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

“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他们已不再变老》

导读:由黑白动态影像、彩色动态影像以及静态影像组成的《他们已不再变老》,观看方式的不同带来了话术的差异,也暴露出表达上的不同侧重。

文 | 霖珑君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写到:观看先于言语。他所提出的观看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看”本身,而是要求观者置身于世界之中对事物进行一种视觉判断。在我看来,观看这一行为代表了观者的感知,而言语则是表达。感知在前,表达在后。在审视物我关系之间,约翰·伯格选择了从视觉到思维的研究路径,进一步明确了观看方法之于影像欣赏的重要性。

约翰·伯格认为,每一种影像都体现一种观看方法。就绘画而言,画家的观看方法体现于作画的痕迹;就照片而言,摄影师的观看方法主要反映在题材的选择上。而关于电影的观看,约翰·伯格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法。尽管如此,但电影的观看并非毫无章法。

从黑白胶片到数字影像,电影的技术变革已然颠覆了传统的摄制观念。当下的电影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方向,即利用不同成像介质的影像进行二度创作,经过加工重组形成新的影像。这一新兴的影像生产方式也催生了一种新的观看方式,通过重新审视物我关系,再现物质世界的真实。

具体来说,有些导演已经开始自觉使用数字技术修复和改造过去的胶片影像,使之成为数字影像的一部分,再以拼贴的方式糅合进而维持前后一致的影像风格。如《我和我的祖国》中《前夜》这个故事,管虎导演有意识地将1949年开国大典的彩色修复影像混入实拍的数字影像,亦真亦幻地营造出历史中的那一刻,既焕活了原本的胶片史料,又为探索纪实与虚构的界限迈出了新的一步。

“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他们已不再变老》

如果说《前夜》只是中国电影人的小试牛刀,那么彼得·杰克逊所制作的《他们已不再变老》便是立足于黑白胶片影像而进行数字化修复与改造的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后者在影像形态与观看方式上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赋予不同类别的影像以不同的观看方式,恰好印证了约翰·伯格关于每一种影像都体现一种观看方法的论断。

作为一部关于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讲述了英国士兵从应征入伍到退伍返家的军旅生活。彼得·杰克逊及其团队凭借高超的胶片修复与上色技术再现了一战中英国士兵的群像,再辅以在世老兵的口述史语音进一步回溯历史中残存的个体记忆,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

无论是修复后的黑白影像,亦或是经过修复与上色的彩色影像,无论是动态影像还是静态影像,观看方式的不同带来了话术的差异,也暴露出表达上的不同侧重。

“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他们已不再变老》

凝视:唤回胶片的记忆

纵观全片,《他们已不再变老》由三类影像构成,即黑白动态影像、彩色动态影像以及静态影像。前二者以色彩的区别在结构上拆分了影片,首尾段落(英国士兵正式进入法国战场、战争胜利后英国士兵返回英国本土)均为黑白动态影像,英国士兵在战场上的战斗为彩色动态影像。而静态影像以点缀的方式分别安插在黑白或彩色的动态影像之中。三者的排列极其工整,内在和谐统一。

“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他们已不再变老》

作为典型的三幕结构,战前和战后是修复后的黑白动态影像,在形式上与黑白胶片影像最为接近。这种接近的视觉效果一方面在提示观众关于一战的时间概念,或者说表达出时间上的遥远与距离感;另一方面,与胶片影像的形似意在提醒观众这一段修复后的黑白影像的出处,即从一战时期所拍摄的黑白无声胶片而来,既体现了影像的纪实本性又唤起了观众对胶片的想象与记忆。

更重要的是,导演彼得·杰克逊利用4:3画幅仿胶片形状的画框去呈现修复后的黑白动态影像,让观众的注意力保持在一个限定的区域,使之产生凝视的观看行为。4:3的画幅是早期电影画面的标准形态,尤其是默片和黑白有声片时期,不仅是致敬,更是一种怀旧。而仿胶片形状的画框更加强化了观众对于修复后的黑白影像所产生的心理认同。在数字影像时代,看到胶片影像的替代物本就是极为难得的观影体验,导演一而再再而三地通过视觉元素(画幅、画框)唤醒观众内心尘封的记忆,从而形成了一种强力的心理激励机制。黑白影像+画幅+画框所形成的合力最终促成了凝视的观看,同时夹杂着怀旧与真实的快感。

