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高一,輟學回家整天不出門,天天哭,罵我們說生他出來幹什麼,該怎麼辦?

用戶5676550568


不想上學的孩子不一定是厭學,有可能是多種原因。有的基礎不好跟不上進度,經常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有的是其他原因導致學不進去成績差自卑;有的是對自己期望高非常努力,卻找不到好的學習方法因而成績上不去,產生焦慮和自我懷疑;有的是遭到學校霸凌等等。建議對孩子的校內校外情況要做個全面地分析和了解,有的家長還要自我檢查反省,看看作為家長有沒有不對的地方。有個朋友的女兒讀高三突然就嚴重抑鬱了,經常呆坐在一邊對外界沒有什麼反應,最嚴重的時候拿小刀在手背上劃出一條條血口子而不自知。父母心急如焚送去看心理醫生,醫生和女兒交流後才得知,孩子的父親是個高知,從小到大學業都非常優秀,從農村到大城市讀了名牌大學後在北京有了很不錯的事業。可是女兒學習成績平平,彷彿沒有遺傳到他的高智商,於是這個父親非常失落,經常對女兒冷嘲熱諷,女兒無論如何刻苦都無法出類拔萃,長久的壓抑讓孩子抑鬱成疾。醫生建議給孩子請一段時間的假,帶她換一個環境離開她父親一段時間,然後再嘗試協調父女之間的關係。於是朋友獨自帶著女兒到外地旅遊散心,說到孩子時好心痛,她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女兒健健康康的,只要是個正常人,讀不讀大學都無所謂。


秋水含煙



啄木鳥131384685


我一個朋友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當然,她的情況有些區別。


她是因為孩子不合群,心理上出了點問題,情緒反應過激,甚至會傷害到同學,他總感覺辦理同學都敵對他,嘲笑他,學校勸退,後來我朋友帶著孩子回家了。


整整高一這一年沒有上學,她和孩子一起參加了體驗式心理指導,每次做心理指導費用一小時1500元,每週1-2次,就這樣上了一年,她又幫孩子找了一傢俬立學校,老師,同學都非常友好,這孩子慢慢恢復了正常。這期間一直是保持每週一次的心理指導。


我朋友是一名律師,賺的錢幾乎全拿來陪孩子上行為心理課了。現在高三了,孩子一切正常,正在備考,親子關係也融洽了許多。


反觀我這位朋友,她為孩子出問題去尋找原因,主要是家裡面奶奶和媽媽的教育方式完全相反,而媽媽忙於工作,大部分時間是奶奶帶的,所以媽媽說的,奶奶背地裡又不讓聽。這種矛盾的教育讓孩子心理承受巨大壓力。當然,還有其他的誘因,這裡不做展開了。


我們可以參考她處理問題的路徑:


第一步,找到問題的原因。

第二步,尋找解決的辦法。

第三步,堅持做,直到孩子恢復。

第四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好,我們回到這個問題上來。


第一步,要搞清楚孩子出了什麼問題?

孩子天天哭,罵父母為什麼要生他出來,這顯然是活得太不快樂了。

如果你自己並不知道原因,就要去問問學校的老師,他們班的同學,他平時要好的朋友,這些都是最能直接獲取他信息的途徑。

事實上,如果你和孩子之間能保持著良好的親子關係,你是一定能知道孩子大概是怎麼回事的。


第二步,尋找解決的方法。

不管你使用什麼樣的方法,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先把自己的焦慮情緒處理好,孩子已然這樣了,你就要把心態徹底放平,哪怕一年兩年不上學都可以,只要孩子精神、心理沒有出什麼大問題。人的一生還長,不在乎這一兩年,處理的好了以後就順了。


首先接受孩子是今天的這個樣子,反思一下作為父母,你一定有推卸不了的責任,畢竟孩子是未成年。

然後,不要給孩子任何壓力,想想孩子對什麼感興趣,自己去了解他的那些興趣,找到和孩子溝通的機會。比如打電子遊戲等等,如果行不通,不妨帶孩子去看一下心理諮詢師,帶孩子去之前,最好你先約見一下,儘量找看起來親和力強,淡定型的諮詢師。

