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臨”疫“境|元宵節來自“方艙醫院”的家書:春暖花開時,爸爸帶你們來武漢看櫻花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對面就是收治著眾多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這裡原本是文化會展中心,被最快速度改建成了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方艙醫院”,連日來,八支國家緊急醫療救援隊從各地趕來。

2月4日晚,由江蘇省人民醫院組建的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達到武漢。2月7日晚,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始收治患者,來自江蘇的護理團隊在8日凌晨2點進駐值班,2月8日晚8點左右,江蘇醫生也將進入“方艙醫院”。今天是2020年的元宵節,江蘇醫護們與已經入住武漢“方艙醫院”的患者同呼吸。

8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對話了救援隊副隊長、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科梅勇副主任醫師。

統籌 陳迪晨 張琳

通訊員 杜麗娜 吳倪娜 何雨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馮秋紅 楊彥

剪輯 戎毅曄

凌晨兩點到早上10點,護士們的“元宵第一班”上了8小時

2月8日上午8點,梅勇穿上了隔離衣、口罩、護目鏡等“全副武裝,他早上的任務是和一組另外4位醫生一起,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門口進行入住患者的篩選。“我在醫院是在急診,對這方面的情況比較熟悉,所以醫療隊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梅勇說。

声临”疫“境|元宵节来自“方舱医院”的家书:春暖花开时,爸爸带你们来武汉看樱花

梅勇

從7日開始,武漢“方艙醫院”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8日,新的患者繼續在社區醫生的陪同下過來。一早上,梅勇也篩查了近20例的患者。“方艙醫院”條件畢竟不比醫院,有的患者會有心理負擔,梅勇和和同事們一邊登記一邊告訴患者這裡有醫生護士照顧,給患者信心。

早上8點多和梅勇一樣在崗的,還有 “方艙醫院”裡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管護師黃夕華、心臟大血管監護病區副主任護師陸真、胸外科主管護師王蕾,他們一夜無眠,仍然在方艙醫院”院內開展護理工作。這是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第一批進入武漢方艙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從凌晨兩點到早上10點,3位護士第一班工作了整整8個小時。

晚上8點江蘇醫生正式“上崗”

在本次新冠肺炎的戰疫中,“方艙醫院”這個詞進入了大家的視野。“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在各種應急救治中也有廣泛使用。它是一種模塊化的衛生裝備,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建成並投入使用,救助患者。

國家(江蘇)醫療救援隊支援的是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前期預計開放1000張左右的床位,用於收治輕症的患者,即檢測陽性但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的病人。

“我是做急診的,第一次接觸‘方艙醫院’,仍然覺得有挑戰。”梅勇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通常只需要給一些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的藥物以及生命體徵的監測,患者也可以自理,集中起來統一查房,統一制定方案,醫護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了,但是患者的病情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醫生最重要職責是要把病情轉重的患者準確識別出來,及時轉院,絕對不能耽誤患者的治療。

声临”疫“境|元宵节来自“方舱医院”的家书:春暖花开时,爸爸带你们来武汉看樱花

醫療隊佈置任務

梅勇告訴記者,按照排班表,8日晚上8點左右,江蘇的醫生們也將進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正式“上崗”。

帳篷裡換隔離衣,寒冬裡脫得只剩單件秋衣

在“方艙醫院”正式收治患者前,醫療救援隊的隊員們還在“方艙醫院”裡踩了點,把整體流程走了幾遍,都得認清楚。

“‘方艙醫院’的場地,大概就像南京的國展中心,很空曠,夜裡比較寒冷。這裡給患者配了電熱毯,油汀等取暖設備也陸續來了。”江蘇省人民醫院應急辦也緊急採購貼身羽絨服和長筒靴等郵寄給隊員們,以備不時之需。

声临”疫“境|元宵节来自“方舱医院”的家书:春暖花开时,爸爸带你们来武汉看樱花

搭帳篷

但“方艙”醫院畢竟不是真正的醫院,相比醫院條件要簡陋。到達武漢後,隊長陳旭鋒從指揮部回來後,指導、分配任務,隊員們將要在短時間內,前往一線,在“方艙醫院”外搭好帳篷。這個帳篷,就是接下來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們洗消換隔離衣的地方。“我們換隔離服都必須脫到只剩一層秋衣或是T恤,帳篷裡沒法放取暖設備,只能相互擋擋風。”梅勇說。

声临”疫“境|元宵节来自“方舱医院”的家书:春暖花开时,爸爸带你们来武汉看樱花

培訓穿脫防護服

我們心在一起,但隊員們得活成“孤島”

2月6日上午9點,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們相互注射胸腺五肽。“為的是提高免疫力,這樣的針以後一星期我們要打上兩針。”而提高免疫力的另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休息,梅勇說,“根據工作情況,儘量讓大家休息好!”

