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爸爸妈妈不喜欢浪费,第二天都会把前一天的剩饭热着吃,合适吗?

问题不好就别理我


合适,我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每次的剩饭都是全家一起吃掉,再任何时间我觉得都不能浪费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不珍惜粮食的人就像不爱惜生命一样!


鑫多金


农村的老一辈不喜欢浪费,剩饭剩菜热了以后第二天继续吃,这是事实。可是据我所知,不光在农村,就是在城里也有很多人第二天吃剩饭剩菜,而且不光是老一辈,就是我们现在依然这样做,没什么不合适的。


其实,隔夜的饭菜吃了确实不太好,但是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和周围的人家都是这样做的。


记得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每天妈妈都会把晚饭做的多一点,第二天天不亮我去上早自习的时候,热了剩饭剩菜当早饭,吃了急匆匆的去上学,简单方便快捷。

直到现在,家里晚饭有剩,我依然会留着第二天吃。


不光是我,不光是现在,也不光是农村,第二天吃剩饭剩菜的事,依然有很多家庭在做,没有什么不合适。


贫农希蒂


回答之前说说我的中学寄宿生活。那时候我们一周上5天半的课,一般周日傍晚回校晚自修,周六中午回家。除了早餐外,相当于一周有11餐在学校吃。那时家里穷,我们都带大米交到学校饭堂,每餐都到饭堂打5两白饭回宿舍加上从家里带来的酸菜、酸笋或者咸菜、咸鱼等送饭。用玻璃瓶装着,一般要省着吃上11餐(虽然饭堂的菜5分钱一份也吃不上)。记得那时候每周只带5角或1元的零花钱(还要交给饭堂煮饭的加工费)。

有这样经历的朋友应该不少吧?那个时候有得吃已经不错了,别的什么都顾不上了。经历过这些苦之后,也不难理解农村父母留着剩菜第二天吃了。

农村的父母年纪大了,很多习惯特别是节俭的习惯都改不了。如果硬要他们改也很难,又何必为难他们呢!

可能从健康角度来看这样不健康,但是尽量做到放冰箱里(蔬菜一般不留),第二天煮沸了再吃就好了。


阿文回村


浪费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更何况对一个农村家庭的人来 说更加知道勤谨,持家。这也是一个优良的传统。


不喜欢浪费,当天的剩饭接着吃。

这现象其实在很多农村的家庭就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几乎每个家庭的人应该都舍不得丢掉或者倒掉, 当然饭菜已经坏的情况除外。



吃剩饭剩菜合适吗, 这个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吧, 用不是给我们尊贵的客人吃 剩饭或者剩菜, 自己家里的东西吃不完, 自家人吃完这很正常的, 我也是农村家庭成大的孩子, 小时候奶奶带大, 我奶奶几乎都不会打前一天剩下的饭菜倒掉, 都会在第二天吃完/, 如果小孩子不想吃的话, 就是爷爷奶奶吃完, 都很爱自己的孙子, 几乎剩下的饭菜都是爷爷奶奶自己吃的。 养着一群的孩子,谁也不能估算好当天的饭菜,几乎第二天都是有剩余的,所以,吃剩下的食物很正常。

改善后的生活水平,估计现在没有那么人会吃。

目前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大家都知道,物质上的东西很优越了,现在的孩子,和现在的大人,也是有比较好的健康意识,我们不主张浪费,只主张节约不浪费,自然都会算好一下当天的食物,就算是吃不完还是不会第二天,或者第二餐继续食用。


浪费是可耻的行为,我养成勤谨持家,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好作风。

90后的农村孩子,我也都吃过家里剩下的饭菜,反正我是吃过的。


多梦老奇


我们农村的老爸老妈都非常节约粮食,记得小时候,一粒饭掉在地上也要让你捡起來吹一下吃下去,更何况掉在桌上,还要叫你把飯碗扒干净,有一次饭馊了,我老妈洗一下,在太阳底下均匀地晒着,干了,在鍋里放点油抄着吃,很香。剩飯剩菜,老妈从不倒掉,吃完为止,我们身体都棒棒的。我婆婆公公也从不倒剩菜剩,饭馊了热一热再吃,有一次,把锼饭倒掉了,公公就不舍不得了,说起了他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悲惨生活,打那时候起,我也不浪费剩飯剩菜了。


司令128124097


说说我自己的感受,我是85后的人一下子步入中年行列,我们这一代人准确的说是真的吃过苦的一代,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家庭可能跟我一样小时候一个礼拜才能吃上一回肉的情况绝不是在吹牛吧!上中学那会能吃到桶装泡面的绝对的有钱家庭,那也是疯狂的羡慕,大家别笑我句句属实,所以只是简单随便举例子都能代表一个字就是穷。所以可想而知咱爸爸妈妈他们那一代又是何其的艰辛,别说剩菜剩饭了关键可能压根就没有剩下的食物,每顿能不能吃饱还是个问题呢!这种话估计绝大多数朋友们都听说过吧。

