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牢丸”到底是哪种食品?是蒸饼、馒头,还是包子、水饺?

白杨说史


古代的“牢丸”,也称“牢九”。在中国古籍中被誉为“汤中牢丸”。“牢丸”之名源于西晋文学家束皙的《饼赋》,而《饼赋》主要是阐述各种“饼”的来历和品种,并有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的介绍。就其推测,最早“牢丸”应该是指

水饺,以后演化成了汤圆。这都是推测,具体指什么,尚无定论。

源于“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

唐代大学问家段成式说:“‘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方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讹化为’饺儿’”;《正字通.食部》“饺,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由此可以看出,汤水中煮的“牢丸”,就是水饺。


饺子是“形如偃月,天下通吃”,是一种“丸”型食品,其形各异而非圆。也是符合“笼上牢丸,汤中牢丸”,也就排除了“牢丸”非蒸饼和馒头。再说宋代以前,还是没有“包子”这种食品,这个词的。当时它的名字叫“馒头”,就是这种馒头也是带馅的。姑且“牢丸”就是饺子。

“牢丸”身世之谜,在宋代被改名,用汤圆代替

之所以叫“牢丸”,这跟古代中国的祭祀礼仪有关。古时祭祀把牛、羊、豕(猪)这三种牲畜称之为“牢”。“牛、羊、豕各为一牢,三牢具有,则称之为太牢;无牛而仅一羊、一豕是少牢”。

牢丸,大概就是用猪牛羊肉做为馅料,搓成丸子状的圆形麦粉食品。越是制作工艺精细,“牢丸”会变得圆了,貌似成汤圆了。

也难怪,在宋代,“牢丸”竟然被改名字了。据明朝沈德符《野获编》说:“宋钦宗讳桓,则并嫌名丸字避之。凡汤韵脚用‘丸’字者,皆黜落”。自此“牢丸”这个词不再使用,而用“汤圆”代替了;再说了,“牢丸”还有“四时从用,无所不宜”之说,固定的时间“从用”,大有八月十五汤圆的意思。说“牢丸”是汤圆似乎也合情合理。

不过,对于古代所谓的“牢丸”,究竟是何物,也仅仅是后代人的推测。因为最有权威的《辞源》也认为“牢丸”即蒸饼,或说为包子,又说是汤团;《汉语大词典》对“牢丸”解释为:“牢丸,亦称牢九。食品名,汤团。一说为蒸饼”。尽管权威的对“牢丸”也无定论,但这个“牢丸”文化,已经深刻地印记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之中。


为生活而提神


“牢丸”之名源出自于西晋文学家束晳的《饼赋》。

《饼赋》中主要是写各种饼的来历和品种,并对当时的饼类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当时人们有着“春食馒头,夏食薄壮,秋食起溲,冬食汤饼”的习惯。在这本著作中,束晳还提到了一种名叫“牢丸”的食品,是可以“四时从用,无所不宜”的,并描述了牢丸的材料和制作方法,指出它是一种最为诱人的饼类食品。那么,“牢丸”究竟是什么呢?

在束皙生活的晋代,饼是各种面制食品的统称,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经过煎或者烤制而成的圆形面粉类食品。《说文解字》上说: “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显然,当时把用水调和面粉使其合并而制成的食品一概称之为饼。

但是束晳的《饼赋》虽然提到了“牢丸”的材料和制作方法,但是内容太过简略,所以到了宋代之后,人们都不知道牢丸究竟为何物了。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束晳的《饼赋》中提到过的“馒头、薄持、起溲、牢九之号,惟馒头至今名存, 而起溲、牢九皆莫晓为何物”,不但不知道牢丸是什么,还将“牢丸”说成了“牢九”,可见到了宋代,这种食品已经消失很久了。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对此进行过考证,得出的结论是:“《饼赋》中所谓牢丸,今包子是也”的结论。而元代盛如梓在《庶斋老学丛谈》中认为“牢丸”即“蒸饼”;明代张自烈《正字通》上又说:“牢丸乃水饺耳,或谓之粉角。”清代俞正燮在《癸巳存稿》中则坚持认为“牢丸之为物,必是汤团。”可见对于牢丸是什么,大家都各执一辞,有说包子的,有说蒸饼的,有说水饺的,还有说汤圆的。