和眾多確診患者共處一室,每天還要接觸患者的血樣等,梅勇告訴記者,要說一點都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但職責所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保護好自己。”

声临”疫“境|元宵节来自“方舱医院”的家书:春暖花开时,爸爸带你们来武汉看樱花

救援隊裡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心在一起,但人不能在一塊。在武漢“方艙醫院”正式開始收治患者之後,梅勇形容隊員們的狀態是,像個“孤島”。

“我們說話要隔上一米,吃飯也不能坐在一起,平時在醫院打打招呼可以,但在這裡,即使回到住處,隊員們也不能串門,不能面對面聊天。”梅勇告訴記者,保護好自己,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好戰鬥力。”

“我們醫療隊隊員,年輕人多,大多三四十歲吧,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的。有的護士父親還在化療期,毅然報名來支援武漢真的讓我也很敬佩。”梅勇說。

其實,梅勇也是兩個娃的爸爸,他的微信置頂圖,就是兩個孩子在草坪上笑得歡暢。頭像下簽名是“抱緊你們的我,比國王富有。”今年元宵節一家人沒法團聚,梅勇和兒女們都錄了一段視頻隔空加油打氣,在視頻裡梅勇說,“爸爸和戰友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爭,早日回家。”

陶澤如助力揚子晚報《聲臨“疫”境》

他曾在電視劇中飾演一位醫生

声临”疫“境|元宵节来自“方舱医院”的家书:春暖花开时,爸爸带你们来武汉看樱花

陶澤如

從下午5點接到記者電話,到6點開始朗讀,到8點完成整個錄製,整整3小時,國家一級演員陶澤如一直傾注心力在激情誦讀中,來不及吃晚飯,也沒有停歇片刻。

這是一封馳援武漢的醫生爸爸寫給兩個孩子的信。怎麼讀?如何面對鏡頭?怎樣讀出人物的感情?陶澤如各種琢磨。他曾在管虎執導的電視劇《活著真好》中演一位主治醫師。為了演好醫生,他專門接觸了很多醫生。現在讀前線抗疫醫生的信,是否有別樣感受?當錄製結束,記者提出採訪,他竟不願多談,一點不像接誦讀任務那麼爽快。難怪在圈中,“每一條皺紋都會演戲”的陶老師是出了名的低調,曾經塑造了很多經典影視藝術形象、斬獲大獎無數的他,卻一直“提防著”出名。

這已經不是陶澤如第一次為抗疫獻“聲”。在由南京市委宣傳部監製,市文投集團、市演藝集團、市戲劇家協會策劃,市話劇團出品的“戰疫”詩朗誦《春天保衛戰》中,陶澤如和其他22位曾在南京工作和現在南京工作的文藝工作者,以“接力賽”的形式錄製合成一首動人心絃、充滿愛和力量的詩朗誦。“又是雨雪交加,正值跨年/我們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新考驗”,陶澤如們最後喊出了中國人戰天鬥地的決心:“加油!”

妞妞、可樂:

以前想過去武漢看櫻花,但從沒想過是這樣去武漢,在飛馳的高鐵上,外面霧濛濛的,心裡都是對你們的不捨。但是爸爸知道,爸爸是急診醫生,穿上這身白大褂,就有這樣的責任和義務,和爸爸一起去武漢的還有36位叔叔阿姨,你們在南京要給我們加油哦。

我們到武漢之後,每一天都很忙碌,都記不清現在是幾號、星期幾了。有一天,光是練習穿脫隔離服,我們就練習到了夜裡12點,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很認真,因為我們知道,這層薄薄的隔離服,隔開的是我們與病毒,把每一條洗消標準都做到位了,我們才是安全的,我們安全了,患者才能安全。

今年的元宵佳節,爸爸不能和你們一起過節了,爸爸要和戰友們一起去方艙醫院工作,這裡收治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症的患者。患者們已經入住了,他們需要醫護人員專業的照料。雖然是輕症患者,但是爸爸和叔叔阿姨們的工作其實一點也不輕鬆。今天爸爸要在方艙醫院工作,負責篩查病人,把適合入住的患者收住方艙醫院,看著患者們焦慮的眼神,我想和他們說,加油,我們來了,還有更多支援武漢的醫護工作者都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黨和國家創造了方艙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我們都稱方艙醫院為“諾亞方舟”,我和叔叔阿姨們的駐地叫“諾亞酒店”,你們說巧不巧。諾亞方舟給人類帶來希望,我想我們也能給新冠肺炎患者帶來美好的明天。今天晚上,註定是一個不眠夜,一個特別的元宵節。

沒能和你們一起吃元宵,你們在家要聽話,爸爸和戰友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早日回家。希望回家時,春暖花開啦,我們一起來武漢看櫻花!

梅勇

2020/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