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問良知

406:問良知

創建於 2020年01月14日

一、丟掉良知,每個人都遵紀守法,但人類卻可能在犯罪的道路上狂奔。

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同時進步,但制度與法規卻幾乎一成不變。當客觀實際已經超出主觀制度設定,與客觀實際南轅北轍的舊制度會倒逼人類集體走上“犯罪”道路。這種集體的、無意識的“犯罪”活動的危害要遠超任何個體有組織、有預謀的恐怖性犯罪活動。良知是人類預防這種制度性、群體性“犯罪”活動的最後防線,一旦這道防線被長期突破,環境災難、物種滅絕與人類的生存危機就在前方招手。簡言之,人類的良知是所有法律與制度的終極拷問,是人類自身的終極守護者。

2008年,全球城市化率超過50%,城市化相關訂單掉頭向下,債務卻繼續向上。客觀實際與主觀制度開始背道而馳。如果及時修正制度,建設全人類聯合持股的新零售平臺,實體企業向這個平臺存儲多少數字訂單,就可以獲得多少提貨權(數字訂單=數字貨物=貨幣)。提貨權可以對沖歷史債務,徹底關掉債務增長的閥門。提貨權可以為政府帶去充足的資金去建設健全的福利保障體系。提貨權可以為智能化帶去充足的投資,充足的資金和共享的數據,可以讓每個地區都可以像硅谷一樣發展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全息投影、智能電視、智能飛艇和其他智能化產業。十年後的今天,全國各地已經擁有數千萬高薪的智能化工作崗位。在過去十年之中,我們少生產了數百萬億的非必要建築、基建和產能,我們節省了數百億噸煤炭(給未來留下若干個大煤田)、節省了十幾億噸石油(等於新發現了若干個大慶油田),節省了大量資源和材料(稀土、鐵礦石、銅礦石等)。我們的自然環境並未遭到嚴重破壞,我們的生活並未受到霧霾和焦慮的困擾。我們沒有面臨上學難、升學難、就業難、買房難、看病難、融資難、獲利難和養老難的夢魘。

但很遺憾,我們都是遵紀守法的老好人。我們感覺市場出了問題,我們壓力都很大,我們牢騷滿腹,但我們依然希望由美國人的良知來拷問制度,來推動變革。十年過去了,我們一直在努力保增長,一把血汗!我們一直在燒錢保增長,很痛。我們一直飽受各種難的煎熬,我們一直被焦慮包圍,日漸麻木。但我們依然希望美國First,我們跟隨。是誰拿走了每個人拷問制度的勇氣?是誰讓我們馬首是瞻,惟命是從?是誰讓我們如此無動於衷?

過去十年,我們一直在抱怨美元的制度霸權和貿易霸權。但為什麼我們從未考慮過在自己的智能手機之上新建零售跑道?如果我們建成了自己的新零售通路,把世界第一的生產能力和世界第一的人口有機鏈接起來,它是否霸權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們不需要出口依然能夠保持經濟的穩定,我們還需要擔心貿易制裁嗎?為什麼我們不關注底層原因,而只關注表面現象?這些問題只有問我們自己的良知,才能得到答案。

過去十年,人類的主觀努力和客觀要求背道而馳,我們努力的結果是什麼?碳循環危機、水循環危機、地下水危機、土壤危機、海洋珊瑚礁危機、食品安全危機、冰川融化危機、野生動物大滅絕危機、就業危機、債務危機、老齡化危機、道德危機、難民危機、地緣衝突危機、森林大火危機。為什麼我們被危機包圍?人類為什麼對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樂此不疲”?

二、丟掉良知,人類會甘心情願被制度驅使

誰創造了智能化?

誰的休閒時間每天在教育軟件和人工智能?

誰的智能手機為智能化提供基礎設施?

誰的消費賦予了軟件永續收取分銷佣金的權力?

我們明白了,我們懂了,但我們依然無動於衷。因為我們認為這是理論,理論是專家的事情,制度是政府的事情。我們自己的事情只是墨守成規的賺錢,只是老老實實的幹活,最多和朋友一起抱怨幾句。我們覺得抱怨遠比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更痛快,不用負責任。在漫長的時間中,我們被制度馴化成唯利是從的老好人,老好人創造了一種惟命是從的語境,這種惟命是從的語境讓我們只能做制度和貨幣的牛馬,任其驅使。什麼是工業化語境?全人類質問每個人,你就告訴我,你怎麼賺錢(其他我不關心)?什麼是工業化語境?明明是消費者是智能化創造的主體力量,但功勞卻被記入少數科技公司名下。明明是智能化,卻被硬生生說成工業化4.0、5.0、6.0。

三、良知拷問制度

中國消費者的智能手機是免費的基礎設施,在這個免費基礎設施之上,建設全民控股的新零售平臺,在新零售平臺之上,數字訂單=數字貨物=數字貨幣=提貨權。訂單等於提貨權意味著:中國人成為貨幣與智能化的主人。中國人會有充足的免費資金投資各個智能化方向,使各個地區都能參與智能化創新,各個地區的廣泛參與會使智能化加速實現,使中國人迎來:智能機器和軟件幫中國人幹活和賺錢的未來。經濟自由和時間自由將可以成為每個人的基本權力。顯然,這也是西方人所需。並不是西方人天然喜歡28法則,而是過去的生產力不允許。今天,智能化已經可以打破28法則,為什麼不能實現共同富裕呢?

反觀現在的、繼承西方的金融制度,無論中國人有多麼強大的生產能力,這種生產能力都不能直接服務中國人,這種生產能力都不能成為中國的創新投資款,這種生產能力都不能解決:上學難、升學難、就業難、結婚難、買房難、融資難、看病難和養老難。

是人應該服從制度,還是制度應該服務人?

自己問問自己的內心!

四、所知即所得

重要的不是某個人知道,而是大家都知道。

每個人將以上問題分享給2個人,只需經過30輪分享,就可以使新社會共識形成。

每個人將以上問題分享給10個人,只需經過9輪分享,就可以使新社會共識形成。

406問良知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們需要分享這麼漫長的時間呢?

良知告訴內心:大部分人根本不想知道;大部分的人從未想過負責;大部分人為了逃避責任,始終在裝傻充愣,裝的久了,自然就真傻,真愣了。

所謂對自己、對家庭、對孩子、對社會的責任不過是看到別人怎麼做,所以自己跟著別人學,跟著別人比著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