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最难忘的地方!方言,最能唤起儿时的样子!你家乡的方言是什么?

精神心理在线


我是青岛即墨区人。我们家乡和祖国各地一样,也有许多方言:吃肉,我们说吃YOU;蛤蜊,说GALA;喝酒说哈酒;打陀螺说打懒老婆。小鸟说CUO;人说YIN;哥哥说GUOGUO;......。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新松海泰


家乡的味道。想起来,自从读高中以来,就远离了家乡,现在每逢年过节才回去一次,唉“人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想起以前的下河抓鱼,下河游泳经常被爸爸妈妈教育。小时候去砍柴,去找猪菜,去放牛,去偷黄瓜,去偷栗子,偷梨子,去偷李子等等,那时候没少挨吃鞭子 ,经历这些的都是八零末九零初的人啦,那是我们这些人最美好的回忆 。现在农村的人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现在小孩子整天迷失在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中了,他们没有这样的经历。 唉,好想回到从前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像现在的人活得那么的浮躁。


嘟啦嘟啦撸啦撸


在准备民俗学论文时,我把主题定为贵州天龙的地戏。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才知道,面对着我生活了20年的家乡,我只能低着头——以犯错的孩子的姿态祈求她的原谅。

来看看我查到的这些论文题目,就知道作为一个屯堡人,我缺失的不仅仅是对于家乡盲目的自豪感。《屯堡——朱元璋六百年前撒落的棋子》出自《中华遗产》,《一幅明代遗风的画卷》出自《西部大观》,《藏在深山的艺术瑰宝》出自《china daily》中文版,《国与家的联接——贵州屯堡人的家谱编撰与身份建构》出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还有我正在就读的大学里,历史文化学院蒋立松副教授撰写的《田野视角中的屯堡人研究》,教育学院某研究生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撰写的《面具下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别人挖掘着屯堡文化,“撒落的棋子”,“明代遗风的画卷”,“艺术瑰宝”,如此诗意的短语,用来描写我的家乡,作为一个屯堡人,我对屯堡文化能说出多少,我能用怎样的语言描绘我热爱的家乡。

征南为“屯”,填南为“堡”(pu上声)

1902年日本人类学者鸟居龙藏游历了中国西南后,在他的游记《中国西南部人类学问题》中提及到安平县(也就是平坝县)的“凤头苗”,他把我们这些身穿宽袍大袖的明朝遗民误认为是苗族。民俗学上杨老师称赞苗族同胞的隐忍和坚毅,屯堡人不是苗族人,但同样具有这样的品质。

时间回到600多年前,朱元璋坐在刚刚夺来的龙椅上,可是他皱着眉,因为西南边陲,蛮夷不断侵扰,影响国家安定。有位大臣上奏:“臣以为,西南边陲,切不可小视。蛮夷之力虽小,却是危及国家安定之大患。望圣上立刻发兵,征讨西南蛮夷,以振天朝国威。”朱元璋边听边点头,他是极明白跬步与千里,小流与江海之间的重大关系。于是他大手一挥,浩浩荡荡的20万大军,便从繁华的京城开往了贵州。此一去,割断儿女情长,只思忠君报国,管他山高水长,只顾驰骋疆场。装上豪情与壮志,只为西南是国家的一方。

可是大战、恶战、死战,进不能攻,只能退为守。于是朱元璋八百里加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介于征南战事持久不决,命征南将士戍守西南边陲,以防蛮夷侵扰我天朝国民,保一方之安宁。钦此!”热血没有洒在疆场上,勤劳的将士屯在了贵州。

军人们偏安于此。随之他们的妻小也从江南水乡迁徙而来,作为填南大军,他们背负的是开发西南经济的重任。填南为“堡”,背景离乡,比军队更悲壮,因为没有凯旋归来的那一日,因为世世代代要生活在贵州——一个还是原始森林的地方,但是他们有能力披荆斩棘,源远流长。

中国人自古有的大局观,体现在屯堡人身上。在我的脑海里时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有个女子,她是随着填南队伍从江南走来的温婉女子,江南的白皙的皮肤,美丽的秀发,江南的温柔的语调,轻盈的步伐,江南的羞涩的回眸一笑,带着江南她来到云贵高原上,可是此处没有江南。日日对着那狭窄的窗户,流出的泪水是强烈的阳光,是恐怖的森林,是裸露地表的丑陋的岩石,是还沿袭着军队作息的苍凉的号角。她可以选择每日以泪洗面,没有人会责备她。但是,有一天,她把自己的秀发挽起,穿上做农活的短衣,走出阁楼,暴露在阳光下,弯腰弓背开始劳作,这不是她的江南,他们正在把它变成江南。国与家锁在一起,统治者的政策就这样在每个戍边者的心中转变成一个美丽的愿望——建设一个江南!

