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從行書入手學書法,能行嗎?

水木天子


直接從行書入手來學習書法,按照個人的觀點是不贊同的。學習書法一般說來是從正體字,篆書,隸書和楷書這三種字體擇一入門學習開始,學習方式有兩種方式來進行:一種是先難後易,另外一種是先易後難。

這一種難和易的區分主要是從筆法的角度進行評價的。

第一種方法先難後易

如果從第一種方法開始學習書法,那麼它的順序應該是先楷書,再隸書,再篆書。

篆書的筆畫大體上來說,只有直線和弧線兩種,到隸書的時候,增加了一個筆畫,它的主要筆畫為撇、捺、橫這三種為主,而到了楷書,我們的筆畫就增加到了8種有點、橫、豎、撇、捺、折、提、鉤。

因此,從先難後易的這一個學習思路來講,也就是說如果我的楷書能夠學好,那麼再去學習隸書和篆書是非常容易的。

這一點也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和事半功倍的一種學習思路。

第二種方法先易後難

這一種方法的思路跟上面的第一種方法剛好相反。學習的人認為從容易的地方開始學起,能夠快速的書法入門。然後再逐步的學習,最後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

這兩種方法都有它們的優劣地方,至於選擇哪一種方法開始書法的入門學習,具體要看學習者的自身情況,以及審美觀點。

好了,現在我們來談一談為什麼學習書法不太建議從行書字體開始當做入門學習。

書法的學習最重要的是筆法。而從正體字當中選擇其中之一當做入門學習,也正是我們鍛鍊筆法以及觀察力和心手合一的能力過程。

另外,從字體的演變角度來講,行書是在楷書出現之後才出現的一種字體,也就是說行書的本體是楷書,那麼學好楷書對行書的書寫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因此,

不管是從筆法的角度,還是從字體演變順序的角度來講,在你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從行書字體入門,你完全沒辦法做到行書的那種書寫自由瀟散的特點。


書法有云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想學書法,完全可以從行書開始。

有人說,學習行書,楷書是基礎。也就是說,有人認為只有把楷書寫好了,才能學行書,草書。這個說法是沒有任何理論根據和實踐根據的。我認為。

當代有一個行書大家,叫張旭光,他一貫主張學書法可直接從行書學起。我想,他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當代的草書大家劉洪彪也說過,初學書法者,也可以從學草直接學起。

從以上兩位書法大家的觀點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學書法,是完全可以從行書入手的!只要題主熱愛行書,那就從行書開始學起吧。

用毛筆寫行書,或用硬筆寫行書,亦如此。

學習行書,應先師法古人,應先走傳統的路子。這是我的建議。



但是,如果題主喜歡現代和當代人的字,也是可以的。

總之,學書法是好事,且有百益而無一害。

實際上,初學書法,從哪種書體入手都行。比如:有的人是從金文入手,有的人是從小篆入手,有的人是從隸書入手,有的人是從草書入手,有的人是從楷書入手,有的人是從行書入手。總之,只要自己喜歡學哪種書體,就學哪種書體,只要有興趣,只要熱愛,只要開心快樂就好。

如果題主想在學習書法方面有一定的想法和追求,建議臨習一下《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這個帖子是學習行書的最佳範本。學習《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用毛筆可以,用硬筆也可以,很實用的。

謝謝各位網友的支持!


中州耕牛堂主


大家好,我是景堂書法。

對於學習書法從哪裡入手這個問題,我回答過幾個,但要說能不能從行書入手,還是第一次來談。在此,就我的想法談一談,供參考。

我覺得學習書法,從行書入手與從楷書入手一樣,應該是可行的。但與不提倡從楷書入手一樣,我也不建議從行書入手。


下面,先來談一談其可行性。我一直提倡學習書法要遵循事物發展規律,從簡單到複雜。楷書、行書都是書法發展到後期才產生的書體,是融入了更多的技巧和美的元素形成的,自然是複雜的。

但一直以來,楷書卻始終被當成入門書體,為人們所認可。究其原因,楷書是當前使用的字體。而行書因其書寫速度可以提高,加上其易於認讀的特點,也算得上是使用頻率很高的書體。之所以不被認可作為書法學習入門字體,是因為其屬於動態字體,而楷書應該屬於靜態字體,並不是傳統書法教學中所說的“楷書是行書的基礎”。


