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普 通 人 也 能 詩 意 地 棲 居」

康震有個外號,叫自帶流量的“詩詞男神”。

2005年,《百家講壇》的老師們都在講歷史,他首開先河,講起了李白、杜甫、蘇東坡、李清照等詩詞名家。

近兩年,他又出現在大熱的《中國詩詞大會》裡,講詩作畫,圈粉無數。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康震教授在《中國詩詞大會》

他借詩詞出鏡,在《開心辭典》與王小丫解釋對聯平仄,在《漢語橋》為外國學子指點迷津,在《子午書簡》順長江而下暢談蘇東坡,在《向上吧!詩詞》裡與劉震雲“鬥智”,頻出金句······

電視機外,他是一位能講、會講的好老師。

他的《唐詩選讀》公選課,350人的教室能擠進去400人,還有不少未選上課的學生站在過道里聽。他的學生助教甚至不願意透露上課的具體時間,“怕來的人太多搶不到座”。

盛名之下,他說自己只是個普通大學教師。

他師從學術泰斗霍松林先生,一度擔心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學位論文;他愛看科幻片、槍戰片,最愛《拯救大兵瑞恩》;他愛和兒子打遊戲,為“拆槍”比不過兒子手快而心生苦惱;他不會開車,因為總是搖不到號;他偶爾做飯,拿手菜是常見的酸辣土豆絲。

他還有鮮為人知的一面:小時候“桃園三結義”,他要當張飛;學生時代迷戀畫畫到“癲狂”,連考卷上都畫滿腳丫兒;講起笑話來眉飛色舞,模仿方言惟妙惟肖。

這就是康震,一位深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一位頗有積澱的大學教授,一位繪畫書法愛好者、電影迷。流傳千年的古詩詞在他的講述中,攝人心魄,奪人眼目,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1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公選課《唐詩選讀》的

350個名額總遭“瘋搶”

攻讀博士時,康震師從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家、文藝理論家、書法家、詩人霍松林先生。彼時康震二十多歲,霍先生七十多歲,老先生的嚴格要求,讓康震倍感壓力,“總是擔心博士論文做不好,在老先生那兒過不了關。”

更何況,霍先生的弟子們,都喜歡在學術問題上較真兒。讀博期間,康震寫了一篇關於李白的論文,投到陝西師大學報上,他的一位師兄恰好擔任匿名審核,提了兩次修改意見。康震不得不根據這兩次意見苦苦修改,後來發現是師兄“故意為難”,於是索性“打上門去”請教,誰知兩人因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因為始終在漢唐古都長安——西安,成長、生活,康震對長安文化有深厚的感情,長安又是唐詩發生演變、唐代詩人成長、成熟的重要基地,所以康震的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長安文化與隋唐詩歌》。

論文在霍先生的指導下反覆修改、精心打磨,最終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之後,康震又根據專家意見對論文進行多次修改,幾年後才正式出版。

著名學者肖雲儒曾誇獎康震,“一員學術猛將,是霍家軍裡拿‘金牌’的人物。”

康震還真的拿了“金牌”。

2007年,康震獲得“全國模範教師”獎章,拿回去給霍先生看。老先生不服氣,拿出1989年他獲得的“全國教育系統教師模範”獎章,秀給康震看。

“老先生就像個小孩兒一樣,就要與你比比的感覺,特逗!”康震說。

遺憾的是,霍松林先生於去年2月過世了。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著名古典文學專家、詩人、書法家霍松林先生

康震還記得那天是大年初六,上午在同門微信群裡得到噩耗,立刻訂了下午的機票,匆忙奔喪,整個過程都暈眩地不真實。

先生千古,精神永存。康震成為大學教師後,把霍先生的師道風範、學術精神傳承了下來。

他的一位博士生透露說,某次普通的課堂作業,她改了8版,才讓老師滿意。

“還有次老師找我們談論文,從下午四點談到凌晨一點,我們都撐不住了,康老師還神采奕奕的。”這位學生感嘆地說。

到北師大任教後,康震特別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把古詩詞講得妙趣橫生。

有學生在網上評論說,康震的課總是爆滿,他的課堂魅力大,常常讓大家不想下課。他們親切地稱呼康震為“康師傅”,學生們則自稱“康乃馨”。

上學期,康震面向大一新生開設公選課《唐詩選讀》,開放的350個名額遭到“瘋搶”,上課時甚至能擠進去400人。

他的學生助教不願意透露上課的具體時間,“怕來的人太多搶不到座”。

2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純粹為吸引眼球的東西我不講”

2004年,康震參加北京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在10分鐘的時間內講解了一首李白的詩,拿下文史組第一名。

可能正是這次經歷,讓央視編導注意到他,邀請康震主講《百家講壇》。那時,《百家講壇》以講歷史為主,康震首開先河,講起了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康震教授在《百家講壇》

直到現在,北京師範大學的百度貼吧裡還有一篇帖子,一個江蘇的高二學生髮帖說,就因為看了康震的節目,立志要成為北師大學子,只為“親耳聽他一堂課”。

課堂、電視講座如此火爆,但康震講課、做電視節目從不逾越做人的原則,做學者的規矩。

“純粹為吸引眼球的東西我不講,超出我專業領域、知識範圍的內容不講,不瞭解、不清晰、不確定的內容不講,不譁眾取寵,不自我炒作。總之,做人做事要講原則,要有底線。”康震說。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更多的人開始瞭解康震。在即將開播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當中,康震現場作畫二十幅左右,助力“看畫猜詩”環節。每當康震作畫時,現場便開始倒計時圈粉百人團,連其他嘉賓也會凝神關注,用網友的話來說,大家都呈“星星眼狀”。

3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用詩詞體會人生


一年打磨,上百次文本修改

二十多年的詩學心得

康震酷愛繪畫、書法,他喜歡沈尹默的書法,張大千的山水,於非闇的工筆花鳥,劉繼卣的人物,丁聰的漫畫。他愛臨摹名家的畫作,也會自己創作。康震的奶奶剪窗花漂亮非凡,他的父親、三叔、五叔都會畫畫,三叔還擅長泥塑;他小時候愛看連環畫,看得興起,就一筆一筆臨摹書中的插圖。

有一陣子,他畫畫甚至進入“癲狂”狀態:課本空白處都是速寫畫,四肢五官、動物、靜物,應有盡有。有時在試卷上甚至也在同學的衣領、腳踝速寫。

這個寒冷二月的第一天,由康震主講的《康震品讀古詩詞》在喜馬拉雅溫情上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檔課程在講詩詞之餘,還會精選康震教授的書法近百篇,並且特邀名家作畫,給你山水花鳥的古典視覺享受。

此外,進入節目大綱的古詩詞均經過了嚴格的挑選,寫滿30位傳奇詩人的青春史,濃縮600年家國事。

課程製作人感嘆,一個節目大綱做下來,就像和每個詩人談了場戀愛。整個節目從內容文稿到聲音錄製,歷時一年打磨,上百次文本修改,從海量詩詞中精選壓箱底名作,康震傾盡了二十多年的詩學心得。

康震的微信頭像是一個小人兒,一領寬袍,席地而坐,雙目微閉,頭髮上揚,嘴巴里流淌出愛的音符,真是快樂無比!

康震覺得這很像他自己,也希望自己能這樣快樂無憂。

“我們都是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只要我們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和世事,生活本身就會充滿詩意,普通人也能詩意地棲居。這樣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