。

朱棣上前温言安慰方孝孺,希望方能够辅佐自己,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

方孝孺高声质问:陛下(建文帝)在哪儿?

朱棣回答已经自焚而死,自己是被百官推举,不得已才继任皇位。

方孝孺又质问:那里为什么不立太子呢(建文帝的儿子)?

朱棣不高兴的回答:太子年幼,不能执政。

方孝孺说:那也可以立其他皇帝(建文帝的弟弟)。

朱棣发怒说:这是我们朱家的事情,不容外人过问。

随后将纸墨笔砚交给方孝孺,强迫他写诏书。

方孝孺在纸上写上“燕贼篡位”。

朱棣看到以后大怒,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大骂:你真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方孝孺说:死又算得了什么,让我写诏书是万万不可。

朱棣狂怒,下令将方孝孺处死,他的家人也被连坐,有数百人倒霉,但主要也是流放之内。

不过,所谓诛九族就不是历史了。

明代所有历史中没有记载这种事情,甚至清代也没有。

要知道,满清对于历代大明皇帝一律污化,甚至编造历史来黑。然而即便这样,清代的《明史》也从没提到朱棣诛方孝孺的九族。

至于明代历史写的很清楚:《太宗实录》里记载,丁丑,执奸恶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至阙下,上数其罪,咸伏其辜,磔戮于市。

没有任何关于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记载

说诛九族甚至诛十族的,主要是坊间野史。

事实上,方孝孺的直系亲人,尤其是他的儿子确实被株连,但没有证据表明有所谓的九族被诛杀。

实际上,方孝孺还有个9岁幼子方德宗,在广东东莞一代隐居。当时官府不可能连方孝孺有几个儿子都不知道,唯一解释是因年幼被故意放走的。收养他的,竟然是方孝孺生前挚友原刑部尚书魏泽。如果没有朱棣的命令,魏泽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做这种事。


另外,方孝孺的的直系亲属有很多幸存。

比如朱棣去世以后,长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下令赦免方孝孺的族人。

试问,如果都被杀光了,还赦免个屁啊,我们知道被佘淼的就是方的堂兄方孝复。

后来皇帝下令将流放到边疆的方孝孺族人后代高达一二千人,返回内地,这也证明根本没有杀掉。

更夸张的是,还有人说朱棣将方孝孺的老婆和女儿卖做官妓,让她们每天接客十多人,备受摧残。

这也是胡编乱造。实际上,从没有历史记录过这种事,也是野史胡说而已。

况且,方孝孺只有1个妻子和2个女儿。在知道方孝孺被杀,全家被株连以后,2个女儿先后投水自杀,妻子随后也自杀,根本谈不上卖到妓院一说。

死人能做妓女?


实际上,明代对于方孝孺是很尊重的。

明神宗时期,有诏书褒奖记录建文年间忠臣、并在南京建造表忠祠,祠中所列人物中,徐辉祖为首,其次即为方孝孺。

弘光帝时期,赠孝孺太师,谥文正。


萨沙


引言:

方孝孺是大明的"读书种子",被新上任的皇帝朱棣灭了十族,共有873人受牵连被诛杀。朱棣灭了方家十族固然不仁,但是,真正该为873个生命负责的不是朱棣,而是方孝孺本人!

方孝孺是建文帝的人 ,和朱棣是敌对关系

方孝孺,是明朝的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在中国的历史上,方孝孺是个读书人,是个学者。他自幼聪明好学,少年时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小韩愈" 。

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方孝孺,见他举止端庄严肃,就对当时的太子朱标说:

"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

朱元璋的这句话,是对方孝孺人品与学问的肯定。但是,朱元璋没有留下方孝孺。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召方孝孺入京,任职翰林侍讲。朱允炆喜欢读书,遇到疑难问题,就会主动向方孝孺请教。

翰林院始于唐朝,主要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等等。方孝孺作为大学者在这里任职,当然绰绰有余。当初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朝廷议定的讨伐诏令、檄文等等,都是方孝孺的写的。

