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菜农的菜卖不出去,烂一地。而市区的菜卖很贵。什么原因?

百事可楽2017


农民种植蔬菜产销一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一边会出现菜农的菜卖不出去的现象,一边又会出现城市的菜很贵的情况,相互矛盾,似乎想不通,其实我们稍加思考就能找到问题所在了。

有部分菜农的菜卖不出去,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蔬菜质量不过关,导致客商不愿收购,即使收购价格也很低,到了城市还不一定好卖。这就是菜农自身种植技术不过关,没有种出优质的农产品,自然无法获得很好的销路。

二,菜农销售渠道单一,往往只通过客商销售,行情好的时候影响不大,一旦行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客商收购不积极,市场消化慢,价格波动大,都会对菜农带来很大的影响。

针对销售渠道的问题,我建议菜农可以尝试通过新媒体平台尝试销售,让一部分产品走线上销售模式,寻找销售突破口,多一条销售渠道就少一份风险。

既然有些菜农的菜卖不出去,为什么城市的菜还很贵呢?

首先,跟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有关,农村的菜价跟上海的菜价必然不能一样。蔬菜运到城市,中间会增加运输成本,库存成本,损耗成本,还要加上利润,这样算下来把菜从地头拉到城市本身就已经提高了蔬菜的价格。蔬菜到了城市的超市,菜市场里面,还有租金各种成本等因素,都加上去自然价格又要高出一截。所以,城市的价格比农村的价格贵一些很正常。

综上所述,蔬菜种植和销售对菜农来说是关键,既要技术投入,种出优质的农产品,也要做好销售链,让生产出的蔬菜能够快速有效利益最大化的销售出去,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牧野小志


我有一个亲戚今天成包2○亩鱼池,听说养虾赚钱,他今年养虾,还有连藕,白天味饲料,抽藕带,夜晚下豪了收虾,早晨5点钟收虾,还要到附近的市场卖,结果虾降价了,几元钱一斤,藕带没人抽,就是抽了,也只卖4,5,元一斤,请人抽,更不划算,只有放弃,附近的人想吃,自己去抽一点,不要钱,你说要是拖到城里市,那叫一个产,那些商饭看见你去卖,他们那天就使进压价,培本把货卖出去,你不知道市场行情,第一次去卖,培钱,你还拖去市场卖吗,只有傻子才去


蓝天89516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现在人们都提倡多吃绿色食品,但是近段时间的菜价太贵。

但是在农村菜农的菜却烂在田里,主要原因还是交通运输费用太高,来农村收购蔬菜的,都把菜价压得太低,还不够菜农的种菜成本。

还有一种原因是附近某个村子,有一个菜品今年卖了个好价,明年大家都会种这个菜,收购价自然也低下来了,还有就是偏远农村蔬菜收割后,运输跟不上运不出去,然后造成了大片蔬菜烂在田地里。城里的蔬菜价格自然也上涨了。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种菜的到了吃菜的嘴里,要经过两到五次手,他们也要吃饭活着,那个不赚点,记住越贱越没人要,一毛钱的菜卖五毛,才赚四毛,卖一元,才赚九毛,赚不多少,才没人要。贵了才要,一元的卖两三元一斤,赚一两元,三元的卖十元,赚七元。所以贱就是没人要,烂地里在正常不过了,我种了三十来年地,越贵越好卖,越有受灾的地方,越好。


留顺248


物流环节出了问题!前三年我自驾游到江苏省睢宁县时赶集市,当地集市上农民出售红萝卜只买二毛一斤,绿大白菜只买二毛一斤,这菜价是杭州市菜场当时售价的十分之一!农民肯定亏了!但一物流到杭州市就涨了十倍!市民就感受贵了!


平安8993514


当年市场分几类,高档区、中档区和平民区,菜价也有很大差异,也有专门留一个地方允许农民自产自销。可现在倒好,把原来市场全部升级了,也不让农民自产自销了,菜价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因为市场升级费用最终由买菜人买单,也不让农民自产自销了!菜价不高才怪呢。其实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1、全国范围内,农副产品货柜车招标,统一印制菜篮子工程标牌,记入菜篮子工程数据库,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登记注册,免除菜篮子工程货柜车高速公路费用。各地政府蔬菜水果肉食部门统一出具农副产品调配证,允许菜篮子车辆免费通过收费闸口,掌握空车配货制度,提高运输效果。2、政府投资农贸市场,取消商业性市场经营,建设非营利性市场主体,每日公示指导菜价,逼迫市场经营者大幅度降低菜价。3、允许农民自产自销,分区域分时段设立农民自产自销市场,完成城市居民和农民的直接对接,尽量取消中间环节。4、各个居住小区设立政府主导的农副产品配送店,实现大批发商对居民小区的直接配送,减少流通环节。5、打击投机倒把行为,情节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记入失信数据库,限制享受社会多种福利待遇。综上所述,菜篮子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稳定。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引起政府重视!


