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美國買車便宜,為什麼多數人開的車都很破?

老江灣


早十幾年還是拼誰家電視機大誰家有錢。現在呢還有人關心你家電視機牌子尺寸大小嗎?一樣道理理性消費而已


百寶玩家FY


那是因為不把車當個東西,就像現在中國人買輛自行車,懶得擦洗收拾。不像我小時,那還是文革時期,我老爸買輛自行車,不許我們這些孩子靠近車子三步之內,否則大耳刮子抽。下班回來啥事先不幹就擦他那輛車,車比他眼珠都金貴。


大劉187554756


我2018年8月在美國買一輛全新現代索納塔9,付給dealer(美國不叫4S店)18500美元,這價格包含交易稅和一切花費,然後花了300去車管所交了300美元財產稅,總計18800美元,當然這款車是基本款,2.4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6速自動變速箱,有變道提醒,多功能方向盤,該有的都有。

我朋友剛買的2019款豐田RAV4落地只要24500美元。



所以美國買車是很便宜,而且寶馬也只要三萬多美金到手,可是題主說的很多,在美國路上會看到很多老款甚至破舊的車,而且就算是新車也是日系和韓系家用車多,豪車除了在大都市或者富人社區,一般是很少見到。



這裡的原因值得深究。

美國人似乎不愛在車子上攀比,就像我們不會拿自行車來攀比一樣,就是個代步工具,我認識一個辦公用品銷售公司副總裁,他家最好的車就是一輛五年前的豐田RAV4給老婆開,他自己上班開一輛十年前的豐田卡羅拉。

二手車店門口

美國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有錢。我們或許覺得一家有三四輛車該都有錢啊,可是美國普通家庭很多都是每人一輛車,因為車子不是享受用具,而是生活必需品,你到美國就會發現,大家住的都是郊外,要去商場或者超市都得開車十幾二十分鐘,公交車一個小時一班,覆蓋率也低,所以沒車等於寸步難行,當然大都市的市區另當別論。所以家裡必須買多輛車,那麼買車的錢分攤開來,在每輛車的預算就少了。

美國普通人本來就收入不高,他們沒有存錢習慣,買車對他們來說是一項很大的開支,又要買幾輛車,那麼賣二手車就是最佳選擇。

6000美元可以買一輛9年期的凱美瑞,3000美元可以買一輛9年期的鈴木雨燕,反正5000塊錢肯定可以買一輛代步車。美國人懂車的在私人手裡可以買到更超值的車,不懂車可以去dealer那裡買官方車,二手車便宜好開,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就買這些老車唄。

以前看過一個文章說美國的新車銷量每況愈下,因為大家都買二手車去了,這樣的壓力下新車的銷售價格比如被壓很低,我買的索納塔在dealer那裡還有三年免費保養,這個在國內應該很值錢吧。

所以總結一下,美國車是便宜,可是美國人並沒有那麼有錢,而且還要買多輛車,這種情況下買便宜的二手車成為最佳選擇,因此在路上舊車比新車多,經濟型車比豪車多。


穿美國望世界


美國人多數開破車?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讓數據來說話:

美國12月新車銷量增長1.5%,2018年全年增長0.3%達1,727萬輛。

他們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普及汽車,也就是說他們買了100年的車,每年都在買,而且幾乎每年都在增長。請注意,他們最便宜的新車也要差不多2萬美元,他們可沒有五菱麵包車那種湊數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再來看看汽車產銷量世界第一的天朝數據:

2018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都是世界第一。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

哇!我們比美國人還多買了1000萬輛新車。可別忘了,我們人口比美國多4倍。別忘了我們光五菱麵包車就買了100多萬輛。別忘了我們才開始普及汽車沒幾年,產銷量就開始下跌了。

哪怕我們汽車產銷量不下跌,每年都增長,而美國汽車銷量原地踏步。那也要50年以上,才能達到美國人民“現在”的人均汽車擁有量。而根據北上廣深的交通擁堵狀況來預測,天朝恐怕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美國的人均汽車擁有量。

我們可以嘲笑美國人沒有高鐵坐,但如果想嘲笑美國人沒有新車開,沒有機場,那就有點自不量力了。


我愛奶茶375


美國買車確實是比較便宜的,而且他們汽車工業比較發達,汽車交易量也是非常的大,在日美國家二手車的交易量是和新車持平的,甚至是高於新車的一輩,美國二手車的交易量也是非常的大的,這就是為什麼問題說的在美國一些上了年限的汽車比較多的原因。

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放和年檢政策,他們國家汽車的政策更加的寬鬆,只要是正常通過年檢就是可以上路行駛的,苛刻的排放政策,落後的排放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才可以說是國內汽車老車文化流行不起來的原因。

