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是什么风气?我参加了同学会,各种攀比,月薪8千的工薪,以后不会再去了,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鱼与渔


不是什么同学聚会,是装B聚会!人生有很多驿站,不同的驿站有不同的朋友!友情不经营,不来往,被时间冲谈了!每个人被环境重新塑造了!用一向哲人的话,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踏入同一条河流!相见不如怀念,相见不如不见,见了永远不想再见!人生是一段旅程,在这个旅程中,聚,散都是缘分,该走的都会走,该来的都会来,包括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朋友都是如此!珍惜眼前的,现在的,放弃过去的,失去的,既使找回来也没有原有的味道,反而更失望,与失落!


畅游三界3


叫了我三次,初中同学聚会,没去。三十年没见了,同学据说动用了派出所的关系,才联系到我。开始是答应去的 ,去前几天好好回忆了一下,初中的我,其实当时我属于那种读书并不优秀,而且在班里基本属于默默无闻的,和我玩的好的同学,也不是很多。思来想去,我去干什么呢,能和谁聊的起来呢?我自己都不能确定,女同学们基本都退休了,男同学们中它们有的是国家公务员,有的是企业老总,有的是大型审计人员,有的女同学嫁的很好,有的同学在央企混,而我只不过是在普通事业单位教书,虽不是风生水起,但也怡然自得,基本也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级别了,同学们都有车了,而我没。依旧骑电驴上下班。拿的出手的没,藏着房子倒有几套,也算是聊以自慰吧!生活好不好犹如穿鞋一般 ,自己活着合适就好,同学聚会不去也罢,老婆曾开玩笑地对我说:“同学会如果去了不合适的话,回来还要拆散家庭啊”,真的会是这样吗!朋友们是不是这样啊!


千帆五味


当年的鼻涕小子凭着努力拼搏,如今已持有新加坡护照,大陆新加坡俩边飞来飞去。老实巴交的丫头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成了行业的佼佼者。这就是我的初中同学,他们是班上几个混的风生水起的成功人士,当然大多数同学跟我一样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混过来的,

老班长在微信上建了一个初中同学群,群主还任命了秘书长和几位部长,负责同学们的出行饮食娱乐活动的安排,虽然不是官方任命,但是群委会成员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俨然像一个有机构有组织的团队。

我们虽然已到顺耳之年,也会赶时髦加入风行的聚会热潮,这几年初中同学聚会已成常态。也没有实行什么平均主义AA制,大家一切随意自愿,只要有人发号召和邀请,同学们都会积极响应。本是同根生又是同城住,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方便的很。

谁家房子大就上谁家去,厨艺好的能者多劳,有私家车的就负责迎来送往,主人会尽地主之谊全力招待同学们,唱唱歌聊聊天打打牌玩的开心。能干的女士包饺子包子和花卷,囟上一盆囟味,同学们吃的美滋滋的。如果下乡参加农家乐,男生去钓鱼、女生去田间摘艾叶做艾米粑、春天上山挖笋、冬天釆摘无公害蔬菜,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给我们这辈老人带来难得的自由空间。

秘书长是一个活动积极分子,生病中还坚持参加同学聚会。遗憾的是没几天就因病去世,临终前她还说:"和同学在一起真开心,好像什么病都没了"。一首歌唱的对:"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没想到初中同学竟成了陪她最后一程的玩伴。人生太短暂,大家都感慨人生太短暂,一定要活好当下的每一天。

