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丨配菜员、外卖员、心理咨询师,他们的多重身份很温暖

“参加这次疫情联防联控机动大队也是对我入党誓词的检验,我们共产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襄阳市樊城区检察院干警余融豪激动地说道。

战“疫”故事丨配菜员、外卖员、心理咨询师,他们的多重身份很温暖

2月2日,樊城区成立首支疫情联防联控机动大队。余融豪和该院6名干警志愿报名参加。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洪远方是这支45人联防联控机动大队的副队长。

作为副队长的洪远方,一刻也不停歇,每天从7:30—21:30,整整14个小时,奔赴在抗疫一线。不仅要负责45名执勤人员的口罩、防护眼罩、消毒液、酒精等物资保障,还要在队员们守护的各个疫情点巡逻,帮队员们解决各种问题,将困难随时向社区反馈。洪远方强调,党员志愿者不是去站岗放哨的,要多动,做到动手、动口、动腿、动脑,真正为群众服好务。

襄阳市樊城区检察院在铁路社区负责守护北苑小区, 用余融豪的话说:“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不敢疏忽。”在抗击疫情中,他们扮演着多重角色,守护着小区的2万多名居民的安全。

战“疫”故事丨配菜员、外卖员、心理咨询师,他们的多重身份很温暖

他们是“外卖员“。从一节电池、一盒药、到一袋米、一袋鸡蛋、几罐奶粉……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区域,他们每天不停地跑。有一户居民,因家里老人在另外一个被隔离的小区,老人吃饭成了问题,该院执勤干警邹新章主动承担起送饭的任务,每天定时将饭从一个小区送到另一个小区。

他们是“门卫”。既要守护群众安全,又要做好群众安抚工作。执勤的干警们坚守岗位,劝阻居民别外出,少外出,对重点地方严防死守。

他们是“配菜员”。因小区被隔离,社区联系了蔬菜供应商,而执勤干警则要在早上9:00——11:00期间变身营业员,帮助供应商配菜、称菜、卖菜,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蔬菜分配到位。“分发蔬菜要有耐心,拿菜、称菜、收钱,不仅动手,还要不停地询问,每次分发完蔬菜,嗓子都哑了。”每天都做这项工作的杨益民说道。

他们是“心理咨询师”。受疫情影响,小区被隔离,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工作极其重要。不少居民找各种理由要求出去,执勤干警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居民感觉到温暖。期间,有老婆怀孕要去医院看医生复查的,有推着轮椅去医院透析的,还有和父母吵架带着行李要出去住旅店的,有给九十岁母亲送饺子的,出门买去排骨的……他们每天只有不停地劝说。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给小区门口消毒,要将共享单车摆放到合适的位置。“眼中有事,手里有活。只要能帮上忙的,我们都会去做。“杨益民说,早餐在家吃,午餐是盒饭,晚餐泡面加火腿,这是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他们的一日三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