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夏莲4:1轻松战胜米哈伊洛娃,朱雨玲4:3险胜,你怎么看?

残荷晓筑


核心观点:倪夏莲胜米哈伊洛娃宝刀未老,朱雨玲险胜米哈伊洛娃事出有因,也在情理之中,希望朱雨玲未来之路更顺畅。

倪夏莲经历简介

1979年,16岁入选国家队当年获得第四届全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一鸣惊人。1989年,倪夏莲出国,并于两年后定居卢森堡并代表卢森堡打球。从2000年以后,倪夏莲成为了奥运赛场上的常客。她从37岁的“高龄”开始,先后代表卢森堡参加了悉尼、北京、伦敦、里约奥运会,2019年12月倪夏莲在欧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中,以56岁超高年龄战胜多名欧洲高手,代表卢森堡勇摘铜牌,不仅获得了该国历史上首个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奖牌,还一举拿下了明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单打的入场券!从而获得5次奥运参赛资格。


倪夏莲直拍赢削球并不让人意外

优秀的直拍打法选手对阵削球选手有优势:记忆犹新的2019全国乒乓球锦标赛退役多年的候英超老师先后战胜刘夜泊、梁靖崑、周启豪和王楚钦一众当役国手夺得冠军,领奖时他谦逊地说要是遇到主力许昕,会直接不打弃赛。倪夏莲作为当年的国乒主力,打削球技术过关是前提。倪夏莲又是左手直拍长胶快攻打法,球风特点变化莫测。因而倪夏莲大比分4:1战胜米哈伊洛娃可以说是宝刀不老,并不令人特别感到意外!



朱雨玲险胜米哈伊洛娃也在情理之中

2020德公赛女单正赛第一轮朱雨玲大战七局大比分4:3(11-9、9-11、11-7、8-11、11-6、5-11、12-10)险胜米哈伊洛娃,第七局12-10更是险象环生。让人们对技改归来一路战胜钱天一、丁宁、陈梦和孙颖莎夺得地表最强十二人赛女单冠军朱雨玲产生了怀疑——是否朱雨玲的技改只是昙花一现?但随后朱雨玲4:0大胜刘诗雯让刘诗雯只得17分,明明白白告诉球迷们朱雨玲确实进行了技术改造!那么问题来了,朱雨玲为什么打普通削球选手竟然如此艰难?细想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削球打法卷土重来!大球时代乒乓球旋转和力量减弱,让削球打法意外起死回生。而削球选手普遍攻防结合打法,也给进攻型打法的选手制造了新的麻烦。

第二、朱雨玲此前是防守反击型打法,并不擅长主动进攻。技改归来的朱雨玲,加强了正手进攻和主动进攻,但其正手力量较弱是一大劣势,同时朱雨玲还需要降低自身无谓失误率,打削球需要更加有耐心。

第三、此前国乒削球打法没有出路,导致国乒削球选手缺乏,以致于大批国手缺乏削球陪练者,只能队友间彼此模仿削球打法训练,但业余削球选手和专业削球选手差距很大,久而久之国乒主力特别是年轻主力队员都缺乏与削球选手比赛经验。国乒女队核心主力队员中不仅仅朱雨玲险胜米哈伊洛娃,陈梦德公赛同样4:3险胜韩国削球选手徐孝元,丁宁2019年两次败给日本削球手佐藤瞳,陈幸同2:4不敌桥本帆乃香。目前打削球选手实力比较强劲的,只有刘诗雯和孙颖莎。这是摆在国乒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偏偏又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结论

朱雨玲4:3险胜米哈伊洛娃,并不代表朱雨玲技术实力比倪夏莲差。同时也不代表朱雨玲未来打削球仍然吃亏。只要朱雨玲坚持技改,继续加强正手力量,将来打削球会越来越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