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華為騰訊,都要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有什麼好處?

小辰聊科技


    貴州被稱為中國的大數據“硅谷”,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蘋果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為什麼這些科技巨頭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呢?下文具體說一說。

    1、先天優勢“一年節約上億的電費”

    數據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高能耗”,電力成本是整個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來自於服務器等設備的供電,另一半來自於機器設備散熱的“空調費”。

    從氣溫和能源來說,貴州是公認的中國南方最適合建立數據中心的地方。貴州常年氣溫保持在14℃到16℃,即便最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也只有23.7℃,是服務器等設備運行最合適的溫度。

    根據華為的說法“大數據基地建在北京需要1塊錢1度電,貴陽只需要4毛。我們不需要什麼優惠政策,放在貴州,建成運行後一年可以節約上億的電費”。


    2、政策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2013年是中國“大數據元年”,大數據的到來,貴州和北上廣的等一線發達地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貴州專門頒佈了一系列政策,用於支持貴州大數據的發展。2014年開始,貴州鼓勵獎政府部分的數據遷移到雲端,即“雲上貴州”,除了特殊需求,不再自建機房,這個在全國範圍內都是超前的。

    貴州通過政策上的引導,明確了兩大基礎工程:一個是數據中心,一個是呼叫中心。數據中心方面,三大運營商、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蘋果等紛紛將南方的數據中心建立在貴州;呼叫方面,華為、螞蟻金服等都將客服中心放在了貴州,貴陽的呼叫中心坐席達到了30多萬席。


    總之,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貴州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精準有利的政策支持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兩大法寶。


Geek視界


最近兩年大數據非常火爆,跟著大數據一起火爆的是貴州省,每年在貴陽舉辦的大數據峰會更是吸引來了全球各地商界大佬的參與。

而且目前很多知名企業已經在貴陽建設大數據中心或者計劃在貴州建設大數據中心,比如在貴安新區中的電子產業信息園內,目前聚集了三大運營商後,戴爾、谷歌、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華為等近300數據項目。

目前貴州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已有大數據企業超過9000家,產值超1100億元,每年有上萬名相關人才流入。



那貴州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何能夠吸引這麼多知名企業來到貴州建設大數據中心,成為大數據中心的一個重要基地之一呢?這裡面有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1個原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貴州的地理環境是非常適合建大數據中心的,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氣候優勢。貴州位於北緯24度至29度之間,貴陽更是被稱為避暑勝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季平均氣溫約25℃,冬季平均氣溫約9℃,溫差是比較小的,這種氣候非常有利於服務器的維護,減少服務器的能耗。

(2)貴州位於雲貴高原地區,境內地貌主要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很少有颱風,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這有利於大數據中心的穩定。

(3)貴州境內有眾多溶洞,洞裡面的恆溫恆溼,這個非常適合建立大數據中心,所以目前有很多大數據中心都是直接建在貴州省內的溶洞裡面。

第2個原因,較為豐富的電力資源及較低的電價

大家都知道大數據中心是電老虎,大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主要包括機房電費、寬帶成本、機房建設及攤銷、人工成本及機房租金等,其中的機房電費成本約佔據總成本的一半以上 。

之前美國有一個機構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結果發現一個數據中心的用電功率超過了美國的一箇中型城鎮,比如谷歌位於全球的數據中心的用電功率達到3億瓦特,這一數字超過了三萬戶美國家庭。

正因為如此,建立大數據中心最大的一個成本就是電力,而且必須需要該地區有豐富的電力資源。目前貴州的電力資源是比較豐富的,2018年各省發電量排名當中,貴州排在第15位,發電量不是很靠前,但這個發電量跟貴州的經濟體量相比還是相對比較豐富的,所以貴州很多電量都是輸送到省外。



除了電力資源豐富之外,貴州的電價還非常便宜,為了吸引各大數據中心到貴州投資,貴州各地方政府協調電網給出了一個比較優惠的電價政策,最低的價格達到每度0.35元,而據工信部統計,目前全國大數據中心平均用電價格為0.87元/千瓦時,而沿海地區用電價格高達1.5元/千瓦時,相當於目前貴州的電價只有其他地區的一半,甚至更低,這也是吸引各大巨頭大數據中心落戶的直接原因之一。

