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穿破了衣服也不換,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為什麼?

秉燭讀春秋


朱元璋從一介布衣到成為開國皇帝,這期間經歷了太多的波折和痛苦。他是貧苦人家出身,懂得民間疾苦,因此他向來節儉,禁止鋪張浪費。

朱元璋的一生是傳奇的,從小給地主家放牛,吃不飽,穿不暖,後來父母親人餓死的餓死,分散的分散,就連安葬父母都無地可葬。

他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出家為僧,在寺院裡又受人欺負。是發小帶著他投奔了郭子興,這才走上了改變命運的道路。

多年的顛沛流離使朱元璋對人情世故有了足夠的瞭解,這為他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朱元璋是有能力的,他有勇有謀,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他能夠顧全大局,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

當年他離開郭子興,只帶走了二十四個人,而這二十四個人成為開創大明江山的中流砥柱,可見朱地璋具有無人能及的識人能力。

元順帝失策派張昶說服朱元璋,

朱元璋不但能力突出,口才也很好,據說口才好的一定是人才,而人才不一定口才好。

當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對元朝的統治構成威脅時,元順帝為了安撫朱元璋,派張昶去勸說他歸順元朝。

元順帝的如意算盤打得好,他認為張昶才能出眾,口才一流,定能說服朱元璋。

可沒想到,元順帝此舉大大的失策,張昶不旦沒有說服朱元璋,反而被朱元璋給留了下來。

朱元璋愛惜張昶是個人才,此人精通律法,各方面的才能都很突出,正可為自己開疆拓土做出貢獻。

而張昶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歸順之後把各項工作做的井井有條。

但張昶雖然身在江南卻始終心在元朝,他並沒有忘了自己是元朝人,一直想要回到北方,也許當時同意留下來也是攝於朱元璋的威勢。

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的思鄉之情日益濃烈。為了取得朱元璋的信任,張昶平時兢兢業業,表現得非常廉潔,穿的衣服已經很破舊了也不捨得扔,給人留下一種清廉的印象。

但朱元璋可不是三歲孩童,再加上身邊有劉伯溫這樣的能人,時時都會提醒他張昶的真實為人,朱元璋早已心中有數。可是他愛惜張昶的才能,捨不得對張昶下手。

就張昶個人來講,他的內心也是備受煎熬的,他雖想回到元朝,可是必竟為朱元璋做了這麼多事情,難道回去真能有什麼好日子嗎,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一廂情願吧。

但是在朱元璋這裡,他必竟是個叛軍,這對於張昶來講,始終是一種恥辱,可是他無能為力來擺脫,為了更好地活下去只能一次次為朱元璋做事。

其實朱元璋並非不知道張昶的想法,有心想放他回去,只是捨不得他的才華而已。

但後來朱元璋想通了,與其留得住人留不住心,不如放張昶回去,也算是補償他為自己做了這麼多事。

可是當朱元璋有這個打算的時侯,是張昶自己打亂了朱元璋的計劃,將自己逼上了死路。

張昶寫了一封信想讓元朝的使者帶回去,並問侯自己的兒子。偏偏這時張昶病了,楊憲去看望張昶的時侯得到了這封信,帶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完信後大怒,派人去盤問張昶,沒想到張昶也是下了必死的決心,竟回了朱元璋八個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這觸動了朱元璋的逆鱗,就算他再怎麼愛惜張昶,也不能容忍有人這樣來忤逆自己,這下張昶只有死路一條了。

張昶被處死後,第二年朱元璋就攻破了元大都,元朝滅亡,明朝建立。

如果張昶能再忍耐一下,他就可以等到明朝建立的那一天,也就可以和自己的親人團聚了,只是不知真的看到元朝滅亡,張昶的內心又是何滋味呢,只怕也是五味雜陳,並不好過吧。所以這樣也許是最好的結局,眼不見心煩,雖兩頭不討好,自己終究不必親眼看見了。(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千水千山


同樣一個人,朱元璋看他是清官,劉伯溫看他是禍根,最後朱元璋果斷地殺掉了他,這個人是誰呢?


他便是張昶!

