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額“留抵稅”佔用百億資金 半導體企業呼籲退稅輸血

【編者按】突如其來的武漢疫情,讓中國芯片面臨巨大考驗。如何應對化解危機,成為當下業界最為關注和焦慮的問題。為此,集微網推出“中國芯疫情危機與應對”系列報道,深入調查採訪半導體產業鏈,瞭解企業在恢復生產中面臨哪些困難,以及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扶植政策,併為相關政府部門提供參考依據。

鉅額“留抵稅”佔用百億資金 半導體企業呼籲退稅輸血

集微網報道(記者 陳寶亮)“資金鍊斷裂,我們最怕這個。”一位半導體上市公司CEO向集微網介紹,“短期停工不危險、一時的虧損也無不可怕,現在大家最擔心的其實是現金斷流,尤其是民營企業,可能很多企業的現金流馬上就要見底了。”

數日前,在全國擁有2萬員工的西貝餐廳董事長賈國龍無奈訴苦:“賬上現金撐不過三個月了。”事實上,半導體行業,絕大多數企業的經營狀況尚不及西貝,前述CEO介紹,“大部分現金流只能維持2個月,3個月就算是非常優秀的公司了。”

一月份的春節放假、2月份的生產停工,讓大部分企業失去了經營現金流,但照常支出的工資、貸款、租金足以在這兩個月的時間掏空企業錢包。“而且,半導體行業還有一些硬性支出,很多設備、材料、代工晶圓要提前半年下單,現在都馬上交付了,要支付尾款,也是大筆開支。”

直面即將到來的現金危機,尋找資金輸血成為公司管理者的當務之急。

“留抵稅”佔用百億資金

多家半導體企業向集微網表示:“如果把企業的增值稅留抵稅提前退給企業,或許能幫很多企業渡過難關。”

“增值稅期末留抵稅”(下簡稱“留抵稅”)是諸多集成電路企業呼籲多年卻始終未能完美解決的問題。

“好多年了,大家一直都在向政府反饋這個問題。”一位國內晶圓廠資深管理人員向記者介紹,“集成電路的設備採購,都是鉅額開支,進口時就要先交關稅、增值稅,關稅往往有政策可以免除,但增值稅都要交,這部分增值稅計入進項稅,後續可以通過銷項稅抵扣。”但是,由於進口設備產生的進項稅極高,企業往往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抵扣完,“企業每年都要擴容,這樣下來,很多企業都有幾百萬的留抵稅,大的晶圓廠甚至要有幾千萬的留抵稅,相當於大量佔用了企業資金。

企業在還沒有銷售取得收入時,就要為投入設備、材料支付鉅額稅款,這大量佔用了企業資金,嚴重製約了創業企業發展。

2000年的《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18號文)曾直接免除集成電路企業的進口增值稅,但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後這一政策就不再執行。2011年,為解決集成電路企業進項稅佔用資金的問題,財政部印發《關於退還集成電路企業採購設備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通知》,對集成電路重大項目企業採購設備形成的留抵稅予以退還。但是,當時進入重大項目的企業只有32家。

知情人士透露:“現在,省級重大項目,各省會給一些政策優惠,設備進口的增值稅直接即徵即退,但大部分企業沒有這待遇,所以一直都向政府反映,但一直也沒能解決。”

根據集微網統計,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口的半導體設備、材料、代工晶圓超過450億美元,按照13%的增值稅率計算,僅上述進口產品,集成電路企業就預繳增值稅超過400億元,考慮到行業經營週期,未抵扣留抵稅超過百億元,若能全部退還產業,將大幅緩解行業的現金流危機。

業界亟待“退稅”輸血

2019年4月1日,財政部、國稅局、海關總署開始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退還一定比例的留抵稅。

但是,“並非全額退,退還比例比較低”,前述上市公司CEO向記者介紹,該公司旗下子公司2019年有超過300萬留抵稅,“申請後一直拖了8個月才給退,也只退了90萬”。

另一家光刻膠生產廠商向記者介紹:“我們公司2019年建廠房,採購了設備過億元,但達不到退稅標準,留抵稅現在超過1000萬元。可能需要好幾年才抵扣完。”

除上述採訪之外,多家上市公司財報中也公佈了大量的“留抵稅”。長電科技在2019上半年財報中公佈,待抵扣進項稅額達到4.48億元;匯頂科技2019上半年財報中,留抵稅額達5352萬元。

“2019年,受中美貿易形式的影響,龍頭企業的擴產反而不多,中小企業才是擴產主力,這些企業基本都享受不到重大項目的即徵即退待遇,都有大量留抵稅。”前述上市公司CEO介紹,其子公司的200多萬留抵稅如果能夠退回,至少可以支撐該子公司一個半月的薪水。

多位接受集微網採訪的公司負責人呼籲:“

現在非常時期,希望國家可以加大退稅力度,把留抵稅先退給中小企業。”事實上,留抵退稅並不會給國家稅務造成損失,反而可以為企業減負,這也是國家推行留抵退稅的目的所在。

除此之外,“很多企業半年前就在海外的設備、材料、代工晶圓有下單,現在海外供應鏈依然是按照合同約定日期供貨,國內企業也要按照合同接收,支付尾款。而這筆費用現在也要按照13%額度繳納增值進項稅,這也是很大的負擔,希望國家可以給與一定的免增期限,這也不會給國家造成損失,但確實可以幫很多企業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