冷眉横对


你好,鑫西兰也是菜农一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有:

第一、盲目跟风种植

这一定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是一个让人心痛的话题。鑫西兰来自于“中国花椰菜之乡-湖北省天门市”,一个镇八万亩的花椰菜种植面积。但是花椰菜也有很多品种,像西兰花、有机花菜、白花菜。自从我们这个镇种花菜让老百姓赚了一些钱之后,其它几个镇全部开始种植。

最“惨烈”的情况发生在2018年11月份,鑫西兰亲自配合政府和一些企业打响了花椰菜的停销战!那个时间,有长达一个星期的时间,没有任何一个贩子到我们这里来收购花菜,有接近二万亩的花椰菜烂在地里。

当然,我没有说其它地方不能种的意思。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开始种植,对市场、价值、交易肯定会形成冲击。互相杀价的情况频繁出现,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本伤人的情况。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只能烂在地里。

第二、市场供大于求

蔬菜都是有季节性的,反季节种植、大棚种植的在全国范围来说只是少数。到了上市的季节,谁有营销手段、谁有客户源、谁会跑市场,谁的蔬菜就会先卖出去。

“集中上市”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供大于求!我们着急卖,但市场这个时候却不着急。杀价、降价,各种套路玩的是出神入化。

有一句玩笑话是这样说的,搞蔬菜深加工的最希望蔬菜阶价,因为他们要的就是便宜菜。

第三、没有提前销售预案

虽然现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企业像雨后春笋般的长出来,但是我们的国情依然是以普通种植户为基础。而普通老百姓大多数只有种的思想,没有卖的思维。大多数都是庄稼种地里了,然后等中间贩子来收。收什么价格、收多少,都要看中间贩子的脸色。

而蔬菜交易是什么生意?赚的可是粒粒钱!哪里便宜,哪里有利可图,中间贩子就会去那里。至于我们老百姓,不好意思,还是贱卖吧,要么就烂在地里。

我们需要摆脱等别人来收购的传统方式!

第四、中间环节过多、利润一层加一层

虽然现在电商企业和从业者都喊着要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但是在面对实际情况的时候,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以今年的情况来说朝天椒卖出了天价,可是你问椒农,他们赚到钱没有?回答你的绝对是摇头。椒农是没有资格直接给超市供货的,更搞笑的是超市还需要中间商、二手贩子来和椒农打交道。经过这么多环节,一颗朝天椒到了市区,能不贵吗?不赚钱的事,谁做?

总结:随着人人电商的深入,鑫西兰相信是一定可以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到时候,老百姓不会叫亏,消费者也买得起!

我是“鑫西兰”,期待你的关注,我们一起分享和交流农产品和农村电商方面的话题。


鑫西兰


批发市场是分档位的,如:规定1.2.3档安排卖大白菜,4.5. 6档只准卖白萝卜,各行其位,如我是卖大白菜的,城里需求量每天是一万斤,我们每天的进货只能是九千斤,电话联系收购商,你必须每天供货九千斤,多一斤不要,地里在多也不要,按常规价5角斤,地里多生产了就按3角收,乱了是你的事,地里少了按7角收再高了不收,这样就保证经营商的利润,反正我不收,你又没地方卖,你不是我的供应商,你送来一车大白菜,谁也不准要,你只能拖回去,市场就这样运营的,价格由经销商决定,明白了吗?这就信息,只能少,不能多。


老吴140488384


大家好,我是未来农业研究员大恒,很高兴为您解读农业政策、分享农业信息,让您把握农业趋势。


有很多农民朋友都是依靠种植蔬菜为生,辛辛苦苦几个月,到了蔬菜上市销售时候,却发现价格低的连成本都包不住。本该是一个丰收年,谁知偏偏遇上大滞销,低价销售连人工成本都不够,自己吃根本吃不了那么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蔬菜烂掉,痛心疾首。可能有的农民朋友就感慨,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

按理说田间地头的蔬菜出现滞销,市区里的菜价也应该很低。其实不然,经常在市区买菜的朋友很清楚,菜价并不会因为农民蔬菜滞销而大降价,饭店更不会调低菜品价格。

其实不光蔬菜每年遇到这样的情况,果品、畜产品同样如此,“菜贱伤农”、“果贱伤农”、“倒奶杀牛”事件频出,严重伤害了农民的积极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供需矛盾呢?

