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故意披露核彈頭規模,意欲何為?

新文化街男孩


法國總統馬克龍最近對外界公佈了法國核武器的數量,不過馬克龍就是不公佈法國的核武器數量,法國的核武器情況也不是什麼秘密,法國每年在投向核力量建設方面的經費,長期累積分析,也是可以推算出法國的核武器規模的!



法國目前已經將所有在役的核武器,全部是海基核打擊力量,以法國目前擁有的彈道導彈核潛艇,每艘核潛艇上裝備的彈道導彈數量和對應的彈道導彈裝備的核彈彈頭數量,法國的核力量就非常清楚了!



不過馬克龍不會是強調,重複公佈法國的核彈數量!法國的目的是強調法國的核國家的身份和份量,自英國正式退出歐盟後,法國成了歐盟中唯一的核國家,唯一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些身份讓法國在歐盟內沒有任何競爭者!



這說明法國在歐盟中有獨一無二的領導權,以前在歐盟中法國有英國的制衡,有經濟大國德國的輝煌掩蓋,但如今這種局勢已經發生了改變,法國已經有點迫不及待的想展現自己的優勢和身份!


涇水書生




一定會有人說,馬卡龍瘋了,暴露了法國核心機密。其實,在美俄等國家看來,法國擁有不到300件核武器,根本就不是秘密。

我們不要忽視馬克龍披露這一核數字前,有兩件大事發生。其一是英國終於實現脫歐,在歐盟內部產生一定震動,需要有新的壓倉石和凝聚力。

其二,美國宣佈,將在一些艦船部署低當量核武器,從而降低未來衝突中使用核武器的門檻,讓戰爭更具有不確定性和突發性。

所以,馬克龍在此時公佈法國擁有核武器的數量範圍,就是要搶佔道德制高點,既展示法國核能力的透明性,減少誤判,增加信任,也想證明自己具備足夠的核打擊能力,贏得歐盟國家放心和信任。


新文化街男孩


在“戰略對話”上,法國年輕、帥氣的總統馬克說了一句大實話,聲稱法國的核彈頭數量低於300枚,卻轟動了世界,轟動世界的,不是大家為法國有300左右枚核彈頭感到吃驚,而是馬克龍到底想表達什麼?

法國有300左右枚核彈頭,這是不爭的事實,法國前總統奧朗德也說過此事,馬克龍現在舊事重提,目的不簡單,最大的一種可能就是法國遇到了危險,這個危險對法國國家安全構成很大的威脅,身亡法國總統的馬克龍不得不再次告訴法國的勁敵,法國有核彈頭,數量還不少,有300枚左右!

2019年到現在,法國發生了很多事情,歐盟發生了很多事情。2019年,馬克龍因為要組建強大的歐洲軍,因為推行新政,法國不但爆發了大規模的“黃馬甲運動”,還爆發了大規模的罷工,再加上英國成功脫歐,身為歐盟的領袖之一,法國危機四伏,稍有不慎,就無法崛起,因此,馬克龍強調法國有核彈頭,就是為了告訴正在打壓法國和歐盟的美國,法國有核彈頭,讓美國不要放肆,否則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

美國經濟世界第一,美國軍事世界第一,還有世界流通貨幣美元。1999年1月1日,歐盟推出歐元,讓歐元和美元平起平坐,就是要“去美元化”,先解決世界流通貨幣美元,讓美國失去美元霸權,從經濟上瓦解美國霸權。

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歐元貶值30%。2020年年初,英國脫歐成功,毫無疑問,對於歐元來說,是致命的一擊,是英國在配合狙擊歐元。英國脫歐,削弱歐盟的經濟總量,削弱歐元的經濟支撐,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脫歐,最大的受惠者是美國。美國對歐元下手,對歐盟下手,馬克龍重申法國的核彈頭數量,就是告訴美國,法國不怕,歐盟不怕,同時也告訴歐盟國家,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有法國頂著,不要怕,不要脫歐!

另外,2019年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導條約》被美國撕毀,美國退出了《中導條約》,就是為了在歐洲部署導彈,把歐洲作為美國和俄羅斯較量的戰場,如此一來,歐洲有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場。法國等歐盟國家為了自保,強調核彈頭數量,就是讓美國和俄羅斯不要輕舉妄動,如果美國和俄羅斯把歐洲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場,法國就用核武自保,大家都別想安生!