楷書、行書乃至草書的基礎應該是篆書,是線條。正如很多楷書入手學習書法的人到一定程度都會回頭補習篆書一樣,我不否認從行書入手是可行的,但一段時間後可能就要回頭學習篆書,除非你不打算走的遠一些。

所以,我建議希望在書法道路上,想走得遠一些的朋友,最好沿著書法發展史的順序來學習,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景行書苑


破除書法神論:

書法並沒有那麼高深莫測,其實就是拿毛筆寫字而已。

現在的理論家,把書法搞定很複雜很複雜,什麼“楷書筆法100法”、“偏旁部首98法”、“結字92法”……等等,完了,光看名字就嚇壞一大群人。

其實書法很簡單,要解決的問題只有兩個:

1、熟練使用毛筆。這一點只要你通過3~5個月的練習,都能熟練掌握;

2、筆畫怎麼擺放才好看。這個就是傳說中的章法,只要你通過臨摹古人的帖,每天記幾個,過段時間你自然就知道該怎麼擺了。就算記的不那麼像,你也會發明一套順手的寫法,這就是你自己的風格。我非常反對把字解刨,用幾何圖形來歸納,這不是學書法,這是學數學了。

學行書該從什麼體入手?

學習行書是不需要楷書作為基礎的,行書的結字、章法和楷書都不同。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這個錯誤的邏輯不知道誤了多少人。

楷行草隸篆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比如說,篆書偏長,筆法缺乏變化;隸書偏寬,有了轉折變化;行書結字不拘一格,用筆綿延不絕……造型和用筆上有那麼一點聯繫,但更多的是決然不同。

而且古今很多行草書的名家,都寫不好楷書;楷書寫得太好的行書也多半不好。

歐陽詢的行書,除了瘦,好像沒其他突出的地方了。

沈鵬的楷書。

說了那麼多,意思就是:行書可以直接學,不需要以楷書作為基礎。

如果內心浮躁,靜不下來的同學,我還是覺得要先練練正書(楷、隸、篆等都是正書),目的不是給行書打基礎,而是讓自己心靜下來,以免練龍飛鳳舞的行草書時更加浮躁。

行書筆和紙的選擇:

筆……不重要。

臨摹行書可以用加健蘭竹筆,或者是3/7開的兼毫毛筆

筆鋒宜短不宜長、宜小不宜大。

紙非常重要

有人上來就說要用生宣,我不認同

你有考慮過墨汁的感受嗎?

生宣湮墨,寫不完一個字,筆上的墨汁就被宣紙全部吸完了。老年大學那些老年人才會這樣,寫一筆要去墨盒裡面搗騰三分鐘,寫完一個字要十分鐘。

再看古代流傳下來的墨跡,幾乎沒有湮墨和飛白。

我建議使用半生半熟毛邊紙、6成熟宣紙、皮紙。

初學推薦買四川產的毛邊紙,不要買太便宜的,買十塊左右一刀那種。

不要被群體氛圍所綁架,想到大家都在用,自己也用。搞書法要有點想象力。

執筆

執筆推薦雙鉤、單鉤執筆法,不要用五指執筆。

雙鉤執筆法。

古代畫作中的單鉤執筆法,根據考證,王羲之就是採用的這個執筆方法。

握筆自古以來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皇帝曾向柳公權請教握筆方法,柳公權說“心正則筆正”。

一句玩笑一樣的論述,誤導了很多人。

何紹基為了追求“筆正”,採用了一種“迴腕法”,硬生生把自己手腕給扳折。

(啟功先生演示迴腕法)

還是蘇東坡先生性情,他說:執筆無定法。

蘇東坡一語道破執筆的精髓,執筆沒有固定的方法,只要寫字舒適自然即可。

但我還是覺得,執筆採用雙鉤比較好,因為你練好了總得在別人面前寫字,執筆不要太難看。

字帖

楷書有很多家字體。

而行書,只有王體(王羲之、王獻之)和顏體(顏真卿)兩種。

後世的行書大家,比如:趙孟頫、米芾等……都是學王羲之這個路子。

所以行書的字帖只推薦一本。

就是唐代懷仁的《集王羲之聖教序》,這是唐朝和尚懷仁,集字寫的碑文,裡面的字全部來源於王羲之的真跡。

這個帖筆法森嚴,結構完美,刻工、章法都是上乘佳作。

《集字聖教序》局部欣賞

臨寫推薦採用日本二玄社版搭配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版本使用

二玄社版本如果買不到,可以用吉林出版社的。

吉林出版社出版的《聖教序》,採用原碑的佈局,可以看到原碑的章法、字跡分佈等,缺點是清晰度不夠。

日本二玄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版本,是拓下來之後把字重寫切割充足,優點是清晰度很高,缺點是看不清原碑的佈局。

