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期間,你們身邊有哪些特別令人感動的事?你有怎樣的感慨?

樂觀開朗的農村打工仔


最感動的是戰鬥在一線上的醫護人員,各地支援的軍隊醫護人員都往疫情管制區進發,眾志成城。上次非典在一線上的一位老爺子讓我憶深刻,這次又去啦,向老爺子致敬!向戰鬥在一線上的人民衛士說一聲,疫情重要,健康也很重要,保護好自己。元宵節快樂!





生活多美好建民



我兒子就是典型的一例。我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



大疫當前 ,勇於擔當 ,我為有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和自豪!

鼠年春節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節日!


因為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我和老伴一直蝸居在黃州城區的家中。原本以為在團風工作的兒子,最遲會在臘月三十的下午帶媳婦趕回黃州,與我們一起過春節,沒想到他倆卻沒有趕回,說是在媳婦的孃家(同在團風縣城區)過春節。我當時並沒在意,正所謂兒大不由爺嘛!


沒想到,臘月三十的深夜,當我和老伴正在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時,兒子又發來微信解釋說,疫情這麼嚴重,他和媳婦沒有及時趕回家與我們團聚,希望得到理解,並一再叮囑我們,要注意保護好身體,春節期間儘量不要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我看完微信後,當時就顯得滿臉不高興了,狠狠地吸了一口香菸,開始數落起了兒子。


先說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自兒子落地到結婚前,每年都是與兩個大人在一起過春節。想當初怎麼培養他讀書,現在參加工作了,翅膀硬了,居然把親生的爹孃放在一邊,去討好媳婦的孃家人。


後說兒子膽小怕事。黃州的疫情比團風嚴重,從臘月二十九起,市區就開始實行交通管制。但團風離黃州不過二十公里,這麼遠一點的路程,要是心裡向著我們兩個老的,擔心我們的身體,想回家陪我們兩個老的過春節,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何必還假心假意地發微信回來安慰呢?


我老伴見我很生氣的樣子,便一個勁地勸慰道,算了吧!你也是從他們這個年齡過來的,應當允許他們有自由活動的空間。兒子特地發微信回來跟我們解釋,說明他心中有我們,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何必亂猜疑……說不定,兒子今天在團風吃完大年飯,明天就帶媳婦趕回家了。


聽老伴這麼一說,我的心情這才平靜了下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月初一,我們黃岡市就宣佈黃州正式“封城”。看來,再指望兒子兒媳回家是不可能的。我和老伴也開始為他倆的人身安全擔憂。畢竟團風是我們黃岡市離武漢最近的一個縣,且像黃州一樣,不斷有新冠肺炎患者送往醫院救治,也有丟命的。於是,我和老伴每天都要分別向兒子兒媳發一條微信,像兒子叮囑我們那樣,再三囑咐他倆,要好好在家待著,千萬不要外出,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可是,我們一連發了幾天的微信,均不見兒子兒媳回覆。查看他倆的朋友圈,從正月初一起,也沒有發現上傳任何信息。我和老伴的心頭一緊,趕緊分別給他倆打電話,但他倆的手機都處於關機狀態。我和老伴更急了。於是,便想到打電話給小姨妹。


小姨妹在團風縣下轄的一個鎮中心小學教書,她與我兒子兒媳的關係最要好。我兒子小時候由小姨妹帶著上了兩三年的幼兒園,兒媳參加工作的第一站是在小姨妹的學校任教。所以,他倆平時與小姨妹聯繫得最多,也最信任小姨妹,有些生活和工作上的小事兒,甚至不跟我們說,而是直接跟小姨妹交流溝通。


當我們接通小姨妹的電話後,她在電話那頭吱吱唔唔了好半天,最終才向我們吐露了真情。原來,這個春節,兒子並沒有待在兒媳的孃家,也一直沒有休息,他每天不是到醫院做義工,就是上路執勤。兒子兒媳怕我們擔心,所以不想讓我們知道,主動屏蔽了我們的微信……


小姨妹掛了電話後,隨即分別發來了兒子在醫院做義工和上路執勤的照片(分別見上圖和下圖)。我和老伴看後,這才打消了心中的疑團。


大概是得知小姨妹告訴了我們實情,前天上午,兒子主動發微信向我和老伴解釋,他說:老爸老媽,我是入黨積極分子,大疫當前,我得帶頭;單位黨支部已將我的先進事蹟上報到上級黨組織,推薦我火線入黨。等我們打贏了這場疫情攻堅戰,我再帶媳婦回黃州與您們團聚。


兒子,好樣的!我們在黃州等待你勝利歸來!這是我和老伴給兒子的回覆。


大疫當前不退縮,勇於擔當,我為有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和自豪!