孩子有可能在某個契合的機緣下願意敞開心扉。


第三步,如果有好的效果,持續做下去。打開孩子的心結,幫助他尋找活著的樂趣。


第四步,保持和孩子良好的親子關係。

我雖然孩子才11歲,但是這一路走來也坎坎坷坷,我的經驗就是隻要你和孩子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理解他,尊重他,不管他和你說了什麼超出你想想的話,你都能接得住,而不是反口批評,責怪。相信他會告訴你他的心裡話,有效的溝通,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希望對您有用。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11歲孩子的媽媽,您可以關注我,期待和您共同探討育兒和教育。


親子魔方


看到這個問題,再看到別人的回答,我有些默然。


在這個問題上,我雖然沒有絕對的話語權。但我想我與孩子的經歷是絕對有發言權的。

我孩子今年高二了,在三年前,我的經歷與你現在的經歷非常非常的相似。

我不是自誇,孩子自小聰明伶俐,小學二年級當班長,三年級大隊委,五年級大隊長,區三好學生。。。

初中時,代表中國代表學校參加全球創新思維大賽得金獎。

可當我以為一切都可以順利進行時,突然有一天,孩子不上學了,整天將自己關起來,寫小說。

我從失望絕望,再到重新燃起希望,用了將近1000多個日子。 在這一千多的日子裡,有多少個無眠之夜,又有多少眼淚橫流,恐怕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更何況在房子裡倍受煎熬的孩子呢?


見到有人在評論裡說,孩子“這就是父母寵愛,凡事和孩子商議教育,快樂教育的後果。罵父母,說明父母在他眼中一無是處,失去了最後的尊重。”但我想說,這也許是其中一種可能性。

我在 那段日子裡,為能讓孩子重回學校,費盡心思,無論唯心的,還是唯物的,是學術上,是心理上的,還是所謂的迷信,所有的我認識或不認識的方法似乎都使用過一遍了。

當一切都進入到漆黑一團時,正如有句話:當上帝關上了一門後,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戶。

我不斷找方法,不斷試錯。終於,我看到一篇文章上有句話——愛,能幫你渡過一切難關。

從那一刻,我開始尋找“愛”。

什麼是愛?

怎樣才是愛?

你對孩子是愛嗎?

你的愛,他收到嗎?

不斷地深入,我發現自己的愛也是很蒼白。我愛你自己卻不夠。


從那天起,我開始改變自己,我要愛自己。

我早起跑步運動,後來參加馬拉松比賽。 我堅持看書,書讓我懂得很多,知道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去想問題,學著理解孩子,感受孩子。

漸漸地,我可以與孩子說上話了。 後來,我又去見了心理醫生,我將自己的問題解剖了,夫妻關係更加和諧親密。醫生告訴我:夫妻與孩子是家的組成的鐵三角,夫妻關係的牢固,是能改善孩子的問題。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白的浪費掉,經過1000多的日子的努力,晨曦還是終現,孩子終於又踏上新的征途。

(有事情可以先不用追根溯源,總有一天他會向你傾訴緣由的。)

或許明天我們還將有更多的問題需要面對和解決,但現在有“愛”在,一定能朝著目標前行的。

所以,我想告訴你:有些事情既然發生了,我們就要積極去面對,作父母不要再去想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而是去想現在怎麼做。

是的,從自己做起,孩子不想的事,就不做,陪他一起,或去看海,或去爬上。或陪他去漫展,或與他一起打遊戲……

讓一切順其自然,就好像與好友一起,不分彼此。這樣你才能感知他有多苦多痛,才能幫他走出來。

人生路很是漫長,中途休整一下也無妨,對吧?一時的迷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迷途知返。

最後,祝願你的孩子平安快樂!