同学聚会坚持了好几年,根本在于我们之间,只有单纯的同学之情,没有富贵贫的攀比,富裕的不高调,贫穷的不自卑。同学聚会目的就是开心,假如把社会的不良风气带到同学中来,肯定会不开心,不开心的聚会是没人参加的。祝我们初中同学幸福快乐,把聚会进行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崇拜成为习惯amp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参加同学聚会的原因。第1小张我确实没有本事,没有能力,30多岁了还光棍一条。现在在广东中山这边打工,一个月才7000多块。😭😭然后参加同学聚会,除了炫富就是显本事。奔驰宝马奥迪某某经理某某大老板。 结果聚会的费用还是AA。我就纳了闷,你们都是大老板经理什么的还跟我们一个一线打工者AA。老同学日子过得那么艰难不帮忙就算了,还讽刺嘲笑。所以有这闲工夫,我还不如多陪陪家人。有这个闲钱,我还不如自己亲朋好友聚一聚还开心。





江西老表小张


要说同学能聚会上,也挺不容易的。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各自的收入情况,挣钱多的嘚瑟一下,也无可厚非,不用往心里去。

我从毕业以后,从未参加过高中同学的聚会。在我的记性里,高中同学聚会只张罗过一次,那次我是由于孩子太小,又在外地工作,就没有回老家,也没跟同学们碰上面。前几年,高中一个班的同学建了一个群,我也被拉进群里了,刚开始挺热闹的,时间长了,也不太爱说话了,平时活跃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

同学在一起,难免要忆往昔。可偏偏我是个健忘型的人格,很多同学的名字叫不上来,更不用说能认出来长相了。我的要好的同学,还记得我们相处的事情,可我很多事都记忆模糊了。

而大学的同学聚会,我参加过一次。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跟同学们在一起是挺开心的。大家也相互打听情况,包括结婚了没有,孩子多大,自己做什么工作,这些都了解一些。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总有自己很要好的朋友吧,这些人之间,几乎没什么可隐瞒的,彼此都很了解。

要说有比较,那是肯定的。谁过得怎么样,不用问,也可能从外表,精神气质方面表现出来。有人愿意比较,有人比较低调,这和同学的性格有关。他们的性格咱改变不了,自己不去在意比较就好了。同学之间的友谊那肯定是非常深厚的,这一点每个人走向社会以后,都会有所体会。所以,就算他们有点虚荣心,爱说大话,又能怎么样呢,毕竟真正有事时,有能力的同学照样关心你,帮助你。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经常看到这样的段子或者视频,看的次数多了,便觉得这样的事很烦。本人也参加过不少同学聚会,从农村小学初中同学会,到县城高中同学会,再到帝都的大学同学会,因为人群不一样,所以每个聚会谈话的内容也不一样。

小学同学,因为大都依然生活在农村,大家对于个人收入及生活状态比较关注,所以在一起的时候,多一些谈论收入的问题,以及在哪里干活打工,怎么怎么样,碰到好的机会,还会拉上同学一起去挣钱,不要说他们LOW,而这是普通人群找到幸福感的一种方式,没有刻意去宣扬什么,很普通的人际交流关系罢了。

我高中同学,80%都考上大学,与他们聚会,那种讨论生活的话题就少了,因为大家都分散在全国的各个城市,每个城市有着各自的特色,所以同学们之间更多的是做这种分享,了解天下之大且博,挺好。

帝都的大学同学会,因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城市里,共享着同样的信息,只是行业不一样而已,所以大家更容易谈论的是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环境这样的大而泛的题目,当然,有些信息量大会与我们分享最新的动态与走向,让人耳目一新。

问题中提到这种场合,我还真没有碰到过,但是我老婆却老与我抱怨,说她朋友圈里她的同学今天晒这个房,明天晒那个车,这趟去美国,下趟去法国,今天吃牛排明天吃海鲜,一副天底下除了神仙 就她(他)最幸福的样子,这种情况其实与题主场景提到情况大同小异,我也常常感慨,就我这些收入,真TM不好意思来晒啊!

个人的幸福,个人心里知道,比来比去,有什么意思。还给不给咱们这些低收入的人群留 点生活空间?

真LOW!