后来,建文帝又封方孝孺的官职为文学博士。

的确,方孝孺就是大明的笔杆子,但是,他这支笔杆子只为建文帝写字,因为他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臣子。

方孝孺在天下人面前大骂朱棣,变成了朱棣的敌人

1399年,也就是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在北方起兵造反,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1402年6月,燕军渡过了长江,直接入城。惊慌失措的明惠帝朱允炆走途无路,最后自焚。同一天,方孝孺拒不投降被抓进了监狱 。

当初,朱棣从北平出发的时候,"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就对朱棣说:

"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朱棣点头,答应了姚广孝,朱棣起初也并没有下决心杀方孝孺。

但是,朱棣要求方孝孺起草一份皇帝的登基诏书。一来,方孝孺的学问高,他写的字金贵。二来呢,方孝孺以前一直在为建文帝写东西,这个诏书如果由方孝孺起草的话,对于朱棣收服建文的旧臣大有帮助,对于天下的百姓,更有说服力。

方孝孺从小就绝顶聪明,他如何不明白朱棣的小九九呢?

在《大明风华》中,朱棣命人带上方孝孺,请方先生帮他拟一份给天下人看的登基诏书。

方孝孺当然不会写,因为他是建文帝的大臣,他的笔只为建文帝写字。方孝孺不仅不写字,还当着天下人的面大骂新皇帝是不肖子,谋权篡位!

朱棣造反成功,打的是“清君侧”的口号,为自己上位找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建文帝朱允炆是自己大哥的儿子,在自己的逼迫下自杀身亡。因为这件事,有些老百姓和大臣对他这个新皇帝私底下肯定不服。

方孝孺倒好,在天下人面前揭皇帝的短,骂新皇帝大逆不道,这不是嫌自己命长吗?

新皇帝朱棣可不是什么好人,他又不晕血,杀你个方孝孺,不就等于杀只鸡一样简单吗?

不过,方孝孺的确是大明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有自己坚定的信仰,他愿意为之献出生命!

但是,他的信仰是狭隘的。他忠于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大明王朝。因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朱棣比朱允炆更适合当皇帝,更适合领带大明江山。

方孝孺激怒新皇帝,变成了朱棣的仇人

方孝孺大骂过后,朱棣平静地说:你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用一支带血的手,指着朱棣骂道:“你杀我十族又如何?”

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门生"凑成十族,满足方孝儒这个书生杀十族的梦想,那就统统杀掉。

方孝孺是明初第一大儒,又是建文帝的重臣,他的门生真的是桃李满朝廷。也因为多了这一句话,方孝孺的许多学生和老师,都成了朱棣的刀下之鬼!

如果方孝孺地下有知,仅仅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让他的学生和老师失去了美好的生命,他会怎么想呢?

灭九族属于重罪,所谓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据说,我国历史上"灭九族"的只有2人,这两个人一个是方孝孺,另一个是《大明风华》中孙若薇的父亲景清。

那九族之外的另一族是谁呢?是方孝孺的门族,即方孝孺的学生和老师等等。

三少说:

朱棣因为方孝孺拒绝写诏书,灭了他的十族共计873人。其实,不管方孝孺写不写诏书,朱棣一样能登基皇位。方孝孺为社稷献身的精神虽然值得赞扬,但三少以为,用873人的生命去换取方孝孺一个人的人生信仰,不可取。用现在的话来说,生命是每个人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三少yun


首先,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方孝孺被诛杀十族,原因并不复杂。靖难之役,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篡位登基,需要找人草拟诏书。这份诏书很不好写,要为朱棣篡位找一个很好的理由和借口,又要让天下人信服,还要文采飞扬。

朱棣的首席参谋姚广孝推荐了号称“一世儒宗”、在文人中非常有影响力的方孝孺。但是方孝孺完全的不合作,而且披麻戴孝的去见朱棣。见面直接就质问朱棣为什么要起兵谋反。

大明风华中的朱棣和姚广孝

朱棣先解释说自己不过仿效周公辅成王的旧事,即把建文帝比喻成水平不够的成王,自己乃是周公。方孝孺立刻反问:“成王安在?”朱棣推说建文帝已死。

紧接着方孝孺又接连质问朱棣为什么不立建文的儿子或者弟弟为帝。朱棣这下没词了,被问的灰头土脸。只能劝方孝孺说:“这些都是我们老朱家的家事,你甭瞎操心了,为我起草登基诏书就行了“。

方孝孺摔掉朱棣左右地上的纸笔,拒绝合作。朱棣威胁要灭他的九族,方孝孺直接顶了一句“便诛十族奈我何!”

