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臨海為什麼有人會稱呼母親為“阿姨”?還有哪些奇怪稱呼?

步著邊


不是阿姨,整個臨海,恐怕整個台州都沒有叫母親為“阿姨”的。

說叫阿姨的,應該是“姨”。這是發音。

傳統上,台州是講土話,台州一帶對母親的稱呼有“瑪”的音,實際上是“姆媽”這兩字連音了;也有叫“娘”,這通常是對別人說自己母親的時候表述或別人問候你母親的時候說的,比如“我娘………”“你娘………”

還有一些地方是直接叫媽媽的,這基本上是80後新一代人對母親的叫法,之後至今日都是以媽媽為主了。

台州土話其實是傳承保留了古越語,也帶有吳語音,這從台州人喜歡看越劇可以看出來,越劇最早的時候就是古越語發吳音唱腔。不過它又不是純正的古越語,這與紹興諸暨一帶又有區別了,如果紹興諸暨這邊說土話,台州這邊又會聽不懂。而台州南部溫嶺、玉環,又有閩南方言參入進來,所以整個台州土話說著說著就自成一體了。

至於對母親叫“姨”,那是否會和姨媽混淆?那是沒有的,因為叫母親為“姨”的時候,叫姨媽就為“孃姨”,大娘姨、貳孃姨、三孃姨……


薛慧儷


台州臨海市沒有人稱呼媽媽為阿姨,當地人習慣稱呼就是姨,本地人肯定最清楚的。我媽就是臨海市康谷鎮人。我就是叫姨的。媽媽的妹妹叫孃姨,如果年齡太輕,以前甚至還是外甥年齡大的叫小娘姨。

臨海當地人有句非常難聽的口頭褝,納媽搭我弄,全中國僅僅只有臨海人專用的,幾乎臨海當地男人每天重複說幾十次,有很多女人也會說這句話,我每次聽臨海女人說納媽搭我弄,我肯定忍不住笑出來,這句話中別人的媽就是媽,自己的媽就是姨,臨海民間非常普遍的口頭褝,還有全國人都知道罵人的話,他媽的,他孃的,沒有人罵別人叫他姨的。

臨海人非常聰明,智商也非常高,是不是當地人為避開別人罵人,或者自己害怕別人罵故意用姨代替媽的意思?

有待台州臨海民俗學家認真研究。

還有臨海人叫伯伯的夫人為姆娘,

寧波人叫自己的母親為姆媽,爸爸的哥哥夫人叫陀姆媽,叔叔的夫人叫阿嬸,浙江省語言太複雜,非常複雜!叫錯了要捱打的。

我的一個表妹去隔壁鄉村問路用當地很客氣的話說表姐那個村怎麼走?結果別人的那個村表姐與婊子幾乎發音相同的,那個大姐用木棍追打,幸好跑的飛快,嚇得夠嗆。

外地人來浙江省不管那個地方,要麼說標準的普通話,要麼帶本人方言的普通話都可以的,千萬別學著浙江省當地方言,搞不好出洋相的。我是地道的浙江台州人,幾公里的外地方言我都聽不懂的。也不想學,太費勁,還不如學外語。


大宗礦產資源


說到這個,我也是台州的,但是不是臨海,是椒江的。我爸以前就是這麼叫他媽媽的,阿移用我們土話讀,阿是第一聲,移是第二聲,就跟這兩個字的讀音一樣。,並且,我的姑姑,叔叔,他們都是這麼叫的。但是我們村裡其他人都沒有這麼叫的,只有他們這麼叫的。叫他爸是叫嗲!不叫爸的。


王土根


確實,台州有很多地方是差不多以這樣的發音稱呼母親的。

不過,台州人稱母親為“阿姨”的發音,與平常稱阿姨的發音有明顯的區別。

平常的阿姨發音,阿字是第一聲,姨字是第二聲。而台州方言裡稱母親為“阿姨”的發音,阿字有點第三聲的樣子,姨字有點第四聲的樣子。

記憶中,農村中大部分人稱呼母親為“阿姨”的,小部分人叫“姆媽”的連音。感覺好像叫阿姨的是普通人家,叫姆媽的,家裡是有點文化氣息的。這是我小時候的一種感覺,是不是這樣,沒個統計。(我家都是叫阿姨的)