“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他们已不再变老》

凝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看,而是在观看中携带并投射着自己的欲望。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导演以黑白影像介绍了未到法定年龄的英国青年参军入伍,发放行军装备不齐全,新兵的日常训练,军营伙食和假期安排等趣闻故事。其中,一张张稚嫩而憨笑的年轻面孔以近景或特写景别出现,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因无业而参军,懵懂而青涩地陷入战争的漩涡,不禁诱发观众的悲悯之情。凝视之余,更添了几分慨叹。待战争结束之时,黑白影像再次出现,交代了幸存的英国士兵回到本土,进入遣散处,换回便装而重新生活。可是,战争所留下的创伤连同不被未参战者所理解的无奈更刺痛了每位幸存者的内心。以上种种搭配一战老兵的口述史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充分详实的材料,在满足其求知欲的同时,更贴合了一般观众对战争秘辛的窥探心理。因而,内容的全方位满足与形式的富有设计感将观者带入凝视的观看之中。

“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他们已不再变老》

沉浸:3D+彩色影像制造的魔法

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关于战争场面的彩色动态影像是基于黑白胶片影像的修复与上色,最终以数字影像的形式安插于两段黑白动态影像之间。如此设计犹如魔法一般让原始的黑白胶片影像重获生命,不仅契合当下电影创作的主流形态,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影像本身的观赏性与真实感。

在影片的第25分钟,影像发生了两个连续变化:一是,4:3画幅的仿胶片形状的画框开始扩展,成为无遮幅的全画幅;二是,噪点明显的黑白影像逐渐变为清晰的彩色影像。此外,更有趣的是老兵口述的画外音渐渐消弭,取而代之的是彩色影像的环境音响与人物声音。这三者的联动将观众送入了另一个视听的界面,观看方式由凝视变为了沉浸。全画幅+彩色影像的组合营造出一种久违的熟悉感,或者说是观众在长期观影经验的形塑下对影像所产生的亲近感,这种下意识的亲近更有助于进入沉浸的观看之中。此刻,3D立体电影的优势开始凸显,立体视觉在“全画幅+彩色影像”的推进中不断强化,置身于一战战场的身临其境之感愈发鲜明。与黑白影像的3D体验相比,彩色影像的沉浸感提升了数倍。如战壕突袭的段落,一名名士兵穿越火线,在炮弹的轰炸中躲避求生、曲线前进。他们犹如一个个幽灵,漂浮在远景中,隐形的炮弹随机落下,挡在他们面前。置身于这样的影像包围之中,现场感与真实感不言而喻。

“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他们已不再变老》

沉浸是达到物我两忘的一种观看。观众置身于黑暗之中,由眼睛带动其他感官自觉融入影像系统,不知不觉中实现共情。《他们已不再变老》以3D+彩色影像+全画幅的视觉效果再现了一战中英德双方的军事对抗,逼仄的战壕、炮弹落地的瞬间、尸横遍野的荒芜等触目惊心的场面使观众直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如此一来,电影主题层面的战争反思因为沉浸的观看而无须多言。

间离:静态影像的意识形态表达

静态影像,诸如漫画、纪实摄影照片、宣传画等,点缀在《他们已不再变老》的动态影像之中。它们或是英军为一战募兵进行宣传动员的画报,或是讽刺战争乱象的漫画,亦或是记录英军士兵在前线战斗的纪实摄影照片,甚至还有当时军队配给的香烟、果酱、罐头等实物图。这些丰富而细碎的“边角料”在微观层面折射出一战时期的社会图景。

“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他们已不再变老》

有趣的是,在动态影像中安插的静态影像犹如一次次停顿,横亘在动态画面之间。动与静的组接本就讲究节奏韵律的相宜,静态画面出现在动态影像之中多少会产生突兀之感。节奏上的停顿会让观者从原本的状态中抽离,影响观看的连续性。而诸如时事漫画和宣传画等静态影像既包含了褒贬不一的情感色彩,又容易显露出意识形态的表达。无论是调侃式的幽默,还是辛辣味的讽刺,静态影像的使用赋予了观看一种间离效果。换言之,间离成为了一种观看方式。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宣传会破坏观看的流畅性,让观者跳出原本的观看而进入一种独立思考,这与约翰·伯格所倡导的观看是不同的。前者是观看外的思考,后者是将思考内化于观看行为之中,体现为一种选择。比如,在5分10秒至8分3秒之间,导演将动态影像嵌入到静态的宣传画之上,实现二者的叠化。然而,以宣传画作为衬底的重叠影像仍不能掩盖英国政府为战争鼓吹的意图,而在意识形态的表达上显得过于直白。当然,这并非导演对于战争的立场,可是他选择这一类宣传画作为表达手段也意味着他有所偏向。因此,观众会不自觉地揣度导演的立场,从观看中跳脱出来。

“加戏”的纪录片有哪些观看之道?|《他们已不再变老》

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因为存在不同类别的影像,才有不同的观看方式。它好似一本影像之书,首尾部分相当于前言与结语,需要观者提神凝视;主体部分是正文,值得读者沉浸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