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堂:孔子的管理哲學


子路問政。

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評述】先,樹立榜樣。勞,辛勤勞作。倦,懈怠。

論語學堂:孔子的管理哲學

頭條素材庫


之路問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

孔子回答說:先自己有本事,自己去做,然後才能調動人民去一起做。

管理就這麼簡單?

是的。對於管理其實不要覺得很難,當然也不要想的很簡單。但不管是難,還是簡單,看的就是你治理的水準。確切的說看的就是你對於道德的理解。理解夠了,不僅能指導自己工作,還能指導大家一起工作,這就是“勞之”。

看到這裡問題也就來了,人要如何提高自己的水準?

其實,這個問題不用贅述,孔子的思想就是道德,就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就是勤儉、愛國、上進……

論語學堂:孔子的管理哲學

頭條素材庫


這些?真的有這麼大的能量?

有的。就拿愛國來說。抗日戰爭為什麼會全民抗戰?因為人的愛國之心。愛國之心每個人都有,為什麼只在抗日戰爭時全民爆發,而不在1840年爆發?

因為共產黨人的“先之”。這一點從清政府與抗日政府一比較就看的出來了:一個腐敗,一個為國為民。一個腐敗的政權,說什麼愛國,也沒有人信的,是以是調不動的。而抗日戰爭不同,無數革命烈士,做出了榜樣,人民自然就會相信,自然會激發人民的愛國人情。如此,自然就形成了全民抗戰的形式。

就說最近的冠狀病毒的疫情來說,為什麼全民會配合?因為有強有力的政府,激發了大家愛護自己,愛護家人,愛國的心(道德)。如此,大家才會自然的做到“不聚會不聚餐”。大家想想看,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政府,老百姓雖然有愛國的心,又懂得做什麼?

論語學堂:孔子的管理哲學

網絡圖片


可見,要激發人們的良知,首先要有榜樣,要有智者、賢達的帶領。因為,只有不懷疑道德力量的人,才能充分調動人們參與道德的事情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