馬克龍雖然年輕,卻不是什麼善茬,披露法國的核武規模,就是要告訴有野心的美國等國家,法國的核武不是擺設,法國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法國是大國之一,是聯合國五常之一!正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馬克龍披露核武數量,不是要打誰,而是告訴某些國家,你若打我,我必用核武還擊,大不了同歸於盡!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只有核武才能讓美國害怕,沒有核武就被欺負,就像伊朗一樣,沒有核武,將軍都被美國“獵殺”!

馬克龍雖然年輕,但是也知道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也知道核武是殺手鐧,不僅可以讓美國害怕,還可以讓世界各國害怕!


老鱷魚觀天下


馬克龍故意披露核彈頭規模,意在威懾美國,表明法國也是核大國,並不懼怕它國威脅。法國有核武器,人所共知,而且,馬克龍並不是第一個爆光此事的總統,法國前總統奧朗德2015年時就說過,法國有290件核武器。此時馬克龍再來說這件事,顯的多此一舉。不明內情的人可能會說俄羅斯有數千枚沒開口,馬克龍拿幾百枚來顯擺,顯的還是年輕。其實,明白他針對的是什麼,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最近,美國比較狂,據俄羅斯《消息報》稱:五角大樓近日宣佈,美國已經在核潛艇上佈署了低當量的核導彈,以遏制“俄羅斯”這樣的對手。美國做這件事的時間是2019年即將結束的最後幾周,裝載這種導彈的核潛艇是“田納西號”,而“田納西”服役的地區是大西洋,核彈頭的型號為W76-2型,配備在“三叉戟--2型”潛射導彈上,用於取代之前的大威力導彈上。有人估計,這種導彈只有5000噸TNT的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二分之一。

美國發展這種低當量的導彈幹什麼?美國的空軍也研製並裝備了低當量的B61-12戰朮核炸彈。美國下大力氣更新核武庫,目的是要把這種核武器用於常規戰爭。五角大樓聲稱是為了對付俄羅斯,顯然,這是一種拙劣的謊言。俄羅斯有與美國一樣大的核武庫,在常規軍事力量上卻遠不如美國,核武器就是俄羅斯的底牌,普京曾說過:當俄羅斯都不存在時,俄羅斯不會不用核武器,可見,美國敢用低當量的戰朮核武招惹俄羅斯,俄羅斯絕對會用美國無法承受的東西來對付美國。顯然,這種小型的核武器是為某些國家,某些地區量身訂做的。因為威力小,不會溢出國外。
法國在西方國家中,一直是個桀驁不馴,有獨立傾向的國家,曾退出北約,與美國格格不入。馬克龍上臺後,多次提出建立歐洲軍的構想,要拋開美國,歐洲人保衛自己。特別是美國在敘利亞無視法國的存在,從敘利亞北部南撤後,馬克龍發出了“北約腦死亡”的感概。馬克龍可能對北約“去意已決”。所以,表面看起來平靜的歐洲,實質暗流洶湧。馬克龍很清楚,英國脫歐後,如果法國不能保衛歐洲,歐洲就是美國刀坫上的肉,免不了任人宰割。美國在玩弄敲山震虎的把戲,馬克龍也是在提醒美國:法國也是有核國家。290枚核彈,足夠讓美國望而卻步,不敢對法國保護的任何國家用這種戰朮核武器。


天太2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本月7號與其它歐盟國家就法國核力量在歐洲的作用進行了“戰略對話”,對話當中馬克龍披露法國的核武器數量低於300枚。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核武器數量都是這個國家高度的機密,各國政府不會隨意對外公佈自己的核武器數量信息,而法國總統馬克龍突然對外透露本國的核武器數量,這大概是為了對外展示法國的核實力。
(馬克龍)

今年1月31號,英國正式退出了歐盟,這樣法國就成了歐盟成員當中唯一的有核國家,法國在歐盟當中的話語權也會因此獲得大幅度的提高。本月7號馬克龍參加的一個對話會就是要討論法國的核武器在歐洲的作用,作為歐盟唯一的有核國家也是歐盟成員當中唯一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目前法國毫無疑問就是歐盟的領頭羊,歐盟可能需要藉助法國來擴大其在國際上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