影视剧中的方孝孺大部分是这种形象

盛怒之下,朱棣下令诛杀方孝孺及其十族共873人。

总结起来,对建文帝忠心耿耿的方孝孺和残酷嗜杀的朱棣杠上了,拒不合作,最终导致被诛十族。

但在历史上,这件事情要复杂许多,也有很多种说法。

《大明风华》中的情节,以及目前关于方孝孺被杀十族的说法主要来自于明代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上面提到的对话,就是这本书上的记载。但是《明史纪事本末》成书于清朝初年,并不是第一手资料。

关于方孝孺被杀的最早记载,出于《奉天靖难记》,该书写于明朝永乐年间,在时间上距离朱棣的靖难之役最近。在这本书上,对方孝孺的被杀有截然不同的记载。

根据此书的记载,朱棣攻入南京之后,望着建文帝自焚处的烟火说:“小子无知,乃至此乎?”此时刚好有人抓到方孝孺献给朱棣请功,朱棣大骂方孝孺:“今日使幼君自焚者,皆汝辈所为也!汝死有余辜!”

方孝孺的表现也和现在流传的说法大为不同,他立刻磕头求饶,但是最终还是被朱棣下令收监,后和齐泰、黄子澄等建文重臣一起被凌迟处死。

《奉天靖难记》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出,是一部为朱棣造反洗地的文献,里面有不少吹捧朱棣的内容,很有可能是官方授权或暗示之下的作品,所以说起内容也不能全信。

之后记载方孝孺故事的是成书在成化年间的《天顺日录》,书中的记载已经有一部分和现在的故事相吻合了。

明成祖朱棣

书中称朱棣准备即位,想要昭告天下,让姚广孝推荐草拟圣旨的人选。姚广孝推荐了方孝孺,但是方孝孺几次拒绝了朱棣的召见。最后朱棣派人带来方孝孺,让他马上起草。但是方孝孺一边大哭一边说”有死而已,诏不可草!“。朱棣遂下令将方孝孺凌迟处死,同时夷其族。

只是《天顺日录》中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当时学者的完全认可,因为是孤证,大部分学者的态度是存疑。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本书上,仍然没有提及诛十族的事。

最早出现诛十族的记载,在正德年间写成的《枝山野记》。大概内容也是朱棣让方孝孺拟诏,方孝孺拒绝,并且说“不过夷我九族耳“,朱棣大怒下令”吾夷耳十族!“ 但是在当时,这种说法也只是得到了一部分人的采纳。

诛十族说法的流行,是在明末清初。距离靖难之役经过了200多年时光,细节却越来越清晰。著名学者谈迁、黄宗羲以及前文提到的谷应泰,都提及了方孝孺被诛十族,谷应泰还提供了整个事件的细节和对话,也就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版本。

那么方孝孺到底有没有被诛十族呢?

个人的看法是,没有。

首先,明朝的法律文献《大明律》关于谋反大逆的刑法记载中没有诛十族的刑法(当仍然很残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朱棣在对建文旧臣的屠戮中,在罪名和处罚上,还是按照《大明律》的框架进行的,这也是朱棣为自己的谋反寻找合法性的一种措施。

大明律:诛十族这个锅我不背

第二,正如前文梳理,诛十族的说法首见于靖难之役后100多年。而且细节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早年间模糊的记载,到了几百年后居然连对话细节都越来越清晰,这不得不值得怀疑。同样值得怀疑的是,即便是永乐时期明廷的刻意封禁,诛十族这种空前绝后的惨烈杀戮很难不留下只言片语。