英雄情结——苍劲古朴的地戏

学习外国文学,了解到希腊神话中有很多英雄,多得记不住名字,他们为国家而战,荣誉便是生命。屯堡人通过地戏来体现英雄情结,因为是铁铮铮的军人的后代。地戏又称军傩,因其在平地上表演而称为地戏。那些都是学名,地道的屯堡人把他称为“跳神”。走进镇上的演武堂,没有高高的舞台,一锣一鼓便是配乐,在平地上,上演的可能是薛仁贵征西,穆桂英挂帅,无一不是正剧,没有西厢记、牡丹亭的儿女情长。我开始了解《三国》,不是从看书开始的,而是看地戏表演“三英战吕布”,“三英”就是刘备、关羽、张飞,这出傩戏在村里经常上演,当他们拿着手里的刀枪打得酣畅淋漓时,我崇拜着那些战场的英雄。虽然听不懂那些古老的唱腔,但是有种东西在震撼着心灵,那是从600年前传来的叹息——失落的英雄梦。民国时期的陈蕴瑜将军牺牲在台儿庄战役中,完成了心中的英雄梦,屯堡人啊,到底还是能有英雄。记得小学四年级还自己亲手制作花圈,祭奠我们屯堡人的英雄。

短短的20分钟,一出戏就这样演完了,就这样,一群头戴面具,身穿五色衣,背上插着几根山鸡毛的老人,用他们朴拙的声音,带你穿越了厚重的历史,如痴如醉。

爱美丽——宽袍大袖的凤阳汉装

传说大脚马皇后正月十五出宫赏灯,不小心把大脚露在外面,就引来了百姓的嘲笑。马皇后生气了,他就让朱元璋下令让这些百姓随着填南队伍到贵州,并且不能裹小脚。所以屯堡妇女都是大脚。但是屯堡妇女心灵手巧,他们穿着尖头绣花鞋,夏天有类似凉鞋的绣花鞋,花纹多是荷花,蜻蜓点水等。冬天就是高帮的绣花鞋,花纹多是梅花。江南来的女子品味就是如此的高雅,穿上艺术品,谁还管你脚大脚小呢?

穿衣的品味也不低。“大袖子”——它具有明代服饰的显著特征:大开襟的长袍、一尺来宽的大袖子上有五色的彩线绣出各种花纹滚边。袖子大而稍短,能突出屯堡人手上银手镯和玉手镯,这是屯堡人最爱的两种材质。长袍两边开叉,长及小腿肚。还常年系着黑色(屯堡人称“青”,这就是我知道“青青子衿”“青”是“黑”的缘由。)的围腰。腰间有一根两米多长的黑色丝绸系腰,裤子过去常作黑色。可惜的是会做这种衣服的人已经不多了,尤其是丝绸系腰,工序十分复杂,完全纯手工制作,一根目前500元人民币,物以稀为贵。还因为这衣服少了系腰不行。我有幸穿过这种衣服,当时因为代表村里参加黄果树瀑布节。我母亲早晨6点便起来帮我穿衣服,腰带要在你身子上缠绕四五圈,你必须挺胸收腹,腰带才能系紧,腰带处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性的美自然凸显。曾听无数游客夸过我们当地导游穿着“大袖子”相当的漂亮。

除了美丽,“大袖子”还有相当实用的功能,最主要体现在那块黑围腰上。我观察过村里的老人。在他们吃瓜子时,便将瓜子壳剥在围腰上,吃完了提起来往垃圾桶里倒,既方便又环保。吃酒席时,就会将主人家送的礼品兜起来,带回家给小孙子。去地里收四季豆时,就把围腰下边往腰带上系,将豆放在里面,积少成多后放于背篓里。一块小小的围腰,屯堡人就有多种用途。爱美丽就是在爱生活。

