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属于你的“农村小学”?

原本题目是“农村教育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后来一想这个题目多少有些起高调的嫌疑,所以还是选了一个相对平实一些的题目。这个题目也是有感而发,前些时日回老家祭祖,原本上学的校园已经变成一片废墟。记忆中几排长长的教师已经被几个菌类养殖场替代。以前充满欢声笑语的操场上慵懒的或站或卧着几头黄牛,悠闲的咀嚼着眼前的青草。没变的只是操场周边的杨树,依旧的挺拔,比二十年前更为高大。

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属于你的“农村小学”?

堂哥依旧在村子里面生活,我们相差一岁,曾经都在一个学校。通过堂哥得知,不止我们村子的学校被废弃,以前我们周边村子的小学校已经全部都被废弃。现在只有镇上一个中心校孤零零的撑着,生源似乎也没多少。镇上的中学因为周边村屯的生源减少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有镇上的孩子上中学都需要到另外一个较大的镇子上读书。以前我们镇上有14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都有一所小学校,镇上有一所中心校,还有一所初级中学。每年我们都会从各个村子的小学升学到镇上的每个中学读书。

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属于你的“农村小学”?

记忆中我们那一届的初中有300多个学生,每个村小的学生最少的有五六十人,最多的有二百多人。现在只有一个中心校,也就只有不到300个孩子在读书,这一切似乎与之前喧嚣的校园相去甚远,显得是那么的凄凉。

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属于你的“农村小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唯独家乡的教育似乎与二十多年前相去甚远,不是变好,而是在朝着我们不愿看到的方向在发展。每每看到见诸报端的新闻都是教育的一片繁荣,学风的欣欣向荣。直到看到家乡那个养育我,让我成长,教我知识的小学、初中都已经不复存在的那一刻,我的脑回路出现了短暂的偷停。心中出现了莫名的悲伤。

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属于你的“农村小学”?

后来也陆续看了一些报道,是关于乡村学校去留的讨论。笔者认为现在乡村小学废弃、合并既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种无奈的放弃又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一个成功的缩影。

1、自然的人口外流

人口外流是导致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主要因素。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大多都是在计划生育国策影响下生活的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一旦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就鲜有能够回到家乡生活的,继而会把农村生活的父母家人接到城里一起生活。这也就是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学龄儿童罕见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也直接导致乡村小学逐渐被废弃、合并的现象。

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属于你的“农村小学”?

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西方国家一百年才初见雏形的城市化进程在我国仅仅二十多年就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城市化进程的倡导,导致很多近郊农民拆迁变成市民。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城市基础建设,远郊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加入城市化进程的队伍当中。短期叫务工,长期则会变成市民。这也就间接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为了让孩子收到更好的教育,同时也为了家人团聚,原本在家乡农村小学读书的孩子也都进城读书。

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属于你的“农村小学”?

从上述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农村村小的合并废弃虽然于个人感情有些悲哀,但是就长远的发展来看实则是另外一种教育的提升和进步,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变相缩影。读到这里你是否和笔者一样,脑海中出现那个保存你记忆的小学校?你的小学还在吗?


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属于你的“农村小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