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赵体楷书和欧体楷书,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性静情逸


赵孟頫,欧阳询都是自成一体很有影响力的书法大家,在我国书法史上都有很高的位置。

赵孟頫的书体被称为赵体,他的字工整秀丽,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笔圆架方,流动带形。笔法稳健,独具风格。削繁就简,变古为今。

欧阳询的书体被称为欧体,他的楷书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中宫紧缩,主笔伸长。气势奔放,有疏有密。用笔钢劲有力,收笔可见隶意。

两位大师各有特色。

赵文升习字


赵文升1393


端严险劲,线形方正,线条质量平实,线条节奏韵律属适中,结构端正。

赵孟頫的楷书总体特征:

遒劲婉丽,线形圆润,线质外肆,线条节奏韵律偏强,结构夸张,宽绰秀美。

同一书家,在不同时期每件作品也有差异,但风格追求有近似的地方。

欧阳询《九成宫碑》

瘦硬遒劲,正欹相生。

欧阳询《虞恭公碑》

线条爽利挺拨,布白严谨。

欧阳询《皇甫君》碑

结体开张,法度严整。

欧阳询《化度寺碑》

笔力劲健峻峭,方折险劲。

赵孟頫《胆巴碑》

典雅灵活,工整平稳。

赵孟頫《三门记》

线条丰腴,体态工稳。

赵孟頫《妙严寺记》

圆劲流丽,工稳秀美。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神韵轩书法


如果确实要将欧阳询和赵孟頫的书法做一比较。

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则是格调不同,气韵方面有鲜明的区别。赵孟頫的楷书更具有文人气息,而欧阳询的楷书则多了一种朴茂之韵,就是说欧阳询的楷书内涵要丰富一些,而赵孟頫的楷书从格调方面看,融合的东西同样丰富,但更显得精致一些,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书法的发展一直是在融会贯通前贤经典的基础上在发展演变的,不过由于书法家的审美理想不同,所形成的风格不一样。可以这样说,赵孟頫在追求雅致,而欧阳询则追求的是雅俗共赏。因此欧阳询楷书要高于赵孟頫的楷书成就。但赵孟頫能够在继承传统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这是赵孟頫的最大贡献。

再者,无论是欧阳询早期和晚年的《九成宫》在法度森严方面,要比赵孟頫严谨许多,更见法度。而赵孟頫的楷书有些熟略见腻。这是他们的有一个区别。或许一个可以见墨迹一个之见碑刻原因吧,可能有些许不同。

而欧阳询楷书就创新程度方面和书法发展历史的局限性方面,欧阳询的《九成宫》再那种熟媚腻方面,不如赵孟頫 这非常正常,因为欧阳询楷书是的创新度要高于赵孟頫。

赵孟頫的书法在独创性方面,由于唐楷尚法的建立,导致唐以后的书法,只有在晋唐法度之中徘徊。或许基于这个因素,晋唐法度的确立,使得赵孟頫无需包括法门的思考,只需去学习和继承便可,所以赵孟頫能够在继承经典传统法度的时间和精力,去提炼和精熟化的条件,熟自然而然成就了赵孟頫。也就是说欧阳询在创建法度,立门立派,而赵孟頫则则以继承为主,然后融合百家,而自成一家。

三是欧阳询和赵孟頫的生命历程不一样,赵孟頫是纯文人雅士,所以,他的书法以儒雅为长。而欧阳询则不同,欧阳询的在政治上有一定地位。在他的世界里,不仅仅有文化的思想和内涵 还有更广泛的一个视野或角度。这个角度,同时也决定了欧阳询的楷书的格调与品味的丰富性。可以说欧阳询在艺术审美上站位更高远一些。


翰墨书道


欧楷和赵楷同属于楷书字体,是楷书的两大流派,其他还有颜楷和柳楷,合称楷书“四大家”。

颜体楷书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柳体楷书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之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谨。书贵硬瘦方通神,说的就是柳体。

下面重点说说欧楷和赵楷。

先说欧楷,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有险峻之势,又不失严谨工整,中宫稳健,紧凑而不失疏朗,是当下主流实用书体。