不绝如缕的歌声——屯堡山歌

“不绝如缕的歌声”是我在看优秀语文教案时某老师用来形容《诗经两首》的,两千年前的诗经,人们已经慢慢遗忘了它的音乐性,需要语文老师不断的提醒着学生,诗经当时是用来传唱的。600年后的屯堡人,让大山的屏障挡住了各种自称文明的侵蚀。屯堡人的山歌就像《边城》中傩送唱给翠翠听的一样,代表着纯洁美好的爱情。坡与坡之间只有清风,借着葡萄,借着荷包,传送给爱慕的对方。

哥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左坡右坡南坡北坡上坡下坡栽葡萄,

妹在樱前樱后左樱右樱上楼下樱走马转角樱上绮苛包,

哥栽葡萄大大小小酸酸甜甜苦苦辣辣长吊长吊来送妹,

妹跟绣个丁丁拐拐拐拐丁丁须须甩

甩甩甩须须鱼跳龙门凤穿牡丹八仙过海的荷花包。

哥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左坡右坡南坡北坡上坡下坡栽葡萄,

妹在樱前樱后左樱右樱上樱下樱走马转角樱上绣荷包,

哥栽葡萄牵丝挂网挂网牵丝密密麻麻麻麻密密给妹吃,

妹送哥一个红红绿绿须须甩甩甩甩须须鱼跳龙门浮牛望月喜鸽

登梅耸耸闹莲玲鹿衡花的花荷包。

我曾经教过一小孩写作文,我说要把句子写长,不仅要使用复句,还要学会在名词动词前添加形容词和副词,这样句子就长了。如果当时给小孩举这样的例子,估计就不需要怎么解释了。这就是屯堡人最鲜活的语言,想尽世间最美丽的语言,来形容最美丽的爱情。

我还没有说青青的石板路,没有说冬暖夏凉的水井,没有说水井边的老槐树,没有说山上扁竹兰盛开时的莺歌燕舞,没有说清香的茶,没有说可口的饭菜,我没有说……我还是词穷了,作为一个屯堡人,面对一个方方面面都是我眼里唯一的地方,已经无法用语言再去述说。记得曾经给一个同学说过,如果你有时间,不妨把西大的花草树木认一认,了解一下他们的名字。可他只是笑笑,也许觉得可能没必要,花时间干这些,还不如多读两本书。我就喜欢走路的时候看看周边的花草树木,他们长什么样,他们叫什么名字,有位植物学家就是从花草树木的类型和次数来推断《红楼梦》的后四十回非曹雪芹所作。我们并非是植物学家,也不能上升到学术的高度。但这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地方,我们的脚印曾经踏过这里的每条路,我们的身影曾经出现在这里的每个角落,我们热爱过一个地方,我们认他叫做“家”的地方,是值得我们了解,铭记,赞美的。

你是一个个***人吗?


蒲公英cy123


我的家乡是在湖北丹江口,方言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话:

膝盖叫不拉盖;

刘海叫良冒英;

腋窝叫给杂窝;

不懂事叫甲板;

硬币叫各子娃;

还有好多,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了!


楚君sbihgu0614


我的家乡就是美丽的大天津,有母亲河那就是海河,我就是喝着海河水长大的天津人。天津人说话特别的干脆,不管看见谁都会说上一句:您吃了吗?天津是个幸福感超强的城市,天津人说话特别的亲切,待人真诚热情,作为一个地道的天津人我感到无比幸福,爱天津,爱家乡。谢谢




莱昂部落


我家住在陕西南部的一个农村。说是陕西,其实是跟四川接界,所以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方言都跟四川是一样样的,出去说我是陕西人别人根本就不相信。我们的方言有很多,比如要得嘛,阁老儿滴,幺妹儿,摆龙门阵,吃少午……还有很多很多。

每次听到这些方言都感觉到特别的亲切!


陕西小何


在异国他乡听到家乡方言,那感觉就像是一道闪电击中心脏,一股暖流趟过心房!惊喜带诧异!干么起?吃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