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哪一道菜更让你牵肠挂肚?

掌上明珠,原比喻极钟爱的人。后多用来专指父母特别疼爱的女儿。出自晋代傅玄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掌上明珠的近义词心肝宝贝,专指十分亲密的人或事物,语出唐·房玄龄《晋书·刘曜载记》:“ 陇上壮士有陈安 ,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翻译出来就是:陇上有个叫陈安的斗士,虽然没有高大的身体,但是心地宽广,对待将士如同对待自己最亲切的人一样。

可我们今天所说的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却是两道别致的菜肴。尽管这两道菜的外观以及制作方法都截然不同,但因两个词语的释义相近,且所用食材都要用到鸭子的身体部位,所以,今天的美食PK台上,我们隆重推出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


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哪一道菜更让你牵肠挂肚?

掌上明珠之一


掌上明珠属于徽菜体系,主要食材用的是鸭掌。关于鸭掌的吃法,最早的记录是唐代的烤鸭掌,做法残忍血腥,发明者为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唐代《朝野佥载》有云:“易之为大铁笼置鹅鸭于其内当中,起炭火铜盆贮五味汁,鹅鸭绕火走渴,即饮汁,火炙痛即回,表里皆熟毛落尽,肉赤烘烘乃死”。意思是将活鸭放在微热的铁板之上,把涂着调料的铁板加温。活鸭因为热,会在铁板走来走去,最后会疼得跳起来,最后鸭掌烧好了,鸭子却还活着,切下脚装盘上桌,这样的鸭掌据说美味无比,但也宛如封神榜之炮烙酷刑,十分恐怖。

因为烤鸭掌的做法太过残忍,自晚唐以后,一直没有流传。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鸭掌的喜爱,到了宋朝,鸭掌成为礼物,用于赠送亲朋好友。欧阳修的诗友梅尧臣曾寄赠“鸭脚百个”给欧阳修,欧阳修如获至宝,思绪万千,欣然提笔写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不过,大家不要当真,这只是一个玩笑,梅尧臣送给欧阳修的其实是银杏,并不是真的鸭脚,因为银杏有一个别名叫鸭脚。


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哪一道菜更让你牵肠挂肚?

心肝宝贝


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喜欢吃鸭子,并且将这一爱好遗传给了他的子子孙孙。可他子子孙孙的偏好却有所不同,比如明成祖朱棣,偏爱北京烤鸭。又比如崇祯皇帝朱由检,偏爱吃鸭掌。掌上明珠的菜式正是由崇祯开始。

公元1643年冬月的一天,崇祯皇帝最最疼爱的长平公主年满十四岁,崇祯特别办了家宴,单单宴请了太仆公公子周君都尉周世显,并当场将长平公主许配给了他。

家宴并没有特别奢华,但有一道非常特别的菜格外引人瞩目。只见白玉的盘中装了十来只鸭掌,每一只鸭掌上面都放着一个剥去蛋壳的鹌鹑蛋。鹌鹑蛋洁白通透,宛如明珠。崇祯皇帝极其庄重地对周世显说,这道菜名叫掌上明珠,而他自己则视长平公主为掌上明珠,希望周世显日后好好珍惜长平。


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哪一道菜更让你牵肠挂肚?

崇祯皇帝


长平公主还未到及笄之年,崇祯就急着把她许配给人,实在是有说不出的苦衷。此时明朝的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北方的满族政权已经是非常强大,在1640~1642年的松锦之战中,明军主帅洪承畴率领13万明边防军精锐部队惨败,五万多人被杀,四五万人受伤,主帅洪承畴被俘后投降,只剩下吴三桂率领3万多残兵退守宁远、山海关,之后,明军悍将祖大寿也开锦州城门降了清。至1643年,明军关外领地尽失,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关宁防线全线崩溃 ,形同虚设,清军入关只是时间问题。而此时的西北、中原地区,四处都是农民起义,李自成的百万大军更是在1643年直接与明军决战,明军大败,明军主帅孙传庭被杀。这也宣告着明朝的剿灭起义军行动彻底失败,西北、中原广大地区沦落农民起义军之手。

崇祯知道大势已去,只想尽快安排好长平公主的归处,以了却平生的心愿。但祸事来得太快,尚未等到长平公主和周世显成婚,李自成便已攻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心灰意冷之余,害怕自己的子女眷属受到起义军的侮辱,先是令皇后和袁贵妃自尽,之后对长平公主叹了一句“汝何故生我家!”挥剑斩去,长平公主抬手一挡结果被斩断左臂,随即昏了过去。崇祯再不忍心结果长平的性命,自己逃亡到煤山,自缢而死。


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哪一道菜更让你牵肠挂肚?

长平公主


历史上的长平公主还是和周世显结了婚,但仅仅过了两年,便因思念父母郁郁而终。然而,金庸大师不忍心她如此红颜薄命,将之写成《碧血剑》里明目皓齿、秀若兰花的阿九,还写成《鹿鼎记》中武功绝顶的九难。而掌上明珠这道菜的做法,则由崇祯皇帝的御厨带到了安徽,进入徽菜体系,但一直默默无名,直到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才走上老百姓的餐桌。只不过大家在大快朵颐之下,早已不再记得长平公主的万般苦难。

掌上明珠这道菜经过无数厨师的改良,早已不是当年的简单样子,食材变得十分丰富。今天依然要介绍它的制作方法:主料用鸭掌10个,青虾仁150克,鹌鹑蛋10个,猪肥膘肉25克,鸡蛋清,25克,香菜末,火腿末各少许,调料 鸡油15克,盐3克,味精5克,料酒15克,葱,姜水,面粉少许,湿淀粉70克,鸡汤80克。


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哪一道菜更让你牵肠挂肚?