法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它是目前全球僅有的5個能夠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關於法國的核武器數量,此前一些國際軍事分析機構推斷法國的核武器數量在300枚左右,這跟近期法國總統馬克龍公佈的數據是比較接近的。雖然法國的核武器數量少於300枚,但是這在全球範圍內也已經是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加之法國擁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所以法國依然是一個擁有強大核威懾力的國家。
(法國核潛艇)


馬克龍披露法國的核武器數量,這一方面是為了告訴全世界,法國是一個強大的有核國家,所以各國必須重視法國在國際事務當中的影響力。另外由於馬克龍是在跟歐盟國家討論法國核武器在歐盟當中的作用,既然是這樣馬克龍也有必要讓歐盟國家瞭解法國的核武器情況,不到300枚的核武器雖然不算特別多,但是這些核武器也足以給歐洲提供核保障。馬克龍透露法國的核武器數量之後,其它歐盟國家對法國也會有更大的信任,法國在歐盟國家當中的話語權也會相應地提高。


馬克龍另外還提到,法國並不打算將本國的核武器置於歐盟或者北約的指揮下,法國一直奉行獨立的核威懾政策,馬克龍指出:“我們在決策方面的獨立性與我們同歐洲夥伴牢固的關係完全相容。”馬克龍大概就是想說,法國的核武器是屬於法國的,法國不會讓自己的核武器受到其它國家的指揮,但是法國能夠為歐洲國家提供核保護。馬克龍的講話大體還是符合法國一貫的政策,法國始終希望成為一個獨立的世界性大國,法國政府也希望自己能夠在全球事務當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而馬克龍炫耀法國的核武器主要就是為了向歐洲國家秀一下自己的肌肉。


李姓先生


法國總統為何要故意披露自家核彈頭規模?其實原因特別的簡單,因為英國正式脫歐了。早在2013年的時候前英國首相卡梅倫發起脫歐公投,起初卡梅倫只想利用脫歐公投作為噱頭,沒想到英國老百姓就那麼實在,還真的以多數票給通過了,結果戲演砸了的卡梅倫自知這麼大的鍋扛不起,所以立刻宣佈辭職,後來就是特雷莎大姐的善後工作。

特雷莎大姐在這幾年裡主持的最大事情其實就是脫歐的後續工作,因為脫歐這件事並不是一拍兩散那麼簡單,脫歐就好比離婚,領證容易散夥難,在磨磨唧唧幾年之後,就在2020年的1月30日,英國正式脫離了歐盟體系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

關於英國脫離歐盟之後的一系列經濟操作在這裡就不闡述了,重要說的是接下來的軍事操作。首先整個歐盟中只有英國和法國是擁有核武器的,而也正是因為兩國擁有著核武器,所以英法兩國在歐盟中的話語權還是比較大的,可現在英國憤然離場,而在這歐盟的大飯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便只剩下了法國。

法國是典型的浪漫主義國家,就憑之前的法國大革命、羅伯斯庇爾大肅清、五次共和國的重命名,我們可以看出法國做事是比較情緒化的,也就是隻談理想不管實幹。現在法國看到英國已經離場,而歐盟中就直屬自己的軍事實力最強,在這個時候法國總統想通過披露自家核彈頭的規模來達到震懾效果。畢竟歐盟屬於是大家在一口鍋裡吃飯的組織,把那些平時吃得多幹得少的小弟弟們給嚇唬住,未來自己就能夠多吃多佔。

但是法國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歐盟體系中並不是軍事為王的格局,歐盟內部講究的是經濟與博弈,相信不久的將來法國跟德國之間會有不少爾虞我詐的摩擦。畢竟英國在的時候歐盟內部是三足鼎立的狀態,現在英國撤了只剩下德國與法國,這兩個大頭相信一定會產生不少摩擦。


九品侍衛


馬克龍在替法國和歐盟刷存在感。

新華社:2月7日,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邀請歐洲聯盟其他國家就法國核威懾力量在歐洲的作用作“戰略對話”,同時披露法國核彈頭規模,馬克龍披露,法國核彈頭數量低於300枚。

馬克龍的意圖很明顯:

別忘了法國還是核大國,還是五常之一,提醒別的大國不要忽視法國和法國的利益,同時帶有強化法國在歐盟中的領導作用,以及為歐盟撐腰的意味。

法國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裝填M51核導彈(射程1.1萬-1.3萬公里)


法國是個很有意思的國家:

二戰時候抵抗德國一個月,就投降,二戰結束後卻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其餘四大國可都是戰勝德意日法西斯的主力,唯獨法國只是在戴高樂帶領下,建立流亡政府抵抗德國法西斯。

法國是靠英國時任首相的丘吉爾大力向聯合國的設計者富蘭克林羅斯福推薦,羅斯福考慮到未來歐洲力量平衡中法國也是不可或缺,才同意法國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可以說一開始,法國進入五常,就是比較勉強的,不過後來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沙漠中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彈(當時阿爾及利亞還是法國殖民地),才讓法國總統戴高樂腰板硬了起來!

