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千玉壺金方,風熱(鼻衄)驗案

鼻 衄 病 例一

蔣某,男,64歲,西華人,1986年6月20日就診。

現症:五日前自覺心煩,口乾渴而不欲飲,此後不自主的兩鼻孔流出鮮紅色血液,以左側為重,在本村醫療單位治療,肌注安絡血和塞鼻,以及額部冷敷等止血法均無效,塞鼻則血從口腔溢出,故來院治療。

檢查:精神不振,神志清晰,形體較弱,鼻中膈無彎曲,兩鼻腔粘膜有出血點存在,犁氏區有3×3cm潰瘍性出血區,出血鮮紅無血塊、胸、腹無異常,四肢活動自如,大小便正常,舌質紅,苔白薄中心膩並有裂紋,脈弦細數,體溫36.6℃,血壓110/70mmHg。

辯證:熱傷陽絡則血妄行。

治則:活瘀涼血清熱。自擬活瘀涼血清熱飲

處方:當歸12克,白芍12克,焦生地30克,丹皮12克,黃柏10克,金銀花15克,焦梔子15克,荊芥10克,麥冬20克,地龍30克,田三七(外包分次沖服)10克。

6月23日複診:服上藥後,出血已止,但鼻中膈兩側上方有如麥粒大小的破裂痕跡,治療同上方繼服三劑以鞏固療效。


越千玉壺金方,風熱(鼻衄)驗案


越千玉壺金方,風熱(鼻衄)驗案


按:鼻衄之證,多為陽絡受傷,內經雲:“陽絡傷則衄血,陰絡則後血”,此例患者鼻腔,粘膜有出血點,同時犁氏區有潰瘍性出血區,符合陽絡傷則衄血的理論學說,治療以活瘀涼血法加生地、麥冬等辛涼甘寒之品,制陽而溢陰使熱清血止而病除。但是鼻出血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春秋兩季較為多見,因春季多風,秋季多燥。風熱或燥熱襲於肺系而致鼻粘膜幹焯破裂出血。其症口鼻乾燥,心煩口乾呼出氣體有灼熱感。童年和青年鼻出血的部位多在鼻中膈前下方易出血區。初始點點滴滴繼發大出血。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鼻出血多發生於鼻腔的後部,用棉球阻塞鼻腔則血從囗腔溢出。髙血壓患者也易鼻出血,一般多發生於早晨。如嚴重鼻出血者可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