第3個原因,較多的土地儲備以及較低的土地成本。

影響大數據中心佈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因為大數據中心不像機房那麼簡單,隨便1棟樓就可以解決問題,大數據中心需要非常大的面積。

比如騰訊貴安七星綠色數據中心位於貴州省貴安新區,總佔地面積約為770畝,隧洞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如果這個大數據中心建立在深圳,按照土地均價1萬元/平米計算,那光土地成本就需要50億左右。而貴州作為欠發達地區,目前經濟並不是很發達,所以土地成本相對比較低,這770畝土地價格估計也就幾個億左右,這樣就可以大大節省大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



第4原因,政策的支持和偏重。

最近幾年貴州的大數據業務之所以發展迅猛,這裡面除了國家政策偏重之外,貴州各地方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也是吸引各大企業落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幾年貴州省就出臺相關文件大力支持大數據中心產業的發展,這種政策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稅收優惠。

比如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的大數據企業,從企業投產運營之日起3年內,企業所交納的省級以下稅收地方財政留存增量部分,由企業所在地市、縣政府全額補給企業;

投產運營3年以上5年以內的,以減半方式給予支持。 而符合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規定的大數據企業,可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

2、補貼政策

為降低企業成本,貴州省還給大數據企業補貼寬帶費用,大數據企業自用寬帶租賃費由所在市、縣政府給予50%的補貼,每戶企業每年補貼不超過50萬元,補貼期可為3年。

此外,從財政上,貴州省整合貴陽市、貴安新區設立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從2014年起連續3年,每年安排不少於1億元用於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

3、人才政策

大數據本身就是一個高科技產業,本身就離不開人才,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來貴州落戶以及就業,貴州省推出了很多人才優惠政策。

一是實施“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鼓勵大數據產業人才到貴州創業,認定為大數據企業高層次人才的可享受相關優惠政策,這種人才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二是給大數據企業的員工在稅收和購房方面發“紅包”。對大數據企業員工,在貴州工作時間超過1年、年繳納個人所得稅在3萬元及以上的,按其個人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第1至5年給予90%的獎勵,第6至10年給予60%的獎勵。大數據企業高管人員和核心技術人才,在貴陽市和貴安新區購買住房並簽訂5年以上本地服務協議的,經認定後由所在地政府每人給予10萬元一次性購房補貼。

三是大數據企業高管人員和核心技術人才,在戶籍和就醫等方面享受優惠和便利,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可在省內居住地轄區學校就讀。


總之,貴州省大數據之所以能夠迅猛發展,吸引那麼多世界頂尖企業來落戶投資,可以說貴州省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優勢,所以目前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越來越好。


貸款教授


貴州被稱為中國的大數據“硅谷”,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蘋果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為什麼這些科技巨頭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呢?下文具體說一說。

顯示所有大圖

1、先天優勢“一年節約上億的電費”

數據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高能耗”,電力成本是整個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來自於服務器等設備的供電,另一半來自於機器設備散熱的“空調費”。

從氣溫和能源來說,貴州是公認的中國南方最適合建立數據中心的地方。貴州常年氣溫保持在14℃到16℃,即便最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也只有23.7℃,是服務器等設備運行最合適的溫度。

根據華為的說法“大數據基地建在北京需要1塊錢1度電,貴陽只需要4毛。我們不需要什麼優惠政策,放在貴州,建成運行後一年可以節約上億的電費”。

2、政策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2013年是中國“大數據元年”,大數據的到來,貴州和北上廣的等一線發達地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貴州專門頒佈了一系列政策,用於支持貴州大數據的發展。2014年開始,貴州鼓勵獎政府部分的數據遷移到雲端,即“雲上貴州”,除了特殊需求,不再自建機房,這個在全國範圍內都是超前的。

貴州通過政策上的引導,明確了兩大基礎工程:一個是數據中心,一個是呼叫中心。數據中心方面,三大運營商、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蘋果等紛紛將南方的數據中心建立在貴州;呼叫方面,華為、螞蟻金服等都將客服中心放在了貴州,貴陽的呼叫中心坐席達到了30多萬席。

