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為何從三家分晉開始?答案就在開篇

眾所周知,《資治通鑑》作為我國曆史成就的最高峰之一,不僅詳細記載了自戰國到北宋建年以前的中國歷史,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並以史為鑑,闡述治亂興衰的規律,蘊含著深刻的政治哲理。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曾言:

“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

在史家眼中,經史原本是不分家的,司馬光將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也是有這樣的考慮。

資治通鑑為何從三家分晉開始?答案就在開篇

因此《資治通鑑》並沒有直接敘述三家分晉的史實,而是先講了一番“大道理”。

“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受制於一人,雖有絕倫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豈非以禮為之綱紀哉!

也就是說,在政治之中,最重要的是禮義名分,只有名分確定,才能讓諸侯尊重天子,天子駕馭諸侯,就如心腹與手足、根鬚與枝葉的關係,名分是國家運行的樞紐,不能不重視。

然而我們都知道,因為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荒淫舉動,導致犬戎入侵和周室東遷,周王朝的中央權威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開始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春秋時期。

但春秋雖然是禮崩樂壞的開始,上古的風俗仍然保留在整個社會。在春秋打仗的時候,貴族總會“遇事留三分”,不殺俘虜,不過分逼迫,比如公元前705年,周桓王被鄭兵射中了肩膀。有人勸鄭莊公乘勝追擊,莊公不答應,反而在夜間派人慰勞桓王,探問傷狀。又比如公元前554年,晉師攻打齊國,半路聽說齊侯死了,便退兵了。還有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也是因為不肯攻擊正在渡水的楚軍而被殺個大敗。

因此司馬光認為:

“禮之大體,什喪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猶綿綿相屬者,蓋以周之子孫尚能守其名分故也。”

雖然諸侯與周王室、諸侯與諸侯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大,但周能以小國寡民,宗主天下數百年,不讓於晉楚齊秦,即便是春秋五霸,也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不敢凌駕於王室,更別說稱王了。

資治通鑑為何從三家分晉開始?答案就在開篇

這一切的轉折是從哪裡開始呢?一切得從三家分晉說起。

春秋末期,早已失去大國的光鮮的晉國,公室衰微,新興的氏室,也就是原先的大夫崛起了。

起先晉國有六大家族,趙氏、魏氏、韓氏、範氏、中行氏、智氏。範、中行二氏被吞併後,智氏聯合著魏、韓兩家攻趙,快要成功的時候,又被三家聯手滅掉。從此以後,公室的土地被越來越瓜分殆盡。

資治通鑑為何從三家分晉開始?答案就在開篇

公元前403年時,周威烈王將三家從大夫升格為候,正式取得了諸侯的地位。

這就很不對了,仔細想想,三個犯上作亂的家族,居然被代表著天命的周天子提拔了,這不就是承認叛亂有理嗎?

因此,司馬光評價說:

“區區之名分復不能守而並棄之也。先王之禮於斯盡矣……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

當週天子自己都放棄了自己賴以安身的政治秩序後,真正的禮崩樂壞就開始了,舊有的政治秩序被完全破壞。在接下來的兩個多世紀中,無數國家被吞併,貴族僭越成為家常便飯,各國擴軍備戰而不必假求道義,一個名為戰爭的時代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