(沐沐是我,關注@沐沐芝道,與您一起關注孩子的成長。)


沐沐教育芝道


孩子如果是因為學習差,實在不想念,就讓他退學吧。逼得太狠,會出心理問題。

我弟弟從小就學習不好,初中那時候考高中離分數線差的很多,家長讓他再復讀一年,他死活不願意。我爸就故意讓他去建築工地幹活。他寧願幹活也不回去上學。後來去中專學了建築,畢業之後就考了二級建造師資格證。上班這麼些年,從技術員開始到現在項目經理,在我們小城市月薪也有1萬了。

所以通往幸福的路有很多,千萬要控制好,看孩子自己的意願,不要造成不好的結果。


加油一起衝


我姐的小兒子去年休學,今年去了發現大腦空空如也,課也跟不上了,徹底不讀書了!

他這不到20年的人生是怎麼過的呢?小時候自己玩,後來上學了,除了學習就是玩電腦遊戲,沒有幹任何其他的事!他沒有朋友,不會交際。別人誤會他指責他,他不會解釋,只會憋屈鬱悶。自己從來不會處理一點點問題……

初中的時候也是快中考了不去上學了,直接去參加中考。上高中不到半年,有個同學突然踹了他一腳,他就愣了,然後就不去上課,老師給家長打電話,讓接回家。然後就休學了……

後來去飯店傳菜,不到一個月又回家了,家裡不知道為什麼,猜測是和同事或者顧客發生不快了。

現在在家了……

什麼原因呢?

從小到大一家人都順著他,什麼事都順著他,他從來沒有被批評過,他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

從小到大沒有人讓他幹過活兒,什麼都沒幹過,什麼問題也不會處理。

他父親,我姐夫(倒插門女婿,自認為低人一等)給他很大壓力,又給他很大的自卑感,比如說你跟別人不一樣,必須好好學習,考上一本,讓別人看得起……

往後餘生,就看他自己的了。原生家庭的問題,有時候真的需要一輩子去糾正……


用戶9778096155416


我兒子,女兒,初中時,我不管他們,讓老婆管,結果他們成績直線下滑,女兒,全校三百名學生,他排280多名,兒子,全校三百三十名學生,他排308名,還有二個月中考了,我叫老婆別管了,我來管,中考女兒應該是160名左右,兒子是前一百名內,今年高考兒子上了北京211大學,計算機專業,女兒雖然考了廣東弟二師範學校,主要是鋼琴術科把他分拉下去了,八千多鋼琴考生,考了五,六百名,去了廣二師,你那兒子我來教,正常過一本,應該一點問題沒有,主要是你教育方法不對


星期天連鎖


看到這條,心裡很酸酸,我的兒子明年就要高考了!還在加油拼搏,為人父母不容易,可憐天下父母心❤,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吧!不要責備他,給他心靈安撫,如果親自溝通效果不明顯,那就請一位他最佩服的你們身邊的朋友出面聊聊!最後的殺手鐧就是一段故事,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有一位我的玩伴非常聰明,特別是文采一流,在初中他的作文基本上老師不用改動一字就是範文,可是有一階段不願意上學,他老爸真有策略,二話沒說辦了休學!帶他回家,從此每天早上五點就喊他起來跟老爸一起下地幹活,

鋤耙犁頭就讓他摸,晚上回家養豬,清理豬圈,每天都這樣幹,麥忙時他父親故意在太陽頭頂時喊他幹活,那熱刺刺的陽光慢慢刺痛了他,有一天他主動跟他爸商量重新返校,他爸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回到學校後,發奮勁頭無人可比,他自己思想主動被觸動了!這種動力無人可比,後來成功上了一所重點高中,三年後又考上重點大學,現在在市委當秘書長了!個例哈,僅供參考,但有共同處就是要想法設法觸及靈魂,不上學只能處在社會最底層,幹最苦的活,永無天日!但願能幫到您,讓您走出困境


