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暧昧到极致的诗词,可以分享一下吗?

王平


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是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

在秦观流传下来的词中,大概有四分之一都是写给青楼女子的词,也就是俗称的“艳词”。

王安石评秦观的词为:“清新妩媚,鲍(照)、谢(灵运)似之。”

钱钟书先生在谈起秦观时,戏称他的词是“公然走私的爱情。”

初次接触到秦观的《鹊桥仙》,还是在高中,当时少年的感情还很青涩,就感觉秦观的词在语言上非常自然流畅,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作为婉约词,在感情上含蓄深沉,带着对于爱情的那种暧昧,却不流于俗套,回味无穷,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无数。”一对相爱的恋人,一年的时间未见,在璀璨的银河鹊桥相会,在这一刻,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抛于脑后。金风玉露,又有着那么一抹让人面红耳赤的暧昧情愫在里面,能够把爱情描写得如此超凡脱俗也是难得。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欢愉的时刻总是非常快,转眼间又到了分别的时刻。秦观真是一位爱情大人,他对爱情的诠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但在意境上令爱情更加悠远,在理解上也超越了时代的限制,将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所以,冯煦在《蒿庵论词》中说:“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纵观整个宋朝,婉约词的作者们在真情流露上,在意境表达上,在暧昧的情感上,秦观可以说是佼佼者,而这首《鹊桥仙》也成为了千古佳作。


漠鹰茶馆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我读到过最暧昧的诗了,在了解到这背后的故事以后更觉得有意思,我们的大文豪苏轼的确才高八斗,读来让人觉得意味深长啊。

原诗是这样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话说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当朝的尚书郎中张先位高权重,比苏轼大了40多岁,却很欣赏他的才华,于是两人就结为了一对忘年之交。话说这个张先,父亲就是个做官的,自己生于书香门第,又仕途安稳,可以说一辈子都过着荣华富贵,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张先本人的“身体”那也是好得不得了,府上有许多姬妾。

据说张先在80岁高龄的耄耋之年,还娶了一位18岁的小妾,一度在坊间传为笑谈。当时的新婚宴上,张先满头白发,面对着只有18岁的美妾,仍然满面春风地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看得出来这位张先张老伯确实非常有“性”致,一把年纪了还能“老牛吃嫩草”。

席间的苏轼听完,当即也唱和了一首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把张先的满头白发比喻成“一树梨花”,又把年轻貌美,身着嫁衣的娇妻比喻成“海棠”,一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一个“压”字,当真是点睛的妙笔。据说张先听完当即哈哈大笑,拖着苏轼连连敬酒,也确实只有苏轼这样的天纵奇才,才能写得出这么“惟妙惟肖”的诗句了。





如玉心


要论写暧昧的诗词,谁都比不过李后主李煜。

李煜的大周后身患重病,妹妹经常来宫中探望皇后姐姐。一来二去,李煜便爱上了豆蔻年华的小姨子。于是两人便经常在宫中背着大周后幽会,这种爱上小姨子的故事本来就极有看点,李后主本身又极有才情,写了很多描写和小姨子郎情妾意的暧昧词。

且看李煜写他和小姨子偷情的词: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花明月暗笼轻雾,

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这首艳情词狎昵真切,极其香艳暧昧,描绘的就是李煜和小姨子偷情时的情景。其中这两句“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是说,小周后一步步迈上香阶,怕被别人发现,于是脱掉了鞋子光着脚,把金缕鞋提在手里,蹑手蹑脚地去会情人。

李煜和小姨子的风流韵事不久便被周娥皇知道了,对缠绵病榻的大周后来说,遭到夫君和妹妹的双重背叛,顿时心灰意冷。不久就撒手人寰了。李煜在大周后过世之后不久,就正式立小姨子为皇后,史称“小周后”。

李煜的词有多暧昧?“秋水”这个用来形容女人眼波流转的词就是李煜发明的。同样也是写小周后的:

铜簧韵脆锵寒竹,

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

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

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

梦迷春睡中。

李煜的香艳暧昧之词,已经在文学史上留名了。若谈论暧昧香艳的诗词之作,一定不会漏过李后主的这首。

北魏灵太后胡充华,也作过一首极其暧昧的诗来思念她的情人杨白华。

胡充华在北魏宣武帝生前,只是一个普通嫔妃而已。南北朝时期佛教很兴盛,皇帝普遍沉迷佛教,广建佛寺。灵太后早年在一个寺庙里做尼姑,一次机会被宣武帝召进皇宫讲佛经。胡充华抓住机会,成为了皇帝的嫔妃。生了儿子,如愿继承了皇位,于是胡充华成了灵太后。

太后年轻守寡,耐不住寂寞,急需身边有一个情人。北魏名将杨白花,长得一表人才,被太后相中,做了太后的裙下之臣。

对太后而言,杨白花不仅仅是肉欲,灵太后对杨白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灵太后越来越依赖杨白花,可杨白花不这么想。对一个有志向和抱负的男人来说,这种事情很屈辱。被这种屈辱之情折磨着,杨白花终于逃离北魏,叛逃到南朝。

灵太后对杨白花的一片真情无处宣泄,思念之情时刻折磨着她。在这种感情下,灵太后做了一首诗,并谱上曲,让优伶日夜吟唱:

杨白花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灵太后在这首诗里,暗写了与杨白花的恋爱。“春风入闺闼”,比喻春心荡漾,极其暧昧。诗中又说“愿衔杨花入窠里”,期望着再和情人缱绻恩爱。

这首诗也传到南朝,可惜听到这首诗的杨白花却再也没回来。


蝴蝶迷君


暧昧在中文字典里是这样描述的:1、立场和态度含糊,不明朗;2、不光明,见不得人的。3、 男女或同性肉体关系还处于想象段。4、 男女或同性关系还未发展到恋人关系,但是行为举止和恋人关系差不多。

要说玩暧昧,很多词人都深谙此道。不过除了欢场调情和赤裸裸的挑逗。我更喜欢那些描写初恋的那种欲说还羞的朦胧美。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首我喜欢的诗词。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这首来自纳兰性德的《减字木兰花》。

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在秋雨中轻颤的芙蓉。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描写一个含羞少女,就像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妩媚迷人。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却给了作者峰回路转的欣喜,虽未明言,却芳心尽付。

最后带给大家几首原创诗词,请大家多指教。

1《蝶恋花》之佳人

云卷云舒春暗度。蝶影盈盈,点点桃花雨。

粉面谁添霞几缕,声声入耳风流句。

莫费求凰弦上曲。浅笑轻嗔,心已偷偷许。

欲展眉峰还又聚,今宵怎向郎边去。

2《菩萨蛮》之佳人

翠林春暖黄莺晓,倾心一遇还草草。

一念苦相思,郎君知不知。

衷肠频欲诉,见却羞无语。

妙目巧流波,何须诺允和。

3《卜算子 》之佳人

钗凤鬓飞斜,懒去菱花对。

月里秋千笑语闻,深夜还无寐。

杏眼媚如丝,桃脸娇如醉。

墙外谁家琢玉郎,惹了愁滋味。


美人绝色


暧昧到极致的诗词,那我就说一首诗,一首词吧。

李后主偷情小姨子算不算暧昧。如果算。那这首《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当仁不让,定是世间最暧昧的词了。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花明月暗笼轻雾,

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在鲜花盛开,淡月朦胧,轻雾迷蒙的晚上,可以与你相见。手提着绣鞋,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香阶。在堂屋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依偎在你的怀里,身体仍止不住的发颤。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你要好好怜惜。

李后主真是个艳文大才,你看他描写的,“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提着绣花鞋,光着袜子。“一向偎人颤”。依偎在怀里,还在颤抖。描写的多生动。大概的情况就是,李后主的周王后,生病卧床。李煜与王后的妹妹偷情,然后写下了这首诗。当然,周王后死后,周王后的妹妹,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小周王后。

诗的话,个人觉得元稹的《离思》当时最“暧昧的了”。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大概的意思就是,我曾经看到过沧海,别处的水,在我眼里就不是水了;看到过巫山的云,别处的云便不能称其为云了。仓促地从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戴建业戴教授说,这句应该这样翻译,一排排的美女从我面前走过去,我看都懒得看一眼);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还有一大半是因为你。(戴教授说,“元稹这个鬼东西,这首诗写完还没有几天,就跟别人谈恋爱去了”。笑的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要说暧昧,这首诗真正是暧昧到了极致。虽然大家常说的暧昧,是男女恋爱。或者还没有公开的恋爱,贬义一点的,可以讲偷情为暧昧关系。而这首诗是元稹怀念亡妻之作。我却也觉得这也是一种“暧昧”。这是一种非常褒义的“暧昧”。