據瞭解,美國的年檢分為安全檢查和尾氣排放檢查兩部分,步驟簡單,價格也是固定的,年檢特別的便利,也不想我們這邊年檢出現大量排隊的情況。

從文化方面,汽車基礎工業比較發達,導致他們的汽車文化歷史悠久,老車文化,情懷車比比皆是,很多人對一些汽車經典的設計一直喜歡,這樣的車子也得以保留。

每個人都是修理工,相對而言,他們動手能力更強一些,有些小問題小毛病自己家裡就能簡單處置和修理了,而且美國人口和土地的佔比比在國內佔優勢,大都有自己獨立的車庫,平時更能保護好自己的汽車,讓汽車處於一個比較完美的狀態。

最後就是汽車發展到一定水平,就不會被那麼的重視,我們可能現在大多數還是把汽車看做自己財富的象徵,但是在美國福利方面比較好,可能對汽車方面的需求看的沒有那麼重,另外美國也並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都很富裕,貧富差距可能還不如我們呢!不要總覺得外國的月亮很圓!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歐美髮達國家早已經過了私家車的攀比階段,人們也不會以開一輛嶄新的車來炫耀自己,社會也不會以車來定位車主身份,開再好的車也不能在公眾場合為所欲為,法律也不會偏袒開豪車的人,所以在這種社會大氣候下,開輛新車也如同我們國內某人某一天忽然無緣無故從頭到腳全新裝扮一樣,也未必自在。

還有一個事實,歐美國家發展到今天,相對國民收入,物價很低很穩,正常生活沒有擔心之處。但是相應的他們的收入大體上非但不是很高,而且彼此之間差距不大,很少有隱性的“外財”和灰色收入,所以當他們為了比較舒適的住宅按月歸還房貸,按規定繳納保險等一系列必須的開支之外,實際結餘不是很多,國民既不會有很多存款,也沒必要有很多存款。說到私家車,他們比國內更普及,往往夫婦各一輛,而且很多人家還有一輛皮卡,因為自家備一輛二手皮卡,花費不大確實用,比起有事“租車”划算多了,而且家中又不缺“車位”。而車的價位相比國內便宜,但是相對他們手中的實際“餘錢”,買一部新車“經濟負擔”並不輕。比如一輛進口“雷克薩斯”,國內大概需八九萬美元,而在美國也就是四五萬,但是國內的有一部分人花十幾萬美元買車不費吹灰之力,而在國外大多數人家拿出四五萬美元的“存款”購車卻很難!而另一種情形又是,中國至今一輛車沒有的家庭仍然很多,但美國僅有一輛車的家庭也少見。這就是兩國複雜而無法比對的國情。


Ja不假


不管咋說,米國人非常愛國,最愛自己國家的車!銷量最多的通用福特!米國人對車的理想就是:年輕有哈雷,老年有卡滴萊克,人生無憾!


大叔頭不禿


我的理解如下:

1.美國的機動車沒有使用年限和強制報廢一說。

2.美國的機動車沒有以環保為理由強制消費升級。

3.美國文化中汽車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提倡高頻率更換,很多人對自己的車都是有感情的,每一輛車都是有一定的意義所在。

4.只要通過改裝符合Smoke test,就是尾氣排放合法,就可以一直開下去。

5.通常只要保險公司肯賣保險給你,你就可以放心的一直開。

6.這裡順便說以一下,車輛的年檢是保險公司做的,只要保險公司認為你的車符合安全標準就會賣保險給你,你就可以開。


一鹿


美國車和中國相比確實便宜沒多少,但是便宜的幅度大小確實一眼就能看出來,而且美國到目前為止還是車輪上的國家,汽車就是一個很常見的交通工具,美國沒有電動車,騎自行車的和機車的一般都是鍛鍊的或者去兜風的,因此在美國汽車就是交通工具。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車,可想而知為什麼便宜了。而且美國油價也很便宜,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車多。那麼,為什麼在美國售賣的車便宜,還有很多人開老舊的車甚至五六十年代的車呢?原因很簡單,他們的對汽車的使用觀念,自己的車既然是自己買的那就很實用,只要能用可以一直用,看過綠皮書的應該知道,雖然背景設在60年代,但是導演組能弄到這麼多當時年代的車也不是沒有道理,肯定是大街上現在還能看到一些五六十年代的車,因此,美國人對車的觀念以及汽車文化和中國不一樣。美國開皮卡的是因為實用,載人拉貨都方便,而中國人是面子問題,開皮卡就是幹工程的或者是工人,這不能全歸咎於觀念,我們可以看一下中國本土皮卡個美國他們的皮卡在個自國家買的都很便宜,但是美國皮卡出口到咱國家價格飆升,而中國的皮卡一輛賣不到美國,原因很簡單,中國皮卡質量不行,中國汽車路還有很長。。


富蘭克林不是海南島主


美國沒有強制報廢一說。所以很多人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的開車。一是省錢順手,二是有感情了,三是有車位,多臺車不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