行書常見筆法練習

前面說到,書法要解決的問題只有兩個。

熟練使用毛筆和間架結構問題。

這一節主要談如何進行訓練能熟練掌握毛筆。

(以下圖片和文字均來自網絡,略有刪改。侵刪。)

  1. 出鋒練習

筆畫起止處不是藏鋒就是出鋒 。出鋒運用很頻繁。這裡只是結合提按筆法,練習處理出鋒的一種方 法。

1、筆桿向右平移時,逐漸按下。 線條結束時勻速緩慢上提,直至 離開紙面。按上述要求書寫豎向 線條。按上述要求書寫弧形線條。 2、筆的轉動嚴格由手腕控制 . 手 腕轉動的同時,手臂控制筆向右 平移,兩種運動融為一體,不得 互相千擾,運動流暢,筆畫長度 不小於 10 釐米。

2.轉筆練習

各種碑帖中的轉筆看來千變萬化,實際 上它們都可歸納為右上、右下、左下、 左上四個部位。控制每一部位轉筆運行 的原則和對腕部的動作要求都是相同的。 許多書寫者都有某個部位的不適,如單 獨抽出練習,問題不難解決。

1、臨寫圖示點畫,線條粗細均勻 . 用手 腕控制筆尖的指向,保持中鋒 . 轉彎處 行筆速度不變 . 手腕動作明顯而靈活。 2、注意保持線條的流暢,不考慮字結構的準確性。

3。轉筆和折筆的練習

(圓為轉、方為折)

彎曲頻繁的線條通常都是轉、折間替 . 以避免節奏的單調。轉、折如何配合,不同書 法家有各自的特點,深人某種風格時可留心觀察、歸納。

臨寫圖 a 所示線條,用手碗控制線條方向的轉換 . 轉筆、折筆處應保持各自明顯 的特徵 . 運筆流暢,無停頓。

b同上

4。行書的筆畫路徑練習

書寫是連續、完整的運動,在各斷開的筆畫之間,筆鋒仍然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範 運行;某些字憑藉遊絲而透陣出運行的軌跡,但在更多的時候,這些點畫之間的運動 都消失在空中。這種運動路線與點畫內部筆鋒的運行密切相關—它們本來就是一個運 動的整體,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各點畫內部運動都不易觀察,這給點畫間運動軌跡 的判斷帶來了困難。

1、按圖 a 所示書寫粗細均勻的線條,保證中鋒。基本符合要求後,速度逐漸加快。 2、臨寫圖 b,注意連接點畫的線條與點畫的區別。 3、臨寫圖 c,點畫斷開,但筆鋒仍按圖 a 所示行進。 4、用鋼筆模仿圖 a 畫出圖 d 中各字筆鋒運動軌跡圖,徒手操演熟練。臨寫圖 d 各字。

5.點畫內的筆鋒運動軌跡訓練

書寫出某種形狀的點畫,取決於筆鋒運動的路徑。各種字體、各種風格點畫形狀 千變萬化,但它們的共同要領是筆鋒必須在線條方向、尺度發生變化時到達規定的位 置,否則便稱做“信筆”。這些“規定的位置’與“規定的路徑”同為準確書寫的必 要條件。 筆鋒壓下時,筆毫鋪開,毫尖並非集中於一點,因此它們“規定的位置”也可能 是若千“點”—或某條邊線 . 不過,有時某一點最為重要,我們便以這一點來代表整 個筆毫的端點。

1、仔細觀察圖 a 手腕動作和筆尖軌跡的示意圖,徒手操演。 2、臨寫圖 a 所示筆畫。 3、臨寫圖 b 所示筆畫,毫尖必須到達各筆畫的終極位置。 4、分析圖 c 所示筆畫中筆毫鋒端所到達的位置,臨寫

