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當年是如何湊夠買房首付的?

環京樓市觀察


買房首付湊齊的方式,五花八門,小編見過的,父母資助,自己的十年左右勤懇工作的積蓄,還有問親戚借(這點不太靠譜,畢竟親戚也有買房需求),改善型剛需購房者置換需求,基本都是用老房子賣掉獲得現金收入作為改善購房的首付款。

但小編覺得,這兩天房價的變態上漲,首付更是令人頭疼了,以及遙遙無期的房貸,生活不易


JOHOME全球房產


說下我們吧。

先說下我們的第一套房子吧。

我和對象是13年畢業,14年9月份買的房子,當時就看了一個樓盤,接著就買了,當時也不知道為啥買的那麼著急。第一天看房,第二天接著就去付定金了。當時我工資 不到2000,我對象也就4000吧,去掉房租和兩人生活費每個月能剩一半吧。當時置業顧問給算的每個月還2500。每個月就基本不剩工資了。決定買房的時候父母也沒準備,打電話就說買房,給準備首付,一個星期後回家拿錢,我對象說他爸媽存的,加上問親戚借了點,付了差不多20萬。那會我公公婆婆給我們準備首付都是問他們兄弟姐妹借的。當時考慮到我們要結婚,需要給禮金,準備結婚的錢,他們就借了點。現在還清了。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靠自己買房的很少,基本都是父母幫助點,好點的自己攢了點錢,再問自己同學朋友借點。我身邊的人都是這樣的,沒有靠自己付首付買房的。當然這樣也可以,但估計會等的很久。因為現在好多年輕人都是畢業面臨找女朋友結婚,都要求有房子,這時不得不尋求父母幫助。我覺得無可厚非。

現在我打算買2套房,首付全部自己出,這些錢全部都是我和我對象自己攢的。第一套房子裝修和我們的車也是我們自己買的,父母付了首付我已經很感謝他們了,其餘的得靠我們自己了。父母也不容易,尤其是自己當了父母,才覺得父母更不容易。

年輕人加油努力吧。



會計小李在山東


13年買房,134平,總價799771。送了個十來平的陽臺。首付399771,貸款40萬,十年還。弄得等額本金,開始還的時候是5400多,目前一個月4200不到。

首付錢我找公司借了15萬,幾個朋友借了7萬多,首付時我爸給了十來萬,其他的自己存的。後來還公司的15萬錢也是我爸給的,看我還房貸又要還朋友的錢壓力比較大,我當時給公司還了十一萬,有兩個朋友急用就先還了,後面的幾萬公司每月扣五千,公司的錢差不多半年吧,還完了,朋友的錢我差不多用了一年半才全部還完。還款的日子確實比較辛苦,還好朋友們也都比較理解,催款也不是特別急。

去年十一裝修到過年又花了20萬,裝的有暖氣和中央空調,也算在裡面一起,暖氣和空調一起就四五萬了,一個哥們幫忙弄的,比較用心,我基本上全程啥也不用管,地磚,衛浴,門,還有地板,窗簾我選了一下,現在還差哥們6萬多的尾款,他也不是特別急,偶爾急用的時候我幫他倒騰一下。

主要是今年又給我老婆買了輛車,給我媽給了三萬,我老丈人那邊也給了兩萬,現在錢確實難掙。

目前也沒啥計劃,好好上班,年底把尾款給我哥們結清,其他的錢先存著,明年看有合適的再貸款三十年買套二手的裝修好的小戶型三居,租出去,目前租金都夠養房貸。新房子目前捨不得租,一直空在那。

自己對於錢啥的確實看得比較開,12年全款買車,看完當天就提車,當初應該買房子會好很多。買房子也比較快,頭一天看了下開盤信息,第二天就去交了押金排號,裝修房子也比較衝動,主要是有哥們在,給我老婆買車吧,也是頭一天晚上看了,第二天就定了提車。

