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迎重磅政策利好,「三劍客」集體拉板!業界發聲力挺,哪些公司最有「錢景」?

國家能源局上週五召開會議,會上強調光伏仍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清潔能源,未來會得到更多支持。市場較為關注的措施包括,光伏補貼將延續以及“十三五”光伏裝機規模目標有望提高等。

11月5日早盤,光伏板塊延續漲勢,隆基股份(601012)、陽光電源(300274)、錢江生化(600796)、林洋能源(601222)、通威股份(600438)等多隻個股漲停。

光伏迎重磅政策利好,“三剑客”集体拉板!业界发声力挺,哪些公司最有“钱景”?
光伏迎重磅政策利好,“三剑客”集体拉板!业界发声力挺,哪些公司最有“钱景”?

政策預期

11月2日,國家能源局召開了關於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座談會,商討“十三五”光伏發電及光熱發電等領域的發展規劃目標的調整。相關能源主管部門、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等研究機構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等行業協會及電網企業和數十家光伏企業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據悉,此次會議主要談到了4方面內容:一是明確2022年之前都有補貼,有補貼項目和平價項目並行;二是十三五光伏建設規模將大幅提高,認為210GW不夠,可以更積極;三是認可戶用光伏單獨管理;四是未來一個月內加速出臺2019年行業政策,穩定市場預期。

針對光伏裝機規模的內容,有報道指出,目標有望調整至超過250GW,甚至達到270GW;關於補貼事項,市場解讀為再一次明確了在真正進入全面“去補貼”之前,國家能源局仍將每年保證一定的補貼裝機規模,並推進補貼強度的進一步下降。

根據2016年12月發佈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底,中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指標為105GW、光熱發電裝機容量指標為5GW。而截止2018年9月,中國光伏發電累積裝機已經達到165GW,遠超“十三五”規劃的目標。

但是,今年“531新政”出爐後,光伏行業受影響著實不小,其中廣為關注的措施包括,降低光伏補貼標準、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以及分佈式光伏今年只安排10GW規模等,這為光伏行業實實在在的踩下了“急剎車”。

不久前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光伏發電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光伏發電新增裝機 3454 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新增1740萬千瓦,同比減少37%;分佈式光伏新增1714萬千瓦,逆勢增長12%。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多次召開光伏座談會,上月初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召開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座談會上,與部分企業探討531新政對光伏行業的影響,分析下一步政策走向。

大佬發聲力挺光伏

記者注意到,通威股份董事長劉漢元近期參加了中央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在這之後,劉漢元圍繞光伏產業和能源轉型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堅定推動我國能源革命,明確可再生能源方向;二是減免可再生能源稅費,並在2-3年內實現完全市場條件下的平價上網;三是推動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既加快能源轉型又能拉動綠色投資、還能起到穩增長的作用。

除了劉漢元,多位光伏大佬密集發聲,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近期在談到“531新政”時表示,受新政影響,今年光伏市場總需求比去年下降15GW左右,對分佈式應用企業、渠道企業影響巨大,不少企業也遇到了很大挑戰,將積極與行業主管部門溝通,爭取讓中國光伏市場可持續發展。

在上個月的“2018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分論壇上,協鑫集成CEO羅鑫表示,實現平價上網後,光伏行業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會迎來機遇。他認為,國際性的合作將是中國企業的第一個機遇,明年是海外市場爆發的一年,預計將有36-40個國家將進入GW級裝機規模。而挑戰在於,製造企業在當前形勢下必須進行降本增效,尋求技術創新。

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近期表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不僅是未來能源發展的趨勢,更是推進消費革命、推動能源生產和轉型的重要措施。以光伏發電為例,與化石能源相比,其在可再生和環保方面更具優勢。

光伏上市公司業績如何?

正如前述,“531新政”對光伏行業影響不小,不少企業遭遇下滑壓力,不過,如果光伏政策出現反轉,則有望對行業形成利好,相關企業業績也有望改善。

三季報披露剛剛結束,這裡不妨看看主要光伏企業業績如何:

隆基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6.71億元,同比增長35.26%;實現歸母淨利潤16.91億元,同比下滑24.53%;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5.89億元,同比下滑27.66%。

“531新政”影響顯現主要是從今年三季度開始,隆基股份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69億元,同比增加2.17%,環比下滑28.52%;實現盈利3.84億元,同比下滑61.76%,環比下滑49.80%。

正泰電器前三季度光伏電站業務收入15.69億, 同比增長22%,而公司裝機容量1.93GW,同比去年1.94GW略有下降。報告期內,正泰電器電站運營業務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公司電站構成變化,限電嚴重的甘肅、寧夏等地裝機量減少,二是發電小時數同比增加。

陽光電源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6.45億元,同比減少15.01%;扣非歸母淨利潤5.29億元,同比減少21.6%。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7.49億元,同比減少43.58%;扣非歸母淨利潤1.90 億元,同比減少43.96%。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光伏逆變器製造企業,受“531新政”衝擊需求下滑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