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会主动放弃大片已据有的领土?且不收复?

南渡唐后人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尴尬。<strong>

就好像问我:你这么爱学习,为什么不是高考状元呢?

当然是实力不允许啊!

<strong>

从古代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都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

比如汉朝时的匈奴、唐朝时的突厥、宋朝时期的女真,当然也包括后来的蒙古人。

蒙古人甚至还直接取代宋朝在中原建立了元朝,统治了中原接近100年。

作为元朝的继承者,明朝肯定知道蒙古人的厉害,也必然会对北方游牧民族有所忌惮加以防范。

事实上,明朝初期朱元璋也确实带领一群大将杀到蒙古高原,把蒙古人打得狼狈不堪。包括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也说明了明朝实际上一直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放心。

但是不放心也没办法,蒙古就像是明朝心中的“一根刺”,想拔却拔不掉,偶尔还会刺痛你的小神经。

造成这样的局面其实有三个原因:

1,占据蒙古高原的成本太大

占据一片领土的最基本条件是,这片领土适合人类长期生存,且不需要花太大的成本。而蒙古高原在当时并不符合明朝的利益。

首先,蒙古高原草原居多,降雨稀少、基本上没有耕地,完全不适合农耕民族生活,明朝根本没办法长期控制,或者说控制的成本太大。其次,如果非要强占蒙古高原的话,明朝必须得在那长期驻守大量军队。

这样一来,明朝就需要定时向蒙古高原驻守的军队输送日常补给,以蒙古高原到中原的距离以及古代的运输效率来看,这个做法非常不划算,代价太大。

2,国力原因

明朝刚建立时,是明朝武力值最强的时候,但是国家刚经历了元末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国内百废待兴,国力实际上并不强。

因此,在明朝初期,明朝还是选择尽可能的休养生息,对外保持和平发展的态度。

到了明英宗时期,明朝国力稳步提升,国家也趋于稳定,但是武力值却下降了,再加上北方的瓦剌蒙古也缓过劲来了,导致明朝在中期与蒙古的交手中完全占不到便宜,占据蒙古高原更是不太现实。

3,农耕民族对蒙古高原根本不在乎

这个原因很容易被人忽视。

其实古人对领土并没有很大的执念,只要是不适合生存的,通通被认为是“不毛之地”。

就好像北方的西伯利亚,自古以来一直是无主之地,但是中原王朝却一直对其没有感觉,因为寒冷的西伯利亚对农耕民族来说并没有意义。

蒙古高原也是一样,难道你要让古代农耕民族跑去蒙古高原养马?

<strong>



历史百叶君


明朝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一直秉承“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不割地”的原则。不过如此有骨气的王朝,却主动放弃过大片领土。明朝不得不放弃这些领土,有两方面原因:一、不能解决边疆的少数民族问题;二、财政不足以支持这么大的疆土

(明朝的疆域)

一、不能解决边疆的少数民族问题

元朝和清朝都是游牧民族所建立起来的王朝,它们一方面比汉家王朝更重视边疆问题,另一方面因为同是少数民族,所以在解决边疆少数民族问题上有天然的优势。例如清朝时期,满族和蒙古族关系非常好,清朝的皇帝也多信奉藏传佛教,因此很容易拉拢蒙古族和藏族。

但明朝不同,当时的中原王朝常常视自己为正统,而把周边的部族称为蛮夷。因此,边疆的少数民族问题往往得不到妥善解决。当怀柔和武力都不能解决此问题时,只好主动放弃。因为当时的这些地区,中原王朝一是不能很好的加以管理,二是在当时看来多是不毛之地,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鸡肋。

(明长城没能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

二、财政不足以支持这么大的疆土

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越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明史》

在明朝初期,疆域非常广阔,达997万平方公里,远超现在。但是疆土越大,对于国家来说,治理的难度也就难度越大。为了安抚边疆地区,明朝在初期采用怀柔的政策,也就是用金钱收买,但是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当朝廷的赏赐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时,他们就会起兵造反。明朝为了平叛,一方面花费大量的财力修筑长城,一方面又要加强军备,导致国家财政日益困难。

当时的财政和平叛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方面不能很好的平叛,一方面又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来解决叛乱问题。因此从明朝中期开始,朝廷只能主动放弃一些叛乱地区,比如安南。

(傲慢的乾隆接见西方使节)

总结如下:

明朝放弃的领土多是边疆地区,这些地区局势动荡,明朝很难加以控制,即使收复也会消耗国力,因此索性放弃。可以说,明朝对边疆问题的不重视是中原王朝一直以来的通病。狭隘的“天朝上国”观念以至于影响了后来的满清,当西方的使者来访时,清廷视他们为蛮夷,把他们的科技看作雕虫小技。


风雪赫连城


根据明史的记载,明初的疆域最大,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长11750里,南北10940里。但是从明成祖朱棣开始,朱高炽父子,到嘉靖,明朝的疆域不断的缩小,明朝放弃了大片的领土。


我们捋一捋明朝主动放弃的领土有哪些?

