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虧損過億 金剛線“三劍客”折戟

2019年單晶終於將稱霸十多年之久的多晶趕下神壇,市佔率碾壓後者。然而,助力單晶發起反攻的“功臣”金剛線的日子卻不好過。

目前,A股市場上的金剛線“三劍客”岱勒新材、三超新材、東尼電子均已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盈利下降、虧損過億,形勢不容樂觀。

虧損最大的為東尼電子。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東尼電子預計2019年虧損1.4億~1.5億元。同樣虧損的還有岱勒新材,其2018年盈利3400萬元,而2019年預計虧損4150萬元-4650萬元。

三超新材2019年預計實現盈利928萬元~1300萬元,然而相比去年同期,業績下降75% -65%。

金剛線是一種在鋼線表面鍍覆金剛石磨料的固結磨料切割線,主要應用於硬脆材料的切割,如藍寶石、光伏硅片等。在光伏硅片領域,相較傳統的砂漿線切割,金剛線切割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可有效降低單位硅片的硅料需求,從而降低單位硅片的投資成本。金剛線的製造和應用最早起源於日本,在2014年之前,該技術僅掌握在日本供應商手中,每米價格曾高達1元。2014~2015年,國內廠商相繼在金剛線領域實現技術突破,知名廠商包括美暢新材、岱勒新材、三超新材、東尼電子等,後三者2017年相繼登陸A股市場,被稱為A股市場上的金剛線“三劍客”。

隨著國產金剛線規模化量產,從2015年起,單晶巨頭隆基股份率先將金剛線大規模應用於硅片切割,切割時間由10小時縮減至2小時,線耗量由原來的100米縮減至1.5米,大幅度降低了單晶硅片成本,為光伏行業帶來革命性突破,吹響了單晶反攻的強勢號角。

2016~2017年,金剛線在單晶切割領域快速滲透,甚至達到“一線難求”的狀態。需求暴增下,岱勒新材、三超新材、東尼電子盆缽滿盈,2017年,岱勒新材、三超新材、東尼電子金剛線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46.71%、48.29%、56.21%。相反,傳統砂漿線霸主易成新能業績鉅虧,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的的最大“虧損王”。

好景不長,如今,金剛線“三劍客”業績反轉,產能過剩則是第一大元兇。

在高利潤及高回報的誘惑下,金剛線產業吸引了眾多廠商進入,如易成新能、天原集團、豫金剛石、恆星科技等。與此同時,以美暢新材、岱勒新材、三超新材、東尼電子為龍頭的企業紛紛擴大產能,其中僅美暢新材一家,2018年底總產能達到240億米,超過“三劍客”產能之和。然而,產能狂飆之下,市場需求卻並未按如期般穩步奔騰,特別是2018年“531“巨震”之下,國內光伏市場驟冷,2019年裝機再創新低,市場需求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金剛線價格快速下滑,單米價格已跌至0.1元左右。岱勒新材表示,這直接導致金剛線業務銷售毛利下降,進而直接影響年度經營業績。

面對行業暗淡前景,東尼電子在2019年8月公開的《關於非公開發行股票會後重大事項的承諾函》中表示,計劃後續對金剛線業務將進行減產或者停產處理。岱勒新材則表示將積極採取措施應對,持續通過技術升級、加強成本控制等措施來提升公司經營業績。而市佔率最大的“巨無霸”美暢新材目前正積極衝擊A股。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水七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