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所谓股评家都不敢公开晒自己的炒股账户?

撒钱高手j


都是神仙嘴,怎么都对!如果错了,会藏几天再出来!如果对了就把以前各种对的总结,把错的都藏了。想在股市混的还可以,一定得有自己的思路。悲观的人永远都对,乐观的人永远赚钱!


爱炒股的老兵


中国的股评家都是马后炮!都是事后诸葛亮,要是先知先觉早就享受人生,挥金如土了。还会浪费这时间上网。我这些股票都是自己看的!相信自己



愤怒的大茄子521


我想我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我曾经就是一名官媒的股市评论员

提出这个问题的动机,无非是怀疑所谓的股评专家,大咖到底有无能力在股票市场赚钱,如果有能力赚钱会把赚钱的绝招教给散户的疑问。其实这没啥好疑问的,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股评分两类,一类被邀请是有绝招也不告诉你的,只对大盘市场经济评论人家指说概念。另一类是站到台面上,先把自己吹嘘一通,然后讲什么操作技巧的,让你花钱学习的。

一、所有官媒的评论员都是从业人员,证券法明令禁止从业人员开立股票账户

一般来说,所有的官媒的评论员必须都是从业人员,而中国的证券法是限制从业人员开户并投资股票的,不过除股票以外的基金期货不限制。所以即便有些从业人员用亲戚朋友的账户有股票的投资即便做的再好,也不敢公开自己有投资股票。因为违法投资股票的处罚有可能是终身禁入证券市场。另外官媒对评论内容有严格的要求不是评论员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并且不得从事商业活动,我原单位就是因为不能接广告现在节目组都撤销了,频道番号都撤了,唉!

二、非官媒的黑嘴多半是以开培训班或卖软件为目的的,所以真要有好的收益也就不至于靠培训和卖软件糊口!

所有非官媒的财经类节目,包括自媒体已老师自居的股评人员多半是靠培训和卖软件糊口的。如果真有赚钱的绝招人家也不至于靠卖嘴来糊口,所以这类股评理论上不可能真的有赚钱的绝招,更别提晒自己的交易战果了。行业内比较知名的殷保华就是一个例子。不过好像被抓了。

最后善意的提醒一下,凡是以老师自居,或是在你面前展示自己能力的砖家多半是对你有所图谋,人家真有绝招的藏都藏不住,凭啥免费交给你!


投机大拿


真正有钱的,生怕你知道他有钱,藏着掖着的,比谁都低调。我父亲公司以前有个一把手,在未当头儿之前,老婆穿衣很正常;等当了经理,那穿衣风格没法看:外面穿着过时的旧衣服不说,里三层外三层的,还露出里面衣服的边儿。见了人别提有多热情,简直就一个“和蔼可亲”的典范。后来,翻船了,贪污受贿。而没钱的,出门才装大款,因为没底气,只能靠衣装来撑着。

  一些业内人士做出解释,做股评家是要有从业资质的,而证券从业人员是禁止股票交易的,虽然现在有所放宽,但证券交易者从事股票交易必须进行报备和审核,这类监管是比较严格的。更何况,股评们为了客户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私下也不应做任何股票交易的,所以,也无所谓敢不敢公开晒自己的炒股账户。不过,我告诉大家,真正的股评家,即使国家放开炒股限制,他们也不愿意亲身到二级市场上去炒股,因为风险实在太大,弄不好就会输钱,炒股不能当作一份职业,而围绕着与炒股相关的领域,却是真正赚钱的好场所。比如卖股票软件、给庄家做托,做股市演讲,以及出炒股书籍,这些围绕着股市周边的行业,却在牛市中很赚钱。

  其实股评家属于一个高级职业,这种个人投资账户亮出来对于那些粉丝有一定的影响力。假如亮出来后对于股票市场影响力过大,这是会引火上身,搞的自己一身麻烦。所以这些股评家也不轻易亮账户的,不管是亏钱还是赚钱只有自己知道。

  总之股评家不敢晒自己的账户都会不同的原因,不同的顾虑。相反我个人认为真正敢晒自己账户的99%都是假股评家,这些账户大概率就是诱饵,所以即使股评家把账户晒出来你又敢跟吗?