張昶是元朝末期的戶部尚書,在元朝混得風生水起,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可是因為一系列的原因被朱元璋收編,然後在明初成為了大明的戶部侍郎。之所以太祖能夠欣賞他,這是因為此人確實是有兩把刷子,不僅把明朝的戶部治理的是穩穩當當,而且還為人謙和,做事嚴謹。


有一次太祖在朝中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他破舊的衣服,隨即就對這個人大加的讚賞,並直誇此人身為戶部的一把手,居然還如此的節儉,簡直就是國家之幸,在誇獎結束後,太祖還非常客氣的對他大加賞賜。

一般說來,自己的大臣穿著舊衣服生活節儉,作為皇帝應該是比較高興的。


只不過題目中所說的這個人也就是張昶,事實上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劉伯溫識破了他的居心,然後在朱元璋心裡給他埋下種子!所以最終勸朱元璋殺了他。


那麼劉伯溫為什麼說:“此人留不得”?


但是張昶這個人雖然在替朱元璋工作,但是他卻是效忠元朝的。關鍵是這人也從來不諱言自己是元朝的忠臣,趁著職務之便,和元朝書信往來,老想著回北方。


其實這或許也不能怪張昶,畢竟人家家在北方(宛平),在元朝的官職也不低,原本老婆孩子熱炕頭,出一次差,被你老朱給扣了,純屬意外。


但是這邊廂,朱元璋剃頭挑子一頭熱,一心想收服張昶,想讓張昶從內心裡願意給自己幹活。所以也經常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筵,經常賜金銀綢緞給張昶。這讓朱元璋的好兄弟們看得眼紅不已。


但是這位張昶生在福中不知福,整天穿著一身舊衣服。這個橋段大家應該非常熟悉,


但是朱元璋卻認為,“人才難得啊。”你看到底是元大都來得,不但有學問,而且為官清廉,這是個好官。如果官官如此,我老朱豈不是有福了?這邊廂,差點要號召百官向張昶學習了。


此刻劉伯溫卻說話了,“此人留不得。他這是在給元朝守節呢。”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的發生了:


《大明律》編纂與適用在法律方面使用輕典,還是使用重典上,張昶和其他人發生了衝突。

張昶主張用重典,所謂亂世當用重點典;

但是劉基等人認為此刻要發展,就要繼續籠絡別人,就要輕刑法。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立場不同而已,本質上沒有對錯之分。但是張昶的悲劇也就開始了。

“勸上重刑法,破兼併之家,多陳厲民之術,欲 上失人心,陰為元計。”

有了劉基等這樣的話之後,朱元璋會更信誰的?當然是劉基的,因為在朱元璋的心理,有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那便是“趙高”。他認為張昶這是在學趙高。


當時張昶臥病在床,楊憲前往探視,突然得到一份張昶私通元朝的信,立刻上報給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後非常生氣,命令大都督府審問張昶,張昶再信的背後寫了八個大字。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元至正27年6月,朱元璋認為張昶“是無法被再教育”的對象,於是下令誅殺張昶。


“伴君如伴虎”,尤其伴朱元璋的“君”,就更加了。


當劉伯溫讓朱元璋對張昶埋下懷疑種子時,他便已經在心裡有了某種認定。在這種認定下,不管他做什麼,就都可以被作為那種認定的論據。


總結:元朝歸降朱元璋的大臣張昶,本是一位連衣服都捨不得換、經常穿破衣的清官,可因為朱元璋的“懷疑種子”,他這個優點竟也成了他被誅殺的理由之一。


路之意


大臣衣服舊了不換,破了打個補丁繼續穿,皇帝賞下來的金銀綢緞也是能不要就不要,推不了就堆在家裡也不用。這是什麼人?這是典型的清官呀,是清如鏡,明如水的好官。

這件事發生在貪腐成風的明洪武年間,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但是這件事還真的就發生了,這個大臣名叫張昶,是原來元朝的戶部尚書,有一次奉旨到南方見朱元璋,因為足智果敢,謀略出眾,被朱元璋留在了南京,還給了個參知政事的官,讓他幫著參謀國事。

按說張昶人又有才,又特別清廉,他應該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人才,也是朱元璋最喜歡的人才。但是張昶卻在最後被朱元璋給殺掉了,殺張昶的建議是誠意伯劉伯溫提出來的,而劉伯溫要求朱元璋殺張昶的原因居然是因為他那一身破了都不肯換掉的舊衣服。為何?