南屏晨鐘


全國好多地方普通話是不標準的。我曾經在南京的時候,每天放學叫阿姨(親孃)開門,結果聽得隔壁老太太一臉懵逼,難道不是親生兒子嗎!?後來實在忍不住向我們求證了。那邊叫阿姨跟我們叫親孃(阿姨)的發聲是一樣的。這之前我一個同學叫另一個同學的媽也叫阿姨,聽得我也差點懵逼,感覺他在叫媽[捂臉][捂臉]。


hz1986


\r

  作為台州人,雖然我們家是叫媽媽的,但是年紀大一點的基本上都稱呼母親為阿姨。對於我們來說已經聽習慣了,外地人聽了應該都會覺得很詫異。當然了,至於為什麼叫阿姨,可能一千個人裡面也沒有一個人知道究竟是為什麼,只知道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叫法。\r

  其實細心的人會發現,阿姨這個稱謂在古代出現過,白居易的琵琶行裡就有這麼一句: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意思就是:教坊的兄弟參軍去了,當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來我也年老色衰。琵琶女是娼妓,裡面的這個阿姨指的是老鴇,而古代的娼妓和老鴇很多時候是以母女相稱的,因此至少在唐代一些地方,阿姨這個詞應該是對於母親的口頭稱呼。\r

  江淮官話中的洪巢片合肥話裡把媽媽叫做媽“姨”。閩南語中,也有稱呼媽媽為阿姨,姨A,阿姆(台州有些地方叫姆媽),可見阿姨或者類似的音出自古漢語,是古代對於母親的一種口頭稱呼,分佈還比較廣,在方言中保留至今。只是因為不是正式官方語言,所以以文字記載下來的很少,以至於我們只知道其音,而不知其來源了。





矮凳排排坐


台州地方話保留著清朝以前的方言,金瓶梅中好多文言與黃岩、溫嶺、臨海等台州話相似。因為台州三面高山,一面臨海是清朝偏偶一方之地,滿清北方話影響小,保留當地吳越口語。這也是台州文化,所以現在臺州人隨便找一讀音一樣的字代替,失去原本的字義,相當不負責任的。


風是我的方向


臨海俗稱的“下鄉片”包括湧泉,杜橋,上盤,桃渚,小芝等地,應該叫母親都叫“阿yi第四聲”,叫父親為”阿爸”。因為詞語有個“阿姨”讀音相近,部分人書寫的時候就用“阿姨”代之。平常”阿姨”的姨讀yi的第二聲,並不一樣,意思也不一樣。母親的姐妹也不叫”阿姨”,而叫“孃姨”。


濤聲依舊38411029


臨海的事不清楚,浙江一村一方言都不奇怪,甚至一村兩方言,曾經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村浙江台州天台縣水南村同村人說話都能同物雙名呢!至於“阿姨”,在我老家是爺爺的意思,這個稱呼源於唐朝,是阿爺的南音,而娘也不一定是媽,老孃是奶奶的意思!


越馬長弓


臨海是浙江省直管台州代管的縣級市,是座有著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城。在臨海的確有部分鄉鎮存在稱母親為阿姨。這一點不奇怪,在全國各地也存在著這一現象。其實稱母親為阿姨有點迷信的想法,意味著當時小孩身體體弱多病,有點“周折”不好帶,為了孩子不再那麼“周折”讓孩子健健康康的,通過對改變母親稱呼化解,這跟其他地方為了孩子好帶拜乾媽乾爹的道理是一個理。此外在臨海也有對母親叫“姆媽”的叫法, 對於其他奇怪的稱呼我能想出來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就是對老婆的稱呼,稱老婆為“小娘(方言音譯似“仰”)、裡強人、老孌(方言譯音似”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