腰板硬起來的戴高樂便要帶領法國走獨立自主的道路:一是退出了北約,試圖擺脫美國的控制,二是拒絕英國加入歐共體,試圖讓法國主導歐洲事務。

自此之後,法國恢復了昔日歐洲大國的形象和地位,支撐這個歐洲大國形象和地位的就是法國有核武器;


所以在法國目前逐步被美英邊緣化的當口,馬克龍不得不再次拿核武器做文章!

冒著洩密的風險(其實馬克龍不透露,地球上的軍迷都知道法國核武器數量也就兩三百個),馬克龍試圖沿用戴高樂的招數,要用核武器為自己撐腰,提醒歐盟各國,英國脫歐之後,法國是歐盟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法國不重要,誰重要?

沒錯,目前歐盟主要靠的是德國的經濟,法國的核武器,歐盟就是靠法德為核心,才可能成為世界一極。

德國是製造業大國,不走美英玩金融的套路,踏踏實實做實業,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才在2008年希臘債務危機中力挽狂瀾,不僅保住了希臘,更防止了歐元的崩潰!德國經濟就是歐盟的經濟支柱。


法國經濟比不上德國,能支撐法國地位的就靠核武器,還有唯一的核動力航母,為歐盟支撐起一個不太牢靠的保護傘。

老金之所以說法國的核武器和核動力航母是不太牢靠的保護傘,是因為原本法國的核武器射程只有5000公里(M45),沒有全球威懾力!現在射程1.1-1.3萬公里的M51核導彈太少。

當初法國設計M45核導彈的時候,就只考慮到蘇聯的威脅,射程5000公里正好能打到莫斯科,自然不能維護法國的全球影響力;

時過境遷,蘇聯消失了,法國和歐盟要面對的是全球競爭,設計和製造出射程1.1萬-1.3萬公里的M51洲際導彈,但國力不足以支撐太大的部署數量,這怎麼充分保護法國和歐盟的全球利益呢?


那艘以戴高樂命名的唯一核動力航母,由於設計的缺陷,甲板短了四米,加上法國核反應堆技術不太過關,只是拿兩個核潛艇的反應堆放到航母上湊合,結果就是戴高樂核動力航母徒有虛名,據專家測算,其戰鬥力比英國的常規動力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高不了多少。

戴高樂核動力航母聊勝於無,基本變成法國的臉面工程。


所以,老金認為,馬克龍特意洩露法國核武器的數量,只是替法國和歐盟撐門面,小國無所謂,大國不在乎,到頭來,馬克龍只是刷個存在感而已。

你認為呢?期待你的留言和討論。



老金看世界


美國前兩天剛剛成功試射了一枚“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法國總統馬克龍又開始炒作法國的核威懾,這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呢?
聯合國五常都是響噹噹的核大國,這一點


毋庸置疑,按說根本無需炒作,但近來美國首先表現的有點反常,繼公開了戰略導彈核潛艇開始部署低當量核彈頭之後,緊接著又試射了一枚陸基洲際導彈,或許是受了美國的刺激,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在昨天(2月7號)的演講中再次重申了法國的核戰略,並有意識的透露了法國的核武器規模,馬克龍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馬克龍公佈的法國核彈頭數量為不足300
枚,這與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在2015年公佈的數量基本相符,都是不足300枚,但這個數字明顯有點縮水,按照目前法國的核力量構成來看,支撐法國核威懾力量的是4艘“凱旋”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每艘核潛艇能夠搭載16枚M51潛射洲際導彈,早期的M51能夠搭載6個核彈頭,而最新改進型M51則可以搭載12個核彈頭,僅僅這些就遠遠超過300枚了,何況法國還保留了56枚ASMP空射核導彈,當然這也可能只是理論數據,法國實際沒有部署這麼多核彈頭。