北京聞之書院書法


我兒子高中今年也不去學校了,我快瘋了,我找他談話問他在學校是不是遇到問題了,你是孩子很多事情你處理不了,需要家長幫助。他說沒有。他說等他想通了就會去的。我說現在是上學的年齡,我不要求成績,我只希望你能和同齡的孩子在一起。女兒(女兒國外大學雙學位畢業)勸我珍惜現在在一起的時候,以後長大在一起的時候就少了。我每天儘量做他愛吃的飯菜,我兒子只要是不說學習,其他都很聽話,都說他聰明,我不這樣認為,聰明是在你該做什麼的時候努力去做該做的事,這個家長孩子哭鬧應該是孩子心裡有疙瘩,你不能打罵,你用你的愛去暖化他,。我是失敗的家長,沒有資格說說三道四,我希望你和你的孩子幸福,條條大路通羅馬,也許我們的孩子會辛苦,我們也沒有辦法,只有陪著他們長大


慧心無能


現在距離這個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不知道題主的兒子現在怎麼樣了?

現在2019年9月,正是新高一的調整階段,很多新高一的孩子會面臨一個適應期。在這個適應期,做為家長,該怎麼去幫助孩子儘快地去適應呢?

家長不要把輟學放在第一位,把孩子的心理放在第一位。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分析,家長一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考慮、對待這個問題:

首先,家長要清楚這個適應期,孩子們可能會出現一些緊張不適的情緒和表現。

比如不太自信的孩子表現得比較孤獨,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可是又不習慣於主動結交新朋友,在略顯熱鬧的新學期會有一種更加孤單寂寞感。這樣的孩子很難主動地去尋找新朋友,很難和同學融合為一起。

其次,不同性格孩子的適應期長短不一,表現各異。

以前走讀的孩子不習慣於住校,對新老師的管理和教學難以適應。比如最近頭條上有一個家長說自己孩子升入了新高一,住校,第一天就打電話說不在這裡上高中,要回去復讀,家長為此焦心不已。

還有的孩子原本在初中學習成績屬於中上等,可進入了一個好高中後,突然感覺自己聽不懂老師的講課,一則太快,二則高中難度大增,為此一下子感覺到驚慌失措。

這周聽一個家長說自己孩子剛考試過,成績很不理想,這讓我想起初一的時候,孩子也都有一個適應期,實際上不僅高一、初一,小一、大一也都同樣有一個適應期,每到一個新環境里人都需要一個適應的時間,這是必然的。

但是,性格內向、敏感、不善主動溝通的孩子適應期會比較長一點。

第三,家長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點,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鼓勵他,和他一起解開心結,共同面對問題。

題主的兒子之所以如此,心裡一定有了自己解不開的疙瘩。那麼這個疙瘩是什麼?又是怎麼結下的呢?

這一點如果清楚了就好辦了,不過孩子這樣估計很難主動去說出來,就是願意,也可能自己分析不清楚,不要以為高一孩子什麼都知道了,其實他們的確是不成熟的。


本著這個思路,建議家長從如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和孩子表達共情,把自己無條件的接納和關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確信父母永遠和自己是站在一起的。

這可以通過語言以及肢體語言,以及日常的關愛,當然這種關愛首先要尊重他已經長大了。

開學之初,我多次向小女表達這個意思,有直白的表達,還有做事的考慮,以及時間的安排,總之一句話,這段時間我接納孩子的全部,包括情緒和問題。

仔細觀察孩子,傾聽他的言語和行為,瞭解更多的信息,明白他心中所想。

題主兒子能哭出來,還直接說出來,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家長先接納孩子的現狀,和孩子平等地聊天,不帶任何主觀意向地做一個好的傾聽者,之後認知地思考兒子的問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找智者或者自己信得過的明白人給支招,幫助兒子解開心結。

家長要用心用情地去陪伴兒子,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一段時間,幾個月或者更長時間,形成一種習慣。

這種有效的陪伴會給兒子一個心理安全感,也給孩子一種自信。找回了自信,孩子也就逐漸恢復正常了。

一個孩子的情況到底如何?一個問題很難知道很多,如果嚴重可以求教於心理醫生幫助,不過思路就是這個思路。

最後希望這個孩子的心結儘早打開!希望家庭儘早恢復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