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因為疫情公司決定延遲到2月17上班,但是不計薪水這個合理合法嗎?

嘻嘻哈哈哈過一天


合理合法人性化,特別時期特殊對待,工人一個人一二個月沒工資不會餓死,公司或老闆廠家會給房租水電工商稅務工資拖死!我也是一個搬磚的人,不是開廠的老闆!



徐屋人


1. 國家規定假期延長至2月10日,這段時間理應計算工資,國家規定咱也要相應遵從。

2. 2月10號以後疫情未解除情況下,企業讓員工休假,分兩種情況:

a. 員工有年假的,應該優先按調休年假安排,工資照付,跟休年假一樣處理

b. 員工無年假的,那麼假期按照無薪假處理,合情合理,沒有工作沒有勞動報酬,就像請事假一樣處理。

我自己公司是這樣處理的,員工一律暫定3月2日週一開始上班,2月份除國家法定延長的假期按正常工資計算外,2月10日以後按深圳市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工資,也算是給員工的福利了。


江南大盜大刀剁豆豆


延長假期到17日是政府為了控制疫情。

不幹活企業不發工資也是合情合理的。

許多私人房東不免租金也是合理並且合法的。因為銀行也不免房貸呀!

但是有部分實力強的企業會給員工發基本工資,有愛心有格局有實力。

面對疫情,政府、銀行、房東、企業、員工一起來分擔了。

如果企業一力承擔,企業倒閉了,員工也得失業,損失更大。


鄧冠衛


這種情況,根據最新的規定,由於因疫情不上班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不上班的時間,企業應該根據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發放工資。而勞動合同上一般寫的都是基本工資,從2月9日到2月17日,也就8天,在深圳的私企,估計也在1000元左右。

若因疫情不上班的時間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規定是企業可參照當地人社局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發放工資。

政策是這樣,但考慮到疫情對小微企業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老闆也不是故意讓你不上班,所以,員工也應該理解老闆的難處,也可以在運營正常後,特別是企業的效益比較好時,心平氣和的和老闆提及此事,通常老闆都會以獎金的形式補償員工的。若企業運轉不正常,效益又不是太好,你是老闆,你會借錢來發這不上班期間的工資嗎!理解萬歲,當下,大家都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財富和幸福!


紅藍推演


我是一名私企的經營者,我會給予員工一定的補助,或者說關懷獎金。但我也無法全額髮放工資。因為我需要承受租金,訂單的取消,已經即使開工,後面一段時間生產經營暫時仍然不能穩定的損失。另外,我得員工中尚沒有人主要要求我全額髮放。如果有樓主這樣的員工,我認為私心太重,日後也不會重用,或者找機會停止合作。私心過重,團隊永遠不穩定。


馬蕩天涯一浪子


這個問題估計不少朋友都很關心。從法理上來說,因為疫情公司延遲上班但不計薪酬,無論是在私企還是國企,完全不計薪酬,還是存在違規違法的問題。


在疫情爆發初期,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就印發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明電[2020]5號),對有關問題進行了明確,雷哥不妨簡單來解讀一下,幫助大家瞭解具體的內涵。

解讀一:降薪可接受

文件明確: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

企業因為疫情影響推遲復工的,是可以跟員工協商調整薪酬的,也可以讓員工輪崗輪休。換句話說,企業不能開工,員工不去上班,企業要求降低員工的薪酬,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須要雙方協商一致。


從這個角度來說,降薪是可以的,並且要求必須雙方協商一致,但是法定假期結束後(2月3日起)不能開工的日子,全部不計薪酬就有點偏離文件的要求了。

解讀二:不能沒薪水

文件明確: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上面的內容就更清楚了,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月內,企業都要支付標準工資,題主的單位停工也就到了2月17日,還沒有超過一個月,當然必須要發放工資,至少要按前一條的要求,多種靈活方式協商確定,而不能單方面就砍掉了員工的薪水。

哪怕比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也不能不計薪水。

解讀三:仲裁可延期

文件明確: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

疫情期間,大家都不方便外出,甚至有的朋友還在老家待著呢,難以找機會去工作所在地的勞動人事仲裁機構去申請仲裁。這樣的話,很可能仲裁時效就會過期。而文件也說明了,因為疫情的影響,這種時效是可以延期的,當然可以去找主管單位為你撐腰討說法。