核彈頭數量不是重點,法國的核戰略才是
關鍵所在。英國已經脫歐了,法國也就成了歐盟27國中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馬克龍是不是認為法國終於可以在歐盟擁核自重了呢?肯定有這個意思,馬克龍在沾沾自喜的同時並沒有承諾給歐盟提供核保護傘,這說明法國仍然堅持走一貫的核獨立政策,拒絕與美國以及北約的核政策捆綁在一起,這應該是馬克龍的重點。
馬克龍選在此時公開法國的核力量,一方面是出於提升法國在歐盟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在表達對於核軍備競賽的擔憂。美國接連不斷的炫耀其核威懾力量,本身就不懷好意,加上美國已經退出《中導條約》,如果就此引發全球核軍備競賽,法國也不能獨善其身。


那年那月那兵說


法國故意披露本國裝備的核武器規模,其實是一種極為無奈的行為,這很有可能是以法國為首的歐盟,準備增強地區核武器的數量,已達到提高戰略核威懾實力的前奏。因為隨著1月31號英國脫歐順利完成,歐盟在經濟、政治、軍事領域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其中在戰略核威懾領域的削弱,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

面對這種局面,法國作為歐盟唯一合法製造、生產、裝備核武器的國家,就必須要承擔其保障歐盟戰略核威懾力量的工作。

眾所周知,在二戰結束之後,由於受到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使得歐洲各國中,僅有法國和英國研製並列裝了核武器,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英國擁有核彈頭120枚,而法國則擁有280枚,這些核武器則共同組成了歐洲的戰略核威懾力量。

為什麼要這樣講,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當初歐洲各國組建歐盟的初衷,就是希望籍歐盟的成立,在歐洲建立起一個統一的、獨立於美國掌控之外的國家,而歐洲各國一旦實現這個目標之後,就一定已經實現了軍事領域的統一。

也就是說,儘管英國和法國各自分別列裝了核武器,但是一旦歐盟統一,那麼英法兩國自然也就實現了軍事上的統一,屆時無論是英國的核武器還是法國的核武器,就會共同成為歐盟的核威懾力量。

因此,從歐洲整體的角度來看,英法兩國列裝的這400枚核武器,其他們能夠在美俄面前保證“尊嚴”的重要條件,但是這種情況卻隨著英國脫歐,開始發生重大改變。

隨著英國在2020年1月31號完成了脫歐工作,使得英國在政治層面上已經完全脫離了歐盟的束縛,這也就意味著,英國列裝的那180枚核武器,將從此不再聽從歐盟的“號令”,其結果就是歐盟儲備的核武器數量下降了一般左右,從400枚降到了280枚,這對於歐盟的核威懾力量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但是伴隨著英國脫歐導致歐盟核威懾實力下降的同時,美國和俄羅斯近幾年卻在發展戰略核武器領域,開始動作頻頻,先俄羅斯在2019年5月30日暫停履行《中導條約》,隨後美國在2019年8月2日正式推出《中導條約》,使得美俄兩國在發展戰略核武器的問題上,已經開始逐步放開束縛,而這一切都讓法德領導的歐盟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要知道,隨著歐盟的不斷崛起,歐盟必然會脫離美國的束縛,並與美俄兩國展開新一輪的全球博弈,由此導致美國曾經對歐洲承諾的“核保護傘”,也將會隨著雙方矛盾的增加而漸漸變成一紙空文,這就迫使歐盟只能依靠自己來提高核實力。

但是在這個時候,由於英國脫歐所導致的歐洲核威懾力量大幅度下降,這就迫使法、德領導的歐盟必須要加強本地區的戰略核實力,但是在這個問題上,由於德國是二戰戰敗國,從法理上天然不具備研製裝備核武器的能力,所以提高核武器數量的任務,自然也就落到了法國人的頭上。

因此,隨著美俄兩國逐漸在戰略核威懾力量上為自己鬆綁,法國也很有可能想和美俄一樣,走上增強戰略核威懾力量的道路,至於法國在今後的時間裡,究竟是增加核武器數量還是提高相關運載工具的性能,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法德想要獲得一個統一的歐洲,那麼加強核武器的規模將會是其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落下m


