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疫因人而异

中医防疫因人而异

因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的最新发展,日前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召开记者会,从传统中医角度解析是次肺炎疫症,为中医师及市民提供相关中医应变措施及建议,并呼吁全港市民同心抗疫。

中医在治疗传染病、流行病至少具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加上二○○三年SARS在内地的治疗,都显示了中医有能力、有手段以科学的态度应对是次疫症。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亦修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定为“寒湿(瘟)疫”。注册中医学会正筹备本港的中医专家组,在疫情尚轻时尽早制定中医方案及介入政策,制定中医治疗方案,为实行中西医协作作好准备。

注册中医学会因应香港气候及实际情况及根据几位专家的意见,拟定以下预防方及食疗方供中医业界及市民参考。

新冠肺炎预防方一号(适合体质壮实,消化功能佳的人士):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芦根10克,桑白皮10克,白朮10克,藿香8克,生甘草3克。

功效:清肺解毒,祛湿化浊。

煎煮方法:以上为成年人用量,每日一剂,用3碗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滚,然后用中火再煮,保持沸腾20分钟,隔渣取汁,约得一碗半药汁,早晚分服。

新冠肺炎方二号(适合体质偏虚寒,大便溏薄者):黄芪15克,白朮10克,苍朮10克,防风10克,藿香10克,板蓝根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

功效:益气固表,燥湿解毒。

用法同前。

保健食疗方: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干无花果20克,枸杞子10克,石斛10克,百合15克,莲子15克,甜杏仁5克,蜜枣2至3枚(有糖尿病者不放蜜枣)。

每日煲一次,适合4至5人家庭饮用,也可加适量冰糖调味。

煎煮方法:将上述所有材料温水洗干净后,泡进冷水20分钟。然后大火滚开后,小火再煲15分钟。这些材料都是药食两用的食品。

同时提醒市民不要随便服用坊间流传的中药偏方或某些中成药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中药药性也各有不同,不可能有适合所有人使用的预防方剂,市民若想借助中医药提高免疫力,可先谘询中医师,否则可能保健不成反伤身,身体愈见虚弱。

现在日益变化的疫情及正值流感高峰期,均对香港现有公营医疗系统造成压力,以及考虑中医药在防治疫病及流感的优势,香港注册中医学会现对市民有以下建议:

(1)应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持充足睡眠,并谘询中医师的专业意见,根据个人体质作出相应的膳食调整,以防病于未然;

(2)出现轻微症状,如咽喉不适时,便应及早寻求中医治疗;

(3)疑患有感冒、流感及有相关症状时,除了寻求一般常规治疗外,更可考虑尽快接受中医的治疗。■大公报记者 汤艾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