總之,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貴州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精準有利的政策支持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兩大法寶。


遊戲人超超


為了電!首先是省電,你知道北京一個騰訊的數據中心一年的電費是多少嗎?十個億。再有這麼大的耗電量,你就是給的起電費電網也不一定能給你做輸配電啊。這個不是你想要就有的,像北京的電都是外省輸送過來的,你一拍腦袋想砸錢建一個數據中心,國家電網沒規劃你這塊兒,這麼大的耗電量,它從哪兒給你送電來啊?貴州這裡好處就出來了,有全國最充沛的水利資源,把機房建在河邊的山裡頭,電力,空調的冷卻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比特幣的挖礦機礦場都在雲貴那邊的原因了。建好了水電站電就和白來的差不多了。水利發電站就在邊上也沒有電網的輸配送問題了,至於數據傳輸反正是光纖,距離根本不是問題。


qtex123


感謝您的閱讀!

可是你不知道的是:三大運營商,蘋果,華為,騰訊等等都選擇將大數據中心落戶在貴州!到底貴州有什麼魔力呢?畢竟貴州並不是像北上廣一樣發達。有什麼理由留住這些大企業嗎?

2013年3月,貴州面向全國優質民營企業進行招商推介時,特意邀請馬雲。馬雲這樣說:錯過三十年前的廣東和浙江!也一定不能錯過在貴州的發展機遇。

也就是在這一年,三大運營商將大數據中心落戶在了貴州;不僅僅是它們,阿里,華為,惠普,IBM,百度,騰訊,戴爾等等都將大數據中心和貴州相連!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貴州對於發展大數據的決心!貴州從最開始就既定了將貴州打造成大數據中心,所以支持力度大,定位精準!

從將貴州打造成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應該是最早一批積極落實《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地區,這是貴州能夠先人一步的根源!



從2013年三大運營商落戶貴州貴安新區,總投資150億元,規劃建設機櫃超10萬個、服務器超200萬臺!它們打了頭陣,更有利於促成品牌效應,行業巨頭紛紛入駐,實際上也是吸引華為,騰訊,蘋果紛至沓來的原因之一!

你可能不會忽略掉:節約成本!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成本控制是最基礎的!而大數據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高耗能!而貴州的水資源豐富,可以說是國內電費最低的省份之一。

可以說對於大數據中心來說,能夠節約大約50%-70%的電量!這對於企業來說,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環。

而且,貴州地處北緯24到29度之間,平均氣溫在14-16度,冬暖夏涼,地質結構穩定,災害風險低,森林覆蓋率49%,可以說這對於大數據中心所需要的穩定,安全,而且氣溫適合,對於散熱要求大的數據中心很適合!


在貴州大數據產業園,聯通負責人這樣說:這裡有綠色節能、柔性可變、靈活定製、網絡通達、安全可靠、專業運營六大特點,這是促使他們選擇的原因。

確實,貴州本身的優勢不僅僅貴州本身的支持;環境特色,電力成本以及開放的數據資源等等優勢,讓貴州成了這些企業選擇的“鑽石礦”!


LeoGo科技


2019年7月23日,中國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發佈(中國大數據發展報告N0.3)報告展望了中國大數據產業的十大趨勢,2019年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程度最高的地區是北京、廣東、浙江、上海和貴州,貴洲一躍躋身為中國最大的大數據產業集聚地。

貴州之所以進入中國大數據前五,成為中國最大的大數據產業集聚地,是因為有眾多的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把數據中心建在了貴州,使貴州成為中國大數據產業最為集中地地方,貴州已經成為最大互聯網大數據產業的集聚地。據悉國內科技巨頭華為把數據中心建在貴洲,一期建設面積50萬平米,可容納60萬臺存儲服務器,為全球170個國家提供大數據服務。騰訊在貴州貴安的兩座山之間,打造了中國最安全的數據中心,佔地面積約為770畝,截至目前,已告基本建成,服務器正在安裝過程中,2020年實現數據傳輸服務。

不僅如此,國際科技巨頭蘋果、我國的阿里巴巴、中國移動、聯通等許多的大型企業的數據中心都建在了貴洲,這一組組真事的數據擺在面前,就有點讓人不解了,為什麼眾多的高科技企業都要把數據中中心建在貴州呢?