1.明成祖朱棣放弃大宁,东胜卫内迁放弃了河套地区。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的政策,燕王朱棣起靖难军,当时兀良哈出兵帮助了朱棣,朱棣在成功攻占南京后,为了感谢蒙古兀良哈,将大宁都司(北平行都司) 全部内迁; 朱棣即位以后,大宁迟迟没有恢复,这样,在长城以北形成数百里的“真空”地带。明代中期以后,草原部落纷纷涌向这里,给明朝边疆带来巨大压力。

东胜卫是明初设置于鄂尔多斯地区的卫所。朱棣将一批边地卫所内迁,其中东胜左卫迁至卢龙县( 今河北卢龙县) 境,右卫迁至遵化县( 今河北遵化市) 境。

2.仁宣时期放弃了安南等地。

1407 年越南胡朝推翻陈朝后又被大明攻灭,安南做为郡县划入明朝版图,前几年由于明成祖朱棣派去管理的官员重视生产,轻徭薄赋,当地经济发展恢复迅速。但好景不长,后继的官员贪污腐败,长期苛捐杂税,导致民怨甚大,又加上在当地平叛和剿匪的明军将领轻敌自大,指挥失误,致使当地武装叛降无常,起义不断。最终在1428 年宣宗朱瞻基时期,明朝遣返官吏,撤兵迁民,放弃了安南。

3.嘉靖帝时期,放弃了哈密卫和河套地区,自此除了东北以外,明朝放弃了长城以北的其他土地。

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明史·志十六》

明朝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均不允许实行收复失地的行动


闵不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主要还是实力问题。

以蒙古高原来说,谁都知道如果你不去控制,这里最多几十年就会出现二三百万规模的游牧民族,可以出兵二三十万南下攻打汉人王朝。

然而,想要控制蒙古高原的难度非常大。

在大明初期,朱元璋、朱棣都多次远征北元,杀得蒙古人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但这种击破战的意义有限,因为你就算杀光了蒙古人,还会有其他民族迁移到这里来。

而要彻底控制蒙古高原当然不可能。

这里的降水太少,土地不能用于农业种植。

而上面说了,游牧民族总兵力可以保持在二三十万。

对于这样的机动骑兵军团,战斗力又非常强,大明至少要驻军四五十万。

但蒙古高原又不产粮食,且不谈有敌人不断的进攻,单单这四五十万的粮食和基本物资的运输,如何维持?

蒙古并没有大河,从北京到乌兰巴托直接距离就有1600公里,今天用火车马不停蹄也要花费1天多的时间。

在古代使用马车,一天运输距离也就是三四十公里,运输物资不过一二吨。

大家计算一些,就算没有战争的和平驻扎,需要多少运输部队。

想要维持1600公里四五十万大军的物资运输,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更别说,运输部队一路人必然遭到蒙古各部落数万大军连续攻击,根本就无法维持。

所以,大明即便是初期也就是在长城外一二百公里设置据点,这种物资运输还是可以维持的。

但随着国力衰弱和蒙古人的恢复实力,长城外的运输和驻军也是无法维持,只能全面放弃退到长城内。

这是客观实力的问题,人力不能扭转。

后来的满清其实也是如此。

外蒙古独立了,满清不是不想收复,而且当时外蒙古人口也就几十万。但满清确实没有这个实力,后来即便民国徐树铮的大军收复了外蒙古,也因为严重缺少物资而半死不活,被白俄军队击败。


萨沙


对于这个问题,在下只想说明一点,既我大明历来“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就拿关西七卫来说吧,之所以会丢失,那也是被吐鲁番汗国硬强占去的,并不是我大明割让的!

之所以会有国土沦丧,说到底,还是大明朝实力不济,你想啊,当年的汉唐,人家把国门都快推到中亚去了,而明朝守国门是真的就只能把国门放在家门口啊。


没办法,实力如此。

说到关西七卫,它位于嘉峪关以西,那是明朝最西端的领土,是七个蒙古族羁縻卫所。西靠亦力把濣,吐鲁番汗国崛起后,明王朝与其多次争夺关西七卫。

然最终明军还是不的不放弃关西七卫,嘉靖皇帝以后,关西七卫全部落入吐鲁番汗国之手,明朝势力退回嘉峪关,从此以后,明军再没能进入嘉峪关以西之地!