人生就這樣吧。

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安一生。


三十多歲的小周


本人買第一套房是在09年,那時工資不高,也沒啥積蓄。一天接到張傳單,頭腦一發熱就跳上了車。那時惠州大亞灣房子還算便宜,看的一個小樓盤3200一平,年輕就是衝動,啥都不懂稀裡糊塗就下了訂金,總價25萬,首付8萬,我自己出6萬,找老爸拿了兩萬,當時利息打7折,貸十年每月只要還1800,基本沒壓力。這一放就放到16年,也沒裝修。因為工作在寶安,過去一次也不容易,乾脆賣掉還好點。



寶安離東莞長安不遠,地鐵11號線也開通了,半個鍾就到碧頭,離長安一路之隔。所以和家人一商量準備在長安附近入手一套。但長安16年跟本沒有新盤,連二手房都在一萬五到兩萬左右,前前後後看房看了一個多月。我二姐房子買在長安隔壁,一百二十多平一百七十多萬,叫我也去那整一套,樓盤很大,綠化也不錯,但不在鎮中心。我本來是考慮長安萬達盤買個兩房出租,這樣以租抵供壓力小。當吋看中了一套兩居室一百三十五萬的樣子,有租客在住,租金二千五到二千金的樣子,因為就在萬達盤邊,樓下又是沃爾瑪,地段真沒得說,就是樓子格局不太好,所以一直猶豫是買長安好還是買二姐一起好。買我姐那樓盤就可以買三房,但是怕不好出租。經過老爸老媽一說,意思是買在一塊過年也方便一點,於是下定決心買了現在這套120平的樓梯房,入戶花園的牆打掉併入餐廳,雙陽臺,帶車位,總價150萬,惠州的房子賣了50剛好夠首付,父母支持了10萬備用,過完戶中介費加稅費6萬3,剛好趕在過年前拿了鑰匙入夥,大吉大利。年過完後掛中介,房子沒多久就租給了人家,簽了兩年每月兩千五,還貸5200,算下來也還行。因為今年孩子在深圳上初一了,所以暫時只能住在寶安,等孩子上高中,到時就自己住,反正公司開車回去只要半小時,很是方便,等過幾年手頭寬裕再入手一套也不是不行。或許到那時深圳安居房排到了也是可以考慮的,現在該做的就是努力賺錢,牛奶麵包都會有的,也希望每一位看過此貼的朋友安居樂業,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一起加油吧!



我為是中國人而自豪


關於買房首付款,說多了都是淚啊。要不是因為首付款不夠,我就不會因為晚買兩年,導致購房成本增加了幾十萬。所以當時我要是知道如何籌夠首付,那麼我就會提前兩年買,那現在省下幾十萬,多好啊。

我2008年畢業來深圳工作,2012年的時候,身上只有十多萬,那時就想著買房了。剛開始很多新樓盤只要開盤我基本都會去參加。所以深圳寶安,龍華,布吉的很多樓盤我都去看過。

2012年,有一次有個樓盤在深圳大中華開盤,我搖到了號,然後進去看,還有不少房子可以選。我那時主要看71平的小兩房,單價每平1.8萬左右。總價128萬左右,三成首付,首付款是38萬左右。因為當時自己的存款也就只有18萬,還差20萬,想想可能籌集不了那麼多錢付首付,等賺夠首付款再買吧,於是就放棄了。當時要是狠下心還是可以籌夠38萬來買的。可是當時沒有認真想過怎麼籌夠20萬。

後來那個樓盤沒多久就漲價到了每平3萬,我就這樣錯過了一次最佳的購房時期。於是在2014年在別的位置,不是太好的地段買的時候,單價已經去到了每平2.4萬。兩年時間,購房成本直接增加了40多萬,想想就心痛。

2014年的時候,其實我的首付款還是差了十多萬的,那次我就學精了。為了籌夠首付款,於是選擇從公司離職,我們公司主動離職也可以拿N+1離職補償,補償有差不多八萬塊錢。再加上向親戚借了幾萬塊,這樣我60多萬的首付款就夠了,所以趕在2014年底在深圳把房子給買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好在2014年狠下心把房子買了,要不現在購房成本又得增加上百萬。所以當我們買房首付款不夠時,可以向親戚朋友借,還可以像我一樣主動離職拿N+1離職補償。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2005704511835853"} --}