一、盲目种植导致供大于需

农民朋友在种植蔬菜时,掌握市场信息来源的途径较少,没有真正了解到市场真正的需求,往往依靠自己的经验,感觉目前哪些蔬菜行情好就种什么,别人种什么挣钱了自己也就种什么。结果发现到了蔬菜成熟季节,市场供应量极高,而市场需求就那么多,价格低是必然的,这也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

二、流通中间环节过多

蔬菜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里的菜篮子,这中间要经历多少环节,我来告诉你吧。以芹菜为例,看下产业链有多长:

  1. 芹菜从地里收割,雇佣工人收割费用大约每斤芹菜1毛钱,或者按天算,一个工人一天70-100元。

  2. 菜贩子将收购的芹菜送给当地的批发市场,或者送给一些大的收购商,他们专门做外地蔬菜批发。菜贩子在中间要赚钱,扣除过路费、油费、司机工资、损耗费、违章罚款、检测费等,剩下的就是利润。
  3. 到了批发市场后,批发商从菜贩子手里收购的蔬菜要承担摊位费、水电费、冷库费、损耗费等,然后分销给当地或者小县城的商贩。半夜3点到5点那会是批发市场忙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4. 小商贩要连夜再将蔬菜运送到早市、饭店、食堂、果蔬超市,这中间,小商贩也要赚钱的,人工费、车辆费、损耗费等。
  5. 最后,流通环节的终端,这些早市、饭店、食堂、超市也有成本、店面费、人工费、损耗费等,最后就到了消费者手里。

可以看到,这就是蔬菜从田间地头到菜篮子的全部流通环节。当然,并不是所有蔬菜流通都要经历这些环节,比如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原产地直供、农产品电商等,中间环节要少很多。中间环节越多,层层加价,到了消费者手里,菜价往往是田间地头收购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既然中间环节这么多,农民自己把菜拉到市区去卖呢,哪怕价格比超市低一半可不可以?一是农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二是碰到城管,罚的让你连三轮车都推不回去。

所以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是消费者的一厢情愿,作为中间商,不赚差价那是不可能的。

三、议价能力弱

农民是弱势群体,组织能力差,无法作为一个整体去商量价格。生产的农产品距离市场远,不卖给中间商,也就无法到达消费者手里。另外,农民掌握市场行情远不如中间商,像前几年出现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这些都是炒作农产品的时髦语。

这些炒作往往都是一些行业内长期从事农产品经销的大户,在农产品供求失衡里看到了商机后,就会在前期价格不高的时候,借贷资金大批量囤货,人为抬高价格,再伺机抛售牟利。

在这过程中,农民就没有议价能力,前期往往都惜价销售,过段时间看到价格暴涨,就开始大面积种植,还没等到农产品上市,经销大户就已经开仓售卖完毕,到了收获季节,又是一地鸡毛。

总的来说,农产品滞销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导致市场供给减少,然后价格再次回归正常。然而大规模的农产品滞销,这不光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因此,农民要更多地了解市场需求,不要盲目跟风种植。减少中间环节的流通,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是农民也是相关部门需要妥善考虑的,希望不久后的将来,这一切能够有所改进。


三农小喇叭


多年来,困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农作物价贱伤民的恶性循环一直是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是这样对于菜价的困扰,城市中的居民体会到的确实另一番景象,农村的菜价确实便宜,按理说居民买到的菜的价格也不会贵到哪里去,但是就实际的情况来看,这个菜价的差异却很大,往往存在着几倍的差价,令人困惑,这中间的利润是看得见的,但是这份利润究竟落到了谁的手中呢?

难免听到城市中居民的抱怨,说菜贩子丧尽天良,赚黑心钱(当他们知道农村农民贱卖蔬菜的价格之后),亦或是抱怨农民赚太多钱(不知道农民朋友们贱价卖菜的时候)。在农村则是反之。大家相互抱怨之后就会去多方求证对方的价格底线。一对接大家纷纷就有一个体会,菜贩子真的太不厚道了,所有的钱都被他们赚完了。可以说是长在蔬菜上的“吸血鬼”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农村菜价低,城市价格高真的是因为菜贩子从中作梗吗?

不得不说,农村菜价低,城市菜价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间环节的利润差。而获取这部分利益的恰巧是为农村和城市之间菜品交换的桥梁——菜贩子,很多时候菜贩子起到的作用是很夸张的。碰上丰收年或是一些农民朋友没有规划好自己家的作物种植面积的时候,就是菜贩子们痛宰农民朋友的时候。菜贩子们往往借口市场饱和,农民朋友们要不把菜卖给他们的话,菜就没人收购了,只能烂在地里。另一方面,当他们低价收购了市面上多数的蔬菜之后,就会对菜品再次定价,这个时候就不是一个两个菜贩子说了算了,往往是他们组成的一个集团来定价,这个时候规模最大的菜贩子话事定价之后,菜市场上所有的时令蔬菜的价格就会出现成倍的增长了,这中间的利润落到谁手里了自然一清二楚。

此外,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原因就是蔬菜的运输成本。这个也是城市菜价比农村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时候虽然农村的道路建设出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农村一些偏远的地区种的蔬菜仍然是市场的主流。因此大规模的远距离运输这些蔬菜的费用自然而然的太高了蔬菜市场的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