行書的起筆和收筆規律練習:

方筆起:筆鋒斜切,然後帶筆形成方角,方法同楷書,但行筆略快。

尖筆起:順鋒輕入,漸漸加重,速度由快到慢。

引子起:引子是承接上一筆的收筆而來,要同上一筆保持意連。尖鋒逆起,方向與筆畫形 成角度,接著斜切並帶筆。

連筆:連筆是行書不同於楷書之處,寫這類筆要考慮上下的一氣呵成。把兩筆或多筆當成一 個整體來寫。做到意在筆先,上一筆還未寫完就要想好下一筆。

藏鋒收:方法同楷書。

帶鉤收:方法類似楷書的橫鉤,但要飽滿。筆畫寫完後,向下一筆的方向帶鉤出鋒收筆,與 下一筆形成映帶關係,筆斷意連。

連收:兩筆直接筆不斷。先保證上一筆的收筆完整,再連到下一筆,下一筆的起筆也要到位。


以上內容源於網絡!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遊手於斯


如果是個小白,初學書法,不是先臨哪家帖,也不是從哪種書體入手。

一:認真看看書法的基礎知識。包括筆墨紙硯,姿勢,起筆,運筆,收筆,筆鋒等等最基礎的理論知識。最起碼要先能看懂書法作品!

二:從楷書的偏旁部首入手練習,每個偏旁部首每天堅持練100個以上,直到找到手感,有點哪種意思了,寫出來的偏旁部首再結合整個字練習。我開始練習書法,點橫豎撇捺我就每個寫過五千遍左右,反正是拿起筆來,先寫一張偏旁部首。我稱之為“暖筆”。手感就有點順暢了。

三:究竟哪家書體適合你,我建議:你去書店看看,把各種書體的字帖都瀏覽一下,你喜歡哪種書體,誰家的字,儘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書體字帖開始入手。書法是需要天賦的,也是需要始終保持興趣的,(可能有人反對,永遠記住: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練書法僅僅可以做為一種愛好和技能,不可做為養家餬口的事來做。同時練書法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和金錢。只是為了附庸風雅,那就練草書(狂草),反正別人看著感覺很灑脫,卻又不認識字。很能提高你在別人眼中的品味!

至於書法領域的其他知識,網絡,書本上都有!打開手機看看就可以。

當下,書法界亂象叢生,不以賺錢為目的的書法都是書盲。以博眼球,炒作的都是耍流氓!千萬不要隨便拜師,小白很容易被帶進溝裡。

我是洛陽土生土長的,洛陽的所謂的書法家不低於三千,書法愛好者不計其數。前任書協主席張海離我家一公里。


兮兮傳媒


初學書法,完全可以從行書入手。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行書的創造者是東漢時期的劉德升,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了。

學行書,建議臨摹唐.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聖教序字數多,絕大多數都是王羲之的書法真跡。臨摹時,要“透過刀鋒看筆鋒”。聖教序是標準行書,適合初學者學習。

有人說楷書是行書的基礎,關於這個問題,我不與大家抬扛,因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抬槓,是沒有意思的。

初學行書者,一定要把行書的特點弄清楚,重點突出流暢,突出行雲流水,突出筆斷意連,突出神采,突出氣韻。


如果題主對行書感興趣,就大膽學吧,不要顧及別人說什麼,而要注重自己做什麼,怎麼做。我相信,只要堅持學,只要專一工,就一定能把行書學好!

以上說了不少,都是實話實說,如果各位網友覺得對,就採納,如果各位網友覺得不對,就不要採納。

謝謝各位親們的閱讀!謝謝各位朋友的關注!


亦涵9966


1首先發表我的觀點,如果只是想學習硬筆書法,我依然保持我的意見,完全可以從行書入手,因為硬筆不等同於毛筆,沒有那麼多的筆畫粗細的變化,而且也不需要鍛鍊控筆的能力,因為我們平常都在用硬筆書寫,對硬筆很熟悉。

2如果想練習毛筆書法呢,我建議必須從楷書入手!因為練習楷書是學習基本功,鍛鍊筆力,對於以後的學習書法是很有幫助的。而且楷書是最規範的一種字體,古人對於楷書留下來的法則最為多,例如歐陽詢三十六法,黃自元九十二法,李淳八十四法,都是論述楷書的法則,對於初學者而言,學習資料更多,而且進步要快。



3楷書有它獨特的實用價值!我們學習書法不能離開他的適用性,楷書是最規範,使用價值最高的字體。如果學習了行書,草書等字體,畢竟適用人群較小,一般人不認識。所以我建議從楷書入手,我們考慮它的實用性!


