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能量:疫情给了我们,人人平等的理性思考时间

文 / 心智成长专栏作者 文雅


疫情还在等待拐点,有焦躁的人群,也有麻木的人群,有关心国内外各种动态的人群,还有口罩跟吃饭问题都还没忙好的人。

任何情况下总有乐观的人们,以为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时,病毒就消失了,有钟南山大师顶着一定解决这场拉锯战。任何情况下也有悲观的人群,总琢磨着口罩还剩几个、超市的菜会抢购、疫情有可能大面积蔓延。

可有没有人想过,企业要建立战略,孩子要建立人生观,疫情期间应该打造和调整怎样的心态和世界观呢?

“改变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可知其然,没有人回答所以然——为什么修改一个心态要如此之难。

我们必须追根溯源,找出问题形成的逻辑才有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与问题之间必须具有相通或互补的逻辑构造,才能起到“溶解问题”的作用。

改变思路、重建认知、重塑心态,最首要与最紧迫的,就是了解“心态”与“意识”形成之间的整体系统结构。

人,大部分是由微生物构成的,是一个裂变的、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罗布·奈特教授说:“如果把所有细胞都算在内的话,估计你只能算是43%的人类。人类基因组大约由两万个基因组成,但人体中的微生物群的基因大约在200万-2000万个。

心理能量:疫情给了我们,人人平等的理性思考时间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微生物学家萨尔基斯更是认为,人类不仅仅有一个基因组,人体中的微生物群应该是人们身体中的第二个基因组。每个人都是由自身DNA再加人体中微生物的DNA结合构成。

这样看人类的“意识”到底产自微生物与宇宙奇妙的连接通道,还是人体细胞与微生物之间在演化过程中产生了全新基因组合,一直是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谜,也是一个科学界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

今天,“人的意识”已经成为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领域。很多的医学难题也试图从这里找到突破口。

荣格曾经说过:“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觉醒。”

心理能量:疫情给了我们,人人平等的理性思考时间

有的说法是,意识是人唯一可以被个体直接感知到与世界联系的部分,意识的整个本质就是辨别、区分主体、客体、肯定、否定等等。它为人格赋予一致性和连续性,人类成长进程正是意识的发展过程,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

科学地解释,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它各脑区信息的意识脑区(在前额叶周边)。意识脑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即它可以辨识自己脑区中的表象是来自于外部感官还是来自于想像或回忆。

举一个比较广泛的例子,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人们通常会被一个具备说服力的“成功案例”“光环”所吸引,而消除了所有的戒备,城门大开推心置腹。但往往忘了社会环境也是不断在变化的。人们在意识的指引下、经常做出单方面的判断——自我的判断。而并不信任对立立场的任何行为与发言。

心理能量:疫情给了我们,人人平等的理性思考时间

人和人的意识,进入一个如此循环的通道,就会形成强固的、封闭的体系。如果执守于个体系统,就形成了成见,个体的“意识”与“判断”就更难改观。比如汉城封城时传出段子:全国都说我们被隔离了,只有这里的人自己不知道自己被隔离了。

也就是说,真正有成见的人,对方明白,自己并不认为。

所以辩证地看改变,必须从强化内心动力做起,这是一场从内而外的自我蜕变的持久战,而并不是由外力指导就可以实现的。只要先改变意识,就会改变判断,再作出各种取舍。

心理能量:疫情给了我们,人人平等的理性思考时间

疫情给了我们这次人人平等的理性思考时间,也拥有了一次重塑良性、包容的心理生态的网络传递空间。

而我们最终都会发现,那些我们所希望见到的所有改变,最终都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

元宵佳节,祝祖国安好,人民无恙,万家灯火更明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