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为何从三家分晋开始?答案就在开篇

众所周知,《资治通鉴》作为我国历史成就的最高峰之一,不仅详细记载了自战国到北宋建年以前的中国历史,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并以史为鉴,阐述治乱兴衰的规律,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哲理。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曾言: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

在史家眼中,经史原本是不分家的,司马光将三家分晋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也是有这样的考虑。

资治通鉴为何从三家分晋开始?答案就在开篇

因此《资治通鉴》并没有直接叙述三家分晋的史实,而是先讲了一番“大道理”。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

也就是说,在政治之中,最重要的是礼义名分,只有名分确定,才能让诸侯尊重天子,天子驾驭诸侯,就如心腹与手足、根须与枝叶的关系,名分是国家运行的枢纽,不能不重视。

然而我们都知道,因为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荒淫举动,导致犬戎入侵和周室东迁,周王朝的中央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开始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春秋时期。

但春秋虽然是礼崩乐坏的开始,上古的风俗仍然保留在整个社会。在春秋打仗的时候,贵族总会“遇事留三分”,不杀俘虏,不过分逼迫,比如公元前705年,周桓王被郑兵射中了肩膀。有人劝郑庄公乘胜追击,庄公不答应,反而在夜间派人慰劳桓王,探问伤状。又比如公元前554年,晋师攻打齐国,半路听说齐侯死了,便退兵了。还有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也是因为不肯攻击正在渡水的楚军而被杀个大败。

因此司马光认为:

“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

虽然诸侯与周王室、诸侯与诸侯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但周能以小国寡民,宗主天下数百年,不让于晋楚齐秦,即便是春秋五霸,也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不敢凌驾于王室,更别说称王了。

资治通鉴为何从三家分晋开始?答案就在开篇

这一切的转折是从哪里开始呢?一切得从三家分晋说起。

春秋末期,早已失去大国的光鲜的晋国,公室衰微,新兴的氏室,也就是原先的大夫崛起了。

起先晋国有六大家族,赵氏、魏氏、韩氏、范氏、中行氏、智氏。范、中行二氏被吞并后,智氏联合着魏、韩两家攻赵,快要成功的时候,又被三家联手灭掉。从此以后,公室的土地被越来越瓜分殆尽。

资治通鉴为何从三家分晋开始?答案就在开篇

公元前403年时,周威烈王将三家从大夫升格为候,正式取得了诸侯的地位。

这就很不对了,仔细想想,三个犯上作乱的家族,居然被代表着天命的周天子提拔了,这不就是承认叛乱有理吗?

因此,司马光评价说:

“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

当周天子自己都放弃了自己赖以安身的政治秩序后,真正的礼崩乐坏就开始了,旧有的政治秩序被完全破坏。在接下来的两个多世纪中,无数国家被吞并,贵族僭越成为家常便饭,各国扩军备战而不必假求道义,一个名为战争的时代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