暮秋鸿雁


“暧昧”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其最初的意思是指模糊不清,还带些欲说还休的色彩在里面,我觉得有一句诗特别美特别动人,那就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那一年,远嫁思念家乡的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吴越王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

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

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



可以说故事


宋代有一位词人名叫张先,人称三影先生,其名句为“云破月来花弄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可见此人对影字的钟爱。

这位文人一生不爱问政治,唯诗酒风流,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在他八十岁的时候还纳了位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为妾。大文豪苏轼是他的好友,在他举行婚礼的那天也应邀出席。张先见自己的美妾软柳娇柔、杏花烟润,不禁得意万分,做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见红颜鹤发相携甚为新娘叫屈,又见张夫子摇头晃脑的陶醉相,不禁想讽刺他一下,当即赋诗一首相和: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指苍苍白发的张先,海棠指娇美的小妾,一个压字形象有味,这诗里的旖旎风光,读者自可想象。可苏轼却不知,老夫少妻原有真爱,据说张老夫子死后,小妾绝食而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信也!


雪里幽香



贺铸(1052~1125)的《薄幸》:淡妆多态,更的的(di三声,明媚的样子),频回眄睐(mian'lai三四声,斜眼看)。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挽)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pin二声,皱眉头)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屏风)里,羞把香罗暗解。

(下阙)自过了烧灯(元宵节放灯)后,都不见踏青挑(应为跳?)菜。几回凭双燕,丁宁(叮咛)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长)无聊奈。厌厌(恹恹)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这是我读到最为暧昧乃至香艳的一首诗词了,都不好意思朗诵了,也背诵不下来。


同样是贺铸的《感皇恩》: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

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环形发结)颦黛(dai四声,画眉的青黑色颜料),脉脉两情难语。


细风吹柳絮,人南渡。(下阙)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到)晚一帘疏雨。断魂分赋与,春将去。

苏轼写,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夏夜纳凉摩诃池的《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ji一声)枕钗横鬓乱。


(下阙)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流星)度河汉(银河)。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在北斗第五星玉横的北面的两颗星的名字)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知道)流年,暗中偷换。

南宋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潘岳即发早白的美男子潘安)。轻衫未解,犹将泪点偷藏。

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过去)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半老徐娘,南朝徐昭佩以半面妆对梁元帝,帝怒而去,此喻梅花也可能指人)。



(下阙) 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后悔了!)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犀角中有一点灵性的纹理,故名)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组)射覆(一种游戏)腊灯红。嗟(叹息)余(我)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类似,如同)转蓬。

北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地两Rabbicatts229081


蝶恋花:昨日红烛今日泪,重重心事,紧紧锁双眉。不忍重温鸳鸯被,水憔悴花亦憔悴。 手持诗词书难读,往日最爱,此时却无味。遥望南国须尽酒,一醉忘却相思累! 武陵春:天涯何处无芳草,君情忘不了。寂寂寞寞多少愁,欲言知音遥! 无线能通急难语,两处闻浠泣。多时温馨渐渐透,万言语,岂趁意! 回复广东东莞樟木头镇***电子厂***寄《锦瑟》:君寄锦瑟我深知,此是商隐第一诗。诗中之意尽哀怨,莫非君心飞散时。人有才华珠蒙光,君意绵绵好文章。我愿己心换君心,不让君心受凄凉。 无题:青山绵绵绿水长,白云朵朵绕山梁。微风轻逗青山意,惹得林鸟话短长。






用户61560377770


钗头凤《相思怨》

秋风吼,黄花瘦,

一弯残月勾心走。

交流浅,相思淡;

借酒浇愁,独酌谁伴?

叹!叹!叹!

纤纤手,鸳鸯扣,

半推半就消魂久?

时间短,激情散;

憔悴花容,泪流满面。

怨!怨!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