赵楷是元末明初赵孟頫所创,赵体字趋于扁方,笔画圆润秀美,间架则方正。赵体最突出的特点,撇捺及横画舒展,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显得流美动人。

从这两种书体来看,二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欧楷一笔一划皆要严谨,笔笔到位,一个笔画不规范,不到位,就会影响整个字。而赵体字重在取势,以结构为重,借用行楷的部分笔画,增强流动感,更多看字的整体。简而言之,欧楷工整俊秀,赵楷圆润秀美。当然,重要的一点,两种字体结体都十分严谨。

对于初学者,一般建议先学欧体或颜体,赵体中有不少的字,介于行楷之间,对初学者来说,一般很难把握。就当下楷体而言,欧体书法家田英章,田蕴章等字帖较多,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容易获取的渠道。

颜体方面,一般选择颜真卿的原帖练习即可。

不管学习哪种书体,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把握好字的特点,持之以恒,坚持练习,方能练成一手好字!





陶染书画


欧阳询的楷书总体特征:

端严险劲,线形方正,线条质量平实,线条节奏韵律属适中,结构端正。

赵孟頫的楷书总体特征:

遒劲婉丽,线形圆润,线质外肆,线条节奏韵律偏强,结构夸张,宽绰秀美。

同一书家,在不同时期每件作品也有差异,但风格追求有近似的地方。

下面是本人的字体,有些笨拙,望各位海涵,我会再接再厉接着练习的,



渔翁归隐


一句话:赵体字带着仙风道骨,像一个面带微笑的道人,而欧体字像一个威严的穿着铁甲的将军。就拿“撇画”来说,赵体的楷书,撇画经常不出锋,好多是钝角,而欧体的“撇画”几乎都出锋!

这个不同,就像一个人喜欢拔剑,而另一个不喜欢拔剑一样。再看“捺画”,赵体捺画一波三折很明显,有种飘动的感觉,欧体的捺画有棱有角,斩钉截铁

……俗话说字如其人,字也反应了他们的性格,赵孟頫好像和佛教道教交往较多,自己也皈依佛教,通过流传下来的字帖可以发现,所以,赵字带着仙风道骨很正常。而欧阳询处在初唐,百废待兴,正处于建设创业时期,所以写的字很有精神,瘦劲强健,带着一种拼搏精神在里边,带着一种时代精神……一点见解,不一定对。


赵子方书法


大家好,我是云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隋唐初期的欧阳询书法,用笔险劲挺拔,主笔突出,铁画银钩,给人一种森森然如武库之矛枪,如庙堂之君主,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举例说明,

九成宫这三个字,九,第一笔斜撇,取底势,第二笔,横折弯钩,取险绝,整个字,如泰山压顶,首字开篇,气势恢宏。

成,主笔突出,就是第四笔,斜钩,铁画银钩呐。

元代的子昂,就是赵孟頫,用笔圆润,结构合理,粗细始终,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举例说明,

洛神赋,言,第一笔为斜点,小巧玲珑,第二笔是长横,细而飘逸流畅,下半部分,粗细适中,主笔突出,整个字如麦田之守望者,两臂伸展,拥抱丰收之气象也。

态,能的左部,上宽下窄,右部又细又小,底下的心字,为草书三点,左高右低,曲线行驶,若万里之波涛,汹涌澎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我是云天,仅粗浅之见也,方家勿哂呐。

2020年2月9日清晨,于长安终南山下瑞辉阁北窗之下书案前。


云天书画艺术


1.赵体笔法含蓄圆熟,初学者很难找准行笔的方法和技巧

2.欧体露锋为主,铁划银钩,平正中见险绝,虽然笔法森严,但只要勤加练习还是易于上手的




墨染的白月光


欧体的笔法不容一点随意,要求十分严实,意到笔必到。字以纵式为主,中宫收紧,主笔明显外放。横竖挺拔刚劲有力中锋用笔,横大多抗肩,而用左高右低的字势体现重心。赵体字介于楷行之间。


攀登者徐老师


欧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变化颇多,笔力凝有隶书笔画。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赵体:字形趋扁方,赵体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赵体撇画,捺画,以及横比较舒展,字势横展。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显得流美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