1、貴洲水電資源豐富,電價低廉

大數據產業對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要求並不高,大數據中心機房由大量服務器組成,用電量十分巨大,所以數據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電力的高消耗,電力成本成本佔整個數據中支出成本的50-70%。貴州是中國西電東輸的主要省份,貴州的水資源充沛,所以水利發電產能嚴重過剩,導致貴洲的電價非極低,據統計華為在貴州的大數據中心,每年可以節約6億多元的電費。

2、貴洲是氣候涼爽,是天然的空調

貴洲氣候涼爽,夏季氣溫平均在22度左右,其他季節一般保持在15度左右,貴洲就像是一個天然的空調,起到天然的製冷散熱作用,數據機房的服務器需要冷卻,而冷卻設備的用電量達到了用電量的40%,所以貴洲用自然風就能達到服務器冷卻的目的。

3、貴洲的區位優勢明顯

貴州的區位優勢明顯,貴州地處中的西南部中心位置,是西南部的市交通樞紐,高鐵四通八達,在貴洲設立大數據中心,能覆蓋重慶、廣東、廣西、雲南等周邊省份,而且貴安新區也是全國的大數據中心,北京交通指揮中心大數據中心就設在貴安。

4、貴洲優越的地理阿環境

貴洲的地理環境決定了貴洲不在地震帶上,這裡沒有沒有破壞性地震風險。

5、貴州優惠的扶持政策

貴州政府為了把貴州建設成中國最大的數據產業集聚區,貴州政府給與了入住的互聯網公司很大的扶持政策。

總結:貴州對於大數據中心而言是具有天時、地利的優勢的,天時,既是貴洲天氣涼爽,常年低溫、溫度適宜;地利,貴洲水利資源充沛,電價極低;這也是為什麼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蘋果等許許多多的科技巨頭都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的原因。


科技擺乾坤


華為、騰訊等企業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主要是因為貴州全年平均氣溫較低,而且電力穩定,空氣清潔,更關鍵的是數據中心安全等級可以建設的更高,而且貴州政府規劃和招商引資政策較好。下面來分析一下。

貴州全年平均氣溫較低

氣溫較低,對於數據中心的散熱非常有好處。貴州即使是夏天,平均溫度大概也就在20多度,如果是山區,可能溫度會更低,更涼爽一些。氣溫較低,對於大型數據中心的散熱是非常有好處的,大家都知道數據中心的發熱量是驚人的,氣溫較低可以節約大量的空調用電。這樣也能節約設備成本,提升數據中心運行穩定性,降低數據中心運行費用。


貴州電力供應穩定、充足

數據中心是耗電大戶,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可以說至關重要。貴州電廠眾多,本地大型電廠非常多,因此電力供應情況非常充足,原來就是西電東輸的起點,可以說電力非常穩定和充足。貴州本地電廠和電網的供電能力充足和穩定,這保證了數據中心的高等級的供電要求。畢竟周邊就有穩定的發電廠,這對於數據中心來說更為重要。

貴州空氣質量非常好

數據中心對於空氣的清潔度要求也非常高。而貴州空氣質量可以說非常好,這對於數據中心的良好運行至關重要,空氣不用特別精細的處理就可以很好地滿足要求,這又減低了數據中心的運行成本。

數據中心安全等級高

貴州數據中心安全等級特別高,甚至可以抵禦核彈攻擊。數據中心在未來是一個國家的機密,可以說安全是需要考慮非常周全的。一般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都是在山腳下挖出山洞,作為數據中心,這樣把一座大山挖空,可以說安全等級特別高,甚至可以輕鬆抵禦核彈的攻擊。這樣的安全等級,可以說把數據安全放在了非常高的等級上。這樣的數據中心無疑更能夠吸引人把數據放在裡面。