宜劳宜获


说明你同学档次太低了(不是收入,是素质)。说说我同学聚会,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入伍,虽然最后也干到了师职大校,但是和同学比起来收入,我应该是全班最低的几个人之一,同学年薪几十万算一般,几百万的不少,还有自己开公司的收入更高,但每次聚会,我们会谈当年感情,当然也会谈现在发展,但没有钱多看不起钱少,职位高看不起职业低的情况。


为人凭良


我参加过小学和初中同学聚会,小学聚会,开餐馆的兄弟摆桌子,我自告奋勇带的酒,女同学多一些,男生只有四个,十几个人其乐融融,说着过去的回忆,解密一些曾经不能说的故事,聊着没有来的同学,一切都很好。结束的时候合照,没有攀比,没有问现在的情况,没有谁看不起谁,没有谁巴结谁,挺好的聚会,只是想要再聚很难了。初中同学属于小聚,一个城市的六七个人一桌,氛围融洽,大家基本都在一个阶层,社交能力没有太大出入,话题很多,聊的很投机,相约打球再聚,然后各奔东西,挺好。


十亿光年7


都说是同学会了,肯定没啥意思喽,要是我肯定不会去,当场拒绝,给你一个断绝的机会就一定要牢牢握住。

同学“同学”,同学的关系就是在你以前一起学习时才彼此存在的关系,是一种过去式的关系,说白了就是跟现在没什么关系的关系,所以去参加这种同学会有什么真情实谊?只不过是去参加的人碍于过去一道学习相处的情面,拉不下脸勉为其难的抽空参加罢了。

而你一直保持联系的同学,那现在就已经不单是一层浅浅的同学关系了,更重要的是有一层朋友关系在内,是从同学相识并一直在维护、联系,且在生活上有交集。相聚时也不再叫做同学会而是正儿八经的朋友拜访或朋友聚会了。

既然是朋友的话,自然对各自性格、收入、家庭情况等等都比较熟悉了,聊天的内容自然不再是一些“低质内容”了。


千年等一锤


那倒不是所有的同学聚会都这样,不过现在大多同学聚会的味道变了。就拿我来说,现在的同学聚会基本不参加,虽然不是像楼主说的攀比,但许久不联系的人真得没法得劲的追忆放松。

上大学前,过年会有村子里的小学同学偶尔组织下聚会,大家AA,有的毕业早出去做衣服或者搞电信诈骗赚的钱,有的像我一样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一起去最近的县城,说是聚会,实际上就是吃吃喝喝,打牌打游戏,然后一起赚钱的吹嘘一个月有多少,对还在上学的就是说以后发达不要忘记兄弟云云,事后各回各家,钱花了,酒喝了,然后一年又没联系了,最后参加两次后就主要断了。

大学毕业前,每年的暑假都会和高中同学相约,去几个关系还不错的同学家串门。7、8个同学是一家家去,去了也无非是打牌喝酒,K歌聊天,这个时候大家稍微比较单纯,毕竟基本都是和在上大学,只是大学不同而已,所以是纯粹的吃喝玩乐,回忆回忆高中不敢谈论的禁忌话题。也有两三个女同学,一起吃玩,在一个房间打通铺,但是大家都还很纯洁,至少我很纯洁。



大学毕业后,就今年只参加过一次回到武汉工作的几个大学同学的聚会。由于我学的化工专业,所以回武汉的基本都是换了专业,没有很成功但也没有很落魄。基本大家结婚有子,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本来大学的生活也是有所谓的小圈子,平常班级组织的聚会也是吹捧吹牛居多,三三两两的勾肩搭背,畅谈人生。所以走上社会后大学的聚会就更少了。

我始终觉得同学聚会看你所处在的层次,大多数的普通人,聚会或多或少有劣根性,攀比炫富很正常,无非是直白和不直白的问题。至于那些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的聚会,去之前你多多少少可以判断,能不去就不去。有这闲工夫,不如约上几个朋友和家人出去旅旅游,休闲下。想找回忆就找还在联系的同学出去喝酒谈心,不联系的拉在一起那也是扯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