黎叔認為,有三個目的,給自己鼓勁、在歐盟國家中顯擺、叫板美國。

2月7日,馬克龍邀請歐盟其他國家進行了一次“戰略對話”,主題是法國核威懾力量在歐洲的作用。就是在一場合下,馬克龍公開披露,法國核彈頭數量低於300枚。

其實馬克龍此次說到法國的核彈頭數量時,臺下坐著的都是法國的軍方人士。而且,馬克龍也不是隻為拋出這一數字而來,他有更想表達的東西

因為英國剛剛在一週前成功脫歐,包括法國在內,留在歐盟內的27國還沒有完全從這次分手中緩過神來。這些國家就像是情人或愛侶非要拂袖而去,自己有種被拋棄的難受。

此時,一直頗有志向和年輕有為的馬克龍看到了機會。歐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聲音出來說話。那麼法國拿什麼說事才更有底氣呢?毫無疑問地就是核武器。

所以,馬克龍強調的是,英國“退群”後,法國成為歐盟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這裡的潛臺詞其實就是,建立一個沒有英國,但卻是更強大的歐洲不僅非常重要,而且法國的角色和作用更加凸顯。

因為還有一個歐盟其他國家都不具有的條件和資格是,法國也因為英國的脫歐,成為了剩下的27個成員國當中唯一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中有一票否決權。

話到結束部分,馬克龍才在支持削減核武庫的正義大旗下,話裡帶出了法國的核彈頭已經減少到300枚以下的事實。

(具備發射核彈的能力的法國空軍陣風戰鬥機)

這也算是馬克龍在深思熟慮後的一次意義重大的對外宣示,時機也是剛剛好

此前,在歐洲內部,德國在經濟上一家獨大的格局,也讓德法究竟誰在歐洲大陸更具有主導權的爭議不斷。但那時,英國還在歐盟內,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法國也可以不用去太出頭,或者說也有點輪不到法國非要和德國一決高下。

現在的形勢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還是隔著一道英吉利海峽,但英國已不再屬於歐盟,則法國的獨特性立馬彰顯。此時不表態,或在表態中不提到自己是核大國,更待何時?

這既可以讓其他歐盟成員國認清形勢和力量對比,也同時敲打了德國。但同時,法國也不把德國放在自己的對立面。馬克龍強調指出,“我們在決策方面的獨立性與我們同歐洲夥伴牢不可破的團結完全相容。”

此前,有德國的執政黨成員表示,歐盟應具有自己的核威懾力量,法國應考慮把核力量交給歐盟或北約指揮,德國也應考慮與法國在核武器方面合作。

但馬克龍的講話中沒有提及與歐盟其他國家分享法國的核威懾力量。他強調,法國向來奉行獨立的核威懾政策,也不可能把核力量交給歐盟或北約去指揮。

叫板美國方面,自從馬克龍2017年5月就職以來,法美兩國之間在氣候變化、聯合國、北約地位、伊朗核協議等等問題上矛盾不斷

另外,還有法國要向美國科技企業徵稅。馬克龍和特朗普兩人的不合尤其體現在他們之間的言語對立。

2018年的紐約聯大會議上,特朗普的演講話音剛落,馬克龍就上臺回懟。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馬克龍更是發出了其演講中最為強硬的言論。“拒絕集體行動,某些人只會使自己更加脆弱”。矛頭直指退出了巴黎氣候協議的特朗普政府。

2019年11月,馬克龍稱北約正在“腦死亡”,“美國背棄了我們”。對此,特朗普表示,這是對北約成員國的侮辱,馬克龍的言論是“非常、非常、非常惡毒的”。

鑑於人們對美國以往對歐洲的承諾越來越產生懷疑,馬克龍2018年就提議建立一支歐洲自己的軍隊去對抗外部威脅。因此,藉此次“戰略對話”的機會讓世人再次意識到法國擁有的核武器數量,無疑是繼續謀求把安全保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上佳策略。意思也很明確:美國人,還有特朗普總統,請不要總把法蘭西當小弟看。

法國應該防務自主和必須建立一支獨立的、有足夠威懾力的核力量的主張,源自戴高樂上臺之後。1960年,法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裝備完成了第一架攜帶有法國製造的原子彈的“幻影—4”式轟炸機。而當時的大背景,也是美國總想維持其在西方聯盟中的霸主地位,但戴高樂將軍不吃這一套,並對美國的核保護產生了懷疑,法美矛盾由此尖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