崗上之龍


勇敢的怯懦

我帶著黑色的口罩去樓下傾倒積攢了幾天的垃圾。

電梯裡沒有人,充滿了來蘇兒消毒水的味道。

在屋子裡要麼就是坐在窗前,要麼就是躺在床上,四肢腰身有些痠懶,我就在載滿鴨掌木的院裡走走。夾竹頂著粉色的花在風中搖曳,鮮紅的扶桑依舊豔麗。

知否,知否,我們已經怯懦地越過了冬天。

遠處稀稀落落有幾個人戴著口罩也在溜達溜達,快要走在一條路上時。我們都繞了過去。

誰說怯懦也不是一種勇敢。

當我們從一種熱烈降入冰點,當我們從一種繁華猛地荒蕪,我們可否守住寂寞孤獨。

誰說寂寞孤獨不是幸福。








泓洋的鄉愁


這次疫情期間,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武警官兵們,志願者們……特別令人感動!這些就不用說了。我只說一說發生在我身邊很普通的事情:春年前有一位剛從武漢回來的中年人,積極遵守政府號召,在家裡自覺進行隔離,因為他是一位光棍,家裡沒有多少食物,於是許多鄰近的人們,每天都會給他送去各種食品,放在門外喊他出來拿回家,至今還是這樣的!如此很平常很平凡的還有很多,比喻向一線捐款捐物的人士,馳援一線的志願者們,民警幹部們,在街頭勸阻人們沒事不要出來站街溜達竄門,不要聚集不要打麻將……,在這次抗擊瘟疫期間,這些雖然很普通很平凡,但也很是令人感動的……


隆光1


讓我感動的是我的女兒,她因為工作關係春節沒有回家,我們想去她那裡過年,由於疫情出現了,怕我們勞累感染病毒不讓我們去,我們一家都盼望著她正月初七回家,誰想到因為病毒蔓延還有怕她路上感染也不讓她回家,硬生生的我們一家三口快兩個月沒有聚在一起了,互相想念只有接通視頻聊以慰藉。每次視頻都囑咐你們兩個好好保護自己,在我聽來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我想說閨女我們都要好好的,期待疫情早日過去,我們一家早相聚。


A68悠然自在


疫情來臨,特別令人感動的事很多很多,這裡我想說一下一名“戰士”的真實故事。

她曾經是一名戰士,在部隊服役12年,2013年退伍,安排在了一家醫院做護士工作,本來也就是安安穩穩、平平淡淡,但是我誤判了……

大年初二,有的在家享受著過年的快樂,有的在走親訪友,也有一部分認識到疫情的嚴重自己選擇了隔離。

大年初三,翻看朋友圈,有意無意看到了這名“戰士”:原來,春節期間,她一直在做一名醫務志願者,奔波於醫院,和病人打交道。

接著,每一天就是這樣重複著,繼續著……記錄著每天的活動和所見所感。

就在前天,令人更加感動的事情出現了,她亦然去了湖北武漢,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雖然對很多人來說,也包括我,是一種怎樣複雜的心裡歷程,如何糾結的無奈和感慨,但是,我又誤判了,“戰士”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武漢,你好。北京,等我回來!

這是何等的氣魄!這是哪來的勇氣!家裡的孩子誰管!年邁的老人誰照顧!短短的十個字,道出了偉大和不凡。

當前,疫情來勢洶洶;我們,不能坐井觀天。

抗擊疫情,我們要大膽的喊出來:

我敢去!

我能去!

我要去!

我敢去。因為我是共產黨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我們的本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

我能去。因為我曾是一名軍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不變的軍魂,能打仗、打勝仗是我們永生不變的軍魂!

我要去!因為我是黨培養出來的幹部,人人要做好“戰士”,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每名共產黨員的奮鬥目標!



做有本事的老實人0


早晨七點半剛過不久,有幾個年輕人從藥店裡走出,買到的每個人手裡拿著兩包口罩,另外還有沒有買到口罩的。其中一位年輕的女孩看見路邊掃馬路的大媽戴的口罩又髒又舊,就走了過去:“阿姨,我的口罩買的多了,我一包就夠了,您每天都用的著”。大媽接過年輕女孩送的口罩,似乎手在顫抖,眼睛也溼潤了:“姑娘,謝謝你,我……”。沒等大媽把話說完,年輕女孩已經走遠了。我當時眼睛也溼潤了。

“非常時期”如果我們都向年輕女孩一樣多一份善良之心該多好啊!