关于关西七卫的作用,明正德四年(1509)兵部所言:“我国建哈密、赤斤、罕东诸卫,授官赐敕,犬牙相制,不惟断匈奴右臂,亦以壮西土藩篱”。使“西戎、北虏两不相通,则边疆可永无虞,而国家之固如磐石矣”。

可就是这样一个从东察合台汗国分裂出来的小小吐鲁番汗国,就能够占领明王朝的关西七卫,明王朝的实力,可想而知。

不是明朝真的想放弃关西七卫,但实力不允许,没办法,多次与吐鲁番汗国交锋后,明军被迫放弃嘉峪关以西所有领土。

实力不允许,没办法。这就是明朝丢失土地没法收复的原因所在,以关西七卫为例。


Mr这史香


明朝是汉人最后一个朝代,但是这个朝代从建国开始的领土面积却让人心寒。虽然说当时的文人学着吹捧我大明远迈汉唐,但他们的土地却远远不及汉唐的东西万里。从明成祖确定疆域最大值之后就一直缩水,成为了比秦朝稍大的汉人帝国。真是不知道,作为天下至尊,明皇帝为什么会主动放弃大片固有领土,不派兵收复呢?

朱棣的南北征伐确明朝最大疆域

靖难之战后的朱棣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之位,篡位的他在天下人看来其实是不合法理的。因而他必须要做出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至少要比建文帝伟大。

  1. 武功方面,朱棣选择了征伐北方的蒙古,为子孙后代永久平定蒙古,避免重蹈宋朝覆辙。当时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发生了五次,但都没有完全消灭蒙古人。朱棣为此在长城以北建立了卫所,用军人世袭在哪里监视和防御蒙古人。当时的明朝北方土地面积已经延伸到了漠北地区。
  2. 南方的拓土行动大概是从安南开始的,安南是从秦汉时代就已经归属中国了,当时唐朝的灭亡却把它弄丢了,宋朝重文轻武也没有收复这片土地,元皇帝花费大量兵力还是败给了气候,到明成祖朱棣的时候动用了几十万大军才收复安南,至此明朝领土达到巅峰。

成祖以后的弃土政策充满无奈

永乐皇帝的五征蒙古都是得不偿失,不仅没有完全消灭蒙古,反而使得国内元气大伤,要知道每一次北伐的十几万军队都是需要巨大后勤供应的。

  1. 朱棣死后的明朝为了保证中原内部的稳定,不得不放弃某些领土。 先前对于西伯利亚和广大东北地区的管辖机构奴儿干都司早就没人工作,朝廷也不下拨经费,可以说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状态。这也是后世女真人得以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展,并由寒冷地带渔猎到东北。


  2. 安南地区更是神奇,在统治四十九年以后,明朝还是果断放弃了这块土地。因为这里的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国家的重要性,他们不愿受到明军的压榨,便一直从开展游击战争,使得明君烦不胜烦。
  3. 西北方面则是放弃了关西七卫,当时强盛起来的吐鲁番是侵占了这块土地,明朝至此在西域无立足之地。到明朝万历的时候,许多地区处于完全收缩状态。当时明帝国土地和秦朝的基本盘是差不多的。

中国古代的封建帝国从开国到末期,都是一个收缩的状态,这既是军事力量的衰落,也是土地矛盾激化使得中央朝廷只能弃小保大。


无根树花正孤


明朝政府对外政策一向是非常的强硬,从来不会妥协,但是在另一方面,明朝确实一直在放弃领土,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领土概念,对于中国统治者而言,四夷臣服,就是他们最大的梦想。

他们可没有俄罗斯沙皇那种对于领土近乎执念的疯狂,所以中国一直是一个温和的大国,基本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当然到了大清朝还得加一句,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所以你同一个古人讲什么放弃领土,完全就不在一个调上。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看,明朝放弃的那些土地,在南方放弃了安南,北方蒙古人的地盘,以及西方的哈密等,到了明朝后期,明朝的疆域只局限于长城之内。谁都知道控制蒙古高原的好处,

可是历朝历代汉家天下真的有控制过蒙古高原的吗?没有!荡平蒙古高原容易,长期控制实在太难。

打败蒙古人,打了他们仓皇逃窜,这并不是件太难的事情,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北伐蒙古,汉家铁骑打的那些天之骄子们落花流水,可以说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但是这种战果只是一时的,随着明朝大军的撤退,这片蒙古高原依旧会回到游牧民族的手中,哪怕就是将蒙古人全部斩尽杀绝,这里也会成为新的草原民族的家园。

只要政策得当,上天保佑,几十年时间,就能再次积聚起几十万雄兵,再一次成为大明朝的心腹大患。那么有朋友就会问了,为什么明朝的军队一定要撤回来呢?不会在蒙古高原扎根吗?

