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颗粒不饱满或缺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进行防治?

懂点技术的农民工


玉米果穗秃尖是指玉米果穗顶端不结实,籽粒不饱满不通顶的现象,俗称秃顶或秃尖。秃尖会严重影响玉米增产,为防止玉米果穗秃尖,要强化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

(1)秃尖形成的原因

除玉米品种的遗传特性外,其原因主要有六点:一是营养缺乏。土壤中缺磷影响细胞分裂。特别是在花丝伸长期,缺磷花丝伸长缓慢而影响授粉。如果穗顶端籽粒瘪小,呈不正常的白色,则表现为缺磷、钾,特别是缺钾。二是小穗退化。果穗顶端小穗、退化畸形,有时出现雌雄同花或雄花发育而雌花不发育,影响玉米的正常授粉而难以结实。三是花丝发育晚。果穗顶端花丝发育晚,吐丝延迟,往往与雄花抽花时不配对授粉,使之不能结实。四是干燥缺水。玉米在开花授粉期间遇到干旱,雄花和雌花开花间隔时间拖长,导致花丝伸出时错过雄穗散粉盛期,造成授粉不良影响结实。五是过度密植。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玉米生长后期通风、透光条件不良,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六是土壤缺微肥。土壤缺硼对玉米雄花花粉的形成和授粉时的活性,均有不利的影响;缺锌时老苗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形成局部的白色区域和坏死斑,节间缩短,也易使果穗生长发育畸形,导致秃顶。

(2)防止玉米秃尖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是精选良种。选择适合本地栽植的高产、籽粒饱满、生命力强的包衣种子。种植密度一般为4000株左右,最好采用宽窄行栽植,以免因肥、水、光不匀而出现弱苗。二是合理施肥。氮、磷、钾配合,并配合施用微肥。肥力低的地块要重施追肥,但要注意前重后轻,防止贪青晚熟。苗期要控制浇水,促进幼穗分化和缩短抽雄吐丝的间隔时间,增加授粉机会。在施肥上做到:重施底肥,巧施穗肥。在玉米抽穗前10天,一般每亩追施尿素40~50千克,雌穗开始吐丝时,喷施锌肥。三是加强水分管理。玉米抽雄前15天对水敏感,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80%时,应加强水分管理,以利于玉米授粉和灌浆。四是人工辅助授粉。玉米开花盛期,应抓紧时间在上午露水干后,雄花开始大量散粉时进行。可采用拉绳法或摇株法,每隔2~3天进行一次,连续2~3次,可防止秃尖发生。

缺粒

症状:籽粒很少,仅有个别籽粒完成授粉。严重时,果穗只有零散的或不明显的籽粒分布。

原因:由于干旱和高温导致花丝受堵,花粉脱落,造成果穗授粉不良。由于作物生长不均衡、除草剂药害、昆虫咬食和花丝受损等造成花粉供应量不足。缺磷也容易影响授粉。

玉米的颗粒不饱满‍跟玉米的授粉情况有很大的关系,玉米的授粉最佳时期是在七月份,但是刚好碰上一场大雨,导致到玉米授粉受到了影响。 玉米有雌花和雄花,雄花就像是扫帚一样的穗,长在玉米植株的最顶端。而雌花就是在玉米的中部,成熟的雌花会伸出很多像胡须一样的须子,每一根须须将来就可以形成以形成一颗玉米。而授粉就是雄花的花粉落在“胡须”上的时候,“胡须”到授粉前还没有花粉的话,那这颗玉米将来就会缺粒,瘪粒是因为授粉不良或授粉过迟

玉米生产中的问题对沙河市玉米主产区来说,2018年是个较为特殊的年份。进入7月底,全市玉米,特别是平原片玉米种植区6月3~15日播种的玉米陆续进入花粒期。细心的农户发现由于高温玉米不结实了,玉米地里出现多种问题:玉米穗没有籽粒的、中间缺行的、上边秃尖的,整穗花粒的,苞叶裹不住玉米棒的、玉米棒从棒三叶中楞挤出来的。白轴的轻一些,红轴的重一些;雄穗分枝多的还好一些,而雄穗分枝少的,或多或少都有些畸形怪穗。






河北阿宵


菌肥,经用过菌肥的用户反应,同样的玉米品种,同样的管理技术,同样的投资,玉米施用菌肥后可增产20%以上。

1、增强抗逆。能为玉米提供必要的微量元素及刺激素,刺激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抗病抗旱抗寒能力。

2、培肥地力。因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固氮、解磷、解钾能力,能活化土壤养分,减少养分固定或流失,改良土壤结构,维持营养均衡,减轻土壤污染等。

3、早熟高产。施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的玉米苗,整齐健壮、叶宽大、杆粗、颜色黑绿;玉米穗大且沉,粒多饱满,而且还可提早进入成熟期。

4、降本增效。玉米施用菌肥能减少30%左右的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成本




迷恋h


在收获玉米的过程中,很多种植户发现部分玉米穗长的不饱满,不是顶端没有颗粒,就是一侧缺少颗粒。玉米穗缺籽少粒会造成减产,从而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玉米穗的缺籽少粒也叫秃尖缺粒,那么玉米秃尖缺粒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

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现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者黄色,称为秃尖。