月牙亮投


講兩個故事吧,先從自己身邊的人講吧,我舅家表哥買房:是去年在我們縣城買的房子,總價是70萬,買了一個三居室,我表哥自己在家周邊上班,一個月工資差不多在5000左右,表嫂是幼師,一個月差不多3000左右,兩人結婚有3年了,當時結婚的時候我舅在老家花了10來萬給兩人蓋的一套新房(當然是平房),兩人結婚我舅總共花了有6萬左右,彩禮錢全部給了我表哥,這不去年表哥想在縣城買房,表哥表嫂手裡能拿出個20萬左右(表哥表嫂在老家有名的過日子),本來他們不想用我大舅的錢,想多按揭點,但是我大舅說了,掙得錢不就是給你們掙得嗎,銀行的錢能少用就少用,用我錢還不用還,後來我大舅給他們又拿了20萬,今年中秋我媽說你表哥買房,你大舅從咱家拿了5萬,這不今天給還回來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上個月走的一個單子,是一對小情侶買房,兩人還沒有結婚,準備買婚房,剛開始雙方就商量好了,男方家裡能出20萬(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女方家裡能出10萬(家裡有一個弟弟),其餘的兩人自己想辦法,客戶兩人其實工作也有4-5年左右了,手裡幾乎沒有剩多少錢,就掙了一輛車,後來買的是一套120萬的房子,首付加上稅需要42萬左右,兩人家裡給掏了30萬,還有12萬兩人需要想辦法,後來兩人從親戚朋友那又借了8萬,最後過戶的時候,還有1萬多的稅錢,還是客戶從他朋友那套信用卡套出來的,前幾天回訪客戶怎麼樣,客戶說每天過的很累,現在幾乎天天都在工作,主要先把借的錢還一下。

買房是一個家庭的大事,也能耗盡一個家庭好多年的積蓄,加油繼續奮鬥吧!


不高不瘦


你當時買房是2016年的三月,關注房地產的人都知道,國家去庫存,首付兩成,我買的房子總價是70萬,房價8000,面積是90不到,現房,當時我手裡只有3萬,這個房子的首付要12萬,交房要2萬,於是,首付是絕對的不夠,首先,我在我自己的親戚那裡借了兩萬,我在讓我的父母借了10萬,剛好夠首付,拿到了房子,沒有做裝修,現在我這套房子單價到了1.8萬,由於是現房,房產證很快就下來了。在2017年買了一個二手車,總價大概在6萬左右,首付1成,月供是1000多。我通過房產證和車,辦理了幾張信用卡,大概有6張左右,每張的額度大概在3萬左右,由於我是做銷售的,工作不穩定,所以信用卡成為了我的幫手,沒錢花的時候就用信用卡,就在18年三月份,我老家房價才6000左右,自己的哥哥要買房子,他打算首付付三成買房,我們當地也還是可以首付兩成(從18年4月份就不可以首付兩成),我讓他借了1成首付給我,我自己手裡一分錢沒有,於是我又找我的同學借了1萬,找了我老婆家的親戚借了2萬,自己通過信用卡,套現4萬,加起來7萬,老家房子的首付14萬,(備註,由於我有貸款記錄,老家用的父母名義買的,所以信用卡欠費沒有關係),老家的月供大概在4000,這邊的房貸3000,車貸1000,老家萬一還不上的時候讓父母還一下,自己弄到錢了之後給他們,如果手頭有更多的資金,提前打在卡里還貸款,目前信用卡欠款8萬。可能有人會問我,信用卡欠款8萬怎麼還,這個月用了下個月還的時候怎麼辦,小編有小編的辦法,想諮詢的可以關注我的今日頭條,私信給我,教你具體的辦法。


上海周邊房產諮詢


1、首先本人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在縣城買房首付花費了30萬元,貸款30元,每個月分期付款1980元。