朱元璋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而劉伯溫卻看穿了張昶的內心世界,那就是張昶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土,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呀!劉伯溫是什麼人?民間都已經把他神化了,說他“神機妙算,前知八百年,後知五百載”,大明江山能夠建立起來,劉伯溫有一大半的功勞。

他發現張昶不僅是破衣服不肯換,有些做法也是極不正常。例如,當時元朝勢力還在,大都還沒有攻破,張昶卻寫了很多文章,都是給朱元璋歌功的。並且還上表勸朱元璋,說天下幾乎已經差不多定了,剩下的一些小地方,交給大將們去打就行了,皇上您可以安心享受後宮幸福生活了。

朱元璋不是那種安樂享受的帝王,但是他也沒有往太多的地方想,劉伯溫知道後,馬上意識到張昶居心不良。

緊接著張昶又勸朱元璋,亂世要用重典,對普通百姓要狠一點,當時國家殘破不堪,百姓急待休養生息,重典之下,豈不是要激起民變麼?朱元璋沒有聽。

但是他對這個張昶已經有所不滿,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張昶徹底丟了性命。

那是在天下基本平定之後,朱元璋想把張昶放回去,既不能大用,留著也就沒有意思了,只要他沒有二心,放回去也就算了。但北邊,詢問自己的家人在何處。身著破衣,欲效法當年蘇武在北海牧羊,以表決心。可偏偏書信最後落在了朱元璋的手裡,再加上劉伯溫的一番話,讓朱元璋最後定了殺張昶的決心。

對於朱元璋來說,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二心的人呆在身邊,公元1367年6月,張昶還是穿著那身從元朝帶來的的破衣服,被殺了頭。劉伯溫倒是看穿了張昶,最後要了張昶的命。可是他自己卻沒有沒有看透朱元璋的心思。1375年5月,劉伯溫被胡惟庸毒殺,但這是否是朱元璋的授意呢?已成千古難解之謎。


參考資料:《明史·張昶傳》《明太祖實錄》


小小嬴政


朱元璋稱帝之後,他手下的一個臣子一直工作兢兢業業,並且長期穿著破舊的衣服。朱元璋還直誇這個人是個大清官,但是劉伯溫聽說了之後就說要趕快殺掉他,因為他居心叵測,完全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這個大臣名叫張昶,本來是元朝的戶部尚書,是元順帝派來作為使臣招降朱元璋的。只不過朱元璋和張昶進行交談之後,發現張昶這個人非常的有才能,所以將他強行的留下來給自己當官。張昶在朱元璋的陣營留了下來之後,也是非常兢兢業業的工作,看起來似乎是非常感謝朱元璋的知遇之恩。



朱元璋的政權建立之後,必須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才能夠治理好自己的天下。只不過朱元璋的眾多手下大部分都出自於底層,對法律這種比較專業的東西瞭解的實在不多,所以劉伯溫向朱元璋推薦了由張昶來制定新政權的法律。朱元璋也覺得這個建議非常的合理,因為所以是元朝的大官,對這方面的知識全面瞭解的非常的深,所以就任命張昶負責這項制定法律的重任。



張昶也確實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來,讓朱元璋也感到比較欣慰。只不過這套法律在實行的時候,讓朱元璋感到有點不對勁。因為從朱元璋的角度來看,這套法律有點過於嚴厲了,並且收的稅收比元朝收的還要多。本來朱元璋出自底層,對貪官汙吏橫徵暴斂的官員是非常的痛恨。但是由於張昶一直穿著破舊的衣服,表現出一副大清官的樣子出來,所以朱元璋也沒怎麼去懷疑他。



後來有一次朱元璋就和劉伯溫說起這件事,劉伯溫立刻勸朱元璋趕快殺掉張昶,因為經過劉伯溫的密切關注和監視,發現張昶這個人實在是有點問題。因為他一直懷念著元順帝,一直想回到元順帝那邊去。並且從他家裡搜出了一些相關的信件,其中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的言論。而且他制定法律的動機根本就不好,制定出嚴酷的法律來,就是為了讓朱元璋的政權不穩,從而使元朝能夠得以復辟。當別人提出異議的時候,他還振振有詞的說是亂世就應當採用重典。



朱元璋聽到這些之後,自然感覺相當的憤怒,最後就殺掉了張昶,因為在他的陣營裡可容不得這樣心懷叵測的人存在。


天龍論史


此人名叫張昶,曾在元朝官至吏部尚書,後奉旨出使江南,朱元璋惜才愛才,強行留用,累授參政知事,當時國家建置制度皆出其手,可見其確有治國經營之道。

他每逢上朝之際,從來不穿官賜華服,總是用一套破舊衣裳示人。朱元璋以為其清廉,曾讚譽有加,唯有劉伯溫一眼識破,認定其"身穿舊衣,必是心念舊朝,志不在我,未可大用"。

劉伯溫是何許人也,他敢如此評價一個人,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證據之一:張昶雖為大明所用,卻自認為自己失節於元朝,是以私下裡經常對自已親近的人說:"我如果回到大都,必定還會大富大貴"。