玉米秃尖缺粒产生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1、品种自身因素

玉米品种不同,结出来的果穗会表现出较大差别。如果品种对光、温、水反应迟钝,籽粒灌浆速度快的品种,所结的果穗较好,一般不秃尖。而那些对光、温、水反应敏感,籽粒灌浆速率比较慢的品种,一旦遇到气候不正常年份,就会发生秃尖现象。库源关系(库指果穗,源指植株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协调品种,库大源小,秃尖会更重。

2、栽培管理不当

①土壤肥力差,水肥施加不当。土地瘠薄,漏肥漏水,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等养分不足;氮磷钾配合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供应不足,玉米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影响有机质运转,使玉米吐丝晚,田间花粉量减少,花粉、花丝寿命缩短,致使玉米秃尖缺粒。

②种植过密。群体之间密闭,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植株之间相互争光、争水、争养分,不仅造成果穗秃尖,同时还可能导致果穗减小,空秆率髙,植株和穗位增高,特别是对于那些适宜种植密度在300株/亩左右的稀植大穗品种,种植越密,秃尖越长。

③播种过晚。“春争日,夏争时”,在玉米适播期内应力争一个“早”字,播种越早,玉米生育期间总日照时数和积温越高,结实性越好,产量越高。

④草荒及病虫危害。各种叶斑病、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都可使玉米生长不良,尤其在玉米抽雄时发生蚜虫、玉米螟、棉铃虫,会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开花授粉,造成秃尖缺粒。

3、气候因素

夏玉米适宜的籽粒灌浆温度是20~24℃, 最适温度是22~24℃,当日平均温度超过25℃时或低于20 ℃时,籽粒灌浆速度均明显下降,当温度低于16℃时,玉米籽粒灌浆极慢甚至停止。如果在玉米幼穗分化、散粉、吐丝、授精、灌浆阶段遇到高温干旱或者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影响了玉米正常的授粉受精和生理发育,也会导致果穗秃尖。

三、 预防玉米果穗秃尖缺粒的措施有哪些?

1、选择好的品种。

种植抗病、抗虫和适应性强、结实性好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预防秃尖缺粒的发生。

2、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提倡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采用深耕、中耕技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增强玉米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3、合理施肥用水。

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氮、磷、钾肥防止田间缺磷与硼;玉米拔节后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以促进雌雄穗发育。

4、加强栽培管理。

一要根据品种、地力和种植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密度,以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中上部叶片对光的要求,促进雌穗发育;二要加强中耕除草和培土;三要采用宽垄和窄垄相间的种植方法,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四是当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而影响正常授粉时,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5、加强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叶斑病、苗枯病、纹枯病等病害,以及在玉米抽雄时发生蚜虫、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害。当玉米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喷洒有效的杀虫除害剂,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6、化控措施。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全株喷施0.01毫克/千克表油菜素内酯,或者喷施磷酸二氢钾,都可以显著降低玉米的秃尖度。

以上就是玉米穗颗粒不饱满或缺粒的主要原因。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选用结实性优良的品种,同时要做好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浇水施肥、中耕除害等工作,才能有效的预防玉米穗发生秃尖缺粒的问题。

我是村官阿丽,欢迎大家关注!


村官阿丽


首先必须选在本地区审定的玉米品种,审定的品种适宜当地的气候,选抗性好的品种,尤其抗高温、抗倒、抗虫、抗秃尖等,在着肥料使用氮磷钾的,可以使玉米抗倒伏、籽粒饱满、使其茁壮抗性更好。





张联池


这是因为,玉米棒子(雌穗)上的小花(受精后发育成玉米粒)分化形成的先后不同造成的,先分化的,先抽丝(雌花的柱头),先抽丝的有先受精的先机,先受精的自然优先得到最充足的光和产物(碳水化合物)的供应、贮藏,也就格外饱满。棒子上小花分化、抽丝的顺序是:中部的在先,其次是下部的,再次是上部的。授粉不良如扬花期遇到干旱高温或者降雨,或者药肥使用不当,缺硼则需要基肥施硼或花期喷硼,当然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增产措施,谢谢希望对你有帮助。


龙城小桂子


想要知道玉米的瘪粒和缺粒的原因,首先要知道玉米是如何授粉的。玉米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雄花长在玉米植株的顶端,像扫帚一样的穗,而雌花则是长在玉米的中部,位于叶鞘里。成熟的雌花会伸出很多的像胡须一样的须子,这是雌花的雌花蕊,每一根“胡须”将来都可以形成一颗玉米。当雄花的花粉从顶端落下,落到那些"胡须"上的时候,就完成了授粉,将来就会长成一颗玉米。再“胡须”干瘪失去授粉前如果还没有花粉的话,那这颗玉米将来就会缺粒;如果授粉不良或授粉过迟,那就会形成瘪粒。同时,由于一些微量那个元素的缺失,也会形成瘪粒。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差、肥水管理不当及病虫危害等也会影响玉米正常授粉和结实。通过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耐密型品种以4000株/亩左右为宜,而稀植型品种则应适当减少种植密度)、科学肥水管理,对于高产地块或在开花授粉期间遇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即可确保玉米果穗正常授粉结实,有效提高玉米结实率。





若一小田田


播种晚,玉米是靠积温成熟的,温度低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玉米糁


一个是干旱,一个是气候问题


懂你139061045


一,或者是种子的原因,二,和打药也有关系,三,和施肥也有关系


勇敢的心76708


一般是高温引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