4總歸,如果學習毛筆書法的話,我建議從楷書入手,如果是學習硬筆書法的話,完全可以從行書入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我的頭條號是:王羲之搞笑書法,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清涵書法


回家這個問題,如果說實話吧,能招來一群神棍痛心疾首,呼天搶地,切齒咒怨。但免不了有些實話,還是想扯上幾句。

凡是專業學過書法的,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怎樣把行書寫好。

蘇東坡說了句“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本意是說幾種字體的表現形態,楷書要表現靜,行書要表現動態,草書要表現飛動。

但一些不學無術的神棍,按字面意思義,直白把這句話理解成學習書法的先後順序。理直氣壯,不厭其煩的指點別人並深信不疑。

書法史不是這麼演進的。先有的草書,後演化派生出行書,之後才出現的楷書。這個演化史說明了書體成熟的先後問題。誰說不學楷書,就不能學行書,就請另寫一套書法史看看。

各種書體,既有共性,更有筆法,結構,章法的巨大差異,甚至有本質上的不同。

藝術是相通的。從來沒聽說過音樂上民族,美聲,搖滾等藝術形式是以那一種為另一種的前提;在文學藝術方面,也沒有詩詞,散文,證論文章那一種是另一種的前提;山水,花鳥,人物畫,那一種又是另一種的前提呢?

啟功曾經舉個例子駁斥這些神棍的臆測胡說。有人寫了幾十年楷書,到老還沒寫好,那就這一生沒資格寫行書,草書了?

古代的童蒙教育就是小楷,這關乎實用,師授承學只能如此。現當代,中高考,請神棍用小楷,用楷書去答卷,我就服他是大牛。

即使宋以後直至現當代,僅有一個趙孟頫,還是以行楷的面目傳世。近千年數朝的書家,難道都不懂楷書?都寫不好楷書?比神棍們還笨?

扯遠了。

我們可以以實踐結果作個比照。

當前那麼多寫楷書的人,寫的不錯的,有幾個會寫行書?楷書寫完了,落款那個露祛,判若兩人者,恐怕百人佔九九;有的連起碼的書儀都不顧,楷書的正文,楷書的落款。按神棍的說法,基礎那麼紮實,為什麼寫不好行書?不會呀!哥!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絕不會因知此而順利及彼。

實踐證明,先學行書,再學其它書體,容易寫的靈動;先學楷書,尤其是歐柳一路墓碑,紀念碑為主的過於規範的楷書,後果是形成思維定勢,要寫行書,更加一層難度。這個,可以觀察比照左鄰右舍寫楷書的。事實勝於雄辯。

各種書體應交替訓練學習。最好是兼通兩三門。這是專業的玩法。如果時間精力不夠,喜歡什麼書體就學什麼書體。沒有什麼疑惑的。你學三年行書,他學三年楷書,你會寫行書,他會寫楷書。你讓寫楷書的,寫行書,不用請張半仙算卦,他不會。甚至連臨都臨不象。當然,你也不會寫楷書。就這麼直白,沒啥說的。


快樂書法營


從行書開始學書法,不是說不行,但付出的汗水肯定會更多。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行書的筆法和結體,都是從楷書而來,相對楷書,行書無非書寫速度較快,筆畫長短出現變化,寫得更為靈活。所以,學好楷書再練行書,肯定是事關功倍,更為輕鬆。這也是千百年來學習書法的正途。

我覺得潘伯鷹先生的觀點可以借鑑。潘先生認為在練習楷書的同時,可以練習行書或草書,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筆法。我贊同這種觀點,所以建議你現在可以同時學習楷書和行書。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我沒有被邀請,我是進來看看的。

有拎神棍的。

有在神棍上撒尿的。

有翻來倒去的。

髙手雲集。

受教了。

[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都是高手,不敢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