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的三句“抗疫”名言

第一書記的三句“抗疫”名言

“田書記這段時間太辛苦了,我們都看在眼裡。”2月8日,說起華龍區特色商業區駐堯當村第一書記田利偉,堯當村村民不吝溢美之詞。十多天來,田利偉帶領堯當村村民共抗疫情,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好評。他在抗疫中說的三句話,更在村裡成了“名言”。

“其他地方務工返鄉人員也要做好登記”

“我們排查登記工作儘量面要寬,不要僅限武漢返鄉人員,其他地方務工返鄉人員也要做好登記。”1月22日,臨近春節,堯當的環保、安全剛剛告一段落,就得到了排查武漢返鄉人員的通知。華龍區特色商業區駐堯當村第一書記田利偉,在與村支書和村長研究部署工作時的建議,得到了他們認可。

堯當村屬於城區村,由於拆遷改造,村民還未回遷,致使這裡的環保和安全生產工作成為重點。入村以來,田利偉週末都不休息,真心投入到這些重點工作中。正因為如此,他到堯當村任第一書記還不足三個月,就與村兩委成員打成一片,得到他們的擁護和支持。

在登記排查武漢返鄉工作中,他擔心一些村民還沒有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嚴重性,堅持與辦事處工作人員、村幹部一起深入到各家各戶,仔細詢問,耐心講解,認真登記。並建議村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時刻注意鄰居來人來訪,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形成“一找十,十找百”的效果。

堯當村有一位從武漢返鄉人員,就是鄰居及時發現上報的。發現這名返鄉人員後,辦事處和村兩委立即行動,果斷採取措施,對該人員實施隔離,安排專人負責,發放觀察通知書,填寫觀察情況,切斷了一個可能存在的感染源。

“咱們村兩委成員要帶頭兒取消待客”

大年初一,田利偉與家人吃飯聊天時,議論是否要去串親戚或者招待親戚,最終決定不僅不去,還通知親友不要來。這時,他的腦子已經跑神兒到了堯當村。“初二回孃家”這些習俗在農村形成多年,如果不提前打招呼,每家都是幾桌外村人,後果不堪設想。

早飯沒有吃完,他就放下筷子往村裡趕,邊走邊跟支書、村長打電話,說出自己的想法,三個人的思想不謀而合,立即決定召開村兩委會議部署疫情防控行動。

“咱們村兩委要帶頭兒取消待客!”黨支部書記王銀栓宣佈了這條兒措施,田利偉和村長帶頭響應,做表率,表態不串門不串親,不安排接待親戚的宴席,文明過年,網上過年。還真有個別的人有為難情緒,表示招待客人的時間都定了,電話也發出了邀請,不讓親戚來,怕面子上過不去。田利偉預料到可能會有這樣的結果,立即把蒐集到的疫情動態,傳播途徑,如何防範等內容向大家耐心宣傳,贏得理解。

村兩委的思想得到高度統一,迅速成立了村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制定了《堯當村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從三個百分之百入手,即宣傳知曉率百分之百,排查登記百分之百不漏人,防控措施百分之百全覆蓋,帶領幹部群眾全面部署落實疫情防控、排查、宣傳消殺等工作,最終取得了大家的理解。

“落實組織倡議關鍵是行動,不是口號,更不能溜號兒”

為更好地防控疫情,華龍區組織部向華龍區所有黨員幹部下發倡議書,號召大家在疫情防控中帶好頭。倡議書像一面旗幟,為廣大黨員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了方向,黨旗迅速在各個社區,鄉村迎風招展。

“落實組織倡議關鍵是行動,而不是口號,更不能溜號兒!”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升級,堯當村在留有確保消防、救護車能過的路口的同時,率先把其他村口用鐵柵欄全部封住了。與此同時,在村口設置了門崗,組織村內黨員和骨幹群眾分組排班,進行24小時輪換值班值守。

值班中,田利偉時刻牢記自己是黨員,是駐村第一書記,不能搞特殊,他與值班人員一起堅守,負責對外來人員及時勸返,本村需要進出的,嚴格登記,做好詳細記錄。每天回到家孩子已經睡著了,還沒等孩子醒來,他又出發了。自從來到村裡,他和孩子之間好像習慣了這種生活,唯一增添了一種感覺叫隔閡。

最近,他看到很多人和單位,為了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捐錢捐物。他自己花錢為門崗值守人員買來茶葉。又通過個人關係幫助村裡弄來了84消毒液。

“不是想落誰的好兒,而是覺得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心裡舒坦。黨員就該有奉獻意識。”談到下一步的工作,田利偉真誠地說:“疫情防控工作現在還是很艱鉅,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得真正把黨員作用發揮好,擔任起村裡防控疫情的“宣傳員”“勸導員”和“衛生員”,希望通過大家自覺的配合,早日能恢復以往的正常生活!”(記者 袁冰潔 通訊員 王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