貴州招商引資政策很好

貴州省這幾年充分考慮了自己的資源優勢,規劃和主導了貴州大數據中心的定位。依託著貴州大數據中心的定位,不斷推出招商引資政策和人才引進政策,包括稅收方面的優惠,包括土地方面的優惠,包括供電優惠政策等等。這些政策對於企業落戶貴州也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綜上所述,華為、騰訊等企業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主要是因為貴州平均氣溫較低,而且電力供應穩定,空氣清潔,更關鍵的是數據中心安全等級可以建設的更高,而且貴州招商引資政策也是非常好。



睿思天下


數據中心選址有幾個條件,一是安全,二是成本低,這兩點貴州都具備。

第一個因素是安全

所謂企業數據中心,就是一個公司核心數據的存儲中心,相當於人的大腦,對安全性要求比較高,一般都是採用容災備份的方式設置,分散在不同的地區,貴州只是其中一個,別的地方應該也還有。

數據中心的安全性威脅主要來自: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意外因素。和其他地區比較,貴州自然安全因素比較好,颱風、地震、雨雪等自然災害非常少;貴州相對地處偏僻,不繁華,人為因素的概率也比較低;貴州地處雲貴高原,周邊環境比較穩定,火災等意外因素也相對少一些。除此之外,網絡攻擊等其它安全因素在哪裡都差不多。

第二個原因就是成本

在安全的前提下,能省就省。數據中心屬於不太需要人力維護,但是需要精心呵護的地方,除了上面說的安全因素外,對環境、電力、溫度、消防要求比較高。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曾經到過很多運營商的機房,裡面可以說是戒備森嚴,因為裡面有大量的用戶數據,必須保證絕對安全,不能影響用戶正常通信。

據瞭解,這種機房對環境要求非常高,必須做防塵處理,貴州的汙染少,防塵成本就會降低;機房還要求24小時供電,雙路供電的同時,還要配備柴油發電機組,配備逆變器,而且耗電非常高,還要通過空調調節機房溫度接近恆溫,因為只有在恆定的溫度下機器運行效率才高,壽命也長,貴州電力相對充沛,電費不高,能節省成本。

除此之外,空調也是用電大頭,為了節能,在溫度適宜的時候,他們都採用新風製冷,就是用自然風冷卻機器散熱,貴州的半高原環境常年溫度偏低,非常適合採用自然條件降溫,這對降低空調電費來說是最好的。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很多互聯網公司願意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貴州也為他們創造了很好的運營條件,包括機房選址,環境開發,人才政策等等,這就形成了一種產業,數據中心和呼叫中心基地。


互金直通車


貴州成為眾多互聯網企業選擇建設數據中心,主要有三大原因:

安全、成本低、外界汙染源少。

貴州獨特的地理條件,完全滿足專業級的數據中心建設要求。

一、外界自然條件:安全、光照好(空氣較為乾燥)、外界汙染源少;

二、成本經濟投資條件:用電量少且價格低、土地和稅收等政策。

而上述兩方面,都是貴州相比於其它省份有較多優勢。


現在的貴州已經不是大家意識裡的“貧窮落後、交通落後、發展落後”的貴州了。貴州近幾年發展在全國是排在前列,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交通發展迅速,特別是高鐵的開通。

2、大數據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著力打造"大數據之都"、"中國數谷"。

3、爽爽的貴陽。年平均氣溫15℃,夏季平均氣溫22.3℃,極端最高氣溫33.7℃;貴州貴安新區空氣質量指數常年保持在20左右。

4、工業汙染較少。

5、貴州地處雲貴高原。


貴州2018年GDP達1.48萬億,增速9.1%,全國增速除西藏外排名第一。中國西南地區交通樞紐,高鐵到各大城市交通更快更便捷,貴陽到廣州5個小時、到重慶1個半小時,到北京、上海8-9個小時;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地處中國西南內陸地區腹地,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互聯網數據中心簡稱IDC,就是利用互聯網通信線路、帶寬資源,建立標準化的電信專業級機房環境,為企業、政府提供服務器託管、租用以及相關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務。計算機設備、服務器設備、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是數據中心的關鍵設備,因此數據中心具備幾個特點:耗電、對外界環境要求高、安全等級高等特點,而貴州具備這幾個保障特點。