首付款式在家人的幫助下以及個人的少許存款湊夠的。

需要說明一點,買房子也是為了結婚住,畢竟是丈母孃經濟。

2、我農村青年,12年在外地上大學回小縣城上班,我從12年開始工作,在小縣城的某醫院上班,現在工資現在四千+,買房子今年是第二年了,剛開始也為自己是農村人,結婚沒有房子而煩惱。當時由於自己工資低,房子又貴,不太想用農村父母的存款買,可以不用自己卻無能為力自己的存款不夠,15年房子定下的,先交了一部分錢,16年房子交房了開始交全的首付,首付共付了30元,貸款30萬,2017年如今住上了新房子。

3、2017年自己的工資是4千+,媳婦的工資是3千+,如今每個月需要還房貸貳仟元,每個月給父母1千元,住在城市裡每個月的物業、電費、水費等500元,給孩子的花銷每個月是1千元左右,現在每個月的壓力也算是比較大,賺到的工資基本上都花了,如今每個月剩下的存款很少很少。


小希時間


我是2012年參加工作的,2014年初結的婚,2016年初買的房子。講一講我的買房經歷吧。



我和我老婆是2014年下半年開始計劃買房的。為了買房,兩個人節衣縮食,辛辛苦苦攢錢。貴的衣服不敢買,從來不去旅遊,很少去外面吃飯。

那個時候,我在鄉政府上班,老婆在小學當老師。兩個人每個月收入不到6000元,當時還有一部車子,一年也就是攢個四五萬塊錢。


通過辛辛苦苦的攢錢,到2015年下半年,我們存款達到了8萬元左右。從15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和老婆每個週末,一個一個樓盤去看看。當時,房價正好處在低谷時期,縣裡大部分樓盤均價在4000元左右。

當時看了一個比較滿意的樓盤,地理位置不錯,戶型也還不錯。這裡有個同事知道我我去那個樓盤看了,告訴我他向那個樓盤融了資,現在退不回本金只能用房子抵押,便叫我去抵押一套,把首付的錢給他。當時覺得也可以,但最後沒有辦成。因為,一是抵押的房子價格偏高,二是那裡的樓盤不能辦理公積金貸款。所以15年下半年沒有買成。


16年過完年,我和老婆繼續去看房子。當時看中了一套二手房,房子挺新的,面積在一百平方米左右,總價不到40萬。本來打算入手的,結果有一個人搶先了,把那個房子買掉了。

後來和家裡人商量商量之後,覺得還是買新房好。2016年2月,在一個樓盤看了一套房子,面積130多個平方,單價4200左右。經過討價還價,房子價格確定在56萬元。

首付是20%,也就是11.2萬元。並且那裡可以辦理公積金貸款,夫妻雙方最高限額可以達到50萬。11.2萬元的首付,再加上1.5%的契稅,大約是12萬元。可是那時我們身上只有8萬多元錢,還差三萬多。於是,向丈母孃借了1萬塊,向爸媽要了2萬元。東拼西湊之後把他房子買下來了。

這就是我一路辛酸,一路攢錢買房的經過。作為貧困家庭出生的農家子弟,回首往昔,覺得一路下來真不容易。房子,成為絕大部分工薪人員最大的心願,


財經知識局


座標天津,去年三月份開始看二手房,五月份貸款過戶辦完,基本搞定。

天津在“3.31”新政後,市場趨於理性,但房價最初卻並沒怎麼下降,所以當我在四月底看中一套市區52平米的一室一廳並決定買下它時,其實仍然是買在了高點上。


說起首付,也真是艱難。當時這套房最後敲定的價格是124萬,因為是過五年無二套,稅費幾乎沒有,首付三成,大概需要40萬上下。湊首付的時候,我自己出了六七萬,然後我和我爸各自去借,總共借了7萬,剩下的都是爸媽的存款,就這樣湊夠了。


建議如果要買房湊首付,最好是找親戚朋友借錢,儘量別去碰什麼網貸、小額貸、高利貸之類的,一旦還不上就是滾雪球,會很麻煩,找親戚朋友借雖然得看人臉色,但好歹安全。

欠的錢現在仍在還,相信很快就能還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