證據之二:張昶曾經在暗中支使別人上書,不僅為朱元璋歌功頌德,還力勸他要及時行樂。朱元璋看到奏摺之後,對身為太史令的劉伯溫道:"這是要朕當秦二世呀!"劉伯溫深知這上書之人的為人,道:"皇上英明,不過這上書之人愚鈍,背後必定有人主使"。朱元璋知他所指,只是愛惜張昶是個人才,也就沒有追究下去。只是把上書之人斥罵了一頓,此事遂不了了之。

而證據之三:張昶因"智識明敏,熟於前代典故",被朱元璋委於重任,負責草創大明國家制度。於是他多用重典厲民之術,意欲讓大明失去民心,以利元朝復興。

朱元璋出身貧賤,瞭解百姓疾苦,是以對張昶的建言多不採納,致使張昶陰謀落空。

即便如此,朱元璋還是對張昶表現出了難得的耐心和寬容。真正讓他痛下殺手的,還是因為張昶在書板背面寫下的八個字。

有一次張昶病重,臥床在家,和他一向交好的大臣楊憲前去探視,無意間發現了一封張昶寫給元朝的書信。朱元璋便派人責問,張昶當即翻過書板,在上面寫下"身在江南,心在塞北"八個大字,以示決裂之心,託人帶給朱元璋。

朱元璋一見之下,便知兩人君臣緣份己盡,唯有成全。他一生殺人無數,也不在乎多一個張昶,殺便殺了,至多嘆息一聲,從此相忘於江湖。


煮茶道史


題主說的這個人張昶,原來是元朝的舊臣高官,做到元朝的戶部尚書,他後來投降了朱元璋,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但是他做了一件犯忌諱的事。

朱元璋平定天下以後,把北朝的俘虜遣返,張昶就趁機寫了一封信,讓遣返的元朝人帶到北元,這封信的主要內容是張昶要尋找他流落北方的兒子。

結果這封書信被朱元璋的大臣楊憲截獲,於是朱元璋就讓楊憲去審問張昶,到底怎麼回事,一查之下,發現張昶有二心,他整天思念元朝,還說什麼“吾若得歸元,仍不失富貴也。”

張昶還在書信的背面寫了八個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原來張昶還想著要恢復元朝,於是明太祖朱元璋就把他殺了。

朱元璋在南方勢力漸大,元朝想要招安,派張昶為使團團長,冊封朱元璋。

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被徐達李善長等手下推為吳公,在南京建立西吳政權。

此時,沿著長江,上游有陳友諒,下游有張士誠,東南沿海有方國珍,正南方有陳友定。各個割據勢力犬牙交錯。

元朝朝廷一看,根本控制不住,於是想出了招安的昏招。

當時張昶擔任元朝的戶部尚書,於是元朝皇帝派他為正使,派馬合謀為副使,從海上來到南京,招安朱元璋。

元朝給了朱元璋三個好處,一是授朱元璋榮祿大夫,二是授予朱元璋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三是賜以龍衣御酒。

朱元璋本來野心極大,要統一天下做皇帝的,怎麼肯受招安,再說,元朝給的這些東西,都是虛的,什麼大夫,什麼龍衣御酒,就不能拿點錢出來嗎?

此外,江西是方國珍的地盤,元朝卻封朱元璋為江西的平章政事,這不是明擺著挑撥離間,想讓朱元璋和方國珍打起來,元朝來個坐山觀虎鬥,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也。

元朝的奸計立馬被朱元璋和劉伯溫識破,於是將副使馬合謀殺死,因為朱元璋覺著張昶這個人比較有才華,沒殺。

張昶是個宰相之才,雖然做了朱元璋的副宰相,但是卻還思念元朝,陰謀不軌。

說起來,這個張昶也的確是個人才,他投降朱元璋以後,做了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把吳國朝政管理的井井有條。

張昶是個典章制度的高手,吳國的典章制度和律例等,大多都是出自此人之手筆,是個不可多得的實幹人才。

張昶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的執行力,可以跟唐朝武則天時期的名相狄仁傑相比,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卿的時候,一年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張昶則更牛,他經手的事,沒有一件在他手裡停過一天以上。

張昶效率如此之高,宰相過也!如果元朝讓他做宰相,也許還能強盛一陣子呢。

但是呢,張昶畢竟是元朝投降過來的,而且當初是被朱元璋強行扣押,他是“心在曹營心在漢”,還想著元朝,雖然他在朱元璋這裡也得到了榮華富貴,可是,他心心念唸的還是元朝,他曾經對人說:“吾若得歸元,仍不失富貴也。”