今天的辞典对“牢丸”的解释也是语焉不详。《辞源》认为“牢丸”即蒸饼,或说为包子,又说为汤团。《汉语大词典》“牢丸”条的解释为:“‘牢丸’,亦称‘牢九’。食品名。 汤团。一说为蒸饼。”可见就是权威的辞典,也弄不清楚牢丸究竟是何物。

“牢丸”是不是包子?我们知道,宋代以前,是没有“包子”这个词的,当时它的名字叫做“馒头”,也是有馅的。

“馒头”的来历争议不大,一般都认为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孟获时发明的。据说诸葛亮南征时,见南方许多部落有用人头祭祀神灵的传统,“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头以祀”,这才有了带馅的馒头。之所以叫“馒头”,也是因为要与“蛮头”同音。所以晋代之后,馒头也成为祭神必不可少的祭品。

馒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出各种花色品种。到了宋代,出现了煎花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太学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假肉馒头、笋丝馒 头、裹蒸馒头、波菜果子馒头、以及七宝酸馅、姜糖、辣馅糖馒头等数十种品种,并出现了“包子”一词,将带馅和不带馅的馒头区分开来。

尽管“包子”一名在宋代已经流行,但“馒头”的本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改变。《水浒传》里孙二娘在十字坡卖的“白面馒头”,其实是有馅的,就是“人肉包子”。虽然《水浒传》是一本演义小说,但至少说在明代“馒头”的含义里,还包括有馅的面制食品。而正式确定馒头无馅,则要等到清朝前期。,《康熙字典》对“馒头”的解释是:“今俗屑面发酵,无馅烝食者谓之馒头。”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束晳的《饼赋》。如果“牢丸”是“馒头”,那《饼赋》将“牢丸”和“馒头”两种相同的食品并列写进赋中,是不合文学常识的。《饼赋》中既说馒头是“三月之初”所宜,又说“牢丸”为“四时从用,无所不宜”,那就自相矛盾了。而且据记载,牢丸的制作方法有“笼上牢丸,汤中牢丸”两种,笼上蒸馒头很好理解,用汤煮馒头则是闻所未闻,毕竟不是制作羊肉泡馍。所以可以基本上排除“牢丸”是馒头或者包子的说法。

“牢丸”是不是“蒸饼”呢?根据汉朝刘熙的《释名·释饮食》载:“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蒸饼、汤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也就是说,“蒸饼”是必须在“笼蒸”上蒸熟的食物。

宋代为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将蒸饼改为“炊饼”,武大郎卖的炊饼实际上就是蒸饼。不管它名字如何变化,总之用蒸笼蒸熟,才是蒸饼或者炊饼的最大特征。没有蒸过的饼,无论如何不能算是蒸饼,这应该是个常识。同样的道理,我们根据“笼上牢丸,汤中牢丸”这一句,就可以排除牢丸是蒸饼了。因为蒸饼没有用汤煮的,用汤煮的,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蒸饼。

再来看“牢丸”是不是“饺子”。饺子最大的特点是“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但是,“牢丸”是一种“丸”型食物,其状呈圆形,饺子虽然符合“笼上牢丸,汤中牢丸”的特点,可蒸可煮,但是形状上差别太大。我们不能因为一种食品能蒸能煮就把它判定为“牢丸”,还要根据它的形态去辨别。所以外形与圆形有着很大差距的饺子,与牢丸是两种食品,基本是可以肯定的。

通过以上分析,“牢丸”究竟是什么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没错,它就是今天的汤圆。

古代的面制食品中,如果比一比谁最接近圆形,那汤圆第二,就没有谁敢称第一了。汤圆是一个标准的“丸”形,可蒸可煮,符合“笼上牢丸,汤中牢丸”的特点。虽然今天煮汤圆才是大众熟悉的食用方式,但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蒸汤圆的食用方法,只是受众较小而已。一千多年前的人们将汤圆蒸着吃,也是可以理解的。

“牢丸”身世之谜,难就难在宋代之后,它的名字改掉了。其中的原因据明朝沈德符《野获编》上说是因为:“宋钦宗讳桓,则并嫌名丸字避之。科场韵脚用‘丸’字者,皆黜落。”所以牢丸这个词不再使用,而用“汤圆”代替了。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牢丸”既 不 是“蒸饼”、“馒头”,也不是“包子”、“饺子”,而是“汤圆”。也就是说,我国制作、食用“汤圆”的历史很悠久, 至少在西晋时期就已出现。


笑语千年


何为牢丸?