第三,诛十族说法在明末清初流行。当时神州陆沉、狼烟遍野,汉族知识分子在国家灭亡的特殊时期,非常有可能借渲染方孝孺的故事来借古讽今,抒发对清廷残酷杀戮的不满,和对故国的忠贞。

综合看来,方孝孺被朱棣杀害,他的家人朋友受到了极其残酷的牵连和杀戮,遇害人数非常庞大(有不同说法,一般采纳的数字是有800多人被杀)。朱棣并虽然没有下令诛十族,但其残酷的手段引发了舆论对其广泛的不满和对方孝孺的同情,因此在民间关于诛十族的说法广泛流传。这种在民间很有市场的戏说传闻,一旦遇上合适的时代氛围,立刻会迅速发酵,成为二次创作下的历史。

最后谈谈方孝孺这个人,他是个悲剧人物,但并不是很多影视剧中塑造的有点一根筋和愚忠的书呆子。方孝孺出身名门,父亲担任过济宁知府,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是他的老师,早年间就博得大名。朱元璋对他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可以辅佐未来的皇帝。

建文帝即位后,重用方孝孺,升任他为侍讲学士,是建文帝的重要幕僚。为了纠正朱元璋时期刚猛残酷的国策,施行了许多改革措施,重点在重用文官、精简机构、减轻赋税、调整司法,这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措施称为建文新政。方孝孺即为新政的主要推手。

方孝孺像

方孝孺继承了老师宋濂的政治思想,推崇民本思想。主张君权民授,皇帝有义务善待子民、励精图治,如果百姓不能安居乐业,皇帝即为独夫民贼,该受到讨伐。在经济政策上,主张轻徭役、让利于民、民进国退,政府取消盐铁专卖。缩小有司编制,削减开支。

所以,方孝孺虽然博学,并不迂腐。他对建文帝的忠诚,并不是愚忠,而是建文帝的施政方针和他理想中的君主相符合。

而正是这种独立而坚贞的政治见解,注定了他在靖难之役中的悲剧。

首先,朱棣给自己找的起兵理由之一就是"清君侧,靖国难"。朱棣无法将矛头直接指向建文帝,只能在他身边的这些大臣身上做文章。方孝孺的地位和对建文帝的忠诚,决定了他必然成为打击目标。无论他投降与否,朱棣都要借他的脑袋来证明自己造反的合法性。所以,朱棣获胜之日,就是方孝孺断头之时。

其次,就算方孝孺屈膝投降,侥幸得到宽免,日后也难逃一死。他的治国思想核心在于不折腾、小政府。而朱棣恰恰要大折腾、啥都管,无论是迁都北京、下西洋、屡次北伐,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方孝孺的理念是绝不会赞同这些大动作的。加上他建文旧臣的敏感身份,稍有异议,恐怕最后还是个身死族灭。

也许,对于他必死的结局而言,诛十族这种民间故事,多少能让后世之人记住他是怎样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历史深度报道


1398年,明太祖死了,皇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朱元璋60时,太子朱标死了),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建文帝(建文是年号)。当时京城里大街小巷谣言,说几位藩王串通一起,准备造反。建文帝马上把心腹大臣齐泰和老师黄子澄找来,商量对策。

齐泰认为诸王之中,燕王的兵力最强大,野心也最大,应该先把燕王的权力削掉。黄子澄认为燕王是早有准备,还是应该从其他的藩王下手。建立帝认为可行,于是就开始削藩了。

公元1399年,北方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师出*为国靖难,诛杀奸臣*公开率大军南下。1402年,朱棣的军队攻陷了南京城,然后一场大火建文帝就不知所终了。朱棣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明成祖*。

朱棣希望仕林领袖之美称的方孝孺为自己撰写继位的诏书,而方孝孺则明确的表示拒绝了,并破口大骂朱棣是篡位的乱臣贼子。朱棣当时大怒:*孤要诛九族,何入*?方孝孺正义凛然道*:十族何妨*?

