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鄉村“土辦法”按下“鬧熱”暫停鍵

打贏疫情防控硬仗,關鍵在末梢,成敗看基層。當前,廣東各地城鄉基層正在不斷織牢織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兩張網”,廣大幹部群眾逆向前行,奮戰一線,築起克敵制勝的銅牆鐵壁。即日起,南方日報開設《基層疫線》欄目,講述基層一線防控疫情的鮮活故事,為他們加油鼓勁,敬請垂注。

國家級古村落鳳崗村每年正月十七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傳統民俗——鳳崗珍珠娘娘廟會,這個被列為汕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鄉村民俗廟會,每年都會吸引數萬人前來祭拜。但今年,這個民俗也被按了暫停鍵。為避免人員大規模聚集,切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過民俗活動形式傳播,汕頭市全面取消宗教及民俗春節前後慣例活動。

要在祭拜風俗盛行的潮汕地區暫停一系列“鬧熱”活動,並非易事。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汕頭各區縣湧現出不少接地氣的宣傳方式,這些“土辦法”得到了村民的響應。

廣播喊話勸阻民俗祭拜

鳳崗珍珠娘娘廟會所在的濠江區馬滘街道鳳崗社區,在大年三十就對外發布通知,宣告活動停辦。馬滘街道黨工委書記陳論強告訴記者,廣播宣傳是一個非常直接的方式,他們藉助當地老幹部、老黨員、社會賢達的聲望,來加深廣播宣傳的作用。

“各位村民,為保障村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止病毒傳染,請停止一切民俗活動,禁止村民到老爺宮、媽宮、伯公宮、神廟等場所祭拜。”鳳崗生態公園裡,充滿特色的濠江方言廣播顯得尤為懇切。陳論強說,這位宣傳員是鳳崗社區一名頗有聲望的老幹部,社區幹部請他錄製好廣播內容,每天不間斷地輪播,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我們對媽宮主宮、祭拜場和中心場進行圍擋封閉,形成三層圍護,對進入媽宮中心場各個岔口進行攔阻封閉。”陳論強告訴記者,他們在進村主要路口設置6個安全勸導崗,每日安排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民警、保安公司保安人員分組24小時輪流執勤,形成裡外三層勸止管控網格。

線上猜謎學防疫知識

潮汕地區喜愛猜燈謎,汕頭尤甚。今年春節,潮南區創新傳統民俗形式,將猜燈謎搬到了網上,在“最潮南”APP上開展網絡猜燈謎活動。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打一醫療專家。”“儂去後,從此別,轉頭不顧,打三字防疫熱詞。”“內著紅裝送秋波,打二字防疫詞”……謎語順帶科普了防疫小知識。

“我們緊扣戰‘疫’和‘元宵’兩大主題,推出了200條雅俗共賞、群眾喜聞樂見的燈謎,讓市民群眾能像往年一樣,足不出戶享受元宵猜燈謎的傳統樂趣。”潮南區委宣傳部負責人說。

潮南區仙城鎮仙門城社區是一個大村居,面對人口多、壓力大的挑戰,仙門城社區“兩委”幹部充分動員轄區內的理事會,大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臨時關閉各類宗教場所、張貼通知、入戶宣傳等形式,引導群眾形成自覺行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南方日報記者 餘丹 楊可 楊立軒

■防疫金句

不聚集在一起,是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著想。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社區的事情。病毒傳染性很強,我們要最大限度避免人群聚集。

——濠江區馬滘街道和社社區原書記楊育雄

疫情肆虐心別慌/黨政同心渡難關/病毒傳播真迅速/相信政府有把握/糧食物資很充足/切勿誤傳買一屋/群防群治群受益/人人爭做好事蹟。

——澄海區蓮華鎮西浦村編制

以前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是鞭炮聲,不僅吵鬧而且空氣質量很差,今年因為情況特殊,很多祭祀活動都停了,大家也很少互相串門,雖然感覺年味稍微淡了一些,但這一切都是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還是很值得的。

——仙門城社區居民趙鎮龍

欄目統籌:李強 殷劍鋒 陳丹佳 黎詠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