他之所以幫助朱元璋,並不是因為他覺得朱元璋多好,而是他要讓朱元璋和張士誠、方國珍等人狗咬狗,從而讓元朝漁翁得利。

為了幫助北面的元朝,張昶就幹了兩件特別陰損的事。結果被劉伯溫識破了。

一是,他建議朱元璋在治理國家上,使用重典,重刑,目的是製造朱元璋殘暴狠辣的形象,以使朱元璋失去民心,政權瓦解。這件事朱元璋諮詢劉伯溫以後,沒有聽張昶的。

二是,他偷偷的指使人,不斷給朱元璋上疏,大大的稱頌朱元璋的豐功偉業和雄才大略。目的是想衝昏朱元璋的頭腦,使朱元璋耽於安樂,驕奢淫逸,再無雄心壯志,從而幫助元朝打垮朱元璋。

這件事也被朱元璋和劉伯溫看出來了。

朱元璋對劉基曰:“是欲為趙高也。”劉基曰:“誠如聖見,必有使之者亡。”

後來朱元璋要討伐張士誠,便讓張昶寫檄文,結果張昶列了張士誠很多條罪狀,朱元璋一看,不太對啊,怎麼好像在說自己?

朱元璋就把張昶寫的檄文拿給劉伯溫看,然後張昶的指桑罵槐的陰謀詭計,就被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給識破了。

劉伯溫建議朱元璋殺了張昶,但是朱元璋愛惜張昶的才華,沒捨得殺。

上面張昶那些陰謀詭計還算是暗地裡的。

後來,楊憲發現了張昶的書信,朱元璋派人審問張昶,張昶於是在書信北面寫了“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八個大字,信中還說,他在元朝最快樂,最風光,在朱元璋這裡當官,最悽慘,最黑暗,簡直度日如年,這是挑明瞭有叛逆之心。

朱元璋覺得,他再有才華,也不能留了。一個有二心的人,越有才華,豈不是對自己威脅越大,破壞越大嗎?於是朱元璋把張昶殺了。


西堤君


朱元璋從一介布衣到黃袍加身,能力的確是非常人所能及,要說看人的眼光,朱元璋的確不賴,否則也不會找到那麼多有能力的手下扶持他,但他看人的眼光卻屬實遠遠不如自己的臣子劉伯溫。

朱元璋執政時,有一位叫張昶的官員,此人很有才華,卻有一個習慣,身上的衣服破了也不換新的,朱元璋認為此人乃是“清官之首”,但劉伯溫卻認為此人留不得,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曾經是元朝戶部尚書的張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張昶,北平宛平人,曾是元朝的戶部尚書,本來張昶和朱元璋這兩個人是八竿子都打不著,但在元朝還沒滅亡之時,張昶奉命以奉使的身份到朱元璋統治的吳國想要去招安朱元璋。

當時的元朝已經是搖搖欲墜,朱元璋又怎麼會放棄唾手可得帝位,所以自然是拒絕了元朝的招安。

但朱元璋因看重張昶此人頗有才華,學富五車,就將其留在身邊做了參知政事。能夠臨陣策反敵人高級官員,那是相當值得人高興的事情。

朱元璋還高興的對別人說:“元朝送大賢人與我。”

事實上,張昶並沒有接受朱元璋的策反,而是被朱元璋強行留下的。

張昶雖然是留在了朱元璋的身邊,但他屬於典型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張昶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忠君愛國,這種想法已經在他的腦子裡根深蒂固了,不可能去除。

其實,即使是朱元璋也懷揣這樣的思想,朱元璋曾多次自詡為元朝舊民,起義造反實屬迫不得已。

所以在朱元璋的眼中,張昶是一個叛黨逆賊之流,自然不可能真心臣服於他。

但張昶也不過是一個文弱書生,不能單槍匹馬的跑回他心心念唸的元朝大都,於是心中怨憤更深,便想要報復朱元璋。

張昶是如何報復朱元璋的呢?