數據中心建在貴州有幾大優勢:

一、中國內陸城市,山地、高原大省。

貴州省不屬於地震帶範圍,自然安全因素好,颱風、地震、火災、泥石流和引發戰爭等災害非常少,數據中心相對穩定和安全。

二、節能節電。貴陽有爽爽的貴陽之稱。

一方面貴陽稱為避暑勝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5℃,夏季平均氣溫22.3℃,極端最高氣溫33.7℃。這恐怕是較多城市不具備的,這種氣候有利於服務器的維護,減少服務器的能耗。貴州有許多溶洞,洞裡面的恆溫恆溼,所以有部分數據中心是直接建在溶洞裡。

另一方面貴州水電非常發達且電價非常便宜,在此基礎上貴州政府還給出了一個比較優惠的電價政策,最低的價格達到每度0.35元。

僅節電這塊,一個國家級數據中心一年可節省電費上億元!

再次是還有就是貴州獨特的空氣條件,貴州中心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96.5%、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


三、政策傾斜。貴州是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著力打造"大數據之都"、"中國數谷";在政策上除了上述用電政策,還給予一系列更為優惠政策扶持。1、土地優惠政策。由於貴州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價格低廉。數據中心佔地非常大,一個數據中心200畝-1000畝。貴州在這塊資源豐富,價格也相對低廉得多。在貴州建設一個數據中心在基礎建設上成本上非常低,可以說是大大節省建設成本。

2、稅收優惠。比如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的大數據企業,從企業投產運營之日起3年內,企業所交納的省級以下稅收地方財政留存增量部分,由所在地市、縣政府全額補給企業;投產運營3年以上5年以內的,以減半方式支持。 而符合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規定的大數據企業,可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

3、補貼政策。為降低企業成本,貴州省還給大數據企業補貼寬帶費用,大數據企業自用寬帶租賃費由所在市、縣政府給予50%的補貼,每戶企業每年補貼不超過50萬元,補貼期可為3年。此外,從財政上,貴州省整合貴陽市、貴安新區設立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從2014年起連續3年,每年安排不少於1億元用於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

4、人才政策。大數據本身就是一個高科技產業,本身就離不開人才,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來貴州落戶以及就業,貴州省推出了很多人才優惠政策。


四、交通發展迅速,出行更方便、快捷。高鐵貴陽到廣州5個小時、到重慶1個半小時,到北京、上海8-9個小時,各主要大城市已進入貴州半天經濟圈。機場建設方面,貴陽有龍洞堡國際機場、遵義有新舟機場和茅臺機場、銅仁有鳳凰機場和德江機場(在建)、興義萬峰林機場、安順黃果樹機場、貴州黎平機場、畢節飛雄機場。


基於上述4個方面的獨特條件和政策優惠,數據中心建在貴州是首要之選!


除了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外,

蘋果、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500強企業也將數據中心建設在貴州!

並且貴州貴安新區已形成“智能終端、高端顯示屏、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南方數據中心、數字經濟”六大產業群。


你說呢?


感謝你的閱讀,歡迎關注【阿哥說科技】,我們共同聊聊科技話題,謝謝~~


阿哥說科技


蘋果,華為,騰訊三大運營商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這和貴州的優勢應該是緊不緊密相關的。

第一點,應該是因為貴州<strong>廉價的電力供應。

數據中心耗電是十分龐大的,蘋果,華為,騰訊的用戶遍佈全國,自然數據中心的運行也是要穩定,保障的。貴州剛好就有了豐富的發電資源,水力,風力發電。而且電費較低,對於一個企業控制成本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點,應該是貴州政府也會有政策上的扶持。

蘋果,華為,騰訊三大巨頭的進入,必然會增加貴州的財政收入,提高社會的就業率。政府在政策稅收方便應該是有所優惠,試問哪個地區不爭著搶著引進名企呢。


第三點,應該是和貴州的氣候有些關聯。

貴州氣候宜人,在熱的時候溫度也不會像廣東重慶地區那樣有火爆,數據中心散發出來的熱量本來就高,降溫設備在這樣的環境下耗電量也會相對的少很多,總之都是為了省電,節約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