不料,朱棣真的在方孝孺的九族之外又加上了一族学生,而方孝孺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被诛杀十族的两个人之一,同时方孝孺也因为对建立帝的忠贞而得以名垂青史。

据说朱棣在诛杀方孝孺之后不禁叹道:*不意世间有忠臣如此*,于是密秘的让方孝孺以及家人的尸体收拾后并安葬。不过此事正史书上没有记载。

民间很多人认为方孝孺是个忠于建文帝的大忠臣,但是也有一部人认为他是个读书不知道变通的人,都变成愚孝的人了,天下是朱家的管他谁做皇帝呢。


隐者康司马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朱棣在经过了近四年的靖难之役后,终于攻破南京城。当然与其说攻破,倒不如说是“拱手相送”。南军主帅李景隆,彼时一出城便改弦更张,投了朱棣;攻城前夜,还在同乡会上慷慨陈词的内阁首辅解缙,此时也已成了朱棣的幕僚。都说“

板荡识诚臣,疾风知劲草”,此言果然不虚。

当然纵览建文一朝,也并不只是此类人物,至少方孝孺就不是。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读书人的楷模,这位从小聪慧,熟读四书五经的大才,又是如何面对朱棣的呢?

在朱棣攻破南京之后,听闻方孝孺才名,便意欲借方孝孺之手,安天下读书人之心,希冀他能够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如果方孝孺肯写,那便意味着身为文坛领袖、读书人种子的人物认可了自己的承祚、正统之位,无疑会省却文人的口诛笔伐。于是,便有了朱棣的躬身以待,面对身穿孝服的方孝孺,朱棣说道:

“我法周公辅成王耳!”显然朱棣希冀将自己的“篡”定义为周公辅佐周成王般的“辅佐”,只是奈何“成王”朱允炆自焚而死,自己也只好“勉为其难”继任。而方孝孺却答曰:“成王安在?”“何不立成王之子” “何不立成王之弟?”

显然方孝孺已经表明了自己在国君之位上的态度。身为正统的建文帝,即使自焚而亡,也当依从正统之论改立朱允炆之子或者遵从朱标一脉,改立建文之弟为君,而绝非自比为“周公”的小宗朱棣。

这种关于认识论上的矛盾显然不可调和。于是便有了朱棣的拿手好戏“威逼”, 昭示天下,非得由您起草不可”。方孝孺做的却是将笔掷到地上,“死则死尔,拒不起草”。 “汝不怕夷九族耶?” “即夷十族何妨!”

此时的朱棣显然已经出离愤怒了,纵使在前往南京之时,姚广孝曾经告诫自己,即便是方孝孺拒不投降,也不能杀害,“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但天子一怒,伏尸千里。方孝孺以及父亲四族、母亲三族、妻子二族,另加之以门生、故交,合计共873人尽皆被诛杀。

之所以要杀方孝孺,并以亘古未有之十族处之,原因自然也以 是昭然若揭。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朱姓皇族,朱棣有面对蒙元时招降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的骁勇多智;更有面对父亲朱元璋因为“索马事件”勃然大怒时的唯唯诺诺,面对建文帝削藩伊始的“装傻充愣”示人以弱,他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既然不能招降,为己所用,对方又是一个有着山呼海啸般拥戴者的 文人士子之星,或许只有杀之才能立威,当然这种多米诺骨牌之下,如果杀一人不能阻止,那就夷灭十族。方孝孺是也,后来的御史大夫景清的“瓜蔓抄”夷灭全村寨是也。

政治之下的人物有意思的一点是,方孝孺成了忠臣的楷模,而杀了他的朱棣也通过接下来二十余载的执政,郑和下西洋、五伐蒙古、收复交趾、建立奴儿干都司、修撰《永乐大典》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明君圣主。


清风明月客


《大明风华》中,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杀方孝孺 并被诛十族呢?