泉天财经


很多股民一直很疑惑,现在的股评家评论行情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彷佛市场每天涨跌尽在掌握,可是为什么就不晒炒股账户?其实深入了解了这些人,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是靠炒股赚钱。


那股评家为什么不晒炒股账户?

1、赚服务费

这类股评家就是赚服务费,收取股民的费用生存,看似炒股很精通,却不能在股市赚钱,通过写各种分析来获取收益,股民交费用或者合作生存。


2、赚名气

这类股评家就是赚流量费,每天喊顶背离,底背离,牛市来了,熊市来了,吸引更多人关注,最后可以接更多广告费用来生存,这类股评家不炒股,理论派居多。


以上两种后还有一种就是比较恶劣的。

3、作假股评家

现在很多软件可以修改股票账户成交单,这类股评家就是拿假的图来迷惑股民,在当天收盘后选择某些形态好的股票制做账户图,以此来取得股民信任,之后收取会员费或者诱导做非法平台。

总之,如果是从业人员是不允许炒股的,不晒账户很正常,谨防一些非法平台的人士欺骗行为。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太白观点:股评家不公开晒自己的账户原因有两点。1、规则不允许;2、能力不允许。

股评家在股市中是一批比较特殊的人。以各类投资教育有关,频繁出现在各大官媒上吸引着大量人气。当然好的分析师也有,更多的却是“庄托”。

这里分成两类具体来说明:

第一类,正规分析师。

这类分析师为正规分析师。这类分析师主要投资者教育,分析行情走向为主,一般不会涉及个股,更不会有买卖点。这里就以李大霄为例,虽然网上对于李大霄的争议有很多,但是不得不说,“拒绝黑五类,拥抱蓝筹股”的操作思路相当正确。如果真的能够按照李大霄的思路来操作,这几年绝对是获利颇丰。

第二类,所谓的“庄托”。

这类分析师为违规分析师。主要是利用其影响力来得到非法获利,甚至于会违规出现具体个股以及买卖点。这里以前财经著名主持人廖英强为例,利用其知名财经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公开违规推荐股票,并且自己靠此消息来获利高达4310.5万元。而廖英强在2018年5月6日被证监会行政处罚。

下面就来正式说下为什么股评家不敢晒自己的账户。原因有如下:

第一,规则不允许。

不允许从业人员参与证券交易属于明文规定。虽然近年来对于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管有放松迹象,但是要是涉及具体账户交易明细肯定是不被允许,工别提公开了。所以股评家是不可能公开晒自己的炒股账户的。

第二,能力不允许。

能力不允许才是最大原因。很多股评家别看说起来头头是到,实则为纸上谈兵。试想一下,如果真正能够盈利的话,何必在那里做股评家,早就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单干去了。用实力来说话胜过一切

综上所述,虽然原因有规则不允许和能力不允许两类,但是我认为更多的原因为能力不允许,如果真有能力盈利,辞职就可以解决规则不允许了。


章太白


股评家如果炒股能够盈利赚大钱,还用得着贩卖股评赚钱吗?

像一些炒股大家但斌王亚伟很少对股市指手画脚,就是犯了罪的徐翔也颇为神秘,难识庐山真面目。

股评家天天推荐牛股涨停股翻倍十倍牛股,真的有这种股票十拿九稳,hui推荐给你,你是他儿子还是老爷子,你跟股评家就是素不相识的人。

某些人自己投资亏的一塌糊涂,做私募基金也是亏的惨不忍睹,做股评倒是风生水起,获得颇为丰厚的回报,股票不仅可以获得平台收入,还可以带大家炒股获得某些说不清的收入,还可以增加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获得更多的管理费,曾经跟某些股票评论家交流过,希望带越来越多的学生炒股,与我的观点截然不同,我的底线是不带学生炒股,不给别人做股票分析,我千方百计找到一个好股票绝对不与人分享,赚也是赚我的,亏也是亏我的。

对股评家要客观看待,大家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分析方法,找到一些价值判断能力,而不是妄图找到一个炒股捷径,有的股评家思维清晰,逻辑严密,数据翔实,这种股评是值得大家很好阅读分析的。