原因很简单,要在蒙古地区驻军,并且控制蒙古高原,布置的军力太少,杯水车薪,势必将在此处驻扎大量的军队。可是蒙古地区干旱少雨,不适合屯田,这对于以农家子弟为主的明军就意味着驻扎在这里,所有的粮食补给,全得依靠国内腹地进行支援。

几十万大军的粮食,可是个天文数字,在那个交通工具相当简陋的年代里,要想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长距离的物资运输,需要征发的人力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一旦边境有警,那些草原上的健儿们,肯定会对物资运输大队下手,没有后勤补给的军队,就如同无水之鱼,怎么和来往如风的蛮族作战呢?

所以明朝政府选择了放弃这片土地,全部力量集中到长城之内,以长城为天堑,阻隔游牧民族的攻击。

再者,作为一个农耕帝国,对于那些不能耕种的土地,本来就没有好感,放弃了,也就放弃了。对于统治者,对于庙堂上的大人物,对于广大百姓而言都无所谓,因为利益上不相关。

而安南国情况又不一样,安南就是现在的越南。明成祖时期,安南发生内乱,作为宗主国的明朝派遣军队,护送国君后裔返回,结果被越南军队打了个伏击,这可算是出了朱棣的逆鳞。

于是,英国公张辅率军天降正义,以越南这个小体格,迅速被明朝打败,明军占领越南。从这点上看这时候的明军战斗力可比后世的美军还强,人家老美可拿北越没办法呢。

安南成为了明朝的一部分,但是,一时的胜利并不能成为长治久安的保证。越南发动了此起彼伏的反叛,明朝也屡次派大将前去征讨,无一例外都打了胜仗。

但是后勤补给实在是太难了,越南的地形太过复杂,明朝的补给线太长且不好走,这给后方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样的问题,几百年后拥有各种先进武器的美军也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之道。

为了维持明朝在安南的统治,给明朝的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实在是太耗钱了。于是明宣宗朱瞻基,就决定放安南一马,只要他们乖乖的向大明帝国称臣,大明朝就从安南撤军,于是安南就消失在了明朝的版图之上,再一次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

明朝之所以放弃安南,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明朝政府没有钱。如果明朝人像美国那样,通过国债薅全世界的羊毛,越南再怎么闹腾,也翻不出什么大风大浪的。

所以说明朝之所以放弃这些土地,一方面存在农耕民族文化的原因,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钱的因素。正所谓一分钱憋死英雄汉,明朝至死至终所有的问题,那根截底就是一个钱的问题。明朝政府从来就没有阔过,但凡明朝拥有南宋这么好的财政,明朝也不至于最后破落成这个样子。


历史评说


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有着“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美誉,这一点即便是作为对手的满清康熙帝、乾隆帝对于大明王朝也给出了“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评语。

但这些美誉、铁骨铮铮的背后,其实更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实。那就是大明王朝的领土,在经过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的开疆拓土之后,事实上是不断缩小的,更甚者有一大批领土还是明朝“主动”放弃的结果。

1368年,经过十数年的战争,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基本上占据中国南方地区之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而后的几十年间历洪武一朝,共进行了八次北伐,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重夺北京,经略东北以冯胜招降纳哈出,又有蓝玉捕鱼儿海大败北元;在西南地区则以傅友德、蓝玉、沐英夷灭云南奉元朝为正朔的梁王。

及至明成祖朱棣时,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又先后五次北伐,征讨瓦剌、鞑靼、兀良哈巩固北境,并且在东北地区设置奴儿干都司,署理黑龙江口、乌苏里江、库页岛等地;西北地区,哈密卫设立;而在南方,以张辅收复交趾,设置交趾都指挥司,并在缅甸设置宣慰使司制度,藉由此大明王朝的疆域也达到鼎盛。

但随后的继任者,尤其是被称作仁君、明君的仁宗皇帝朱高炽,宣宗皇帝朱瞻基,在对待这些开疆拓边的领土上却采取了放弃的态度。

这种放弃甚至是极其彻底的,宣宗朱瞻基时,放弃松花江造船厂,撤回奴儿干都司;沟通西域的陈诚使团被召回;放弃交趾;对于秃孛罗和太平两部卫拉特也拒绝履行宗主国义务,放弃了支持,这一系列的举动也导致大明王朝对于西南、南方、西北、东北、北方边陲地区领土主权的沦丧。而也正是这般“绥靖”之下,蒙古瓦剌帝国崛起,为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埋下了祸根。其后,在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大败之后,于谦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大明转危为安。在明宪宗朱见深的经略之下,纵有成化犁庭之举,大明的疆域也只是伐而不增;万历帝又有万历三大征的胜利,但彼时大明王朝鼎盛时的疆域也已是不复荣光,难以收复。

那么为何大明王朝会主动放弃大片已经占据的领土呢?