綜上所述,企業延遲復工,延遲的這段時間,應該給與員工相應的薪水報酬,而不能全部取消、一分不給,這就是違法違規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當然,從現實的和人情的角度來看,企業能夠充分考慮員工的健康安全,不計企業因為停工而產生的損失,推遲復工時間到2月17日,這本身也算是一件有積極意義的事情,所以,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吧,都挺難的。

只有我們大家眾志成城,齊心抗“疫”,社會恢復正常,我們的生活才能步入正軌,大家一起加油吧!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雪天驚雷


國家沒有明文規定,在這個時期,企業主需要給員工照付工資。只是要求企業讓員工優先按照休年假的方式來辦,沒有年假可按照公司規定按事假來處理。


其實在疫情非常時期,個人沒有工作拖過一兩個月多數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於企業來說,可能就沒有那麼好捱了。因為企業是自負盈虧性質,所以不管生意做得如何,有無盈利,他該給員工的工資卻是一分都不能少。


在員工放年假和前期延工的這段時間,企業是要照常支付員工工資的。如果員工人數眾多的話,這筆開支不會小。但是在停工時期,企業無法生產和發貨,就無法產生盈利。


同時因為放假,有些應收賬款一時還無法收回來,比如客戶欠款、在押賬款等等。但是有些應付賬款它卻沒法逃得過去,比如廠租、水電費、物業管理費、員工工資、社會保險以及銀行貸款等等。企業的損失,國家沒有可能提供過多的補償,此時企業要靠什麼來渡過難關呢?公司倒了,會有大批的員工失業,這就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


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深圳政府已採取了很多的維穩措施,來支持企業渡過難關。比如:


1、鼓勵生產防疫物資的企業擴大技術改造投資,企業在2020年2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購買的設備,政府將按不超過設備投資的50%予以資助,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2、對租用市、區政府以及市屬、區屬國有企業持有物業的非國有企業、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和個體工商等,免除2個月的租金。並鼓勵其他私人物業主給予企業減免租金。


3、依法依規延期繳納社會保險費。

4、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5、反還企業城鎮汙水處理費。

6、減輕工商企業用電成本。

7、依法依規延期繳納和減免稅款。

8、幫助企業穩定現金流。

9、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10、加大產業資金傾斜支持。

11、進一步釋放“四個千億”政策紅利。


12、加強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營保障支持。

13、加大援企穩崗力度。

14、實施靈活用工政策。

15、加大企業中技能培訓補貼力度。

16、加強出口信用保險服務保障。


國家鼓勵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體,政府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都來齊心協力,萬眾一心,一起攻克艱難、共度難關。這不應該只是一句空談,企業承擔了它應有的責任,我們個人也應盡力地做好自己的義務,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種時候我覺得我們不應該過多地關注於個人得失,而應該對社會和企業多抱以寬容和感恩的心態。我們應多關心企業,並和全公司人一起努力,幫助企業挺過難關。畢竟公司安好,我們才能施展抱負,才會有工資來養活自己和家人。大家覺得我說的對嗎?


賣電子尺的元姐姐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說簡單的確也很複雜。只要你把企業當國家層面來考慮就會有答案,比如說一個國家在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會竭盡全力為國民消災減難和安撫援助度過難關,因為國家需要依靠國民創造財富,也就是說國家的財富取之於民就應當用之於民,才能國富民強,當然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制度。至於財富的分配那就要看國家財政收入來使用分配。企業同樣有企業的規章制度,企業與員工也是同生死共命運,遇到這種狀況,企業有責任與員工共進退,依規依法關心援助員工的生活,竭盡全力幫助員工度過難關,保障員工基本生活!當然是全否發放全額工資,那就要看公司的經濟效益了!對於員工來說如果自己的公司在這場危難中面臨倒閉!甚至連員工的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就應該理解,也應該全力投入到換救企業的工作中去,齊心協力扭轉公司局面。總之,公司、員工對非常時期的假期工資發放都應遵循國家法律和規章制度,合情合理,共同協商,共克時艱才能共贏!


穿越時空61805316


今天剛跟我們一個員工幹起來,延期到9號的工資我們照發,特別情況繼續延期我們就不給工資了,全部人沒有意見就他一個人有意見,這種人留著幹嘛,直接裁掉


Tony143395978


首先你覺得放假不上班拿著工資不燙手嗎?這麼危難的時刻,不是應該想著大家怎麼共渡難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