張昶先是博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在明朝創立之初,各種國家制度還不健全,“張昶有幹才,智識明敏,熟諳前朝典故,凡國家建置制度,多出其手,裁決如流,事無停滯。”可見張昶對於明朝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朱元璋也很是相信他。

但張昶只是表面如此,內心還是眷戀元朝。當時元朝有一位大將名叫擴廓帖木兒的兵力還算強盛,元朝還有一戰之力,張昶對自己的舊國也是充滿信心,他曾對他的親信偷偷說:“吾若得歸元,仍不失富貴也。”

當時張昶每每與眾人議事時,都只穿一件破衣服,破了也不換新的。朱元璋不明所以,還誇讚他為“清官之首”,當為百官楷模。但只有劉伯溫識破了張昶內心的真實想法,知道這是張昶心念舊國的想法,所以才認為張昶此人留不得。

張昶為了報復朱元璋,他故意上書勸朱元璋要及時享樂,還勸朱元璋用重刑重罰,又上書向朱元璋陳述了一些剝削壓迫百姓的方法,想讓朱元璋失去民心。

這計策的確是一條好計策,但當時朱元璋正處於勤於政事,力求成就一番大事事的時期,怎麼可能聽從張昶的建議呢?反而對劉伯溫說:“(張昶)是欲為趙高也。”

劉伯溫回答說:“誠如聖見,必有使之亡者。”意思就是說張昶想成為趙高那種奸臣啊!劉伯溫的意思就是正如聖上您所看見的,一定會有人讓他滅亡的。朱元璋此時對張昶已經心生不滿。

“身在明,心在元”的張昶最後下場如何呢?

張昶的計謀已經被朱元璋等人察覺,但朱元璋愛惜他的才華,對他一再容忍。

由此也能看出朱元璋政權對於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容納,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大多以失敗而告終,究其根本在於其政權無法與地主階級達成合作,朱元璋也算農民起義出身,但是隨著政權的發展,朱元璋改弦易轍,反而擺脫了農民起義政權。

為了拉攏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朱元璋做了很多的努力,然而這種苦心依然沒能打動張昶。

張昶心念元朝,仍然想要回去。當時正趕上元朝軍隊戰敗,許多元朝士兵被俘虜了,張昶暗地裡使了手段將這些士兵都給放走了。

據《國初群雄史略》所記載:“(張昶)給以腳力,送至境上,任其還鄉。”而且還寫了一封表明自己心跡的信讓士兵們帶回元朝,信中還有一些重要的軍情。但這些士兵又被明軍所捉,信件也被呈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過信之後,十分憤怒,他曾十分信任張昶,但張昶卻背叛與他,這就是打了他的臉面。於是將張昶下了大獄,還下旨命令大都督詢問張昶,讓他寫下自己的罪狀,但張昶只寫下了八個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本來朱元璋因為惜才,還想再放張昶一馬,但是看了張昶所寫的內容,明白他叛意已決,不能再赦免他了。於是在至正二十七年,將張昶處決。

張昶才華橫溢,又得朱元璋器重,本來有大好的前程,但他忠於故國,矢志不渝,寧死不屈,這種風骨也是很讓人敬佩的啊!


史論縱橫


在胡軍主演的電視劇《朱元璋》裡面,有一個叫做呂昶的老頭,相信看過這部劇的人應該還有些印象。

在劇中,他因掌握楊憲的罪證,反遭楊憲陷害,結果快70歲的他,被髮配到邊關玉鋒臺,還在途中險些被楊憲同黨所殺,幸好劉伯溫和朱元璋聰明,料到楊憲的詭計,於是救回呂昶。 後來呂昶還強烈反對朱元璋廢除丞相制。

在正史中,呂昶這個人雖然並不存在,但他的諸多事蹟卻是真實的,他的歷史原型叫做張昶,也就是這個題目中的主人公。

張昶原本是元朝的戶部尚書,朱元璋當時還只是吳王,有一次張昶奉元廷之命,南下到應天府招降朱元璋。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正處於事業的起步階段,所以非常愛慕和珍惜人才,只要有本事的人,他恨不能都挖到自己的身邊留用。

當張昶來到應天府後,朱元璋通過和他交談,發現張昶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不僅對天下兵馬錢糧瞭如指掌,還熟悉各種律法制度。

於是,朱元璋就直接將張昶扣留在身邊,並且對他是百般拉攏,後來朱元璋在南京開國立號建立明朝時,還授予他參知政事的官職,讓他參與明初各種律法制度的設計,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明律》。



但是,張昶內心裡還是不願意臣服朱元璋,雖然他也是勤勤懇懇的為朱元璋工作,但他的心卻依然還是效忠元朝,甚至他曾多次公開說自己是元朝的忠臣,並且他還趁著職務之便,多次元朝書信往來,想著有朝一日回北方。