1402年,奉天靖难的朱棣终于完成了逆转,打败了南军,在李景隆的帮助下,朱棣成功占领了应天当时大明帝国首都。随后建文帝离奇失踪。

但当时的朱棣在众大臣的推举下不情愿的当上了皇帝,改元永乐。

早在建文元年,朱棣旁边的谋士姚广孝就说纵然占领应天,但绝不能杀一个人那就是方孝孺,我想当时的朱棣肯定很赞同这句话。

1402年,建文帝被赶走后,朱棣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方孝孺写下燕贼篡位。朱棣说建文已死,先生何必如此,方孝孺又说建文兄弟在耶,朱棣不答,此乃家事,先生不用说了,仍逼着方孝孺写,方不从,朱棣说:“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孺答道:“十族何惧耶。”

最终方孝孺被杀十族,除亲属外,外加学生,朋友一族。据说那天人头落地的有几百人之多。

朱棣为何会诛十族呢,这与他的父亲朱元璋一样要不不做,要不就做绝。洪武年间,清洗功臣几万人就是为了朱允炆铺路。靖难之役,朱棣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掉他篡位的罪孽。

朱棣早年随徐达等人北伐,后被朱元璋派到北平任燕王常年与北元作战,练就了狠辣的性格,当时为了镇压建文群臣不得不采取的方法,因为当时朱棣只占领应天,各地效忠的还是建文帝。

所以,他只有震慑了众人方可完成皇帝的蜕变,只能说方孝孺的刚直碰上了建文的笨跟朱棣的狠辣。跟那个时代的悲剧。


山颠一壶清酒r


早在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时,他的心腹谋士道衍和尚就曾秘密地向燕王朱棣建议,说殿下大军攻克南京后,老僧有一事拜托,朱棣问何事?和尚说建文帝身边有一深谙经学的儒士,叫方孝孺。此人深重名节,城破后必不肯降,请殿下千万不要杀他。若杀了他,不仅失去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儒,且有损于殿下的英名。……朱棣却不以为然。后来朱棣打下南京,赶走建文帝。在南京聚宝门外成了杀人的刑场,连宫女宦官也杀了一千多人,又公布了以太常寺卿黄子澄为首的二十九人奸臣榜,悬示搜捕。南京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在此期间,朱棣创造了封建社史上最凶残的记录一一屠戳方孝孺十族。………一开始是为登基由谁来起草诏书,几经研究,一併廷臣俱举方孝孺。但当方孝孺被召入宫,却披麻戴孝而来,一路嚎哭!朱棣问其何故白素孝服,方说国家大乱,百姓遭难,谁是肇事之元凶?随即骂道,乱臣贼子,野心勃勃,窃国篡权,不顾万世唾骂,冥顽不悟也!我忠臣挂孝,堂正理直,宁死不屈,必会万古留芳,何惧之有?……朱棣讽刺他道,你想成仁取义,我偏不叫你如愿。就算你不怕死,你也不怕灭九族吗?…孝孺轻蔑地答道,“祸灭十族,又奈我何!”…朱棣这才怒怼方,“我一定斩你十族!″(当时还未敢称“朕″)。……朱棣在杀了方孝孺之后,真的又灭了方家十族。按封建宗法先杀孝孺父兄各系,杀完后又杀方家外祖父、外祖母、姨表兄弟、岳父、岳母、姑表兄弟、外甥、外孙和本族九族后,又把他几个学生(廖镛、林嘉遒等)及家属抓来凑成十族,统统杀掉。方孝孺二个女儿还不到十六岁,随母住在浙江宁海老家,被抓押往南京的路上,她们惟恐父亲看到自己被杀难过,便挽看手,一起跳下秦淮河。…[流泪]…[伤心]…[赞]…[玫瑰]…[祈祷][史评:“忠堪嘉芳”!]