在唐代的大学问家段成式的书中,段成式指出: ‘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讹为‘饺儿'。”

也就是说,在汤水中煮的牢丸,就是水饺。

所以很多认为牢丸就是水饺。

我们再把这个词分开解释一下。

牢:古时祭礼把牛、羊、豕三牲称之为牢,“牛、羊、豕各一为一牢,三牢具有,则称之为太牢;无牛而仅有一羊、一豕是少牢。

丸:圆

所以个人的看法和前面的笑语大佬看法一样。更偏向于牢丸是一种小汤圆,使用猪牛羊肉作为馅料,搓成丸子状的圆形麦粉食品。


一休一宿


一说:亦称“ 牢九 ”。食品名。汤团。一说为蒸饼。

《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笼上牢丸,汤中牢丸。”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岂惟牢九荐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浆。” 清 陈维崧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想厨娘指螺红一缕,牢丸上纤痕犹凝。”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牢丸》:“牢丸之为物,必是汤团。 宋 以来多作牢九。 陆游 诗自注云:‘ 闻人德懋 言牢九是包子。’亦向壁之言。《老学丛谈》云:‘牢九者,牢丸也,即蒸饼, 宋 讳丸字,去一点,相承已久。’亦向壁之言。 北宋 《苏軾集》已作牢九,岂知豫避 靖康 嫌名耶?其言丸去一点为九,今市语九为未丸,犹然。”

二说: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喜食丸子又怕油腻,令厨师在肉中加菜,结果炸、氽不能成型,厨师灵机一动用面皮包住水煮,唐太宗吃时问此为何物,厨师答曰用面皮包的丸子,这样做牢固,叫“牢丸”,赢得唐太宗的连声称赞,从而“牢丸”也成为重大节庆的标志性食品。后更为饺子又称娇子!


安心必心安


1.牢丸,大概就是使用猪牛羊肉作为馅料,搓成丸子状的圆形麦粉食品。可见,越是精致的牢丸,就应该是形制一致的汤圆一般。

2.北魏颜之推提及的“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个馄饨,准确的说,应该是牢丸。不过劳动人民又在发挥烹饪艺术和心思,偃月,也许可以更加好地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3.牢丸后来演变成了汤团,也就是今天北方元宵和南方汤圆的前身。“元宵”的得名,始于隋炀帝在元宵节赏灯时,将汤团御赐给文武百官及后宫宫人,因此得名。“元宵”,外皮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要比江南的汤圆更大、皮厚、瓷实,煮起来花的时间多。“汤圆”的得名,始于南宋明州(宁波)的“汤元子(汤丸子)”,古代“丸”与“元”义同,能通用,同时也能避讳“丸”字;延至后世,演变为“汤圆”.





历史哈哈哈


在唐代的大学问家段成式的书中,解释了什么是牢丸。他指出: ‘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讹为‘饺儿'。”

《正字通·食部》:饺……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

也就是说,在汤水中煮的牢丸,就是水饺。

为啥叫牢丸,这跟古代中国的祭祀礼仪有关。古时祭礼把牛、羊、豕三牲称之为牢,“牛、羊、豕各一为一牢,三牢具有,则称之为太牢;无牛而仅有一羊、一豕是少牢。

牢丸,大概就是使用猪牛羊肉作为馅料,搓成丸子状的圆形麦粉食品。可见,越是精致的牢丸,就应该是形制一致的汤圆一般。

北魏颜之推提及的“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个馄饨,准确的说,应该是牢丸。不过劳动人民又在发挥烹饪艺术和心思,偃月,也许可以更加好地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农家土厨


等等吧,俺去看看去!

《穿越》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