作为股市中人,我不是股评家,只是小散一枚,每天也会看看很多名人大家的宏观分析、货币政策评论、研报和一些走势分析。希望获得一种投资机会。


杜坤维


在本国现有体系下面,股评家晒账户本身是违规的。原因是分析师职业是不能炒股的。这个制度早期的考虑是防止证券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来割韭菜。现阶段很多人在讨论是不是要放开证券从业人员炒股。个人认为万万不可,因为证券人员有很大的便利,比如可顺势推介自己持有的股票,让更多人追捧从而套现。甚至于如果说炒股有对手盘,证券从业人员是能够看到对面底牌的,你账户中交易的信息或多或少能够被他们得到。

而分析师也同样,想要推介自己的观点,如果你夹带了自己的持仓,怎么推介?这是个成败论英雄的问题吗?这本身会造成很多问题,分析师利用媒体推荐自己持有的股票,甚至于坐庄,这后果更加可怕。

美股相对来说这方面问题较少,原因是美股本身就是机构化市场,小散户大多数没有能力在美股获利,从而转向了定投和年金方式,买指数。即使如美股这样的成熟市场,内幕交易依然难以禁绝,但是缺乏小投资人参与的股市,至少分析师的杀伤力已经不存在了。所以问题不大,更何况美股是可以做空的,分析师如果夹带私货,是容易被对手抓住弱点,动力全来自于获利。所以,一个市场和另一个市场各不相同。千万不要跨出这一步。

个人认为分析师这个行业还是需要跟踪观察单个分析师的分析脉络,有些分析师每天玩行为艺术火了,但是大多数分析师踏踏实实干活,但是没有火。原因是,这是媒体传播规律。预测准确的分析师很多是专业上建功,他们分析的很透彻,从渠道,到盈利模式,从用户数量到未来现金流预测。但是投资人很多是很懒的,他们只看最后那一行:买入?卖出?持有?实际上中国现存的体系上面,是不能放看空言论的(某券商看空了某券商,结果团队被怼得很惨),这就是分析师这个行业的问题,很多的分析师,希望他们的读者能够去领会。比如分析师说谨慎,大致意思就是危险来了,分析师说推荐,那就是这家企业一般般。

分析师说了句“谨慎”,却没有足够敏感性的投资人大有人在。而将自己投资上的问题转嫁到分析师头上的人就更多了。其实多空都应该是分析师该有的观点,但现阶段分析师只敢说多。那么,如果你还是想要自己在股市里面飘一飘,建议你将那些分析师区分开来。


财经纸老虎


首先你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就是股评家。大家所谓的股评家,在正式称呼中,叫投资顾问,属于证券从业人员的一种。而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从业人员是不能炒股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如果他们炒股,实际上是严重违规,要被处罚。而如果他们不炒,自己没有实战经验却指导别人炒股,是不是很愚蠢?另外投资顾问不过是一种工作,人家也是拿工资的,这就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投资能力其实不高,因为如果真的水平很高,很赚钱,他何必天天早九晚五上班,完成各项考核,拿那么点辛苦工资,自己炒股不是更自由?最后说下准确率问题,我们当初做电视财经节目的时候做过统计,普通投资者分析准确率大约2到3成,一个经验老道的投资者大概准确率可以到接近4成,普通投资顾问和老股民差不多,有些还不如老股民,媒体分析师的准确率最高,接近5成,软件的准确率因为抛开了人为因素影响也差不多5成。这个最终数据告诉我们,问投资顾问看股评,其实都不如你自己拿硬币扔两面更准


鬼话财经


股评家不是投机家,股市赚钱靠的是投机的经验和技巧。发财要靠运气,但运气的背后就是倒霉,所以说久赌必输。

股评家需要冒充赢家,否则谁会听他们的空话?他们怎么会有生路?

正宗的股评家都是按照正规的理论来进行股评的,所谓正规的理论就是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这两个听上去有点道理,很有逻辑性,和西方经济学一脉相承,一到实践中就会出洋相。博弈的情况太复杂了,技术分析是市场主力操盘的工具,基本面有谁能够搞得清楚?不管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有谁有胆量说自己都懂了,有谁能断定哪家公司能活过一百年,股价能上涨十倍?巴菲特是股神,但他从来不讲过头的话,而且谁也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新股民来说,股评家是他们进入股市的一根拐杖,否则一点方向都没有。但这跟拐杖比如引导他们输钱,然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获得经验生存下来,大部分人则忍痛离开,而且一声不响。失败了有什么可多说的呢?这种情况今后恐怕会越来越突出,因为中国股市更成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