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出院了,在冷库工作能行吗?

五哥153013114


答案当然是不建议在冷库工作。

为什么不建议你在冷库工作呢

因为进出冷库的话,温度变化太大了。尤其是在夏天,外面温度可能是30多度,但是冷库里面的温度就是零下二三十度,温差高达五六十度。

五六十度的温差变化,可以说是极限温度变化了,在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温度变化,对身体,特别是对血管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大家都应该知道“热胀冷缩”这个道理。还有大家知道,如果不停加热一个橡胶,让它变软,然后再给他冷却,让它变硬,反复多次之后,这个橡胶就会变脆,很容易折断、破裂。

人也是一种物质啊,所以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尤其是你的血管,已经发生过一次脑梗了,说明你的血管已经不好了,如果再在这样极端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对你的血管是不太好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东北人喜欢冬天到海南去过冬,因为海南的冬天舒服啊。东北的气温是零下几十度,海南冬天气温也有差不多二十度。

很多东北人,一下飞机就去了解放军总医院三亚分院,为什么呢?因为脑中风了。

我有个同学就是在这个医院的急诊科,他说每年冬天都要收好多一下飞机就中风的病人,他们现在都在收集数据,做科研研究这个现象了。


另外,冷库的工作收入也不是特别高,我建议你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工作冒生命危险,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类型的工作,相对工作环境好一点的工作。


人体探索者


不建议题主再从事冷库相关的工作了,因为脑梗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复发的疾病,而且从脑梗的致病因素来说,环境温度的骤升与骤降,都是非常危险的诱因,很容易引起脑梗复发。

一、为什么说脑梗容易复发

脑梗患者的复发率非常高,从大数据统计来说,脑梗患者在5年内复发的概率超过30%。这是因为脑梗不是一根血管的偶发事件,而是日积月累造成的全身动脉系统的病变。造成脑梗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两种:

1、心源性:各种疾病引起的房颤是主要原因,会造成心脏血流异常,在心室内形成挂壁血栓。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冲刷就有可能脱落,形成栓子堵塞大脑血管。

2、非心源性: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硬化斑块在血压波动或是血管痉挛的时候发生破溃,诱发血栓形成。

房颤可以通过药物或是消融术治疗,但转复的成功率有限。而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无法彻底根治。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药物努力阻止病情进展,尽量地去预防复发。

二、温度骤然变化是诱发脑梗的因素

在医院急诊室,有相当数量的脑梗患者的诱发原因是温度的骤然变化,在冬季、春季脑梗患者明显增多。这是因为此时气温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血压容易波动,血管也容易发生痉挛,血栓的形成的概率增加。

在环境温度过热时也容易导致脑梗,温度过高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如果补水不及时,血液就会浓缩,粘稠性增高,容易诱发脑梗。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洗热水澡时,因为热水刺激,外周体表血管扩张,导致大脑血液灌注量下降,诱发脑梗。所以题主所言要回到冷库工作,每天出入温差很大的不同环境,对预防疾病的复发没有好处。

三、如何预防脑梗复发

第一,药不能停!高血压是最危险的因素,一定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血脂和血糖也要控制好。对“三高”的控制需要坚持规律用药,不能停服。还有需要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服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都需要长期服药才可以达到预防血栓复发的目的。

有房颤者,需要长期用药进行抗凝治疗,这与服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不同,需要服用华法林等专门的抗凝血药物才可以。另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危险因素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则需要长期服用叶酸。

第二,避免诱因!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戒烟戒酒,并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天气炎热时多饮水,避免因大量出汗而脱水。在患胃肠疾病发生呕吐、腹泻的时候,要及时就医补液,避免脱水。避免环境温差过大(夏天别直吹空调,冬天洗澡水湿不宜过高)。还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

综上所述,脑梗患者在病愈出院之后,并不适合去冷库工作,但可以更换其他较轻松的工作。平时注意避免诱因,以及保持规律服药,可以最大可能减少脑梗复发的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