寒秋風


大部份都自覺,除上班的,基本沒人外出!我們一線防控人員從年初一到現在,冒著高風險,拿生命危險賺錢實感不易,重點區域返城人員必由警察配合。一線防控人員大都是街道臨時工,社區臨聘人員,他們的付出我都看在眼裡,我多次和他們一起挨家挨戶敲門上門排查,工作量實在太大!昨天一個社區居民一句,辛苦你們了!我頓時感覺付出值得!心裡非常激動!


重慶大山人


疫情發生以來,各大媒體、各電視臺不斷報道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的人和事,我很是感動。但是我身邊也有很多人和事是媒體沒有報道的,相信在全國各地有無數這樣的人和事。我想說說我的同事們,我的同事們從1月29號開始制定防疫預案,通過視頻會議傳達會議精神,春節都沒有休息,對轄區內的學生及家長逐個摸排、進行防疫宣傳和跟蹤調查。開學推遲後,為了讓學生停課不停學,開始設計製做空中課堂課件。我相信在這次疫情中,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努力著,儘量讓人們的生活不受影響,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不久疫情就可以得到控制,生活迴歸正常。中國必勝!!


橋qiao


首先

在這裡先祝大家新年快樂!2020“鼠”你最有錢!

但如今外面肺炎病毒肆虐,多少人因此無法回家團聚。

我們擔心,太過娛樂反而對不起那些還在與病毒做抗爭的白衣戰士,所以臨時取消了。

畢竟,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戰鬥在疫情防控的一線。

所謂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有他們替我們負重前行。

這個春節,他們註定是過不成了。

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本來是可以回家和親人團聚過年的。

病毒擴散後,醫護人員不足,他們毅然決然返回武漢,投身戰鬥,可歌可敬!

今天我整理了新型肺炎疫情下的10個感人瞬間,讓我們一起致敬“最美逆行者”!

1月18日,肺炎疫情全面發展

寫下了這封字字擲地有聲的“請戰書”

她還在信中特別交待

這件事不要告訴自己的丈夫

因為“本來處處都是戰場”

這只不過是她例行披掛出征罷了

她的老公是在朋友圈看到這封請戰書

除了給予她肯定和支持,還悉心叮囑

“我堅決支持她的決定。

但我更希望她能在救治病人的同時,

保護好自己和同事。

我等著你們凱旋!”

古人云:

伉儷情深,相伴意長;

南來北去,攜手扶將。

或許他們就是最好的註解

“下一站武漢”需要多少勇氣和決心

對於29歲的姑娘吳小豔來說

這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本能

1月22日,她本來已經登上返鄉的動車

可當她看到工作群裡

主任號召35歲以下醫生

她義無反顧地決定下車

重新買票返回武漢

病理科的崗位上

很快就又出現了這個年輕的身影

她說:

“我沒成家

也沒照料孩子的負擔

大家都在戰鬥

只有在戰場上

我才能安心過好年”

年關將至,誰不是歸家心切

可當國家、當人民需要她時

她便願意放下一切,投身戰鬥

你能想象嗎?

這隻滿是褶皺、被浸得發白的手

是一位90後護士的手

28歲的王濤早就習慣了自己的手

他說:

“手上出汗很多

汗水浸久了就會這樣

我和同事的手基本上都是這樣”

王濤本來一直在手術室工作

這個月主動報名參與抗疫一線救治

和身邊醫護同事攜手作戰

誰不想永遠當一個快樂的孩子

只不過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

他就可以堅強成長,成為他人的依靠

這個春節,對於90後男護士鄧光西來說

本該是“雙喜臨門”,又過年又結婚

他和未婚妻已經計劃好了

2月1日(大年初八)完婚

連請帖都發出去了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

他和妻子一直奮鬥在防疫工作一線

最近幾天,他們本該利用排期籌備婚禮

可是他們卻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取消婚禮和排休

返回工作崗位和同事們一起戰鬥

婚期可以延遲

公眾的健康和安全卻是刻不容緩

這或許就是他們心裡最真實的想法

此時此刻

他們心裡早已沒有過年,沒有團聚

有的只是早日攻克病毒的決心和新年

無數醫護工作者前赴後繼

替我們扛在了最前頭

他們工作中的畫面和細節

讓人心疼又感動

有的人主動請纓,視死如歸

有的人連續奮戰432個小時

有的人連續密封8個小時

任汗水落下,任睫毛凝霜

依然堅定,依然堅守

實在太餓了

就在工作間隙隨便吃兩口充飢

上午給他們買的奶茶

一直到晚上都沒人喝

深夜下班的護士們

一起幹了這杯板藍根

明天又是奮戰的一天

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

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

學著前輩的樣子

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

看完淚目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

當人們都本能地向著“生”的方向跑時

他們卻給給我們留下了最美的逆行背影

一起致敬這些白衣戰士

致敬這些“最美逆行者”

也祈禱武漢能夠早日戰勝疫情

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