所以问题的根源就在这儿,爸爸妈妈都是真苦过来的虽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不差那么点吃的了,但就是因为那种苦日子在心里留下的映像太深,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总感觉很多东西扔掉很可惜,哪怕就是剩菜剩饭也舍不得倒掉。当然如今的生活大家也都知道任何都要从健康的角度去着想了,起码我们现在的思想觉悟要比爸爸妈妈前卫一点是肯定的,往往理解是最大安慰,确实咱们现在不差那一口吃的了,可是要去解决这种吃剩菜剩饭的问题我想也只能多跟他们沟通就普及这种知识,哪些是剩下是可以吃的,哪些不能吃的,像我们家同样有这样情况存在,我就只能每次多的叮嘱他们做菜做饭的时候少做点,咱们尽量吃的少一点吃的好一点,又不浪费又影响健康,这个病从口入是有道理的。

咱们中国是农业大国绝大多数家庭的长辈都是农民出身粮食在心目中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所以家里的父母长辈们吃剩菜剩饭不是什么特稀奇严重的事情,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的,家里人多吃饭将就丰盛又好客这都是现象级的,只能说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情况我觉得往后会慢慢改变的,就像我们的下一代你让他吃剩菜剩饭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首先他根本就不会吃,第二咱们再怎样也不愿意让他们吃对不对。祝愿大家都能家庭幸福美满,身体健康,吃不尽,用不完。





浩哥聊a聊


我记得小时侯就没剩过饭,可能粮食太少吧,大一点时好过了,老妈还是精打细算,做的饭也是刚刚吃完,因为那时根本没有零食吃,老妈知道我们全家人的饭量,唯一的剩饭就是中午蒸的馍,要留一部分第二天早上当主食,馏一馏,再炒点菜煮点稀饭就行了。等我自己结婚以后,不是蒸糊就是做多了剩下,然后就买了电饭锅,慢慢的我也会精打细算了,有时候家里来客了,剩的菜多,农村人又喜欢喝酒喷大话,觉得剩菜不卫生,我会把少的倒掉,满盘子几乎未动的,就从上面用筷子拨掉一部分,剩下的热热自己吃,还有一些卤菜,我会把它们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再重新加工一下,没办法,农村人现在一般还是很节省的,还没有那个条件浪费,不过我已经觉得很干净了,总比一些城里人天天下馆子干净多了!


手机用户95420263034


这问题就用我家乡来说,在农村的我们只为了一口吃饱穿暖,父母每天都守在田间地头累死累活。记得小时候家里7个人,大米总不够吃完一年,又没有钱去买,然而每天饭里都添有番薯.南瓜.高粱.玉米.小麦等各种的稀饭,煮了一大锅。为了多做点农活,一锅就是一日三餐,有时剩饭就留作第二天的早餐,就这样起早贪黑的在田地里干活。

我们不防现在走进自己的回忆里,每个人的成长大都离不开剩饭剩菜,热着吃.炒着吃.放点油.产出来一些锅巴还可真香。

剩饭热着吃普遍的存在,难道现在比过去富有了就有同说“不适合”的声音?每个人从小父母都教育节约是一种美德,现在长大了更要一直持续。




耀东VLOG


这个问题对于我做为子女来说,我觉得很正常,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我们小时候都是这样来的,小时候没有电饭煲,都是煮沥米饭。那肯定不可能煮一次吃一次,除非家里人多,但也不可能刚好吃完。那做为农村人来说吃剩饭剩菜是必须的,那不可能倒掉的,除非馊了。而且以前我们家里的剩饭基本都是用来炒,但基于农村节省,舍不得放油,所以煎出来的饭总是会有很多锅巴🤗🤗,注意了,精华就在这里,我总是会等妈妈把饭铲起来,然后把锅巴铲起来在手里捏成团,吃起来倍儿香,要是再就点酸豇豆😏😏😏哇,口水流出来了

那对于我作为妈妈来说,再加上现在有电饭煲,那我做饭的话就不说不剩饭吧,至少能做到不隔夜,而且就算剩点饭也不多,也都是自己吃,孩子一般还是吃新鲜的。不是说惯孩子,只是这应该是只要是妈妈都会这样吧😊😊


金小陈的时光机


我是农村人。这个问题就按照我的经历的事实来回答。

小时候家里五口人,我和妹妹年幼,只有父母和大哥〈大我18岁)在生产队做工挣工分。生活上那时候家家基本上差不多。正常情况下早上白米稀饭,就点自家淹制的咸菜(很稀罕地放点点油蒸一下,不敢下锅炒,废油)中午干饭,晚上十有八九都是凑合着。因为十之八九粮食不够吃。

如果某天家里来客人了,农村人好客会把家里最好菜

那第二天我和妹妹眼巴巴看着母亲给我们炒饭吃,母亲用锅铲把饭:在热锅上反反复复地搓着,结成一层薄薄锅巴,等把饭盛了,用水一浸烧开,那个香呀!想起来还溜口水呢!😂😂😂美其名:锅巴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