掌上明珠之二


首先把鹌鹑蛋放入凉入锅中烧开后,再用小火煮5分钟,把蛋捞出放于冷水中,然后剥去蛋壳。鸭掌煮熟后去骨,将筋扦断,用料酒5克、盐1克拌匀稍腌一下。把青虾与肥膘肉一起剁成茸,并放入1克盐、2克味精、鸡蛋清、葱姜水和5克料酒以及湿淀粉搅匀成虾肉泥。

然后将鸭掌蘸些面粉,把用虾肉泥挤成的小丸子放在上面,用尺子抹平,再把鹌鹑蛋按在上面中央部,两边粘上火腿末香菜末,码入盘中,上屉蒸透即成“掌上明珠”。接着炒勺上火,放入鸡汤,加入1克盐、5克料酒、3克味精,汤烧开后放入适量湿淀粉勾成芡汁,淋入鸡油浇在盘中的“掌上明珠”上即可。

鸭掌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同等质量的熊掌的营养相当。掌为运动之基础器官,筋多,皮厚,无肉。筋多则有嚼劲,皮厚则含汤汁,肉少则易入味。成菜后的掌上明珠造型美观,掌白珠亮,鲜香可口,实属宴会珍肴。喜欢品尝掌上明珠的食客,大多性格豪放,少不得烈酒相佐,往往脖子一仰,岁月便慢慢醉去。


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哪一道菜更让你牵肠挂肚?

掌上明珠之三


如果说掌上明珠催人醉,则心肝宝贝恰恰相反,这道菜常被人用于醒酒。心肝宝贝的食材,除了鸭心和鸭肝外,还需要水晶脍。水晶脍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水晶鱼冻,最早始于宋代。宋代《事林广记》中记载:赤梢鲤鱼,鳞以多为妙。净洗,去涎水,浸一宿。用新水于锅内慢火熬,候浓,去鳞,放冷,即凝。细切,入五辛醋 调和,味极珍。须冬月调和方可。该书称呼这道菜为“滴酥水晶脍”。

水晶脍形态晶莹,质地娇软,调味辛辣酸爽,入口醒神,常被爱喝酒的文人骚客吃来醒酒,故又名曰“醒酒冰”。北宋书法家黄庭坚还专门写过一首诗:

醉卧人家久未曾,偶然樽俎对青灯。

兵厨欲罄浮蛆瓮,馈妇初供醒酒冰。

黄庭坚还特别注明:“予常醉后字‘水晶脍’为‘醒酒冰’,酒徒皆以为知言。”因此证明水晶脍作为醒酒的神物早在宋代就已经很流行了。


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哪一道菜更让你牵肠挂肚?

醒酒冰


水晶脍在宋代记载中用料十分简单,到了元代,在《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载的做法甚至只用了鱼鳞、鱼皮这些废料,但在当时却是极为受欢迎的美味。

心肝宝贝的制作,少不得水晶脍,因此制作这道菜的主要技术,便是制作水晶脍。制作方法如下: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带有鱼鳞的鱼皮一到两斤(直接用整条的鱼也行,只是稍稍影响色泽效果),清洗干净,放锅底,加入适量水、少许姜、葱、陈皮,大火烧沸后,改小火慢慢煮,直到熬出一锅浓稠的白汤,然后用纱布滤去渣物待用。

将鸭心、鸭肝入沸水中焯水,捞出控水。用八角、香叶、桂皮、花椒、豆瓣酱、海鲜酱、鸡粉、生抽、冰糖调料制作成酱汤,喜欢辣味者,还可放入辣椒,下入鸭心、鸭肝,小火酱熟捞出。将滤去渣物的鱼皮白汤分别倒入冰块模具中,再每格放入酱熟的鸭心鸭肝,冬天自然放凉成冻,夏日放入冰箱成冻即可。

心肝宝贝用鸭心、鸭肝酱卤入味,再制作成水晶冻,小巧可爱,有一种清凉,有一种滑腻,配着姜、蒜、葱、辣椒的滋味,既清爽可口,又鲜甜醇美。


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哪一道菜更让你牵肠挂肚?

水晶脍


心肝宝贝菜不属于任何菜系,其名字也由想象力丰富的厨师而来。中国厨师的想象力无与伦比,领先世界,譬如:火焰山下雪,其实是白糖凉拌西红柿,又譬如: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其实是海带或者发菜炖猪蹄,等等等等,数不胜数,心肝宝贝的起名已属于此类。

其实将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放在一起,进行PK,确实没有太多可比性。凡是自己喜欢的,便是最好的。若真要有所选择,我会在深更半夜醉后醒来、头痛欲裂时完成,因为这个时候,能够醒酒的心肝宝贝更让我牵肠挂肚。

至于您,也许这两道菜您都没有品尝过,也没关系,有空时不妨按照以上的做法,试上一试,您的舌尖会告诉您真实的答案。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崇祯皇帝在1643年将都城迁往了南京,明朝的结局会怎么样呢?》

《古人吃点啥 | 南宋醒酒吃“水晶”?还是咸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