首先,便是大明王朝在对边疆地区采取的羁縻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所谓羁縻政策,历史悠久,秦汉时便已经发端。在边疆地区由于多为少数民族聚居,中央王朝的政策、法规的推行会受到极大的阻力,而发动战争又旷日持久,得不偿失,因此中央王朝与边陲地区的酋长、首领便“默契”的达成协议,中央承认他们对于该地区的管理权,拥有极大的自主权,但作为义务,这些首领则要承认中央的统治,进行朝贡。

此举在短时期,尤其是中央王朝强盛时,无疑是极其有利、高效的;但随着时间的 发展、中央王朝的衰弱,又会导致本就控制力不足的中央,有心无力,再也难以控制这些地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对边疆的控制,则又需要战争,但再度使用羁縻政策,又会周而复始。与其说主动,倒不如说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点,也直到清朝时采用改土归流才算解决。

其次,便是财政拮据。在经过了朱元璋、朱棣朝几十载的攻伐之后,大明王朝在扩展领土的同时,得到的却是民怨甚众(因为这种经略天下,并无实际效用)、财政拮据的结果。一个史实是,即便是郑和下西洋这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航海活动,在大明王朝构筑的朝贡体系下都是奉行的薄来厚往的政策。

不赚钱,还赔钱,作为明君的仁宗、宣宗在未能找到解决这种死循环的方法之下,也只能主动的放弃这些本就难以控制的边陲之地,以待后世解决。

而这种状况本可以徐徐图之,但一场土木堡之变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也让这种希冀变成了空想。放弃容易,但想再度收复,已然无能为力了。


清风明月客


明朝主动放弃领土是指:朱瞻基执政时期主动放弃了已经实行郡县制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当时的安南,现在的越南。

朱瞻基这一行为,也就意味着朱棣时期打造的海陆并进互为犄角之势,对西方列强形成巨大战略威慑的意图彻底破产,明朝在中南半岛的影响力瞬间减弱,西洋向明朝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其实朱瞻基这样也是被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一、当时明朝在安南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明廷财政压力巨大

朱棣在安南设立了郡县之后,为了保持安南的稳定,朱棣派了大量明军驻扎安南,而明朝政府每年不得不把巨额钱财投入到安南!

据明史记载:自永乐五年朱棣在安南设立郡县以来,每年明政府都要投入大约300万两的军费开支,这都是交趾地区的原住民反抗明朝的结果,因为对交趾原住民进行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管制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二、当时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已经稳定,明朝的战略中心需要向北疆转移

明朝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对西南地区保持强有力的军事威慑力,而云南和交趾都是明朝进入缅甸的两条主要干道,所以明廷控制安南时就是为了加强对云南的统治,形成东西两条陆路军事战线!为了对印度洋形成军事威慑力,明政府在云南花费巨资打造了三宣六慰司。

但在元朝时期西南地区就已经是中央的管辖区,所以对明朝来说,稳定西南反而比稳定交趾要容易得多。所以朱瞻基不得不从安南撤军!

朱瞻基的这一行为,和郑和的下西洋行形成了互补形势,巩固了明朝在西洋朝贡的体系,为实现“万国来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瞻基放弃安南,不能说是完全错误,但对明朝后期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失去了朝贡体系,更重要的是明朝从此失去了远洋航海的保护,从此明朝再也没有在航海大时代做出过什么有力的贡献!


公元前


不是主动放弃,而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明初洪武朝和永乐朝的北伐,大都是后人吹嘘而已,其成果乏善可陈。

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以后,实力大减,丁口稀少,力量有限。如果洪武朝的北伐蒙古草原成功,就不会出现十几年后丘福二十万人马被蒙古人围歼;如果朱棣五次北伐成功,就不会仅仅朱棣死后25年,五十万大军在明朝境内、首都门口被全灭,国内最精锐的三大营灰飞烟灭、皇帝还被活捉。

仔细翻阅了一下永乐大帝的北伐,最大的成功居然只是杀敌几百人,根本没用更多战果。永乐大帝况且如此,其他不肖子孙更差了。接着富饶的河套地区丢了,西部边界被压缩到嘉峪关,东部边境在辽东九连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