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溼寒自身排不出來?或者體內留有溼寒?

潤田大順1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知道了。蒸大米的鍋,留在鍋壁上的大米粒,在鍋是涼的時候很難扣下來的,放點水,火上加熱一下,扒拉一下就下來了。這就是原因。溼寒留在體內就是陽氣不足,或者溼寒過重。


名字起了八回了


為什麼有的人溼寒自身排不出來?或者體內留有溼寒?

寒溼分為內溼和外溼,外溼一般來說是源於外界環境,像北方一般是寒冷而乾燥,而南方則是又溼又冷,所以寒溼重的人也比較多。還有一個則是內溼引起,這主要是脾胃虛弱,陽氣弱引起的,這也是大多數人溼寒重的原因,所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則需要溫陽健脾。

那麼有哪些比較好的方法來調理呢?

【1.】寒溼體質的人,平時還是建議多吃溫中散寒補陽氣的食物,也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合適的中成藥進行調理,比如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

【2】姜棗茶

別看這個取材十分簡單,可不要小看它。對於脾胃寒溼重,陽虛怕冷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方子,每天早上將第一杯白開水換成溫姜棗茶,可以祛寒排溼,健脾胃,溫中散寒氣。

像一些外感寒邪,感冒初期,也可以用這個茶喝(注意大棗需要去核),也可以很好地緩解病情。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每日介紹養脾中成藥!


脾胃範兒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有云:“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溼燥火,以之化之變也”。其中風、燥、暑、火為陽邪致病,而寒、溼為陰邪致病。正所謂“陽邪易清不反覆,陰邪纏綿久長留”。從這裡就可以明顯看出寒溼邪氣排除不易。各中原因且聽我細細道來:

一、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寒邪致病,病在五臟之腎臟,腎主北,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屬陰中之陰而藏元陽。寒主“收引”,《靈樞•本髒篇》曰:“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經骨而利關節”。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滯澀不流,溫則流通滑利。若腎中元陽虛衰,體內陰寒叢生,不能正常溫通經脈。“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今陽氣虧虛,寒邪乘虛襲入,阻滯關節經脈,內外交加,虛實夾雜。

還有一些外部原因,如久居寒地,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等等也可使脾腎元陽虧虛而致病。

寒溼為病初見關節疼痛,活動不利,久則出現經脈攣急,關節難以屈伸。如果病程反覆,經年累月發作者,除了自身陽氣虛極之外,還有氣血間的損傷,以及久病所生之瘀,寒久鬱之痰引,形成了寒、瘀、痰互相膠結於經脈關節的頑固之疾,如常見的類風溼性關節炎即屬此類疾病。

二、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本病症的症狀是“腫滿”,腫在全身皮膚、四肢關節,滿為腹大如鼓。腫者可見,滿者難察。發病的原因為“溼”,病位在脾。脾為太陰,為卑溼之土,五行屬陰中之至陰。性喜燥而惡寒溼,功在轉運上下,為人體轉樞之機,賴腎陽之氣溫燻鼓動。若脾陽內虛,則脾失健運之功,運化失職,導致胃腐熟的水谷精氣不能依賴脾氣散精之功而上歸於肺,加上土虛而無力生金,進一步加重了肺虛、無法通調水道,使水液不能四布,揆度失常,導致了脾主升清降濁的功能缺失,致使水谷之溼、鬱久不化,積於腹中而氣行受阻,發為脹滿、浮腫。如肝硬化腹水即屬此類固疾。

綜上所述,寒溼致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腎陽虛,運化失職,脾不制水,腎不調水,肺不化水,機體開合失失,所以才會導致體內寒溼之邪久居客舍,難以排出。

一點愚淺的探討,望對有所需的讀者能起到一些幫助,不甚欣慰。


龍虎山健康風水研究所


溼邪是一個重濁膩滯的陰邪,它的性質是粘滯,病勢日久,纏綿難愈。溼邪又分外溼與內溼,侵入人體又分為上,中,下三部。在上者宜芳香化溼,如藿香正氣丸。在中者宜苦溫燥溼,如平胃散。在下者宜淡滲利溼,如五苓散。通過上,中,下分消,溼氣才有出路,利於排除。

如果溼留日久,與寒合邪,形成了寒溼體質,寒亦屬陰邪,二陰合邪,阻遏了人體的陽氣,更不易排出。治寒溼之體,應加入辛熱藥助其陽而祛除寒溼。



為人排憂解難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寒溼, 寒溼是從哪裡來的。寒溼,實際就是溼氣,我們每天喝進去的水,洗頭沒有吹乾頭髮,下雨沒有打傘淋雨,都會造成溼氣。脾胃有一個功能就是運化水溼,我們喝進去的水,一部分被運化成營養,氣血,一部分被身體利用,最後通過尿,汗水排出來,沒有運化掉的,長期積累在身體裡面的就是溼氣,可以通過運動,流汗,排除溼氣,但是根源,還是要調整好脾胃,脾胃強,則運化能力強。


小龍女姐姐


先要說一下,寒溼的治療和調節,不是單純要靠排的,首先需要要溫化才可以真正消除。

另外,一定要先弄明白寒溼的來源。

單純從生活習慣角度來說,飲食方面過於單一,營養不足,尤其是高蛋白食物攝入過少,是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自身缺乏足夠的身體鍛鍊的問題導致的。

所以,想解決寒溼的問題,要做到打鐵還要自身硬才可以。


醫家故事


大太陽的夏天,地面上的水會相對較少或者即便是有,也很快就會被熱氣蒸發掉。到處都洋溢著燥熱的氣氛,很少有那個地方會不熱。地面上的排水系統完善,一方面是水蒸發,一方面是水有去處。同氣相求。一個人陽氣充足,脾胃功能強健;自然就不會有寒溼存在,他體內的津液代謝是正常的。如果是另外的情況,結論就不相同了。陽氣不足,脾胃功能不好;外溼容易引動內溼,陽虛則寒。萬物生長靠太陽;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現在我從生活方式等多方面來調整自己,因為我以前不懂這些,沒少傷害自己的身體。包括踮腳尖、雙手的小拇指互相拉、叩齒等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以上是我的認識,不當之處敬請指教和指正。


盧諾熙


人體的正氣(陽氣)是推動血液循環和器官運動的能源,正氣不足是,就不能使寒氣排出體外,從而在體內轉為溼氣,當溼氣聚於脾臟時,脾臟的運化功能就受到影響,功能下降,不能把食物完全分解,又乏力推動排出體外,從而產生肥胖,高血糖,等疾病,脾土不能培肝木,使肝臟產生連帶關係之病症。


老翁56


人有自身調解代謝功能,有二方面為溼寒存體內,其一,表裡不一,表和裡不通透,為陰陽不和,排不出寒溼。二乃氣血不和,達不到肌表,形式內滯外塞,其寒溼無路可去而專入隙縫骨節。童叟略釋。


雙千童叟對不起條友們


病在運中,運過則差,病在命中,終生難愈。。醫藥不是仙與丹,不是啥病都可以治好的。許多病要有頑強的意志力[靈光一閃]千萬記住:沒病不死人,天年一百二[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