桃花坞里桃花扇


首先,不管方孝孺是否认可,朱棣已经是当时的皇帝。方孝孺拒绝替朱棣写诏书,就是违抗君命,按当时律法,本身该杀。

戏文里总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确,封建社会的第一生存法则就是,君命难违。

古代的罪名有很多,最严重的莫过于欺君、谋逆、抗旨,归根结底都是一个罪,那就是伤害皇权。

法律明确了君王生杀予夺的大权,而且,人治优先于法治,所以任何事,最终判断标准是握在当权者的手上。所谓天子一怒,尸横遍野就是这个意思。

方孝孺始终忠于建文帝,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朱棣的皇位是阴谋夺来的,骂他是乱臣贼子,对新皇帝来说,杀他是天经地义的事。


其次,朱棣通过非常规途径登上皇位,杀方孝孺是杀鸡儆猴,震慑对他心存不满的人。

方孝孺是明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明太祖死,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朱棣敬重方孝孺是读书的种子,对他礼让有加,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可方孝孺被召到朝廷,悲切哀恸的声息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朱棣一劝再劝,他反而骂得更加起劲儿。

朱棣杀方孝孺,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巩固皇权的必须。


第三,古代刑罚中的重罪无非诛九族,《大明风华》中这个诛十族,是因为方孝孺嘴太欠,朱棣心太狠。<strong>

方孝孺在朝堂上又哭又闹,朱棣一直忍着。他命人把笔墨准备好,并对方孝孺说:“诏告天下的即位诏书,一定要先生起草才行。”方孝孺却将笔扔到地上说:“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给你写。”

朱棣:”难道你不怕株连九族吗?”

方孝孺立刻回敬道:“就是株连十族又能拿我怎么样?”

于是,朱棣勃然大怒诛灭方孝孺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处死!

这一段,跟我们普通人吵架一个道理,话赶话,双方都是越说越气。方孝孺骂急了已经口不择言,朱棣盛怒之下也失去了理智,所以上演了一幕诛十族的人间惨剧。

方孝孺因此留下一世清名,可他是否想过呢?家人何辜?


何处风萧萧


首先,这是个伪命题,朱棣并未诛杀方孝孺十族,按《明史》记载,是夷其族,其他材料后面还跟了一句,查抄人口八百四十七人。另一方面,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曾为方孝孺平反,仍有后人存世,也就是说,所谓夷十族之说,实为谬传。

其次,关于方孝孺被杀问题。众所周知,建文帝时期的治国路线多出自方孝孺等人之手,如能让他亲自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无异于自打耳光,承认建文皇帝的路线错误,自己也成了反面典型,实乃奇耻大辱,故坚持不写,遂被朱棣所杀。



历史的行程


在建文帝时期,围绕在建文帝身边的就是方孝孺等几位大臣大臣。先说结论,朱棣对于方孝孺等人建议实行的政策和削藩提议感到不满!

建文之治没进行多久就出现了问题,建文被他的老师方孝孺蛊惑,在他眼中只有周代是最好的,不仅礼乐应该恢复到周代,人们的思想,土地所有制度,甚至政权的组织形式都应该恢复到周代,甚至把各个州县的名字、各个街道的名字、所有文武官职的名字、宫殿内每个宫门的名字都复原到周代的标准。在施行的过程中比如说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满意改了多系,结果朝廷朝的整个行政机构大半力量都用在这项工程上面,兴师劳众并不讨好!

推行恢复井田制。到了明朝井田制度已经一千多年没有施行了,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后来历朝历代除了王莽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帝王想要恢复这它,结果到了建文帝这代,要恢复实行这个不合时宜的制度。肯定是引起不满!

改革科举,建国时朱元璋考虑到北方由于长期经历异族统治导致儒学凋敝,再加上程朱理学长期只在南方讲学,所以朱元璋设立了南北两个榜分别开展科举考试,避免官员名额被某一地把持。而建文帝上来先把南北榜拆了搞成全国统一招录,然后又停办了北方各省的官学,连学习四书五经的渠道都给断了,让文人学子所愤怒。

减免税收,建文时期有些地区的税负减到了仅有朱元璋时期的百分之十。历朝历代减税一般来说都是仁政,只不建文选择减税的时间不对,因为这时是前线与燕王军处于持续交战状态,结果几场战争失败后,因为税收问题国库甚至没钱来组织军队对燕军对抗。这一点,让拥护他军队逐渐失去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