當然,這也不能怪張昶,因為他的父母妻兒都在北方(宛平),元朝對他又非常好,而他又是被朱元璋強行扣留。更重要的是,當時朱元璋才僅佔據江南之地,元朝還並沒有呈現出要滅亡的跡象,張昶自然找不出要效忠朱元璋的理由。

但問題是,朱元璋卻還是一門心思想收服張昶,想讓張昶從內心裡心甘情願給自己幹活。所以他對張昶那真是好得不能再好,總而言之,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筵,各種金銀綢緞賞賜不斷,一度讓朱元璋的好兄弟們看得眼紅不已。

然而,這位張昶卻是絲毫不為所動,仍然每天穿著他原來的破舊衣服。對於這個情節大家應該很熟悉,因為在《三國演義》裡,關羽在歸降曹操後,也是這樣對待曹操給他的各種賞賜。不過,當時朱元璋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以為張昶是因為為官清廉才如此。

於是,朱元璋就連誇張昶真是難得的清官,甚至打算號召百官向張昶學習。這時,劉伯溫就告訴朱元璋:“此人留不得,他這是在給元朝守節呢!”但朱元璋卻不願意相信,畢竟他對張昶這麼好,即便再冷的心也該捂熱了吧!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的發生,徹底改變了朱元璋的想法。當時,元朝大將王保保將中原的紅巾起義軍盡數剿滅,張昶便偷偷和他的親信說:“吾若得歸元,仍不失富貴也。”同時,他還暗中使人上書朱元璋,為朱元璋歌功頌德,又勸朱元璋應及時享樂。

當朱元璋看到這些張昶勸他及時享樂的奏摺時,心中真的是被傷到了。因為,朱元璋是將張昶當成是國士對待,但張昶卻把朱元璋當成是秦二世來糊弄,所以喪心之下的朱元璋就對劉伯溫感嘆:“張昶的行為,簡直就是趙高做派!”

這個時候劉伯溫又建議朱元璋殺掉張昶,但朱元璋還是於心不忍,所以還是沒有追究張昶的責任。但是,接下來又發生了一件事,終於讓朱元璋動了殺心。

當時,張昶在編纂《大明律》時,對於是用輕典,還是用重典,和其他人發生了衝突。張昶主張用重典,所謂亂世當用重點典;但是劉基等人認為此刻要發展,就要繼續籠絡別人,就要輕刑法。

從我們旁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似乎只是立場不同,本質上沒有對錯之分。但其實呢,張昶那絕對是別有用心。



因為,當時朱元璋正處於事業的發展期,正需要用各種手段來籠絡各方勢力,如果這個時候就用重典,那元朝的舊官僚勢力,還有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殘餘勢力,還敢投靠朱元璋嗎?

甚至而言,就是朱元璋麾下的那些驕兵悍將,他們的積極性也會被嚴重挫傷。因為,所謂重典,一般針對的都是那些有權有錢有勢的人,只有他們才敢沒事挑戰法律,廣大普通老百姓又哪裡敢犯法呢?

而那些有權有錢有勢的人,要麼就是朱元璋手下的那些驕兵悍將,要麼就是元朝的舊官僚勢力,要麼就是各大地主豪紳。現在,朱元璋還沒有統一天下,就想著對他們用重典,這不是典型的自廢武功嗎?要知道,這些人中,絕大部分人支持朱元璋,絕不是真的要救黎民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而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和富貴。

所以,現在天下都還未定,朱元璋就敢流露出卸磨殺驢的意圖,那這些人肯定不會再支持朱元璋,甚至還成為朱元璋的敵人,這樣一來,朱元璋的事業恐怕會立馬土崩瓦解。張昶作為一個被朱元璋和元朝廷都欣賞的人,他不可能看不出這其中的道理。

所以,當劉伯溫告訴朱元璋這個事情後,朱元璋對張昶是真的徹底失望。因為,張昶這是在拿朱元璋對他的信任來給朱元璋下套。換句話說,朱元璋把張昶當成是個人物,而張昶卻把朱元璋當成是二傻子玩弄。但此時,朱元璋仍然不打算殺掉張昶,而是想把他放回北方去。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楊憲突然得到一份張昶私通元朝的信,於是他立刻上報給朱元璋。朱元璋看完這封信後非常生氣,立馬命大都督府審問張昶,張昶則在信的背後寫了八個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自此,朱元璋終於死心,他對著張昶嘆道:“彼決意叛矣,是不可赦。”於是在元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六月,朱元璋下令將參知政事張昶誅殺。


我是趙帥鍋


明朝建國初期,出現了很多驕兵悍將,仗著赫赫戰功便驕奢淫逸起來。相比之下,這位大臣連衣服破了都不換,實在是官場上的清流。可如此清官,劉伯溫為何說:“此人留不得!”

難道是劉伯溫跟他有私人恩怨,才挾私報復嗎?



當然不是。這個清官叫張昶,跟劉伯溫沒有半點仇怨。那麼劉伯溫到底是為什麼才說出這種話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段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故事講完之後,各位也就能猜出背後的原因了。

曹操在小沛大敗劉備後,關羽被困在土山。先有張遼做說客,後又許三事,聲明降漢不降曹,曹丞相才終於將美髯公暫時收於賬下。

曹操對關羽有多喜愛不用多說,三國演義中描述是:“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關公。”

這天,曹操發現關羽的綠錦戰袍有些舊了,便找人替他量身,選用上好的面料重新給他作了一領。關羽受領之後,穿在了裡面,舊袍仍然罩在外面。曹操笑關羽節儉,關羽解釋道:

某非儉也。舊袍乃劉皇叔所賜,某穿之如見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故穿於上。



故事說到這裡就結束了。關羽不何不換舊袍,是思念故主劉備之故。這也是張昶不肯換衣服的原因,只是張昶思念的不是劉備而已。那他思念的是誰呢?

張昶原來是元朝的戶部尚書,後來以元使身份去江南會見朱元璋,被他強留在身邊聽用。可是他的家人俱在北方,他的仕途也是自元朝而起,濃烈的思鄉情感一直在他心中壓制著。正如關雲長一般:身在曹營心在漢。



關羽不脫舊袍是為了兄長劉備,張昶不換破衣則是為了故土元廷,說到底他是在為消亡的元廷守節。劉伯溫是何等樣人,怎會看不出這背後的深意。

果然張昶臥病時,楊憲在他家裡發現了一封書稿,背面寫著八個明志之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正如劉伯溫所料,張昶的心從來不在朱明。



念舊重情本是一種高尚的品質,更是一種難得可貴的氣節。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他絕容不下對自己有二心的人。張昶終是難逃一死。

談古今,說歷史,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關注。


Ad哥哥


被劉伯溫認為留不得的人名為張昶,是元朝時期的戶部尚書,明初,也曾任職參知政事,但卻是心心念念著北元,後來私通北元,被朱元璋發現,張昶只是回答道,“身在江南,心在塞北。”八個字,說了這八個字,張昶的結局也就定了,死是肯定要死的。

要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任何人都不能單純的從表面認識他,就像是本文中的張昶,就是這麼一個人,雖然身穿破衣舊服,但心中卻有叛國想法。

要說張昶沒才能吧,倒也不是,張昶也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只不過這時候的元朝已經滅亡了,留下了個北元在蒙古草原上繼續放牧,而朱元璋因為賞識張昶,不願意流失人才,所以一直留著張昶。

當時的朱元璋尚且沒有想出是用重典治國,還是使用輕典治國,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重典治國肯定可以讓地方治安更好,但卻會使得百姓對朝廷怨聲載道,而輕典治國卻又相反,很容易就不好管理了。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張昶主動上書

“勸上重刑法,破兼併之家,多陳厲民之術”

張昶的意見很明顯,那就是明朝初開,需要使用重典治國,如此才能將國家給治理好了,但他的真實想法卻是

“欲上失人心,陰為元計”

打算讓朱元璋使用重典治國,失去民心,為元朝開路。

先不說張昶是站在元朝那邊的,張昶提出的這條建議,就算是讓明朝失了民心,蒙古人也是不可能再次南下的,儘管明朝前期,北方蒙古一直是最大的邊患,但蒙古人卻無力大舉入侵華夏大地,這是註定的事情。即使是明朝失了民心,蒙古人也不可能再南下了,天下苦蒙古久矣,說什麼,馬背上的蒙古人都不可能再次統治華夏。

雖然滿朝文武百官之中,看起來張昶穿的破破爛爛的,好像真的很清廉一樣,但明眼人才知道,張昶的清廉不過是一種掩飾而已,雖然張昶表面上是為大明朝的未來著想,但所提出的建議,無不是為推翻明朝做準備。

後來張昶私通北元的事情敗露,都事楊憲也從張昶的臥榻之下偷出了“身在江南, 心思塞北”的手書,沒過多久,張昶就被處死了。

事實如何暫且不論,從這件事中也能看出,知人知面不知心,某些人或許就像張昶一般,表面上看似清廉,好似一位好官,但實際上卻心懷不軌,不可留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